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因為孫子弘曆的緣故,康熙才把皇位傳給雍正嗎?

三叔小記


這個問題的邏輯順序是這樣的:弘曆是康熙傳位雍正的充分不必要條件,但是確實在其中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有關乾隆在胤禛成為皇帝前的生活,《清史稿-高宗本紀》主要記錄了這麼一段:

“聖祖見而鍾愛,令讀書宮中,受學於庶吉士福敏,過目成誦。復學射於貝勒允禧,學火器於莊親王允祿。木蘭從獮,命侍衛引射熊。甫上馬,熊突起。上控轡自若。聖祖御槍殪熊。入武帳,顧語溫惠皇太妃曰:‘是命貴重,福將過予。’”

這段話主要講了兩件事,一個是康熙把弘曆養育在了宮中,並且請了不少名師來給他上課;另一件是在木蘭圍場的時候,弘曆遇險但是鎮定自若,最後獲得了祖父的營救。

這兩件事的意義非同小可。先說第一件,康熙的孫子有近二百人,獲得養育宮中殊榮的只有兩個,除了弘曆,另一個就是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在胤礽還沒被廢掉的時候曾被養育宮中。因此,皇孫被養在宮中是一個非常強烈的政治信號,暗示著其父有做儲君的資格。

但是這僅僅是康熙重視弘曆的表現,還很難說是因為胤禛重視弘曆還是因為弘曆重視胤禛。因此第二件事就尤為重要了。在熊的爪下救下弘曆後,康熙感嘆:“是命貴重,福將過予。”這八個字就很有意思了。

因為康熙自己的福分就相當不小,做了六十一年皇帝,並且是清朝最偉大的皇帝。如果要弘曆的福分超過自己,那就只能是弘曆做皇帝,而弘曆做皇帝的必要條件就是胤禛是皇帝。所以......

歷朝歷代,這種因為孫子賢能所以重視兒子的都不罕見,比如朱棣正是因為朱瞻基的聰慧才傳位給殘疾人朱高熾,司馬炎據說也是看著司馬衷的兒子聰明才敢把位子給這個弱智。但是胤禛的能力並不差,所以也不好說到底是誰因為誰。



青言論史


話說乾隆活了89歲終於駕崩歸西后,正待他要向列祖列宗報告他的豐功偉績時,他爹雍正帝一上來就是一巴掌:

“好你個小兔崽子!等你六十幾年了!你竟然在老子死後瞎咧咧,說我的皇位是靠你得來的?你說,我繼承你皇爺爺的位置,是真的靠你嗎?”

這時,康熙爺也過來一頓訓斥道:

“你沒事拿你爹做墊板也就算了,竟然連我康熙大帝也給你做墊板了!難道康乾盛世,就是因為我選中了你?沒你就盛世不再了?你這龜孫,我老人家歸西時,你才多大啊!”



乾隆還沒來得及張口,雍正帝又給他一巴掌:

“當年我帶你去見皇爺爺,是因為皇爺爺晚年寂寞,這才讓你這無知小童前去陪伴,啥時成了就你一個人最受寵愛了?你說說,你皇爺爺身邊就你一個人嗎?”

乾隆無話可說,這時,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晳在一旁咧嘴大笑道:

“我們家這小阿弟,一向自高自大,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你要說皇爺爺喜歡你,胡扯!

我告訴你,你皇爺爺最喜歡的人是誰,那是我!要不是我爹得了精神病被圈禁了,這皇位還輪得到你麼?”

說完,弘晳扭頭問康熙帝:“皇爺爺,您說說,是不是這樣啊?”

康熙帝嘆了口氣,說:“沒辦法啊,這就是命!你爹是我最喜歡的兒子,你是我最疼愛的孫子,可是你爹當不了皇上,你也沒這命了嘍!”



乾隆這回醒過神了,他捂著腮幫子說:“可是,皇爺爺,你不是給我媽看過相嗎,說她是有福之人,今後必然大貴嗎?”

康熙怒道:“是的,我是給你娘看過相,我還給你看過呢!難道你不知道看相是我的愛好嗎?

你倒好,沒事就胡說什麼‘即今仰窺皇祖恩意,似已知予異日可以託付,因欲預觀聖母福相也’,這是什麼話?胡說八道什麼呢?”



