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1958年,蘭州正式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事實上,這些地方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

轅門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中山路

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

鼓樓市街

一條舊巷,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

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張掖路

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武都路

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貢元巷

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通渭路

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安定門

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金塔巷

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金城關

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

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

新關正街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曹家巷

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永昌路

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臨夏路

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酒泉路

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民國31年(1942年)命名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肅省酒泉縣命名為酒泉路,沿用至今。酒泉路原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將石板破碎,修為碎石路面,同時修建了排水溝。民國15年(1926年),由國民軍駐蘭州部隊將該路進行了翻修,挖除舊碎石路面,換鋪新碎石,鋪築為漿結碎石路面。由於質量不好,民國26年(1937年)又進行了翻修。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慶陽路

益民路、和平路

慶陽路是蘭州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至遲在明朝築城時即已形成。東起東方紅廣場東口,與東崗西路相連;西至南關十字,與中山路相接,全長1971米。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該路自清末以來稱上、下東關。民國25年(1946年)前後,自南關十字至顏家巷稱東關正街,顏家巷以東稱福壽街。民國31年(1942年),改稱“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和平路”1958年以甘肅省慶陽縣命名為慶陽路,沿用至今。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濱河東路

北園街

濱河路北臨黃河,南沿市區,呈東西走向,是聯結城關、七里河、西固乃至安寧的一條主幹道,是蘭州市一條最長和最富有代表性的綠色長廊和風景畫卷,故又有“濱河風致路”之稱。該路路基原為農田、果園和蘭州古城北城牆以及牆外一條僅能通行馬車的便道,俗稱“埽臺”。

蘭州慶陽路、張掖路、酒泉路、中山路、武都路的來歷

民國25年(1936年)以前,該路中山橋以西段因系城外通北園之路,故名北園街。民國26年(1937年),西北公路局為打通在蘭過境公路,新闢了“國際運輸聯絡線”,(今舊大路、民主西路、白銀路),整修了白雲觀巷(今萃英門)和該路中山橋至白雲觀段,使之將原西蘭、甘新兩公路連接起來。蘭州市政府成立後,該路中山橋以西改稱自力路,以東仍稱埽臺。

目的及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目的只為信息共享,無其他目的;

備註: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們處理,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