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Oct-17

2018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5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天,“吉时雨”想要带你走入这几位建档立卡户的世界,看看他们的生活,因为精准扶贫,有了哪些改变。

1 一个资助电话背后的故事

何志强,是四川南充卫校的一名医学生,家住南充市龙蟠镇正印寺村。而他与“吉时雨”的故事,还要从一个被挂断的电话说起。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去年9月,吉利南充基地在进行“吉时雨”教育扶贫信息核对时,给何志强拨打了电话。没想到,工作人员还未说完来意,电话就被挂断了。原来,何志强听到有人说要给他提供资助,以为是电信诈骗,便很快挂了电话。

电话打不通,吉利工作人员只能辗转通过当地扶贫办联系上了何志强的姑姑,并详细讲解了“吉时雨”的帮扶政策,请他的姑姑帮忙传达。

没想到,一个小时后,何志强给吉利打来了电话:“姐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不接你电话的。因为我的银行卡里有政府资助的600元钱,那是我和妹妹几个月的生活费,我怕被骗了。”

原本因被误解而觉得委屈的工作人员,听到何志强这样说,霎时觉得心酸不已。原来,何志强是一名孤儿,从小右腿残疾,行走不便。平时,他不仅要打零工糊口,还要照顾年幼的妹妹。

何志强五岁的时候,他的妈妈因无法忍受生活的贫困,离家出走。母亲走后不到两年,父亲也因为积劳成疾,生病离世。只留下七岁的何志强和四岁的妹妹相依为命。

在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何志强就已经拖着病残的身体,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600元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何志强来说,却是他和妹妹几乎全部的生活来源,他必须好好保护。

令人欣慰的是,生活的艰辛没有击倒幼小的何志强。去年,何志强考上了南充卫校乡村医生专业,还得到了“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每年4000元的教育资助。他说,等自己学成后,要回乡做一名乡村医生,服务村民,报答那些帮助过他的人。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今年暑期,“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在对扶贫对象进行实地走访时,又见到了何志强。如今的他,更自信也更开朗了。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吉时雨项目的帮助,才让我没有辍学,感谢每一位关心我、鼓励我的吉利人,我一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大家。”

2 从太行山走出的吉利工匠

“好的好的,我马上过来”,在晋中基地的焊装车间里,戴着蓝色班组长安全帽的孟光亮,不停处理着对讲机里传来的呼叫。

虽然每天都要奔走于车间的各个生产环节,他也不觉得辛苦。“现在还不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我还希望工作能够再更忙一点呢,”孟光亮说,“这样,我就可以多给家里打点钱了。”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孟光亮的家乡——山西晋中左权县——被太行山环绕。由于闭塞的交通和稀缺的自然资源,孟光亮家里务农的收入一年不到1000元,父母年迈多病,微薄的务农收入仅够一家4口人勉强糊口。

在他上大学前,家里就已经欠下了10万多元的外债。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孟光亮改变家庭和自身命运的愿望比任何人都迫切。2016年,吉利启动了“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面向建档立卡户进行就业扶贫。孟光亮也通过招聘,进入了吉利工作。

带着对家乡的热忱和摆脱贫困的决心,在吉利接受完专业培训后,他选择了回到了山西老家,在吉利晋中基地成为了一名焊装工人。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入职吉利之后,他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自己留下1000元左右作为生活必须开销之外,剩下的全都留给家里。如今,孟光亮不仅已经还清了助学贷款,还开始帮家里逐步偿还早年欠下的外债。

“再过几天就又发工资了,每个月我都往家里汇钱,看到我妈确认收款的短信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孟光亮说。

“有一个月工作量大,工资也多,我一次汇了5000多给家里,我妈回复短信说:你是不是干坏事啦,怎么给我打这么多钱啊?” 谈起家中现在的情况,孟光亮笑得合不拢嘴。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谈到未来的计划,孟光亮说:“当了班组长之后工作多了,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带领其他人努力进步。在基地实习时,师傅也说我适合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这段日子我也在尝试学习这些相关业务,提升自己。”

这样充满希望的生活,也不断地激励着他砥砺奋进,力争上游。去年,孟光亮为公司提出了49个有效提案,还获得了2017年度集团提案改善标兵和晋中公司年度质量标兵的荣誉。“我家能脱贫摘帽都是靠吉利的好政策,这点贡献和我们全家现在的好生活相比不值一提,我爸经常说要我知道感恩,我觉得全力为公司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感恩最好的方式!”

3“一目了然”的脱贫路

“老赵!猪跑了,来撵一下!”

当“吉时雨”工作人员来到山西晋中西马乡新村养殖场的时候,赵怀德正捉了一只落跑的小猪回到猪圈。猪舍台阶有将近半米高,他先把食盆扔下去,然后再踩着它,两步就翻进了猪圈,灵活得让人难以想象他是一个左眼失明,双手残疾的62岁老人。

看到大家惊奇的目光,赵怀德咧嘴一笑:“猪羔子惊着的时候爱咬人手指头,我又不怕他咬,一搂就搂起来了嘛!”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赵怀德4岁时,不幸被煤矿遗落的雷管炸伤,左眼被摘除,左手只剩下小指和无名指,右手食指也只有一截。年轻的时候,赵怀德还能勉强下地劳动,但是他的手握不住农具,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活。现在年纪大了,以前的农活彻底做不成了,三个子女也都在外地打工,很少联系,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后来,吉利“吉时雨”项目来到了西马乡新村,出资帮助村里盖猪舍。赵怀德在工地上出力气,一个月能得1500多元的工资。猪舍建成后,老赵又加入养殖场务工,每个月的工资涨到了2000多元。比起以前费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日子,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怀德说,他之前也打算自己养猪来脱贫,但是风险太大了,一直都不敢实施,“现在好了,有了吉利做我们农民的后盾,大家伙就敢放开手脚干了!”

邀你来听“吉时雨”脱贫故事

“前几天,大家一起在猪舍后面挖了眼山泉,我们这个猪,饿了吃山上的青草,渴了就喝山泉水,这就是城里人说的绿色食品呀,绝对不愁买不上价钱!今年猪肉要是卖得好的话,我就把我家那几个姑娘小子叫回来,让他们接我的班,这日子就过得有奔头啦。”

说到这,赵怀德激动地挥着手,眼中闪着希望的光芒:“感谢吉利送来了脱贫致富的‘吉时雨’,等过年的时候,我们请大家吃年猪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