這時,雍正又怒拍桌子喝道:

“小兔崽子!竟敢胡說我得了皇位是靠你得了皇爺爺的寵愛才實現的,為了傳給你皇位,所以才先傳給我?這麼說,我還得感謝你不成!

你這混蛋小子,我雍正大帝兢兢業業,鞠躬盡瘁而死,竟然害我受了幾十年的委屈,你說,你該打不該打?”

康熙拍拍雍正的肩膀:“咳,這都是胡說八道!選定繼承人這麼容易麼!我也是觀察了幾十年,這才選中你的!我沒看走眼!”

一片鬨堂大笑中,乾隆連打自己的幾個耳光:“皇爺爺息怒!皇阿瑪息怒!都是我的不對,該打!該打,請皇爺爺、皇阿瑪恕罪,我以後再也不敢這樣說了!”

完。


坑爹史冊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實行封建制度的朝代,在清朝歷史上,康熙皇帝算得上是流傳千古的明帝。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從避暑山莊回京後兩個月,猝然崩逝於暢春園,其逝世時並沒有將皇位傳給八賢王,而是將皇位給了四阿哥胤禛,有人說康熙傳位於四阿哥胤禛是因為康熙老皇帝十分欣賞自己的孫子弘曆,胤禛得以傳位是沾了兒子弘曆的光,是否如此,在史料中雖未明確記載,但我們仍然可以試著去分析一二。


吏治敗壞、國庫虧空需要一位敢做務實的君主

康熙的執政理念從年輕時的銳意進取到年老時的寬仁治人,變化十分明顯。中青年之後的康熙,曾說出過很多“寬仁”的話,據《清聖祖實錄》治理天下應該以寬仁為本,天下之人誰能毫無過失呢?意思是說對大臣不能要求過高,不能要求他們從始至終保持一致,我很早就決定要如同對待手足兄弟一樣對待大臣,他們如果不是大奸大惡之輩,法不能容之人,能保全的就應該保全。

康熙的仁政,再加上晚年出現的九龍奪嫡派系之爭,西北地區準噶爾部虎視眈眈,而內部是吏治腐敗、稅收短缺、國庫空虛,這樣的情況下,康熙需要在各位皇子中做出選擇。老八的性格寬厚,在理念上學的是康熙的“寬仁”,但在當前的情況下找一位冷麵王更符合康熙的心意。而老四為人處世比較嚴謹,在處理政務上相對冷酷。雖然老四得不到大多數官員的支持,但只有老四符合當時國家的需求。



多看幾步,也許是康熙傳位給雍正的一個理由

康熙晚年,經常到四阿哥的賜園中去散心遊玩。據《清聖祖實錄》統計,皇帝晚年共幸臨胤禛的賜園圓明園十一次。除了胤祉外,其他皇子從來沒有享受到過這樣的恩榮。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康熙老皇帝十分欣賞自己的孫子弘曆。並將弘曆"養育宮中"親自教導,對於康熙時代的皇孫來講這是極大的"恩遇"。要知道在康熙近百個孫子中,只有太子長子弘皙曾經被康熙"養育宮中"。弘曆也給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應敏捷,舉止精確,非常人可比。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在傳位於胤禛的決定中,弘曆肯定起了作用,有人認為,喜歡弘曆,是康熙傳位給雍正的一個理由,因為一個政治家必須多算幾步,諸君認為呢?歡迎來評!


寂寂無人


皇帝在選擇繼任者的時候,考慮的因素很多,比如繼任者的品行、能力、路線、情感等諸多因素,康熙並非泛泛之輩,傳位於誰肯定不是根據個人喜好,而是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

康熙朝的繼任選擇的競爭非常激烈,一度上演了九子奪嫡的場景,當時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他們分別是:

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過程大約是這樣:康熙四十七年廢除太子胤礽,引起眾皇子對皇位的覬覦。大阿哥胤禔是庶長子,康熙不太喜歡他,他自知無望,向康熙提議八阿哥胤禩,並且提議父殺掉胤礽,讓康熙極為寒心,嚴加訓斥,不久三阿哥胤祉揭發大阿哥搞魘鎮(類似於巫蠱)加害胤礽,康熙將大阿哥囚禁,胤禩也因結黨胤禔被關押,不久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復位太子胤礽,康熙五十一年又廢除太子胤礽,從此廢太子徹底失去東山再起的機會,三阿哥胤祉主動退出競爭。經過第一回合,淘汰三子。

