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最近,一個農家女孩王心儀成為廣大網友的關注點。她不僅以707分考入北京大學,更以《感謝貧窮》一文俘獲大眾的心。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她說要感謝貧窮,其實,她更要感謝的是她母親在最早期給她的教育。

正如她在文章寫著:“母親早早地教我開始背詩算數,以至於我一歲時就能夠背下很多唐詩。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於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靄,照亮了我幼稚而又懵懂的心。”

如果沒有早期教育,她現在也許還是在田地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姑娘,或者早已在工廠當流水作業工了吧?

由此,我們應該再一次看到早期教育的非凡力量了吧?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剛出生的孩子,都是帶著其自己最高的智商來到人間的。

當然,每個孩子的智商都不一樣。有的智商奇高,有的普通,有的極低:

天才孩子智商:100分

普通孩子智商:50分左右

愚笨孩子智商:10分以下

如果孩子受到相同的教育,智商的優劣就決定其命運。

但事實上,孩子們接受的教育並不完善,以致他們並不能全部發揮他們的智商。有的孩子具有60智商,有可能只發揮了30;具有80智商的孩子有可能只發揮了40。

倘若能給予孩子發揮其智商八到九成的教育,即使生下來智商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會優於生下來智商為80但得不到合適教育的孩子。

著名教育家菲斯塔洛齊有一段寓言:

[有兩匹長的一模一樣的小馬,一匹交由一位莊稼人去餵養。但那個莊稼人貪得無厭,在這匹小馬還沒有發育健全時就被使用來賺錢。最後,這匹馬變成無什麼價值的馱馬。與之命運迥異的是,另一匹馬託付給了一個聰明人。在他的精心餵養下,這匹小馬竟成了日行千里的馬。]

當然,對生下來智商為50與80的孩子給予相同的教育,50的孩子肯定比不上80的。

哲學家盧梭的教育學著作《愛彌兒》中有一則相近結論的比喻:

[有兩隻狗,它們由一個母親所生,並在同一地點接受同樣方式的教育,可是其結果卻完全不一樣。其中一隻狗聰明伶俐,另一隻狗愚蠢痴呆。這種差異完全由於它們的先天性不同造成的。]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人類天生就具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它隱藏在人體內,它就是潛能。

例如,一棵樹要按正常狀態生長,可以長40米高,雖然最終它不一定能長到那麼高,但具有這個可能性。

同樣道理,每個孩子要是在理想狀態下成長,可以成長為智商高達100分的人,可以成為天才。

同理,就算是一個天生智商為100的孩子,假如不對他進行教育,最後頂多也只能成為一個智商30的人,只能達到原來的智商的1/3。

培養得好,智商達到70到90都不成問題的,也就是能實現其潛能的七到九成。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潛能對孩子的智力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但潛能是有著遞減性的。

比如,小雞跟隨母親的潛能,其生長期是在出生後的4天內,要是在這段時間內不對這種能力進行開發,這種潛能就永遠不會得到發展了。如果將剛出生的小雞在最初的4天內不放在母雞身邊,它就永遠不會追隨母親了。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應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愈早愈好。

一個天生智商高達100的孩子,如果剛出生就對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麼他成年後就是一個智商高達100的成人;

但如果是從5歲才開始對孩子就行教養,就算培養得很出色,孩子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個智商為80的人:

但如果是從10歲才開始對孩子就行培養,即使對他精心栽培,孩子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個智商為60的人。

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窮》,同樣證明教育最好從新生兒開始!

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儘早發展其潛能,避免潛能遞減到微乎其微的時候才進行教育,那時天才也變成庸才了。

所以,再看北大新生王心儀能夠成為“天才”的活生生的例子,她一歲就被母親教會很多唐詩了。看,儘早得到教育的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長大成為“天才”自然不在話下了。

教育孩子,何時才是最佳的時期?

答案:

教育孩子,最好從孩子一出生就要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