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凉不了的黄花菜

早些年,一说起渭南大荔县,大家都会想到:又大又甜的大荔西瓜。作为三秦大地上最好的西瓜品种,它长久占据着人们的味蕾,令人欲罢不能。如今,这块广袤的黄土塬,又生长出一张农业名片--黄花菜。而且,在县委县政府“项目为王”的理念指引下,在秦苑果蔬产业联合体的带动下,成长为一朵鲜艳夺目的兴农、富农之花。


凉不了的黄花菜


黄花菜,学名忘忧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

大荔县土质肥沃松软,排水性能好,极宜黄花菜生长,种植历史悠久,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作为大荔县特产,黄花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凉不了的黄花菜


凉不了的黄花菜


对于大荔县苏村镇三里村六组村民高虎林来说,黄花菜不只是一种蔬菜产品,它已经与一家人的命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看到乡亲们种黄花菜改变了穷面貌,高虎林加入了种植和加工黄花菜的行列。一年下来,能为家庭创收八到十万元,他很满足。更让他充满信心是,在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大家都围着黄花菜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

凉不了的黄花菜

农民对农作物的感情是农村得以发展的根本。在大荔,像高虎林这样的农户成千上万,对他们来说,黄花菜就是娇艳欲滴的希望之花,有了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这朵鲜花愈发芳香诱人。

大荔县苏村镇苏村是黄花菜种植集中区,这里几乎家家都种黄花菜。2007年村上发起成立了建龙黄花菜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干黄花菜,一年大概有两百多吨的产出,繁忙时用工达300多人。社长安建龙每每提及,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凉不了的黄花菜


但是,由于资金、储藏、生产、销售环节的诸多问题不能一一圆满解决,他的合作社利润并不可观。2015年开始,加入了黄花集团发起的秦苑果蔬联合体,他们合作社的黄花菜在市场中逐渐走俏,种植户都很满意。

苏村镇苏村农户赵递财是在黄土地上刨了大半辈子的庄稼人,说起黄花菜给自家带来的好处如数家珍。

真是打仗父子兵,上阵亲兄弟。这还不算,赵递财农闲时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挣钱。他常对工友们说,黄花菜永远不会凉。

凉不了的黄花菜

每年盛夏,是黄花菜采收的最佳时节。大荔县玉婷黄花菜专业合作社的

凉嗮场,工人们正冒着烈日作业。自2009年成立合作社以来,每逢采收,看着鲜嫩的黄花菜一点点变干、一点点舒展,大家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在这样的陶醉中,李玉婷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现在,玉婷黄花菜专业合作社有基地690亩,社员共有290户,有50多个村民常年在此上班,收入稳定。让她特别感概的是,前几年加入了果蔬联合体,生产技术、资金链都有了保障,合作社实现了产销两旺。

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增加了,大家的积极性自然与日俱增。

无论是常年经营黄花菜的合作社带头人安建龙、李玉婷,还是种植黄花菜的赵递财、王文良,他们逢人便夸的不仅仅是自家的黄花菜,还有黄花集团及其创始人潘青录。

基于对黄花菜深厚的感情和依托,潘青录创办了黄花集团,专门从事黄花菜、大枣等果蔬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运转良好。但他看到,零散的农作方式注定会被淹没在市场的茫茫大海,需要有人牵头带领大家走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倡议发起成立了黄花菜产业联合体。


凉不了的黄花菜


凉不了的黄花菜


联合体内部,农户和家庭农场进行种植;合作社负责为农户提供培训以及农机农技服务、为企业提供收购农产品代办服务;企业制定种植种植标准,收购农户和家庭农场种植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以及统一的品牌化销售,整个链条完善有序。

种植、生产、销售、品牌等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和严格遵循,使联合体内部活力显现,市场品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凉不了的黄花菜


潘淑芳一直在外地经营黄花菜门店,过去的销售不温不火。加入联合体后,门店的效益连年倍增。

目前,联合体在西安、泉州、广州、郑州、沈阳等地设立直销点,积极拓展销售市场,探索“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农超对接”订单农业模式,推动了大荔县黄花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经初步统计,全县种植黄黄菜已达15万亩,总产值超过15亿元。产区农户年收入比其他地区农户收入高出20%以上,精准脱贫农户数逐年递增。

凉不了的黄花菜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就是大荔黄花菜,如同它的学名忘忧草一样,使老百姓不再忧愁,开始绽放笑颜,大家欢快地行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

凉不了的黄花菜

从建立规范的果蔬基地开始,秦苑果蔬联产业联合体全方位引导周边农户,通过严格生产制度的“四个统一”、农产品安全溯源制度的“三个统一”、迅速达到了“质量、产量、效益”的“三个提高”,为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利益,走出一条果蔬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为全省果蔬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脱贫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