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专家“巡诊”+高压执法 遂宁市筑牢危化品安全墙

岁末年初,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危险化学品安全更是安全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当今,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长,带来诸多安全隐患,暴露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等环节存在许多漏洞。

如何补上这些漏洞,遏制危化品安全事故发生,成为遂宁应急管理人的头等大事和难题。为此,遂宁应急管理人迎难而上,不断探索创新,采用专家巡诊+高压执法结合,在破解这一难题的路上勇敢前行,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近10年来,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未发生一起伤、亡人安全事故,实现了事故“零”记录。

专家“巡诊”查隐患找“病因”

“你们是冶金领域专家,明天我们要去的四川省射洪川中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产品生产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的工贸企业,你们的任务就是查隐患找问题,从源头遏制事故发生。”近日,由遂宁市应急局副局长侯国辉任组长,市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县(区)抽调骨干执法人员、冶金领域专家、新闻媒体人员组成的遂宁应急“2019保平安”监管执法专项行动检查组,“秘密”召开行前会,安排第二天的巡查事项。

第二天,遂宁应急“2019保平安”监管执法专项行动检查组,“悄悄地”走进了四川省射洪川中建材有限公司找“病因”。在专项执法检查过程中,现场技术监察小组负责现场监察重点事项的统筹协调,根据监察暴露的问题牵头梳理监管层面存在的问题,聘用的安全专家主要检查生产现场、安全设施、工艺流程等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为专项执法行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各检查小组对照检查清单全面、深入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倒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安全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合法性等。此次“体检式”执法检查,共发现川中建材存在16项问题,对其中涉及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此次专项执法检查,只是遂宁市开展专家巡诊查隐患行动的一次缩影。据悉,为及时准确发现危化领域“隐患”,遂宁市应急管理局探索建立健全专家巡诊制度,通过聘请省安科院专家的方式,帮助全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查找自身不足,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危化企业安全风险可控,尽最大努力消除隐患,遏制事故发生。

高压执法严惩重罚遏事故

据统计,我市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数量达16家,从事危险化学品行业的人数高达2000余人。由于培训体制原因,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2017年持证率为零。2018年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全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就近培训,培训率达100%。

如何打消危化品企业的侥幸心理,让他们主动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敢忽视安全生产,光有专家巡诊还不行,还要有高压的执法作为支撑。2018年12月18日20:00许,大英县公安、安监执法人员开展巡逻时发现,一辆山东籍危化品罐车,装载33吨二氯乙烷从山东泰安出发,目的地云南昭通,经成南高速行驶至我市大英县隆盛镇时,出现泄漏。接到报警后,大英县立即启动事故救援预案,县政府、市安监局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应对处置。20:30,周边200多名群众全部疏散,事故槽车移至大英县工业园区一危化品企业内事故池。22:40,被疏散群众安全返回家中。同时,现场指挥部火速调集槽车将事故车辆上二氯乙烷转运至另一危化企业暂时储存;19日4:00,现场处置结束,安全警报解除。经调查,该车驾驶员对所承运物料清楚,无危化品承运单,无公安机关出具的线路准运证,擅自改变运输路线。违规装载二氯乙烷,导致槽车所载二氯乙烷对铝制品根部阀与罐体结合部腐蚀发生泄漏。经市、县处置组研究,决定对事故企业处罚25万元,对驾驶员进行法律训诫并按照交通法规处理。

“强大的执行力是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前违法者就要动真碰硬,依法行政,强化执行”今年以来,遂宁市应急管理局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格执法,最大程度减少危化品领域的安全事故发生。截至10月31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立案88起,同比增加10%;责令停产停业整顿10家,同比增加11.1%;行政处罚罚款427.8万元,同比增加6.1%;实际收缴罚款453.3万元(含跨年度罚款46万元)。

(全媒体记者 田丽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