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伙卖烧烤,店面客流量每年超过10万人,10年奋斗换来幸福


10年前,曾经年少轻狂的他,总想着挣大钱,没想到却赔光家产。为了还债,他靠在路边卖烧烤起家,努力奋斗10年,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烧烤大王”,现在店面客流量每年超过10万人。

张同国是日照市莒县陵阳镇厉家庄村人,他的父亲曾经是“包工头”,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依靠父亲的“光环”,30多岁以前的他,可谓是“风光无限”,吃喝玩乐、玩电脑游戏,日子过得自由而潇洒。张同国说:“那个时候,我总以为自己很聪明,一心想着挣大钱。”

因为身上背着父亲的光环,走到哪里人们都说“老子刚强儿不弱”,他也一直坚信这句话,认为成功是早晚的事情。初中毕业后,张同国跟着父亲干过建筑工地的小工、管道工人、推销员等。那时他心中有着“伟大”的梦想,心里装着“大事业”。


他不甘平庸,一心想干点“大事业”,开始卖速冻水饺、承包恒温库、卖水泥、承包工程……“可以说什么都干过,但是挣钱的事不多。”张同国介绍,当时承包恒温库卖苹果、卖蒜薹挣了点钱。2007年为了挣更大的钱,他和朋友合伙投资56万元开始做水泥生意,没想到却赔了30万元,至今也没有要回来。

当时,为了想快点挣钱,弥补损失,他贷款、向亲戚朋友借钱,又投了70万元炒股,没想到赶上2008年金融危机,投入的资金全部打了“水漂”。一心想挣大钱,干大事的张同国,没想到投上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和跟亲戚朋友借的钱,最终连父亲的家当也赔个精光,还欠下了30万元的外债,这一切他都瞒着家人。

那段时间他度日如年,不敢面对父亲和老婆,地上有个老鼠洞恨不得钻进去。

2008年7月1日,他拉着地排车,穿过路人异样的眼光,和妻子第一次开始在路边卖羊肉串。张同国说,那时自己就3个孩子了,没有钱给孩子吃饭,都是母亲在路边卖豆汁帮助他养着孩子,自己必须得像个男人的样子挣钱养家。

“第一天卖了30块钱。当年一直干到秋天,才卖了2000元,投入的3000元本钱都没挣回来。”那时他白天在工地打工,晚上就和妻子拉着地排车到路边卖羊肉串。张同国说,当年最后一天卖了15块钱,他全部给了帮工。他安慰老婆说:没事,咱明年一天最少也得挣2000元!

第二年,张同国改良了烧烤口味,增加了新产品,自己设计制作了烧烤炉,还申请了国家专利。第一天就卖了300元,同学朋友尝了之后都感觉非常好吃,都在互相推荐。第二天600元,第三天900元,到了第六天,营业额突破了2000元。

从一个负债累累的毛头小伙,到事业有成的“老板”,张同国用了10年的时间。他的成长经历,也成为他激励店员的真实励志案例,他常常告诫员工,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少走弯路,员工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张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