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1、不能提它

2、還是不能向任何人提起它;

3、只要有人喊停,或是四肢受傷,快累死了,就得停;

4、一次只能兩個人打;

5、一次一場;

6、必須脫掉襯衫和鞋子;

7、沒有時限;

8、也是最後一條,如果你是初次參加,就一定得打。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懂的人,已經懂了。

不懂的朋友,沒關係,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搏擊俱樂部」的8項規定。


搏擊俱樂部

導演: 大衛·芬奇

編劇: 恰克·帕拉尼克 / 吉姆·烏爾斯

主演: 愛德華·諾頓 / 布拉德·皮特 / 海倫娜·伯翰·卡特 / 扎克·格雷尼爾 / 米特·洛夫

上映日期: 1999-10-15(美國)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搏擊俱樂部》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在豆瓣,有50多萬人評價,評分9.0,排名所有中外電影第39位好於 99% 的懸疑片,好於 98% 劇情片。

在國外的權威評分網站IMDb上,評分8.8,但影史排名更為靠前,第10位

有人說,這是一部視覺傑作;

有人說,這是一部野蠻、原始、暴力、殘忍的電影;

有人說,這是一部經典的精分電影;

有人說,它讓你爽得像在吸鴉片;

還有人說,它就是一個邪教。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長文預警。

這部1999年上映的電影,距今已經約20年,本文有大量劇透,

如若您還沒看過此片,還是建議先看電影。

傑克(愛德華•諾頓 飾)是一家大型汽車公司的事故車輛召回協調員。

他過著如同無數普通白領職員的生活:一人,日子枯燥無味,不斷重複,乏善可陳。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最要命的是,傑克患有非常嚴重的失眠

失眠讓他更加精神恍惚,感覺一切飄忽遙遠。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和許多其他人一樣,我淪為了購買宜家傢俱來築巢的奴隸。”

只要看到設計巧妙的傢俱,傑克就一定要買。

他捧著產品目錄,就像捧著色情雜誌,通過瘋狂的購買慾,來填補空洞的生活。

就像現在許多深夜還不睡覺,躺在床上不停地刷淘寶的女孩子們。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但是,「買買買」無法徹底拯救傑克的生活,他依舊被嚴重的失眠困擾。

夜裡失眠,白天懵逼。

嚴重到什麼程度?常常打個盹兒,醒來發現自己在陌生的地方,而他自己甚至不知道怎麼過去的。

傑克去尋醫,問醫生:“你就不能直接給我開點藥嗎?”,鎮定劑或催眠藥。

但醫生拒絕了他,認為他要學會放鬆,更需要的是健康的睡眠。

失眠這點「小事」,根本不算什麼,應該去「睪丸互助會」上看看,什麼才叫真正的痛苦。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在「睪丸互助會」上,傑克見識到了什麼叫真的慘。

傑克聽著這些瀕死之人的傾訴,有一種日常生活中無法體會到的真實感。

皮膚癌、腎臟病、肝炎、胃癌、皮膚癌……

傑克如獲至寶,然後跑遍了各種疾病的互助會。

失眠,好了。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直到,有一個女人也出現在互助會上,瑪拉(海倫娜·伯翰·卡特 飾)。

他和她在各種互助會上頻頻相遇,他知道,她(也)是個騙子,她根本什麼病都沒有。

她的謊言,映射著他的謊言。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她的出現,讓傑克沒法再在互助會上全身心地投入。

所以,傑克又失眠了。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因為工作關係,傑克需要全國各地頻繁出差。

“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醒過來,能變成不同的人嗎?”

