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寧縣和盛鎮古蹟遺存原來這麼多!

古蹟遺存

◎ 石顥

和盛鎮廟底村的廟底古生物化石點,彰顯著遙在 250 萬年前的洪荒時代, 當地就有生物活躍。而星羅棋佈於其域內的小坡、張家嘴、湫包頭南莊、鞍橋、 張家坪等仰韶、齊家和周、漢文化遺址,都在精準表明,早在 6000 年前其域就 是人類文明起航的一方寶地。

春秋戰國時期,和盛鎮這方土地上就回蕩著人類叩古問今的跫跫足音。作 為隴上名鎮之一的和盛鎮,寫滿了厚實歷史的滄桑。域內靚麗著足以令今人往 返留戀的“青龍山的鐵碾盤;放馬山上拴馬樁;晚陽寺的血手印;舉人灣裡金 鳳凰;圓疙瘩山是奇觀;響潭河裡王八遊;爛泥溝的渭峪口;神花開在廟頂上, 大昌塬古道繞寨過”的勝景遺址遺存。

1. 廟底古生物化石點

位於廟底村廟窪村民小組的砂場(砂場已於 2015 年被當地政府關停),化 石(隴東人習稱“龍骨”)發現於廟窪村民小組組西的一條東西走向的長梁梁 腳的砂質粘土層中。經專家鑑定,主要有大象的下頜骨、腿骨、勒骨和羚羊、馬、 鹿等骨骼化石,均繫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古生物化石。

2. 楊莊小坡古文化遺址

楊莊小坡古文化遺址,位於楊莊村小坡村民小組組西,距和盛鎮街 1 公里許。 遺址東接索家,南至王家溝畔,西到店子,北至北衚衕。南北長約 400 米,東 西寬約 300 米,文化層厚 2 至 4 米,住室、窯址和墓葬均有暴露,採集的標本 仰韶文化有彩陶缽、尖底瓶、夾砂紅陶繩紋罐,齊家文化有紅泥大耳罐、單耳罐, 周文化有灰陶罐、豆、盆、鬲,漢文化有灰陶罐、甑、罐等,是一處綜合性省 級保護的大遺址。該遺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其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決定了其 在寧縣及董志塬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更與周族的歷史有著緊密的聯繫。

3. 張家咀古文化遺址

在和盛鎮張家嘴東南塬畔,東西長約 250 米,南北寬約 100 米,屬 仰韶、齊家、周文化遺址。遺址內殘存窯穴、灰坑、住室。清理出的三 個灰坑,均呈圓形桶狀,口徑 2.1 米,壁存柴草焚燒痕跡。陶片有彩陶缽、 大口盆,泥質紅陶缽、盆、罐、尖頂瓶,夾砂紅陶紋繩鼓腹罐、盆、泥 質灰陶盆,夾砂陶罐和紅泥蘭紋陶罐、夾砂繩紋鬲以及灰泥陶壺、罐, 夾砂白灰陶繩紋罐。

4. 湫包頭南莊古文化遺址

處和盛鎮湫包頭村南莊村民小組東南塬畔的溝坡上。灰坑較多,且相距很近。出土有陶片,為周代泥質灰陶盆和灰陶罐。

5. 南家南莊古文化遺址

在和盛鎮南家村南家村民小組,出土文化層和灰坑分佈均很零散, 有土坑墓。陶片為周代的泥質陶灰夾砂灰陶盆、灰陶罐。

6. 鞍橋古文化遺址

在和盛鎮魏家川村鞍橋村民小組的一條梁的東段,遺址長約 300 米, 寬約 150 米,出土文化層厚 2 米以上,為仰韶文化遺址。有窯址、墓葬 和泥質深褐陶、細砂桔紅陶、粗粒紅陶及少許彩陶,可辨陶器式樣較多。

7. 張家坪古文化遺址

處和盛鎮魏家川村所屬的馬蓮河西岸的一級階地上,東西長約 500 米,南北寬約 400 米,出土文化層厚 1 米,距地表 1.5 米,出土有窯址、 住室、墓葬等。出土所見 8 處住室,殘長 3 至 4 米,地面均塗有草拌泥, 上鋪白灰層厚 4 釐米。窯址為筒狀,高 1.3 米,直徑 80 釐米,燒結面厚 10 釐米。陶器殘片仰韶文化的有泥質紅陶缽、尖底瓶、四式彩陶盆,三 式夾砂紅陶罐;齊家文化的有夾砂紅陶缸二式,細夾砂陶甑和夾砂褐鬲 1 件。