胤礽再度被廢之後,胤禩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附庸八阿哥胤禩,由此形成以八阿哥為首的八爺黨(核心四位皇子);胤禛最初謹慎支持太子,太子被廢無望後開始自己結黨,核心人物為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就是《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四爺黨正式形成。

朝中大臣也在兩大黨派中選邊站

四爺黨:張廷玉、隆科多、年羹堯、馬齊、戴鐸、鄂爾泰、田文鏡、李衛

八爺黨:滿都護、景熙、吳爾佔、蘇努、阿布蘭、佟國維、阿靈阿、揆敘、王鴻緒、阿爾松阿、鄂倫岱、何焯、秦道然、張廷樞、普奇、馬爾齊哈、常明、徐元夢、巴海、法海、查弼納、蕭永藻、高成齡。

看得出,四爺黨雖人不多,但各個手握重拳,比如年羹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病故於暢春園,當時八爺黨核心十四阿哥胤禵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也就是說當時的京城在四阿哥的控制之中)宣佈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雍正取勝。

也就是說當時能供康熙考慮的就只有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這幾個有一大批的擁護者,如果立了其他幾個,估計登基不久就會被政變推翻,這是康熙不願意看到的。十四阿哥應該不在康熙的考慮範圍之內,如果在康熙的考慮範圍內,應該不會調到西北去。

那麼剩下的就只有四阿哥和八阿哥了,康熙最終選擇了四阿哥。因此可以看出雍正的即位是經過激烈的鬥爭的,所以說“康熙時因為看中弘曆才傳位於雍正”的說法不正確(雍正即位時弘曆才11歲)。應該說聰明的弘曆對於雍正被康熙選為繼任者有加分,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康熙看中了雍正的能力和實力(有利於穩定朝局)。

康熙要通過雍正把皇位傳給弘曆這個話,這個意思是誰表達出來的?乾隆!

乾隆在當了皇帝以後,多次提到這個話。而且直截了當地說:“予幼齡仰蒙皇祖恩眷,養育宮中,俾得日侍左右、親聆訓言。蓋聖鑑洞燭至今,隱有付託之意。”

既然這個話主要是由乾隆自己說出來的,其可信度高嗎?


歡樂魚豆


首先,雍正的繼位本來就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事件。而題主已經認定,雍正的繼位是得到康熙認可的。但從目前的史料來看,康熙並沒有在臨死前確定繼承人。目前所謂支持雍正繼位,或者反對雍正繼位的相關史料,都是根據康熙臨死之前的一些言論或者行為所作出的推測。在沒有明確結論的情況下,不能認定乾隆在雍正繼位的過程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這種說法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乾隆本人的言論。根據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在回憶康熙的時候,多次表露出自己非常受到康熙寵愛,地位在其他孫兒之上。但並沒有直接明說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幫助了父親雍正繼位。不過在有意無意之中,乾隆是想以此來加強自己父親繼位的合法性。

再次,根據康熙朝的檔案記載,康熙和乾隆在一起呆的時間並不是非常長。康熙對所有的孫兒都很寵愛,並非專寵乾隆。乾隆的回憶因為融入了個人情感,並不完全可靠。至於康熙本人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是否會考慮下一代繼承人。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不會成為決定性因素。

最後,這種說法很大程度上是後世演義小說的內容。可信度很低。


用戶4325101516


首先來講,根據劇中所講,雖然康熙皇帝非常的喜歡孫子乾隆,但是乾隆畢竟還是個幾歲的孩子,根本看不出能不能繼承大位,再者說,乾隆天資聰明,康熙非常喜愛是真。

其次,康熙皇帝在位期間,平三藩、收臺灣,平葛爾丹等大戰役太多了,導致國庫很空虛,說的康熙盛世,其實也就是國家的疆土穩固了,康熙對待大臣們也是比較寬鬆,貪汙受賄等也層出不窮,再加上九王奪嫡大戰,天災等,大清的國庫根本就沒有銀子可用,一個國家國庫裡沒有銀子,肯定是不行的。

第三,國庫無銀,再不整頓吏治,一個國家很快就走入滅亡,老四雍正能推行新政,辦事手腕硬,能掌控大局,老八太喜歡學康熙了,可處處學的不像,老八母親出身低微,並不是合適的人選,在康熙看來,在九王奪嫡中,雍正故意隱藏自己,
他是在練道時間,保護自己。