就在這個時候,他認識了泰勒(布拉德·皮特 飾)。

泰勒,是個夜貓子,人們睡覺的時候,他才開始工作。

製造和銷售肥皂為生。

他從抽脂診所的垃圾桶裡,偷取富婆們抽掉的脂肪,再將它們製成肥皂,以每塊20美元的價格賣給百貨公司。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也兼職做電影放映師,因為這樣,他就能把一幀色情電影情節剪進家庭電影裡。

沒有人覺察自己看到了,但是他們的確看到了。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有時候還會去高檔酒店做宴會服務員,他會尿在龍蝦濃湯裡,對糕點放屁,對菜品打噴嚏,甚至會拿一些東西來代替奶油……

簡直就是「食品服務業的遊記恐怖分子」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泰勒信奉殘缺的才是人生,奉勸傑克別再追求完美。

順其自然,水來土掩。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我們身邊的一切,藍牙印象、Wi-Fi、鼠標、信用卡、明星花邊新聞、電視盒子、CK內褲、防脫洗髮水、減肥茶、宜家沙發……在原始狩獵生活中,它們是人類的必需品嗎?

不是。

我們變成了「消費者」,成了痴迷於時尚生活方式的副產品。

這是泰勒的人生理念,這也是泰勒的魅力。

他似乎跳出三界外、不在無形中,現代人的焦慮和關心,輻射不到他。

他的快樂,不是世俗的成功,甚至不是「成功」,也不是「享受當下」可以簡單概括的。

他就像一個在現代文明中肆意衝撞的野蠻人,危險且充滿活力。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傑克的房子在大火中燒燬,泰勒收留了他。

酒吧小酌後,傑克在和泰勒的互毆中,重新找到了快感和人生的真實感,從此,互毆成了他互助會的替代品。

每晚打場架,舒睡到天亮。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逐漸,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們。

傑克和泰勒,創立了一個組織——「搏擊俱樂部」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用傑克和泰勒的話說,搏擊俱樂部是

他們帶給世人的禮物

夜晚,人們聚集在一起互毆,發洩白天的憤怒,釋放自己的獸性,這場搏鬥沒有原因,不在乎輸贏。

只因為,文明社會的他們,壓抑了太久。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傑克和泰勒,在沒相遇之前,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傑克乖巧且慫,泰勒跋扈且躁。

下了同一班飛機,傑克失魂落魄地坐上公交車,泰勒卻搶了別人的敞篷車揚長而去。

傑克住在整潔的公寓裡,滿是宜家充滿設計感的傢俱,泰勒卻住在六環外的破舊危樓裡。

傑克保守,泰勒激進,激進到第一次見瑪莎,就上了她,視其為性玩具。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隨著「搏擊俱樂部」規模的壯大,泰勒玩起了新花樣——給大家佈置家庭作業。

比如,一週內,必須找人打架,但必須輸掉。

把減速帶換成三角釘破胎器阻車路障,扎穿來往車的車胎。

用棒球棒砸爛沿街停放的車輛。

騷擾藝術家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毀壞有線電視的天線。

炸燬蘋果店。

槍頂著別人的腦袋,問他,你的夢想是什麼。如果你明天沒有為此努力,就再找到你,崩了你。

……

泰勒的行為越荒謬,你會越覺得有道理。

佩服他那種一切不重要的事都拋之腦後的魄力。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再然後,泰勒開始招收門徒,組建「軍隊」。

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

「搏擊俱樂部」在泰勒的帶領下,滑向徹底的不可控。

他們在城市間進行著影響更惡劣的「大破壞行動」。

行動第一準則:不要問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在一起車禍後,泰勒消失了。

傑克輾轉各地,開始瘋狂地尋找泰勒,試圖阻止最後的「大破壞」,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傑克想要阻止這一切,然而大破壞行動已經啟動,至少五座城市,幾十幢大樓被裝上炸彈,準備引爆。

城市各處都是「搏擊俱樂部」的人,包括警局……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搏擊俱樂部》是一部1999年上映的電影。

導演:大衛·芬奇

執導《返老還童》、《消失的愛人》、《龍紋身的女孩》、《紙牌屋》都是之後的事情了。

當時,大衛·芬奇剛剛憑藉著《七宗罪》的成功而躍升成為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導演之一,《搏擊俱樂部》真正將他送上「大師」寶座。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演員陣容方面,也足夠兇。

愛德華·諾頓+布拉德·皮特+海倫娜·伯翰·卡特。

尤其兩位男主,一個嗓音低迷一個殘酷叛逆,帥得一匹。

這部電影,向世人展示了:迷茫也能這麼帥 VS 流氓也能這麼帥。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還有一個日後成名的配角,傑瑞德·萊託。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自殺小隊》裡的小丑