8. 魏家川古文化遺址

在和盛鎮魏家川村所屬馬蓮河的西岸臺地上,下距河床 40 米,東 西長約 600 米,南北寬約 500 米,出土文化層厚 70 釐米,距地表 70 釐 米,遺蹟出土有窯址 1 處,高 2.5 米,橫切面每邊長 1.2 米,下有火堂,上有圓筒狀煙筒,燒結層厚 20 釐米,出土器物有泥質灰陶鼎 2 件,腹部扁平,斂口,獸首狀蓋子,三足 馬蹄形,甚短;陶罐數十件,大小不一,均為小口、短頸、鼓腹、頸飾弦紋或水波紋。泥質夾砂陶甑頗多。 夾砂紅陶罐 1 件。筒瓦長 33 釐米,厚 1.5 釐米,圓徑 15 釐米,外有深壓的密集平行繩紋。另有鐵釜 1 件, 斂口,圓底,頸兩側有半圓形小耳,屬漢代古文化遺址。

9. 邱家寨城遺址

邱家寨城,系曾駐有官兵守衛的以邱姓人為主居住的土築寨城。今已無文字記載可稽,據當地一些 老年村民回憶,該寨城遺址處今和盛鎮和盛村,即今鳳田二級公路和盛街段的東側。土築寨城城牆南北 長約 500 米,東西寬約 350 米,呈不規則長方形,開南北二門,門上築有寨城門樓子,寨城牆上有城垛。 大昌塬古道繞堡城牆西牆外,自南往北越寨城而走。寨堡裡有呈十字交叉的南北向和東西向街道,街道 邊上開有京廣雜貨鋪、布匹鋪、當鋪、菸酒店、糧店、藥鋪、炒菜館、麵館、車馬店、客店等;有賣和 盛塬(寧縣人習慣將縣城以西的董志塬縣域段稱和盛塬或西塬)小吃食的數十家。寨城東有利民工廠, 寨城北有“福音堂”、廣盛寺、關帝廟等。民國年間,寧縣政府於寨城裡置鎮公所、郵寄代辦所和電話 總機,設農會、商會等民間組織機構。西峰鎮厘金總局在寨城裡設邱家寨厘金分局。寨城毀於無產階級 文化大革命群眾運動中,今僅存遺址。據說,寨城被毀時,曾有耀州窯青釉刻花、印花瓷碟、碗碎片, 宋代銅錢等物出土,也有石塊磚瓦、石門墩等建築構件出土。

10. 大昌塬古道上的邱家寨子

滾滾歷史長河裡,今董志塬在春秋戰國時代曾稱大昌原。肇建於周時的大昌原古道,曾是絲綢之路 東路上北通塞外,南抵關中古道,路徑大致沿今鳳甜二級公路而走。今鳳甜二級公路、新莊鎮米家溝村、 新華村、丁仁村、東北門村的南北向衚衕,太昌鎮肖家村的南北向衚衕、焦村鎮東南西北向的八里衚衕遺存, 即其遺址。其以主路在大昌塬上,而得道名。其是一條著名的秦隴古道,戰略要道,也是一條物流商道, 文化傳播通道。

據《發現寧縣·義渠國都》(黃留珠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和《寧縣誌》(李升堂主編,甘 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史料記載,大昌原古道乃邠國(國都在今寧縣城廟咀坪)在原雍州古道路基上所修。 一道自東南起於今寧縣中村鎮政平村涇河段之濱,一道從西南起於今寧縣長慶橋賈家村。兩道均折北而 上今董志塬,於今太昌鎮街南合為一道,北走至今太昌鎮聯合村北五里店入今和盛鎮,到今和盛鎮前名 的邱家寨子,繞寨城西,經今焦村鎮長官村(1914 年前為邱家寨子轄村),距今焦村鎮西溝村二組復分 二道,一道入西北東向的八里衚衕,至今焦村路口,東折,大致沿今長寧正二級公路方向抵今寧縣城, 接延川古道,通秦直道;接泥陽古道,經南義井、合水板橋鎮往馬嶺。另道北上經今肖金、西峰、慶城 縣城、甜水堡、惠安堡而達塞外。其中大昌塬古道邱家寨子段總長約 10 公里,今鳳甜二級公路經過的楊 莊衚衕段即其遺蹤。

