09.24 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秋季伊始,暑去凉来

新玉米收获季、市场纷扰迷离

新玉米上市了!

脑袋疼!

起步高、利润低、往前看迷茫了。。。。。。。。。。。。。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不要慌!

任他无风三尺浪,我辈尽管摇扇莫紧张!!!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我国大部分玉米主产区也在逐步展开对新一季玉米的收割上市。

近期很多朋友在微信里私下留言询问天宇对于今年的玉米市场有何个人看法。

很多熟识天宇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最近有些事情耽搁了,没有精力来给大家做一个详实具体的市场梳理。

目前手头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又逢双节到来,得空暇静心来与朋友们探讨一下。


今年的新一季玉米基层收购及市场反应有哪些不同呢?

传言中的起步太高

很多朋友对于今年的新季玉米价格表示忐忑。

最主要的是起步价格偏高。

在山东、河北玉米穗价格普遍比去年偏高5分钱左右,大致在0.38-0.43元/斤。

14水分干玉米粒价格基本维持在平均0.87-0.88元/斤左右。

东北地区对于价格的渲染更是不亦乐乎:纷纷表示太高了!

今天天宇从一快手上得知地头潮玉米粒达到了0.75元/斤。

记得前些天朋友们报价潮粮在0.57元/斤而后0.62-0.65元/斤。

港口的价格新陈粮均在不同程度的慢慢提升,1780-1800元/吨的价格似乎都能已经无人所动容,有港口报价已经达到了1900-1930元/吨。

当然目前看市场依然意犹未尽。

因为就临储拍卖而言,依然在持续跟进,上周的成交量达到了75%以上,溢价率依然保持在100-200元/吨的热情。

可见市场的火热及看多市场的情绪正在蔓延中。

目前看价格似乎是有些突飞猛进的意思。

新玉米上市伊始、存货情绪蔓延

存货!

抢货!

是目前市场的主要操作方向。

不管是临储参拍、基层收购还是贸易商贩,亦或是农户,在心理上均体现出对未来市场的无限期待。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减产预期下的持续看多

目前市场之所以如此群起激昂,对市场前景无限遐想,很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网络平台对于今年新季玉米减产的预期。

在舆论上给了很大的推波助澜。

天气、自然灾害、贸易战、深加工扩建增产、饲料需求增加等等诸多名目详实的数据论断、各种基层调研、各种大咖的高层会议,加之自媒体的自我膨胀鼓吹,微信平台的大肆渲染,使得农户、商贩、各路闲散资金流都对玉米这个很平静的东西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与期盼。

新季玉米减产到底有多大

从上一个月玉米灌浆期结束,各路大神就开始研究进你那的玉米产量问题,似乎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吧。

基层是走了不少地方,东北三省、华北大部——

别的东西天宇没有太在意,但只记住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授粉不好、花斑粒】

诸多平台开始大肆呼吁——

【今年玉米大幅减产、形势空前严峻】

【东北减产30%、华北减产20%】

期货市场一片骚动,嗖嗖的涨了一波!

临储拍卖也跟着来了精神儿,沉默许久似乎看到了重生的曙光,一个劲儿的抢。

华北地区早上市的玉米穗也是抢购一空,价格从起步0.35元/斤一直到了局部地区0.5元/斤才算喘了一下气儿。

从我们收购的地区的产量和实际生长情况看,今年减产是铁定的了。

但真的有那么邪乎么?

显然没有。

减产幅度达到20%-30%的地区确实存在,但真的是局部地区。

大风倒伏地区也证实存在,授粉不良花斑粒也确实有严重的地方,但作为一名基层收购者应该对这种现象理性对待,因为这是局部现象,而不是整个玉米主产区的普遍现象。

任何年份都有自然灾害的发生,诸如洪涝倒伏、授粉不良、晚熟、只不过今年较往年偏多。

另外方面就是,目前自媒体导致的信息发达,传递快,且实际情况被人为地无限放大,导致很多农户或商人对实际情况的认识出现偏差。

我们从东北地区了解的实际情况是单产减少,种植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

实际的总体产量和去年是基本持平的。

而华北地区的单产确实是减少了,大体的数据在减产10%-15%左右较为合理。

建议大家不要过分强调减产达到20%甚至以上的地区,防止出现以偏带全的对整体市场的错误认识。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2018-2019年度市场到底却不缺玉米

以当前的市场情绪看,对于2018-2019年度玉米供应缺口较大这一认识,已经达成了高度一致。

上个月业内高端人士开会时坦言18-19年度我国玉米缺口达到3000万吨以上。

而后不久的某会议上又有大咖讲未来缺口会达到4500万吨以上。

但近日我们的高层会议上朋友们又认为明年的玉米供应缺口将会达到惊人的7000-8000万吨。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 贰 |

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这小心脏简直是受不鸟!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大神们都蒙圈儿了~

吃瓜群众自然心里更没了谱!