電影在獎項方面並沒有什麼傲人的斬獲,但是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如腎上腺素般的爽感、精分的設定,再加上在邪典屬性上瘋狂撩撥,讓它成為無數真影迷心中的TOP1

影片的最後,向我們揭曉了,強大的痞子泰勒,並不存在,他不過是傑克幻化出來的一個人格。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這一點,導演在之前的劇情中,早有提示,或伏筆。

泰勒第一次以路人的身份出現在鏡頭中,剛好是傑克的內心旁白:

“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醒過來,能變成不同的人嗎?”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而當兩人第一次在飛機上相見,泰勒坐在安全出口處,「責任很重」。

兩人用著一樣的公文包。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傑克家著火後,他撥給泰勒電話,電影沒能接通,是泰勒回撥過來的。

當時泰勒給出的解釋是:「我從來不接電話」。

那是因為電話根本沒法打通,這次通話就是傑克幻想出來的。

兩人在破舊的危樓裡談論起父親時,泰勒說:“我爸沒上過大學,就一定要我去讀。”

傑克的回應是:“聽起來很耳熟。”分明是一樣的經歷。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25歲的泰勒致電父親,父親跟他說:“要不結婚吧。”

注意這個時候傑克的回應,更為弔詭:“「你」哪兒能結婚啊?「我」還是個30歲的大男孩。”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兩人在別人面前時,從來都是一個人講話,一個人在旁邊沉默觀望或者補充旁白的狀態。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同住在危樓裡,導演的暗示更為明顯。

二人從沒有同時在瑪莎面前出現過,跟瑪莎以及警察通話,無論泰勒如何製造噪音,或是插嘴,電話另一邊都似乎聽不到。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導演還在前15分鐘,安排了四幀泰勒一閃而過的

「香菸烙點」。(電影放映過程中兩卷膠片無縫連接時,工作人員做的小記號)

分別在4:07公司複印機旁、6:19求醫、7:34睪丸互助會、12:37目送瑪莎離去時。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以上,無不暗示著傑克的人格分裂。

最終,導演借人格分裂之題,二種「性格」的撕裂、融合、對抗,講述得其實是

現代物質生活對人的捆綁與迷惑。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物質,那些必要的,不必要的,給我們保護、與虛榮,也給我們帶來了束縛,與煩惱。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不管你擁有什麼,到頭來只會鉗制你、羈絆你;唯有失去一切,你才能自由自在的隨心所欲。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好了,我們現在知道,泰勒是傑克的幻化人格,這是一場自我的拉扯,那麼,電影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瑪莎。

瑪莎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嗎?

瑪莎會不會也是傑克的另外一個人格?

有可能。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在電影中,瑪莎第一次出場,是在傑克參加的「睪丸互助會」上。

一個女性,光明正大地坐在這樣的互助會上,且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和瑪莎有過交流,這是疑點之一。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第二幕,在另外一個腫瘤互助會上,主持人帶領大家進入冥想,靈魂走出現實房間的後門,通向自己內心的「洞穴」,在那裡找到,自己的「靈魂動物」

傑克第一次看到的是企鵝,第二次,見到的是瑪莎。

這再次暗示了瑪莎是傑克內心存在的一個人格。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而且,瑪莎橫穿馬路,從不畏懼,即便她本是喪到極致,生死隨意的一個人。

但她從來不會死。

這也可以理解為,或許瑪莎本身就不存在,更無所謂生死。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傑克是一個普通人,泰勒代表著他對現實的憤怒,瑪莎代表著他對人生的失望。

一個極憤,一個極喪。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想要更好地理解這部電影,就不得不說一下《搏擊俱樂部》的原作者——恰克‧ 帕拉尼克。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恰克1962年生於美國靠近沙漠地帶小鎮,身上流有俄羅斯和法國裔的血液。

