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企創網:在2018年堪稱“惡劣”的經濟趨勢和市場環境下,拼多多的逆勢突起,究竟給予我們普通人之於創業、之於工作和之於生活哪些啟示?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有趣的話題。

01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 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這句話,最早出現於萬合天宜出品的Mini劇中的《萬萬沒想到第二季》的第十集, 番外第三話 “一塊變土豪”。但真正讓這句話紅遍網絡的,卻是2014年阿里巴巴紐交所IPO事件。

“15年前來美國要200萬,被30家VC拒了。我今天又來了,要200億”。2014年9月8日,馬雲在阿里巴巴路演現場,說了這樣一段開場白。而這句話,幾乎就是“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 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的翻版。

據當時的招股書顯示,阿里IPO擬發售3.2億股,最多融資243億美元,對應的估值為1627億美元。而如今四年過去了,阿里巴巴的市值早已突破3800億美金,雄踞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第一位。

如今,阿里巴巴的故事,正在另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身上重演。

02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2018年7月26日晚,拼多多在上海和紐約兩地同時敲鐘,以股票代碼“PDD”在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當天,拼多多股價很快上漲40%並維持一整天以 26.7 美元/ADS(+40.53%)收盤。盤後交易,拼多多繼續上漲,以 351 億美元的市值結束首日,相當於 2/3 個京東。

截至目前,拼多多市值在經過正常的一個回調之後,保持在了總市值240億美金左右。這個市值相比國內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或許還有較遠的距離。但是考慮到拼多多創辦僅三年的事實,我們很難對這家公司有任何的輕視。

要知道,在非常多人眼中,未來最有可能挑戰阿里巴巴電商龍頭地位的互聯網公司,應該是長期以來同樣高調的京東。這家創辦於1998年,並於2004年轉型電子商務的公司,曾一度在上市之初被投資者寄與超越阿里的厚望。但是接連多年的盈利乏力,加之創始人自身的桃色風波,目前市值已跌至350多億美金的區間。

一直以來,京東在與阿里的競爭上,採取的都是“正面硬扛”的方式。你搞雙11,我就搞618;你在一二線城市市場份額最大,那我就一定要在一二線城市市場與你死磕。但目前兩家公司的現狀足以說明一個道理——

能夠打敗一個人的方法,一定不是成為另一個他。

另闢蹊徑這件事兒,江蘇的劉強東沒能做到,卻被馬雲浙江老鄉的黃崢找到了。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黃崢顯然不是典型的毛派企業家,但卻把毛派創業思維中最精華的東西運用的恰到好處——農村包圍城市。這是拼多多成功上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一步。

03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農村包圍城市後,自然就是武裝奪取政權。

上市這件事情,從來都只是企業發展萬里長征中的一小步。每年都有大量的公司上市,在國內,在香港,在美國。但是其中能夠像阿里這樣連年迅速成長的卻鳳毛麟角,多數都和趣店一樣,流血上市,然後一直流血至死,空餘一地雞毛。

拼多多的上市,我個人認為最有趣的一個連鎖反應應該是,各大圖書電商平臺的毛選類圖書,銷量只怕會階段性迅速提升。在所有企業都在圍著一二線城市“亟待”消費升級的一億多中產消費者,打得不可開交時。黃崢的拼多多,讓許多中國創業者和投資者耳目一新,原來改革開放了四十年,還有無數中國人消費時連一塊錢都會斤斤計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如果創業者看不清潮水的方向,那麼創業永遠難以做到真正的大成功。

於是,消費降級的新思維,甚囂塵上。然後又過了不久,另一撥人跳出來說,拼多多才不是什麼消費降級,拼多多是真正意義上中國三四線市場消費者的消費升級。他們原來只在地攤上買便宜貨,現在拼多多的出現讓他們可以從上網買便宜貨了,這難道不是消費升級?

而與拼多多到底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同樣討論爭議最多的,自然就是拼多多上山寨商品橫行的問題。媒體口誅筆伐,新聞上綱上線,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當年的淘寶,甚至現在的淘寶,也完全和拼多多沒有差別太多。只不過十多年過去了,淘寶的品牌做起來後,吸引流量的方式不僅再侷限於售賣低價低劣商品這一條路而已。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做生意,低價,永遠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和第一利器。因為窮人,永遠佔絕大多數。而富人的錢,不正是從窮人手中賺來的嘛。

04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剩的多”。

眼下全國業已入秋,天氣漸涼。但是對於一眾電商行業從業者而言,顯然他們絲毫不敢有任何“天涼好個秋”的放鬆感嘆。因為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一年一度的電商狂歡節,雙十一就要到了。

事實上,最近幾年的雙十一點電商狂歡節,早已與電商中小賣家半毛錢關係都沒有,這完全是頭部的大品牌砸錢刷量的遊戲。現如今線上流量成本早已不比當年,人口紅利不再,不砸錢買流量就沒有生意做。這一點,無論阿里的天貓淘寶,還是京東都是如此。

但是今年的雙十一,顯然多了一個看點,那就是剛剛上市的拼多多,如何操盤上市後第一個全網電商狂歡節。這是個後來者向老前輩秀肌肉的最好時間段,黃崢必然不會錯過。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拼多多自打7月份上市以後,最大的動作,無疑就是上線了“品牌館”。

在被“限時秒殺”、“每日清倉”和“9塊9特賣”環繞下的“品牌館”菜單入口,似乎顯得有些突兀。但是當你打開這個入口後,不難發現全新的一片世界。他會讓你感嘆,原來一直被媒體高聲喊打的“假貨集中地”拼多多,竟然已經有這麼多大品牌入駐了。

05

拼多多品牌館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468家品牌入駐。其中包括品牌直營的旗艦店和授權代理商的專營店。由於我個人比較關注數碼電器品類,我們不妨也就以此為主瞭解一下: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468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OPPO、VIVO、國美、網易嚴選、噹噹網、360、TCL、美菱、美的、聯想、海信、長虹、奧克斯、小米…

以上這些品牌,不能說家喻戶曉,基本也都是行業內一二線的品牌了。其中,國美、網易嚴選和噹噹網,更是本身即是綜合電商平臺;而網易嚴選,一項以高品質形象示人,似乎和傳統上人們對拼多多的形象格格不入。

更有意思的是,大家可以重點看看OPPO、VIVO、美的、奧克斯這幾家品牌旗艦店的銷售數據,全部都是10萬+件。由於拼多多軟件的設定是銷量10萬+件後便不再顯示更具體的數字,所以這些品牌在拼多多上的銷量,完全可能是幾十萬+或百萬+。

那麼這幾個品牌的共性是什麼?當然就是長期深耕三四線市場,在中小城市、縣城鄉鎮和農村,都有非常深入的佈局意識和思維。

毫無疑問,在大量的流量面前,任何企業都不會輕易說NO。這也就意味著,拼多多完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邀請大量品牌入駐,從而迅速完成平臺在售商品品質的升級。

真到那時的拼多多,是否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一句——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但相比這些,拼多多給我們最大的啟發或許是,在任何時候,任何經濟形勢,市場環境之下,機會永遠都在。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抓住它,並將它充分挖掘,進而成為該領域的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