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孫中山的老師就來自高明這條村!幽幽古村訴說百年曆史

孫中山的老師就來自高明這條村!幽幽古村訴說百年曆史

孫中山的老師就來自高明這條村!幽幽古村訴說百年曆史

古祠堂、鑊耳屋、龍船脊、青磚牆

河江村的一物一景

彷彿在訴說著百年的歷史故事

曾任孫中山老師的陸敬科

我國著名數學家何衍璇……

這些名人都是來自河江村

今天明仔帶你來探尋~

河江村位於高明區荷城街道中心城區以西3公里,村原名蘇家寨,以蘇姓首居而得名。元至正十四年,何姓從三水三江遷良江再遷此。元時陸姓從廣西武鳴縣陸村遷此。明永樂年間,蘇姓遷出,又有何、陸兩姓從附近的大茶墩遷入,各成一村,不久,黃姓迀入,又自成一寨,後合併取三姓祖籍盧江郡、河南郡和江夏郡,即“江、河、江”,組成村名,而江字重複,遂名“河江”。明嘉靖年間,黃姓從三水金利遷此。

百年古祠堂

極具清朝建築風格

進入村口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規模宏大的何氏大宗祠。河江村村民波叔告訴明仔,何氏宗祠已經有很多年曆史,始建於清朝,是河江村歷史變遷的見證者。

何氏宗祠擁有鑊耳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青磚牆、花崗岩石牆腳。頭門和前廊樑架為穿鬥、抬梁式混合結構,其餘為穿鬥式樑架。中堂懸掛“考思堂”牌匾。極具清朝建築風格,建築規模較大,對研究當時建築風格及該村歷史有一定的價值,因此何氏大宗祠被列入高明區文物保護單位。

孙中山的老师就来自高明这条村!幽幽古村诉说百年历史
孙中山的老师就来自高明这条村!幽幽古村诉说百年历史

河江村村民波叔

祠堂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很多東西都保存得很好。每逢村中有喜事,這裡都是非常熱鬧的,可以擺上一百多圍招待鄉親客人。

在河江村的另一邊,陸氏宗祠也同樣出名,它始建於明代年間,祠堂整體結構完整,具有嶺南古祠堂建築風格。

文風鼎盛 人才輩出

名人古仔你聽過沒

據瞭解,目前何氏祠堂門前的空地還立著一些留有名人歷史印記的石碑,快拿上小板凳來聽古仔~

孙中山的老师就来自高明这条村!幽幽古村诉说百年历史

河江村在清朝就有名人陸仁愷,(清道光二十七年,即1847年)初任翰林院編修工科給事中,後任山西巡撫。還有赫赫有名的陸敬科、何衍璇等名人。

陸敬科,高明河江村人,少年時期隨叔父去香港的循環日報社當徒工,15歲考入皇仁書院專修英語,畢業後因成績優異被留用執教。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皇仁書院求學時,曾任孫中山老師。兩人志趣相投,情誼深厚。按香港殖民政府規定,凡在書院任教滿20年的,可享受終身老師待遇。

何衍璇(1901—1971年),高明河江村人。我國著名數學家,被譽為“數學王子”。1921年,考取官費留學生,到法國里昂大學攻讀數學,獲碩士學位。1925年回國,先後在上海大廈大學、廣州中山大學、雲南大學任教授、系主任、理學院院長、教務長等職。1946年,與熊慶來(雲南大學校長)、嚴濟慈(中國物理研宄所所長)、梅貽琦(西南聯大校長)4人以我國著名學者身份,被聯合國選為世界名人(事蹟載《美國百科叢書》)

龍舟競渡、籃球比賽

彰顯不一樣的團結

在河江村的何氏祠堂裡,明仔看到不少龍舟競渡的照片。村民何伯告訴我們,村民尤其喜愛傳統的龍舟競渡、籃球等體育活動,並保持良好成績。

孙中山的老师就来自高明这条村!幽幽古村诉说百年历史

河江村村民陸叔

河江村四周是水,可謂是魚米之鄉。村民一直都對扒龍舟很有感情,以前沒有錢買龍舟,大家都是去隔壁村借的,直到2015年兄弟們熱心捐資近八十萬買來了兩隻龍船,我們要將這種傳統好好延續下去。

孙中山的老师就来自高明这条村!幽幽古村诉说百年历史

河江陸家龍舟隊奪得2017年高明區龍舟賽村居組冠軍

當年河江村買了新龍船,就從五月初一出船逐條村去拜訪,正所謂“龍出滄江,和睦四鄰”,村民都說龍船是用來團結大家的關係,總之一出船,所到之處全是兄弟村。

高明恢復建制後,河江村由於地處中心城區的開發範圍,迎來了大發展、大改變的機遇。

孙中山的老师就来自高明这条村!幽幽古村诉说百年历史

恆威集團、波頓時裝公司等一批企業到河江辦廠。近年來,隨著西江產業新城的建設,河江生活圈配套逐漸完善,帶旺了周邊發展,村的文化、衛生等事業也得到充分提升。

你熱愛這樣的河江嗎?

歡迎轉起告訴更多的朋友

這是我們美麗的家鄉 孫中山的老師就來自高明這條村!幽幽古村訴說百年曆史

撰文|佛山新聞網羅敏玲

資料 | 高明檔案局、883民生熱線、荷城微新聞等

孙中山的老师就来自高明这条村!幽幽古村诉说百年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