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家谱应该从哪辈写?有什么讲究?

丿祥丶子


从始祖写起,根据资料传承,写家族的历史沿革,越多越详越早越好,从世系,辈序,有影响的人物,历史记载,人口繁衍,人文景观,对联,牌匾,家训,家风,山坟,遗迹,祠堂方方面面,力求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形式多样,文采华丽,图文并茂,充分体现家族发展的来龙气脉,文化价值和文化传承,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要求族人积极上进,弘扬正能量,共同追祖思源,不忘根本,不忘初心,以优秀的典故启迪后人,激励后人,把家族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增强家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奋进,友好和睦,共建美好家乡,与全体华人共筑中国梦,以全世界亲人共享天下太平,为全人类的发展做更多的贡献。

家谱是家族文化课中体现,是正统史书以外的历史资料的补充形式,是家史的载体,是家族文化的总汇,是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世界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是鲜活的历史化石,它与人类文明同步,另辟途径,填补正史所不具备的文化渠道和文化功能。在承传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谱的编写者,应从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以史实史料传说掌故为依据,科学严谨认真细致进行研究考证,对照比较,应不辞劳苦,应有奉献精神,并以深厚的文字功夫,热情投入的工作态度去挖掘,去编写,才不负历史的重托,才能流传不朽。


方兰野携手凌云志


问:家谱应该从哪辈写?有什么讲究?

写家谱不是单门独户一家的事,那是整个宗族的事。

当然,在本村本县乃至本省也找不到和连不上同宗,那就是断了宗族,如果要写家谱也只能是自己的曾祖高祖,能上溯到哪一辈也就是那一辈了,一般这种情况不多,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得有宗族近枝,不可能一直单传十几代的。

写家谱就应该从立村定居始祖开始,有的宗族人多,到现在不在一村居住,甚至分散到各地,那就应该要寻源到原始居住地,那叫认祖归宗,续家谱才显得户大人多,分散在各地的才有归属感。

写家谱就应该溯根寻源才有堂号。

我们宗族的家谱已经整整六百年了,是从明朝永乐十八年(一四二零年),始祖从山西大槐树来本村定居算起,从始祖到我这一辈是二十一世,比我辈份高的还有第十八世,比我辈份低的已到第二十五世。整族人口现在能连上宗的已超过两千多人。

我们宗族的长辈们在一九二零年卖香火地一百亩,聚大洋万余元重修祠堂,还给后世人从十九世续了辈谱,辈谱是:

宏培令德,昭明谦克,

万代增光,华宗典册。

我是第二十一世令字辈。

写家谱,如果能知道山西大槐树移民的始祖,就从那一辈写起。如果不知道,那就从立村定居的始祖写起。


生产队长老杨


谱:分通谱.(全姓統一).族谱(从始祖起,即地方一姓之谱),房谱(族谱中某--房)。家谱顾名思义是--家之谱,也可以说是小房谱。要知自己的来龙去脉,建议从始祖起,以世系图表示,接至本人的九代(高.曾.祖.考·自身.子.孙…),以世系表编写,将你想登录记下来。后传如下,流芳百世。


易知命运6595904069


通天谱,一直到黄帝那个年代,如果没法溯到源头,那就有多远算多远。


观沧海GCH


修族谱一定要找到一个达官显贵当祖先、找一个名门望族当本源,才能显得高大上。否则,不如不修!