大昌塬古道是一條政治、經濟紐帶。無疑它促進了它串聯的古邱家寨子,今和盛鎮的經濟社會發展 和文明進步。通過它的交通,不僅使古邱家寨子人獲得了生活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食鹽和其他當地不出產 的物品,彌補了古邱家寨子所缺,滿足了古邱家寨子人所需,而且讓古時處於比較封閉環境的北地邱家寨子打開了門戶,將當地的各種土特產介推介運輸到域外,形成了一種 持久地互補互利經濟關係。這種互補關係使漢民族和藏回等少數民族形 成了在經濟上相依相成,互相離不開的格局。它帶動了古邱家寨子的社 會經濟發展。沿著它、伴隨著它的商品貿易,不僅大量內地的工農業產 品被傳入古邱家寨子,豐富了古邱家寨子地區的物資生活,而且內地的 先進工藝、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進入古邱家寨子地區,推動了古邱家 寨子地區經濟的發展。如古邱家寨子於明清民國出現的集客棧、商鋪、 藥鋪、商品中介機構為一身的特殊經濟機構——邱家寨子街道與即使。 古邱家寨子作為它途經一個重要鎮點,在清時就改變了重農輕商的觀念, 養成了經商的習慣。古邱家寨子商人多,商人中能事商人多,由此遠近 聞名。提速了域內與域外的文化交流。商貿的興起,使域外眾多商人、 工匠、學人、傳教士進入了域內,在長期的交往中,增進了對彼此不同 文化的瞭解和親和感,形成了兼容並尊,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如在 古邱家寨子寨城之北、公曹村,有金碧輝煌的佛文化傳播的廣盛寺和晚 陽寺,也有關帝廟、菩薩廟、邱家祠堂、王家祠堂等漢文化傳播建築, 有的村還有道觀。各地來的商人還在城裡建立起商會等組織,將秦腔等 戲劇引進域內。

11. 廣盛寺

和盛鎮的廣盛寺,有新舊之別。新廣盛寺建於 2009 年秋,處古邱 家寨子寨城北,今和盛鎮園區小學校園牆西,前隔水泥村道臨田野,後 倚林立高樓。攏寺樹木,松青柏翠,柳綠槐碧。佔地不足 1 畝的寺,乃 今人依舊寺規制縮建,坐北面南,屬座隴東典型中式傳統庭院古建。寺 內舊寺遺存的碑刻、楹聯,則向信眾遊客敘說著寺的不凡身世。

舊廣盛寺位於邱家寨子北的青龍山之巔,肇建於明洪武年間,古關 帝廟之旁。所謂“廣盛”,即“廣大於天,名盛於世”的意蘊,世即稱“廣 盛寺”。廣盛寺與關帝廟建築,佈局嚴謹,造型傳統。當地坊間口碑代傳, 關帝廟建築規模氣勢,在董志塬上曾首屈一指,馳名域外。廟頂上蓬生 一種神秘植物,採回家用彩色細線拴住根部倒掛於空中,則開鮮花,而 且用什麼顏色的線拴,開什麼顏色的花,便被時人稱為神花。寺與廟因 而經年信眾往來,香火繞樑,信者所求,多有應驗,而頗富盛名,曾有 四川、青海、寧夏等地信徒千里迢迢以抵燒香禮佛拜神,祈求富貴功名。 據說,寺殿裡有八仙過海、觀音救難等壁畫。寺之所處青龍山,山青水秀, 風景獨特。春天,滿山雜生茂林盛草間和山崖上的荊棘,悄然開花,花 小色雪,貌不驚人,平淡無奇。若干天后,小白花悄悄隱去,變成了幼年果實,一粒一粒黃豆般大小的青青果實香飄長夏。長夏裡它們不聲不 響,一步步充實長大,直至精神抖擻,挺胸昂首,似青春少年。秋天蒞臨, 天氣漸漸有了涼意。不經意間,青青果實慢慢染上些許紅色,這紅色不 是越來越鮮豔膚泛,而是越來越深沉,而此景烘托的廣盛寺和關帝廟越 發的俊美。

遺憾的是青龍山,被民國初年震驚中外的海原大地震變成了現時新 廣盛寺所在的地貌,自然建於佛教東進年間的廣盛寺,也就僅有楹聯遺 存流世了。來到現時像 20 世紀 70 年代塬上一些莊戶人家尖頂院門般院 門的新廣盛寺門前,門楣上的“廣盛寺”,門兩側立柱上的舊廣盛寺遺 留的“晨鐘暮鼓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號佛號渡出苦海迷路人”楹聯,仍 在於麗陽裡熠熠生輝。進得院門,背北面南又形同民房工字房建築的 5 間正殿,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殿門外廓兩側各立一座石碑,左石碑之上, 雕刻《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 大悲咒 )》,右石碑之上,雕刻《修 廣盛寺記》。殿門上的“廣盛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 下自在隨緣唸佛”楹聯字體剛勁溢力,給信眾和遊客無限遐思。殿內面 南釋迦牟尼等佛像,高大魁偉,栩栩如生,都一副將“迷路人”點醒的 神態。殿東殿西壁畫,惟妙惟肖,色彩繽紛,將眾佛眾仙喜怒哀樂情狀 淋漓盡致彰顯。正殿前的院東西兩側,觀音、藥王和關帝,獨享青磚灰 瓦單間居室,室內香火淡香。

