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发展生态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黄平县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

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黄平县坚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载体,把培育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实现生产、生态、休闲、文化多功能并举,助力乡村振兴。位于该县浪洞镇大坝村的十万营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由浪洞镇大坝山村村民李学书于2015年创办,投资6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占地面积300余亩,年出栏原生态肉牛200头,黑毛猪、香猪年存栏达2000头,出栏原生态土鸡10000羽以上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园,是一个集种植精品水果、原生态肉牛、黑毛猪、香猪、生态土鸡养殖、休闲观光、养生、农家乐美食、夏季避暑露营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区。

发展生态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黄平县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

黄平县十万营生态旅游观光园大门

观光园地处该县明初屯军于此的十万营景区,而十万营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旧州古镇勤坡村与浪洞镇大坝山村大坝组交界处之山顶。东临旧州镇勤坡村,北与石板河村接壤,南与草芦坪村相邻,西靠浪洞镇大坝山村,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4.5公里,观光园区内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有优越的生态农业自然资源条件。此处曾为明代征南大将军傅友德荡平四境后的息兵养马之地,故得名“万营占候”或“十万营”。十万营大山海拔高度为1135.5米,山势雄伟,山顶平阔,茂草丛生,现古营屯风貌犹存,营墙北延长500余米,高1.5-2米,宽1.5米,南沿以奇险山崖为墙,险峻至极。是南党屯兵遗址,明初屯军于此。以大石垒筑屯堡。现存战壕长约500米,高3米余,基宽约2米。现仍残存卡门1座,门宽2.5米。设卡门一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成为黄平县一大亮丽景观。

发展生态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黄平县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

十万营生态旅游观光园农家乐一角

发展生态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黄平县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

十万营农业旅游观光园全景

李学书说,随着现在人们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这种典型的山村环境中放松自己,渴望在优美的原生态环境中轻松和享受。

发展生态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黄平县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

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负责人李学书


发展生态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黄平县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

游客在生态旅游观光园休闲


发展生态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黄平县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

站在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顶峰处欣赏旧州古镇美景

发展生态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黄平县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

在十万营生态农业观光园看旧州大坝风景

黄平县浪洞十万营生态旅游观光园,是你同归山乡田野、欣赏原生态自然风光的最佳选择,也是你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活、看原生态美景的理想去处。

浪洞镇党委书记秦冰介绍,近年来,该镇借助本镇休闲农业资源优势,建设文旅融合休闲农业,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做活“农村+农业+旅游”文章,助推乡村振兴。

特约记者 吴忠寿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杨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