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曾慶偉談吃:在應城“過早”

曾慶偉談吃:在應城“過早”

(作家 曾慶偉)

曾慶偉簡介:

曾慶偉,武漢市人,作家、美食評論家,現任《炎黃美食》雜誌總編輯、武漢散文學會副秘書長、武漢餐飲業協會副秘書長、武漢炎黃文化研究會美食文化委員會主任。已出版《楚天談吃》、《味蕾上的鄉情》等書藉多部。


在應城“過早”

我曾說過,一座城市,無論大小,從舒服過日子的角度講,但凡“過早”(湖北方言,意即吃早餐)品類豐富,味型多樣,售賣吃食的攤點或者小店隨處可見且白晝供應時間長的城市,就是幸福指數高的城市。反之即令樓房蓋得再高,馬路修得再寬,綠化再好,空氣質量絕佳,但“過早”品種單一,且攤點或吃食店打著燈籠都難找尋的城市,居民一旦肚子餓了鬧意見卻食之不得,這種地方不免讓人有非人性化的違和之感,何來幸福可言焉?

曾慶偉談吃:在應城“過早”


從這個角度講,我非常喜歡去與武漢相距百多公里的一座小城——孝感市轄的縣級城市——應城。在過去的30年間,我因公因私去應城的次數少說也不下30次,且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我都曾在該市呆過,有時呆的時間不算短,算是對應城當地民風民俗略有了解了。像我這樣一個對美食素有喜好的人,自然而然地喜歡應城繁多的過早品類,喜歡應城過早攤點上漾出的熱氣湯湯的人間煙火氣息和一幅安寧祥和的世俗生活圖景。“一日之計在於晨”,應城人信奉早上要吃好的說法,所謂“早上要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民工,晚上吃得像乞丐”。我甚至執拗地認為:應城人日復一日閒適悠悠的生活,正是從過早攤點上吃上一碗牛肉麵、一塊綠豆餈粑、一塊砂子饃等百味皆具的小吃得以體現的。所以,當應城市烹飪協會邀請我隨一行湖北餐飲大佬去該市調研當地特色飲食,我隨即答應前往,放下手頭上的工作,簡單打點行裝,喜滋滋地奔應城而去。

曾慶偉談吃:在應城“過早”


我喜歡在應城“過早”,甚至認為在應城“過早”稱得上是一樁美事。當然,之所以稱其為美事,真得感謝上天對應城一方百姓的厚愛,予應城以極優越的地理環境,使這方土地歷來五穀豐登,少饑饉之災。應城地處鄂中丘陵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以低崗為主,兼有平原,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在氣象學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顯著,雨熱高峰同季出現。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光、熱、水的地域差異甚微。優越的自然環境,使得應城物產豐饒,魚米之鄉的美名從古至今廣為傳揚,也為應城居民能夠烹製出品種繁多的小吃食物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再加上應城人普遍熱情好客,勤扒苦做,善於動腦筯,如此這般,在應城過早成為一樁美事,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必然了。

應城小吃可稱一張亮麗的地方文化名片。依我看,應城小吃之所以出彩,首先體現於應城小吃節令感強,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應時更換品種。每當春暖花開,桃豔柳騷的季節,各色春捲、元宵、湯圓、餈粑、油香、年糕等深受居民喜愛的各色品種,便在各個小吃門店或攤點佔居了主角的位置;當烈焰烘烤、暑熱蒸騰的盛夏,各種冰糕、涼麵、冰鎮洑汁酒(米酒)、什錦豆腐腦、八寶稀飯、綠豆稀飯、冰糖蓮子、冰豆漿等解熱降溫的吃食便隆重登場;當雲淡天高丹桂飄香的金秋時節,蟹黃湯包、蜜汁蓮藕、紅苕面窩、桂花餈粑等吃食則在各個小吃門店或攤點一展芳容;在暗香浮動的臘梅吐豔、朔風怒號的隆冬,熱氣騰騰的小罐雞湯、排骨藕湯、山藥泥等時令炒品則可以讓居民驅寒暖胃滋補養生……

曾慶偉談吃:在應城“過早”