12. 晚陽寺

晚陽寺處今和盛鎮公曹村第四村民小組組北咀梢上,位於晚陽堡遺 址遺存之北,佔地 1 畝許。今僅遺一賭東西向土堡牆的晚陽殘堡前,草 盛木茂,麥苗嫩,油菜青,酸棗紅豔豔,核桃樹、槐樹的葉兒,正在晚 秋的微風裡飄落。殘堡裡,幼柏成林,枝蒼葉翠,變黃變紅變燥之草罩道。 3 間青磚灰瓦宮殿式建築的晚陽寺大殿悄靜肅穆。宮殿前背上獨餘碑槽 的無奈石龜,似在緩緩爬前,此即晚陽寺的遺存。滿目幼柏,系現時村 民所植。現時晚陽寺大殿,乃村民謀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開 發鄉村旅遊所建。

晚陽堡,繫於此生息繁衍過的周郝王后裔的土築堡城;晚陽堡既與 東面隔溝的兩條塬咀梢頭上的兩座今僅存遺址的土堡遙相呼應,又將西 面溝坡上土窯洞內北邊拐窯裡的血手印敬重,還把隔谷溪相對北樑上曾 神秘的佛手印俯瞰。緩緩爬前的石龜,彷彿在把晚陽堡和晚陽寺的前生 後世向來人娓娓道來。

晚陽堡和堡北的晚陽寺,是秦隴從前光陰裡一座著名土堡與古寺。


寧縣和盛鎮古蹟遺存原來這麼多!


堡和寺,血手印和佛手印,及今耄耋村人年輕時記憶的裡堡裡那棵枝幹 遒勁,主身得六人環抱,陰翳蔽日的千年古柏,還有其餘堡牆連同堡牆 牆躲,遺堡牆牆躲,堡城門,堡城門前路口旁澇池,均毀於“文革浩劫” 歲月。

依村人口碑代傳,晚陽堡城因座北面南,晴日裡太陽從清晨往傍晚 朗照而得名,而晚陽寺以晚陽堡而獲名。據《公曹王氏族規家訓》記載, 晚陽寺處村域鳳凰山(山形已被明嘉靖三十四年臘月十二日子夜突發的 大地震所毀)晚陽堡城內,城闕森嚴,殿堂聳偉,古柏成蔭。寺內曾有 寺碑一座,碑上雕刻前清學人(名字無稽可考)詩一首。詩云:“山名 鳳凰秀氣鍾,洞即周後降真龍。清晰河流觀二水,玲瓏並列數三峰。城 臨寺前春色早,池盈路口樹蔭濃。都堂遺靈千年在,日落晚陽聽暮鈡。”

詩內的“山名鳳凰秀氣鍾”,即指寺西託舉塬面的一條南北向, 又形類欲飛鳳凰的長梁,名謂鳳凰山。山上一年三季,桃杏梨石榴刺槐 文冠果花,柴胡遠志秦艽花,迎春薔薇牽牛山菊花,你甫開罷我登臺的 妍放璀璨,冬季則松柏蒼翠。如是“鍾”秀氣,讓居民和來客,收穫養 眼悅心美景,又收穫健康快樂。“洞即周降真龍後”的“洞”,屬晚陽堡城西腳下溝坡上的一口面西座東的土窯洞。掩映於生機蓬勃林草間的土窯洞,今已坍塌的面目全非, 但透過土窯洞洞口積土,洞底南北兩個深不明底的小土窯洞猶在。“周降真龍後”,記述的是,商小乙 二十六年,在義渠戎等戎兵的追殺中,豳國(國都在今寧縣城廟咀坪)國王古公亶父率姬姓族周氏二千乘, 從今寧縣城經公曹村逃往周原(今陝西岐山縣)途中,周慎靚王之妻,逃至今“洞”之在溝坡時,腹痛 難捱,不得不躲於隱藏在林草間的“洞”裡。躲進“洞”裡北邊小土窯洞裡周慎靚王之妻,誕下了“真龍” 周郝王姬延(公元前 314 年繼位,公元前 256 年被秦所滅,在位 59 年)。周慎靚王之妻分娩中,孤身無 助的她,自己只能給自己接生,分娩的痛苦掙扎中,她將一隻血手按在小土窯洞北窯壁上,便留得一個 紅手印(今已被滄桑歲月抹去蹤跡)。後來,隨著周族的強大,血手印被周族後裔朝拜。隨後周族後裔 又在土窯洞巔上的今地建晚陽堡居住,於堡北建造晚陽寺祭祀先祖周郝王姬延。

