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背靠马云,盒马凶猛

背靠马云,盒马凶猛


2019年是盒马鲜生创立的第4年。最新的数据是,它已经在全国20个城市建立了100多家门店,成为生鲜电商领域线上线下高效整合的明星公司。

这种店仓合一、线上线下一体的模式,足够创新,也让盒马迅速崛起。不过,盒马的门店投资巨大,租金、团队、运营以及损耗的数字都十分惊人,每个门店只能服务3公里范围内的用户。

如今,在狂奔四年之后,背靠阿里的盒马正在不断变形,目标是城市郊区和下沉的三四线市场。

在持续亏损的过程中,盒马迈向下沉市场,这家明星公司将面对怎样的未来?

盒马“变形记

据说去年底的一次行业会上,盒马创始人侯毅表示,盒马鲜生现在还是有很大局限性,定位偏高,瞄准的是城市中高端人群,下沉到一线城市的郊区或三四线城市都出现不适。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两年前盒马鲜生就开始在大店、小店方面进行探索。2017年底,盒马在上海尝试主打白领餐饮的小店业态——F2,强调快和新鲜(fast和fresh),在商务区瞄准商务白领。

在此之前,盒马鲜生和大润发合作的全国范围内第一家精品超市“盒小马”也开始营业,经营面积800平方米左右。

2019年盒马生态的变形还在继续。一个是,将迭代出一个新的电商模式——菜场化小店。首批开两店,一家店在嘉定,一家店在上海市区,是以面销为核心的菜场形式的电商:蔬菜比大卖场更便宜,还会引进大量零售商品,手工馄饨、肉丸等,希望以此到地县级城市与大卖场竞争。另一个是,盒马年内要做社区购物中心,探索以生鲜为流量核心的本地生活、超市APP。

2018年底,《独角兽内参》曾经深入三四线城市进行调研,得到的用户反馈之一就是三四线城市急需类似盒马鲜生一样的业态,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不像想象中保守,而是追逐潮流,同时又有足够的可支配收入。

侯毅很可能也是意识到下沉市场的机会。不过,其中的机会并不是盒马鲜生大店,而是更灵活的卖场和小店。

下沉的三个核心问题

向下固然是机会,但下沉市场的先烈也不少。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分别是:

第一,成本的控制。大店的成本“失控”,会不会同样出现在小店当中,在下沉市场如果缺乏控制力和盈利能力,风险系数会大幅提升;

第二是,边界的控制。从侯毅对外表达中,可以发现他要在下沉市场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未来盒马要探索盒马生活,洗衣,美容美发,修理健身,亲子等大类模式,“要把生活服务这件事情做成。”在生鲜还没有做好的同时,扩展生活服务的范畴,很可能稀释差异性与竞争力。

第三是节奏的控制。侯毅在业态创新上并没有大干快上,而是先在某些地区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广,这有点像互联网模式。不过,在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这两类市场的重心上,一定是要有阶段性的取舍,目前盒马的大店虽然单日收入大增,但仍然没有在众多对手面前拥有绝对优势。

向下走,盒马的前置仓、物流配送、品类供应链、品牌调性都要做相应的变化,尤其在运营、管理、供应链层面,没有足够的积累,面对的就有可能是“地雷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