其次,應城小吃品類繁多,百味兼有,讓食客的選擇面相當寬泛。比如麵點,計有熱乾麵、炸醬麵、涼麵、湯麵、手工面等,所有面點可葷可素,同是一碗麵條,選葷選素,風味大相迥異;比如米粉,計有寬粉、細粉、粉絲 、手工粉、糊湯粉、苕粉、蟮魚粉等,葷素隨意,紅油白湯任選;比如包子一類,計有豬肉包子、小籠包、湯包、蒸餃、燒麥、煎包、汽水包子等等,既可當早點,也可以當正餐裹腹。應城人勤勞樸實,腦筋靈活,將大米深加工成小吃品種幾乎做到了極致:豆麵窩、豆皮、酥餃、米酒、銀耳湯、豆腐腦、豆漿、豆絲、甑仁糕、發糕、麻糕、炒米、水汽粑、糯業粑、月半粑、綠豆餈粑、辣椒粑、藕渣粑、發米粑粑、糊米羹等等,硬是把大米變成了花樣百出的小吃,而且這些大米制成的小吃不僅限於過早,也能作正餐的主食。早年應城的窮苦人家,便是把米粑當成下飯菜,與米飯一同當頓,所以過去應城鄉下有“吃米飯,咽米粑,下田帶上殼子粑”的民謠,以形容窮苦人家的困頓生存狀態。還有臘肉面,肥腸面、牛肚面、面筯煲、三鮮面、財魚面、鴨血湯,砂子饃、豬油餅子、草鞋板子、水汽包子、炸油餅、米發糕、鍋塊包油條等等,毫不誇張地說,即令在應城住上個把月,“過早”的品種,完全可以每天不同樣地吃上兩款。

這次我到應城呆了兩三天時間,“過早”品種有牛肉麵、綠豆餈粑、油香、糧食賓館的豬油餅、汽水包子、草鞋板子、砂子饃等,尤其值得說道的是當地風味特色小食砂子饃。

砂子饃是一道薄烤餅狀的麵食,有黃河文明的石烹遺風,從石烹餅演變而來。坊間傳聞,砂子饃起源於應城的一個著名小鎮長江埠,然後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流傳到應城城關,繼而流傳到孝感市和武漢,乃致更遠的湖南和江西。其製作方法不算複雜:將麵粉加水揉勻,揉勻後抹上應城本地出產的芝麻油,反覆再揉,如此反覆五、六次,麵糰揉好後掐成坨,加入蔥、蒜、鹽、辣椒、雞蛋、豬油等不同調料,然後將麵糰檊成圓形薄餅待用。

在河邊撿拾如同板栗般大小的鵝卵石(當地人稱砂子)若干,沖洗乾淨,晾乾後待用。鐵鍋燒熱後倒入食用油,待鍋內食用油燒熱,將鵝卵石倒入鐵鍋內翻炒,使鵝卵石勻升溫致燙致熱。待鵝卵石在鍋內冒煙發燙時,剷出一半放入另一口鍋中備用。將檊成的麵餅攤蓋在鍋中熱燙的鵝卵石上,再將另一鍋中備用的熱燙鵝卵石把麵餅完全覆蓋,利用一餅之隔的上下兩層熱燙鵝卵石將麵餅烙烤而熟。

曾慶偉談吃:在應城“過早”


砂子饃的口感與武漢巷頭燒巷腦隨處可見的燒餅相似,但比燒餅的味道豐富,鹹、微辣、蔥、蒜等味道俱全。砂子饃雖沒有燒餅泡酥,但也酥得頗有層次感,掰開砂子饃,看到起酥的餅層一層層相迭加,有五六層之多,咬上一口,口感筯道與酥脆兼具,麵粉的清香與調料雜糅,別有滋味。

曾慶偉談吃:在應城“過早”


喝雞蛋衝洑子酒與吃砂子饃是絕配。砂子饃以麵粉為食材,用了烙烤之法,使吃食水份大部分失去而致酥泡,食之難免口乾舌躁,吞嚥不暢,此時來一碗微甜的雞蛋洑子酒,不僅以甜味中和了砂子饃微鹹微辣之味,還滋潤了口腔咽喉,潤澤了舌尖,使得這頓花費不到10元錢幣的早餐,成了一次美食品味過程,也給我下一次再來應城留下了念想。


文 | 曾慶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