天宇比较认同相关朋友的估算——

今年我国玉米总产大体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减少。

在目前对减产预期强烈的当下,临储拍卖成交量持续维持高位及高溢价。

若拍卖持续到10月底今年拍储量会达到1亿吨左右。

势必将会导致结转库存逐步增加,目前大家逐步认可的数据在4000万吨以上,这部分玉米会在19年度的市场上形成不小的供给力。并积极弥补减产导致的部分市场缺口。

另外就是今年临储停拍后数据显示库存还有9000万吨左右,也就预示着明年政策粮对市场依然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而非失控。

那么我们通过各方的数据及实际的需求情况看,只要明年还继续拍储,市场的供给是很充裕的。

贸易战、国际贸易形势、及内需的市场影响

今年的贸易战让很多朋友又惊又喜。

从一开始的对后市持续看多,到后来的市场波澜不惊、意志消沉,这一路走来的市场变化,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不是想象中的贸易战引起的玉米市场大涨,不是跌宕起伏的行情,而是非常平稳有序的氛围。

尤其是半年多来持续不断的临储拍卖,不管成交量溢价率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积极稳定的拍卖安排。

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国家对于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及市场预期的重要信心和决心。

同时政府积极开展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外贸渠道,诸如乌克兰、俄罗斯国家的玉米小麦进口,并积极开展对其他友好外贸国的关税减免。

其用意很明显,旨在提高我国的粮食进口优越性,让国内流通的粮食达到物美价廉。

同时我们也该考虑到我们的进口玉米配额始终不变720万吨,它对于我国这么庞大的玉米市场需求而言,其影响是渺小的,大可不必为此而动容。

在我国的内需来看——

很多朋友致力于研究深加工、饲料企业的加工量及产能问题。

天宇不知道大家研究的是否真实透彻,既然大家都在积极研究这些数据,天宇就没必要再去刻意挖掘这些很深奥的东西。

我只讲一些肤浅的东西:

深加工也好、饲料企业也好,在今年2017-2018年度前期也是渲染市场有大幅供应缺口的市场氛围里,供需博弈折腾到现在了,我们的玉米市场在供给端你扬眉吐气了么?

你占据了市场主动权了么?

你惬意的做过卖方市场了么?

你存了半年的玉米让你获利颇丰了么?

企业的采购经理求着你买玉米了么?

你认为企业扩产了么?

产能增加了么?

企业产品畅销了么?

供不应求了么?

企业产品利润提升了么?

你既是一个生产者也是一个消费者,你觉得自己的收入增加了么?

你觉得自己的消费水平或能力增强了么?

天宇觉得大家的直接感受是:

钱不好挣了、

收入低了、

花钱需谨慎了!

你作为一个老板、商人都有如此顾虑,何况那些普通消费者?

这是经济下行的明显特征,没有高收入哪里来的高消费、哪里来的消费力?

企业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益?

扩产能、大布局只是表象而已。

需要明白:

在经济形势没有大的回暖以前,企业生存下来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

【控制成本】【现货不好玩儿了就玩儿期货】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非洲猪瘟】的疫情,能够控制到什么程度,目前很难作出预判。

很显然目前疫情还在蔓延中,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铲除。

也就预示着短期内猪的问题不好得到妥善解决,对饲料企业的影响在18-19年度会一直徘徊,难以形成强势的玉米需求。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鸡蛋价格还保持着一个活跃度,好像是对玉米价格的支撑,其实鸡蛋价格高表明存栏低对玉米的消耗也低,补栏需要时间的耐心。对玉米的需求也将会推延至下半年了。

心态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新玉米收获季,市场扰迷离



我们研究市场最中心的问题实际就是在研究人的心态问题。

心态造就了市场的趋势及价格。

每年的市场其实都不一样,而且这种无常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去年新玉米上市属于高开,今年其实也是高开。