以上觀點看來,並不是因為弘曆的原因,才把大清的江山傳給雍正的,這個說法只是民間的傳說,屬於野史。

以上的論述,均屬個人觀點,不到之處,還請指正,不勝感激。


精彩影視品鑑


儘管不排除看中乾隆的緣故,個人覺得更看重雍正的能力和政治手腕,康熙大帝實行仁政,導致晚年吏治腐敗,出現了九子奪嫡,但不能說明康熙晚點昏庸,相反他意識到了大清朝的腐敗嚴重性,曾多次想反貪 但有心無力,雍正不僅符合這項要求,從他掌握大權後實行的一系列如:刷新吏治,火耗歸公,攤丁入畝等利國利民的政策,在位僅僅12年,卻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由於這些政策嚴重影響了當時權貴們的利益,所以難免留下了不好的名聲,但仍然無法抹掉他的歷史功績,如果沒有雍正撥亂反正,清朝起碼少了50年甚至100年的國運


沙漠金融


雖然野史中有這種說法,但是沒有史料說康熙想把乾隆作為未來的皇帝來培養。而且,康熙去世的時候乾隆還是個孩子,即便再聰明,也無法看出他未來是否能成為一個明君。所以,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康熙傳位給雍正,還要從九子奪嫡說起。皇太子胤礽被廢后,其他的皇子都開始蠢蠢欲動。不得不提的就是八阿哥胤禩,此人母親出身卑微,所以就造就了他在宮廷之中從小就平易近人,小心翼翼的性格。因為出身不如其他人,所以他就更加努力,從小就表現的很好。他還禮賢下士,善於結交人才,所以,八阿哥威望很高。太子被廢后,八阿哥成了支持率最高的皇子。

大阿哥胤禔作為庶長子,從小就因為是庶出的原因沒有獲得太子之位,因此忿忿不平。可惜的是,康熙很討厭他,這一點他也知道。於是,他就開始煽風點火。太子被廢之後,大阿哥胤禔主動找康熙推薦八阿哥胤禩。康熙十分生氣,因為其實他對太子並沒死心,大阿哥的話讓他開始處處提防八阿哥。雖然胤禔推薦了胤禩,事實上是在他背後狠狠地捅了一刀子。這就等於在提醒康熙,八阿哥已經羽翼豐滿了。不僅如此,胤禔還表示想替康熙殺了廢太子,好讓他心安理得地立八阿哥為太子。大阿哥的種種作死行為,換來了被囚禁一生的下場。

後來,胤礽太子之位又被複立。但是,沒過多久他又被人告發結黨營私,太子之位再次被廢,從此被幽禁到死。此時的情況是,兩個阿哥被幽禁,八阿哥被嚴重懷疑和提防,事實上此時的康熙已經沒有立八阿哥為太子的可能了。八阿哥的“八爺黨”也開始出現了分化,於是八阿哥乾脆轉而支持呼聲更高的十四阿哥胤禎。

如此混亂的奪嫡,康熙不會不知道,爭得越是激烈,反而讓他更加厭惡。與聲勢浩大的八爺黨不同,胤禛的四爺黨只有與自己的死黨十三阿哥胤祥。兩人配合默契,起初四爺是支持胤祥的,但是胤祥犯了錯,為了保住團隊的另一半,他愣是把所有過錯全都攬到了自己頭上,四爺在康熙心中的形象依然是那麼完美。試問有這樣一個敢為自己兩肋插刀的死黨,是不是抵過一群心懷鬼胎的附庸者呢?

在奪嫡中,四阿哥胤禛所表現出來的低調和謹慎,以及那種欲拒還迎的態度,使他獲得了康熙的認可。康熙一生開疆拓土,耗費了太多國力,他需要一個勵精圖治,為民操勞的繼承者來發展經濟,休養生息。所以,把皇位傳給雍正是最合適的選擇。


歷史密探


這只是一種傳說,未可當真。試想如果兒子不濟,守不住江山,還能傳給孫子嗎?這種說法也可能來自乾隆的授意,是自我吹噓的一部分。


陳老師224723857


雍正王朝看多了才會有這種說法,康熙最看重的孫子是太子的兒子,再一個歷史上康熙和乾隆並沒有像電視裡那樣過多的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