命運多舛。

他的祖父謀殺了他的祖母,帶著槍準備將他四歲的父親一起幹掉,但他躲在床底逃過一劫,他的祖父隨後用槍把自己的頭轟掉。

五十多年過後,他的父親三結三離之後,開始和年輕的女人約會。

女人的前夫因為對妻子性虐待而入獄,假釋後尾隨他們的車,在他們過夜後要開車離去之時,開槍將他們雙雙射殺,然後將屍體拖回之前他們一起過夜的小屋焚燬。

這是恰克的祖、父二代。

恰克大學主修新聞,畢業後怎麼也找不到報社當編輯,一直從事類似柴油車技工等一些匪夷所思的工作。

三十幾歲才開始寫作。

但一開始,並不順利,出版社百般刁難,拒絕出版。

恰克一氣之下,寫了一本發洩憤怒,對出版社說「FUCK U」的小說《搏擊俱樂部》。

除了作者本人個體的憤怒,我們回到那個年代看一下電影的創作背景。

1999年,人們的物慾開始萌生和暴漲。

工業革命成熟後所帶來的量產,導致消費文化興起。

人們陷入「買買買」的消費漩渦裡,卻似乎無法滿足人類內心的空虛。

物質的充盈,忽略了精神的空虛。

消費成了現代人填補空虛的一種手段,但人們其實並不真正需要這些東西,需要的只是精神上的一個寄託。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1999年,美國曆史上少數群體開始崛起。

在這個時間段裡,黑人群體,LGBT群體和女權主義者們的地位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傳統意義上的白人男性所代表的男子氣概卻在逐步消失。

原來,男人需要狩獵、打仗、體力輸出,男人的象徵就是強壯、力量。

現代社會有了長久的和平文明和工業生產,男女的區別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性別的區別被極大的淡化了。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電影中,多處出現的雄壯男性生殖器,以及大胸的鮑勃被切除了睪丸,搏擊俱樂部的人威脅政府人員的時候也是作勢要切除他的睪丸,傑克被警察制服在桌子上的時候也被進行了閹割威脅。

都是傑克對雄性荷爾蒙的一種期待投射。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泰勒在劇中的一件的背心,其實上面印滿了A片封面的圖案,電檢局當時對《搏擊俱樂部》很嚴格,但好像沒發現這件衣服暗藏的玄機。

沒有了動盪和爭鬥,每個人都成為了文明社會的螺絲釘,嚴絲合縫一絲不差的在流水線上日復一日的運轉。

有人提著拳頭站了出來,泰勒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有人畫著煙燻妝,生死隨意,瑪莎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三個形象,又或許代表著「自我」、「本我」、「超我」不同的意識形態之間的對抗與互融。

幾經撕裂,造就了一部反工業文明、反秩序、甚至反政府主義的傑作。


我們從小看電視

希望有一天會成為

富翁,明星,搖滾巨星

但是,我們不會

那是我們漸漸面對的現實

所以我們非常憤怒

在一個平庸的時代裡

沒有動盪與變革來證明自己的出眾才智

缺乏精神領袖而喪失靈魂皈依的源動力

我們都在麻木地飾演自己的社會角色

忠誠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

自己所為之奮鬥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上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生老病死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

——電影中泰勒在酒吧地下室發表的演講


最終,傑克醒悟到,凡胎無法對抗人類發展的必然規律。

即便炸燬了部分文明產物,炸燬了信用卡數據中心,又如何呢?

「搏擊俱樂部」發展壯大,無非是另外一種秩序的建立,永遠也不可能把人們從精神負擔裡解放出來。

所以,我把「憤怒」的一面槍殺掉,拉著「妥協」的手,直面這操蛋的世界。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有人不理解:這種類型片很多,這也不是第一個講述人格分裂題材的電影,不知為什麼這部電影評價這麼高?

但其實,剝離了電影精分的設定,完美的敘事節奏、快切但不凌亂的鏡頭、充滿反抗但不沒有說教的臺詞,拳拳到手的真實雄性搏鬥,生活對人對奴役,人對文明的反抗,《搏擊俱樂部》依舊是一部完美的好片。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看了再多人格分裂的電影,心中的NO.1依舊是這部


*我為大家準備了大量電影截圖和海報,後臺回覆 搏擊俱樂部 獲取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