去年是高开高走一路高歌从未停歇,一直到3月下旬传出4月份临储要开拍的消息,市场价格才算松了一口气,转向震荡下行。

那么今年的市场虽然也高开了,但于去年相比而言,显然基层收购主体谨慎许多。

虽然东北地区起步价格高于去年100元/吨以上,但还是在拍卖价格的基础上做迂回。

随着市场参与主体(农户、商贩、贸易、企业)对今年新季玉米大幅减产预期的深入人心,看多后市情绪逐步加重,导致临储拍卖再起风云,压陈粮赌市场、基层惜售、存货风气盛行。

在华北产区前期玉米穗的收购就体现出明显的量小。

受对减产的深刻认识,农户的心理正在发生人云亦云的扭曲。

加之媒体渲染,大家对后市玉米价格达到1-1.2元/斤几乎达成共识。

所以导致当前出售新玉米的农户很少。

这一市场现象为临储拍卖粮积极进入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大多数的朋友把目前的拍卖成交价格作为了19年度市场的主流底价——即:拍卖价格1700元/吨、港口1850元/吨左右。

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

在华北夏玉米及东北玉米正式收割及上市至年底前的一段时间里,市场价格难以复制往年的大幅涨落档口的出现。

市场供给力将会以本地供应为主,受价格牵制很难有外运机会。

市场维系供需紧平衡是大概率。

出货者唯唯诺诺、采购者小心谨慎。

关于市场的个人定位

TITLE

鉴于去年市场价格的变化节奏——

开秤后一直走高,至春节后的三月中旬达到市场高位,而后四月开始溃落。

农户的售粮节奏会追随去年的节拍在年前或春季形成卖粮的小高峰。

虽然大家一致认为,近两年基层农户没有了所谓的售粮高峰的体现,但市场就是这样会轮回的。

售粮习惯的改变取决于卖粮的环境及价格变化。

绝大多数的农户会吸取去年的教训,年前或五一后卖粮的会减少,大部分人会选择在年底或来年开春择机卖粮。

此时的价格很可能会形成短期堰塞湖,并积极打开市场的震荡行情。

定力颇深的可能会在不甘心的心理及对市场后市必然大涨的信念支撑下继续等待机会,并极有可能内心无比忐忑的举着1.2元/斤的牌子坚守到2019年的八月十五。

由于信息的高度透明及神速,市场敏感度会在本年度进一步增强。

19年春季的市场价格会更加波动频繁,波幅有限。

当然想存货的朋友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下手抄底,躲闪前上手保险。

这是大部分朋友想要得到的东西。

其实关注我朋友圈的朋友或私下和我有过交流的朋友,都知道,我已经做了初步预期。

因为市场的透明化已经让价格处于阳光之下,你已经不可能说去寻找什么所谓的超低价或抄底价。

这种机会可以说稍纵即逝。

以目前的市场现状来说:

华北地区玉米穗0.35-0.4元/斤是最合理的区间,也是最保险的价格。(质量是决定价格的关键,请大家酌情参考)

14-15水分玉米粒在0.85-0.88元/斤,是最基本的价格区间。

低于这个价格可能你也基本收不到货。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春玉米已经收割完毕,夏玉米即将大量上市。

不乏市场在近期(一个礼拜)价格稍作回暖之后,会再次小幅回落,当然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大落的一塌糊涂,这已经不太现实。

至于东北朋友们的各种兴奋、各种预期、各种不服,在目前时间段来说,完全可以理解。

未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东北外流极为有限,内部消耗为主,这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和过往的经验了。

东北黑龙江地区的基层价格都已经到了1650元/吨了,且还有进一步想要攀升的味道。

显然东北的价格又在透支后市的利润空间。

同时也是在为华北区域的朋友们展示市场的未来方向与基础。

在市场的前半段,不管是东北地区还是华北地区,都属于自顾不暇。

玉米流通性很差,子给自足为主。

所以地域间没有价格差很正常,地域间的价格仅供参考没有可比性。

只有到了市场的中后期,市场的真实面才会显露出来。

当然很多朋友对后市价格达到1.2元/斤是信心十足的,我不知道朋友们的信心来自哪里,也不知道这个1.2元的价格是怎么推理出来的。

天宇不敢乱言对错。

因为我们的粮食价格话语权在政策的导向。

很多朋友喜欢让天宇做一个市场的价格预期:

我还是保守一点——

出货0.95-1元/斤、企业收购1.1元/斤是个市场的基础价格。

至于大家再高的期望,天宇不置可否。

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还是那句话:对市场不过分悲观亦不过分乐观,掌握节奏很重要。

尊重市场供需。

敬畏政策督导。

保持清醒警惕。

做到知足常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