气吞万里如猴


家谱吧,一律该从追根到底,这样,一家之性就不会有乱了谱之依据。


奎1969


续修家谱(也叫宗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必须有一个热爱宗族,喜欢研究历史,同时又能了解本族历史……等人组成一个团队。

续修宗谱,必须按照老谱从本族始祖开始,不能随意增减一字。在最后一次修好宗谱的基碰上接着续修。须按各房从大房到小房进行编排,同时各房又要按辈份,从祖辈开始逐辈往下排。

一般每一页应排(垂直排)五个辈份,其中排第一个的是太公,接着是爷爷、父亲、本人(三、四十岁人)这一辈,再其小孩等,这样五个辈。

但有的族各辈发展不均衡,比如有的太公上辈还有几辈人健在,为了家谱编排统一,族里共同商量,应考虑越辈了(这我在查本族家谱时,发现在乾隆年间其中有一房发展缓慢,给予越了几辈),之后编排就和大家一致了。

另外,有个别房发展快一点的,如第五辈后还有第六或第七辈时,就在第五辈xx后注上“见后”两字,凡是见后都应另增新页,按同样格式,统一排在最后几页。

在修谱时,某人旁写明功名及生(卒)时间,娶某某为妻,(合葬某处,坟墓朝向等)。生几子,几女嫁某地某人。

总之修谱是一项极其繁杂的工作,要整个团队共同努力,反复上门拜访各家族人,了解具体情况等等。

修谱时把本族里发生的重大亊情,如族祠、对联,族规、族训……等等,有教育意义的,都记录在内

还要写上修谱的谱序,特别是对国家和宗族有特殊贡献的都应记录在内,以激励后人。

……

恕不详言。


贝树2


关于谱写或续写家谱之事,中华儿女为传承姓氏传宗接代,后辈子嗣为继承宗族香火,了解本家族历史发展源渊。故,在和平盛世编撰家谱,是家族之幸事。具体从那辈开始撰写,这要看谱写人掌握本家族传承代数的历史资料而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追索辈份代数越远,家谱内涵越深。这要看在谱写前,你家是否存有先辈传承之旧谱,如有就好编撰。就能按旧谱,接着续写,因有历史资料,远代稍加修正即可,近代按现实实际编写,直至現代。如家传没有遗传家谱,現要编撰就有难度。如家族中有长辈,岁数大的老人健在,可根据记忆,逐代逐辈分清辈数,门数,姓名,称谓,谪系,旁系,老辈女性姓氏,这些资料必须搞清。具体而言,从那辈立为高祖,要看你所掌握的资料而定,当然越久远越清楚。另,在民间一般普通百姓,因社会历史原因,社会动荡,生活生存都难保证,加之家族无出显赫人士,无政治地位,因贫穷无文人。一般最多能存有立式壁挂牌位式家谱就不错了。如家族先辈出过当官者,或家族先辈富有,而且有文人有识之士,富豪人家即有立壁挂式家谱,更有书式书写叙述式家谱,同时建有祠堂。现编撰时,应先搞清谪系,然后,搞清傍系,谪系亦直系也,傍系指同宗同祖本家。按古老传统,能被编入家谱者,同是一个血脉,出嫁的女子不收纳。媳妇收编在纳。但,编写至现代,男女平等,尤其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生有女儿无男丁,女儿也有佼佼者,也可编写其内。以上所述,属本人对编写家谱之观点,望参考。


太原张玉


你既知太爷的名子,就应从太爷开始记谱,即从曾祖父毌始写。如知其出生及去世时间,写上更好。

按称谓太爷应该是曾祖父一级,下来就应是祖父母一辈,再就是父母亲一辈,再就是你夫妻一辈,再就是儿子一輩,再就是孙子一輩。若以你为中心说,到了你的下五代弦孙、及其婦可为一段落。再远者虽为宗糸,但对你来说,他们已己出五服,后人可另立支谱,由于大家尊守总谱的原订取名字谱,所以,对接得上,不会乱序。

所以,很显然,《尊谱取名》是最关键的!


琵琶嘴


应该从迂移地开始,迂出时只要带上家谱,就便于续谱,如果迀移没有家谱,只能从迁移的人为始祖。例如我们张氏族人是从洪武二年由江西的饶州府瓦西坝筷子街迁移,到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张师村(湾),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只有通过续谱,一代代人相传才知道自已的根基,经历几百年的演变,至今有快三十代人了,其实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