“清晰河流觀二水”,晚陽堡里居民站於城牆上,蒼茫西邊溝梁谷底裡自北流南的馬蓮河,堡城腳 北溝梁谷底裡從西淌東奔馬蓮河的小河流水都清晰均見。“玲瓏並列數三峰”,說的是與晚陽堡城同處 東西一線,又在公曹村域,彼此互視的三條南低北高,至北成峁,峁巔築堡,堡里居民的自然風光旖旎, 田園風光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的塬咀梢頭。

“城臨寺前春色早”,即晚陽堡城在晚陽寺前,厚實的土堡牆和闊大宏偉的晚陽寺宮殿建築,讓寺 前免罹了兇猛殺生西北風的蹂躪,寺前和的草木就成了村裡第一撥向村人報春的使者。“池盈路口樹蔭 濃”,言的是晚陽堡城南城壕外,通往塬面坳心間衚衕古道的路口西側有口大澇池,澇池畔上柳樹成蔭, 蔭濃而使熱天裡的池水終日不見陽光。

“都堂遺靈千年在”,說的是公曹村曾在唐朝出過一個都堂之職的高官,高官死後埋葬於村裡。今 其冢雖在村域,因年久而不可精準覓處。“日落晚陽聽暮鈡”,即清時的晚陽寺,不僅有正殿偏殿,還 配建有鐘樓與鼓樓。每當無限好的夕陽,依依不捨地離開晚陽堡城和晚歸堡人及牛羊時,晚陽寺裡鐘樓上的鐘聲“叮噹”相送。


寧縣和盛鎮古蹟遺存原來這麼多!


13. 舉人灣

和盛鎮西劉村的一個自然村子的村名,因村子 裡曾出過一個舉人而得名舉人灣。從塬畔俯瞰,幾條 大嶺連接起來形如一隻鳳凰。春天百花盛開,五顏六 色,猶如一隻五彩斑斕的鳳凰開屏展翅;秋天五穀瓜 果成熟,金黃中明豔著嫣紅,暖暖秋陽裡,美麗的鳳 凰金燦燦的猶如真金鑄造。村民居住“鳳凰”兩翅間, 桃紅柳綠,山青水秀,人間仙境一般。前清的一位讀 書人,發現這裡鍾靈毓秀,天地靈氣交相輝映,猶如 世外桃源,便舉家遷居此地。大概是這位讀書人受了 鳳凰靈氣薰陶吧,數年苦讀而高中舉人。

14. 子母潭

處和盛鎮西劉村鳳凰山下,和盛鎮與西峰區顯 勝鄉交界之地,蒲河之東。遙望大小二潭,形同子母, 即名子母潭。子母潭是個響潭,母潭在上,子潭在下。 瀑布從河道流打在石板上,濺起的水珠宛如珍珠,晶 瑩剔透,四處散落,流下的水在子潭只做短暫停留後, 以更加雄壯的姿態,憑藉十多米的落差,化作瀑布一 頭扎入子潭。響潭景色,因水而美,春夏秋冬,景各 不同,頗為迷人。

15. 放馬山和唐敬德拴馬樁

放馬山處和盛鎮九園村西,是條東西向和盛塬 餘的長梁。該長梁與荔堡塬頭的敬德城遺址遙相對望。 相傳,敬德城乃唐朝大將敬德牧馬之山。唐初,突厥 軍屢犯唐境,唐開國名將尉遲敬德奉旨在蒲河之西的 荔堡塬頭築敬德城,鎮守長安京畿,防範突厥軍南下 進犯關中。蒲河川之東的放馬山,坡緩坪寬,牧草類 多肥美,唐軍則於此豢養軍馬,操練騎兵,故有放馬 山之名。從前,放馬山上遺有專供敬德拴馬的鐵質拴 馬樁。據當地耄耋村人追憶,20 世紀 50 年代的大煉 鋼鐵運動中,鐵馬樁曾多次被拋進鍊鋼爐,但其因材質奇特而沒被熔化,後不知其所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