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兰亭序》摹本(神龙本)作者冯承素的悲哀

冯承素是谁

冯承素(617-672),字万寿,长安信都(今陕西西安)人。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模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并笔势精妙,备诸楷则。”冯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自元代郭天锡后,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摹本(神龙本)作者冯承素的悲哀

冯承素

冯承素和《兰亭序》的缘分

我们都知道,《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既然《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那么这其实就隐含了两个问题,第一,这篇文章的文字是王羲之独自创立的;第二,这幅书法作品的书法也是王羲之自己书写的。所以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这幅书法作品都是王羲之的佳作。

话说王羲之参加完兰亭集会后,对于他自己在会场上即兴写下的《兰亭序》非常高兴和开心。因此对于这幅书法作品一直视若珍宝。等到传到辩才和尚的时候,已经是大唐了。辩才和尚对于这幅作品也是视若珍宝,不敢怠慢。而唐朝统治者唐太宗非常喜欢书法,尤其是关于王羲之的书法。因此他就派一个人,这个人叫萧翼,这个人就像从辩才和尚手中骗走了《兰亭序》。唐太宗对于这件书法珍品非常喜欢,一到手就下令当时各大书法家来临摹拓印,然后分发给诸位大臣临摹学习。

正是借着这个机会,我们这些后人才能透过各大书法家的临摹本一窥王羲之《兰亭序》的风姿。而最后王羲之的真迹到底去了哪里,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但是在这些临摹本中,后世的书法家只认为冯承素的摹本最贴近王羲之本来的书法真迹。因此,才会有了冯承素写的最好的说法。但是这句话不是说《兰亭序》就是冯承素写的,而是说在与其他拓本比较过程中,冯承素显然是技高一筹。

临摹是什么

在我们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临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如果单单就临帖来讲,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叫形似,一个叫神似。

形似的要求是形态上和所临摹的碑帖基本一致,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要长得像。字帖上长的什么样,你就写成什么样,字帖上的笔画往右倾斜,你就不要往左歪,一切的书写,都要以字帖作为做高标准。

当然,在古人眼里,形似是有很高的要求的,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即要求学书者必须达到重影的地步,这当然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不光是你做不到,古人也是做不到的。

即便是有些人做到了,书法也未必写得有多好,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作品,

冯承素的悲哀

王羲之的兰亭序,最佳的摹本是冯承素的摹本,史书记载,冯承素摹本几乎是以假乱真的,是最接近于王羲之书法原貌的。

其实历来书法家,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的人很多,欧阳询、赵孟頫等著名书法家都曾经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但是,我们看到他们的摹本,绝对不会说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而会加上某某临摹。

当时临摹王羲之法帖的时候,只有他本身不是书法家,而且,欧阳询和虞世南是直接上手临摹的,所以不经意间就掺杂了“私货”,即我们所说的意临。而冯承素采取的方法是最笨的一种,他是双钩勾画出字型的轮廓之后,再进行填墨。这样其实就很好的保留了王羲之书法的原貌,因此也就不会离王羲之的书法原貌很远了。

——所以他最大的问题是,临摹的太过于相像了!而且,临摹的像并不能代表他自身的技艺高超,就像我们可以不会说英文,但是唱着纯正的英文歌。于是即使如今《兰亭序》真迹不知所踪,他的临摹本被奉为神迹,在书法家里也依旧没有他的地位可寻。

《兰亭序》摹本(神龙本)作者冯承素的悲哀

查看当代中国艺术家最新润格、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风向…… 点击了解更多《书画价格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