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人間十月天,紅葉醉層林!十月的太行山上,漫山遍野的紅葉浸染山頭,登高遠眺,百里紅色熱烈奔放,山間雲霧繚繞,彷彿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林畫卷,動人心絃。

在太行山腳下的河北省涉縣第一中學,有一位如紅葉般美麗、堅韌的老師——楊君麗,她三十年如一日,愛生如子,推行531高效課堂,偷師學藝,努力讓山裡的孩子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接觸到機器人、學到科創課程……

她執著、進取、愛學生、愛教育,堅定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做一名高素質的教師。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情懷 :教育事業的守護者

楊君麗,從教28年,良好的師德、師表形象受到師生們的一致好評。她愛學校、愛教育,重情重義,多次謝絕外地學校的高薪聘請,紮根涉縣一中,為貧困學生四處籌錢,帶領學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

楊君麗曾擔任16年高三化學老師,10年班主任,14年備課組長,5年學部主任,始終堅守在教育教學第一線。連續十多年送畢業班,工作強度大、壓力大,腰肌勞損、頸椎病等數病纏身,經常感冒發燒,都是白天上課,晚上輸液,拔了吊針再去輔導學生。學生在作業本上寫著:“看著您慢慢地爬上樓梯又來上課,知道您還發著燒,我們很感動。”她的回覆很簡單:“謝謝,我不放心你們。”

在擔任全課教學任務的同時,楊君麗還兼任學部主任和學校教科研處的管理工作,繁雜和艱辛可想而知。但她沒有叫過苦喊過累,從來沒有耽誤過一節課,在三尺講臺上“累並快樂著”,為老區培養了2000多名優秀學生。

評價一位老師最常用的一個詞就是愛生如子,楊君麗沒有把這個詞掛在嘴上,而是付諸實際行動。楊君麗走訪過數以百計的貧困學生家庭,段曲村、石梯村、三里峧村、槐豐村、茅嶺底村、郝家村、銀河井村、禪房村、石峰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涉縣是深山區,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看到現實中的困頓、家徒四壁的場景,楊君麗時常會為學生掉淚。要想改變現實的困頓,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這個家庭才有希望。

所以,楊君麗不遺餘力地幫助貧困學生,時常三百、五百地接濟學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她就呼籲親朋好友同學熟人都伸出援助之手。楊君麗身上有讀書人的清高,輕易不求人,但是為了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她卻能放下面子,四處呼籲、奔走籌措救助金。

2014年,通過老鄉關係,井店企業捐獻2萬元資助申錦濤、江文英等20名貧困生;2015年,通過家人關係,部隊領導捐款2萬元,資助陳瑞、呂建榮等8名同學;2016年,通過同學關係,涉縣北京商會捐款6萬元,資助段雷文、郝騰雁等24名同學;2019年,聯繫愛心人士劉鑫,資助貧困生任浩等5名學生,共計5000元。

楊君麗先後籌集十三四萬元,幫助六七十個學生完成高中學業、考上大學、給家庭帶來了希望,也改變了這些孩子的前途和命運。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楊君麗的心裡裝的全是學生,為了解決學生們生活上的困難,她時常在經濟上幫助學生,二十多年根本沒有記過賬。家人對她說:“你顧不上家也就算了,一直往外拿錢可是有點過了啊。”楊君麗則說:“你去這些孩子的家裡看看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我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

楊君麗心裡有學生,學生心裡也裝著她。每逢春節,都會有很多學生給她拜年;每到母親節,她都會收到學生寄來的康乃馨。2017年6月9日,高考完的第二天早上,楊君麗收到一個盒子,裡面滿滿的一千隻紙鶴,上面全寫著:“謝謝老師!祝您身體健康!”

28年間,楊君麗真情奉獻,摯愛每一個學生,連續多年被評為校“師德標兵”,先後被評為省、市、縣師德標兵,2017年被評為涉縣“十大教育功臣”“邯鄲市最美教師”,2018年被評為“感動邯鄲教育十佳女教師”,2019年被評為涉縣“教育旗手”。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執著 :高效課堂的篤信者

楊君麗自擔任高三化學備課組長開始,大膽投身教學改革之中,率先實行化學學案教學法、積極倡導學習小組合作,多次在校內開展公開課,還參加了省、市教學比賽活動,均取得良好成績。

在她的帶領下,高三化學備課組通過三年的不斷修改和完善,已經形成了《高三化學一輪複習學案》《高三化學二輪複習學案》《化學周練題庫》,在備考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楊君麗不僅在化學學科組積極改革,引領化學組全體教師共同成長,而且大力倡導在其他學科進行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效率。特別是當了學部主任以後,她每個學期都要制定明確的課改目標,9個學科,30位教師,整個級部一盤棋,以提升課堂效率為目的,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宗旨,大力進行課堂改革。

楊君麗每個學期第一個講示範課,把自己對課堂改革的理解和新課改的理念分享給其他教師,然後才是其餘30位老師依次來講。楊君麗的身先士卒、率先垂範,使得整個級部的改革熱情高漲。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高一形成新授課、實驗課課堂模式;高二形成習題課、單元複習課模式;高三形成一輪複習課、二輪複習課模式。這些課堂模式的形成並推廣,減少了老師上課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了課堂效率,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了縣、市專家的一致好評。

市教研員稱:“這個學部每節課都是好課,是真教改。”上海專家馮恩洪教授則評價道:“這不像是一個縣級學校,分明是一個省級的架子。”

楊君麗手把手地指導年輕教師講課,許多老師先後被評為縣市骨幹教師。這些成績的取得給了楊君麗極大的肯定,更加堅定了她堅持教育教學改革的信心。

作為老教師,楊君麗一直倡導呼籲課堂革命。她深知,一個學校沒有高效率的課堂就沒有生命力。2017年,涉縣一中成立教科研處,由楊君麗擔任主任,牽頭進行全校性的課堂改革。

楊君麗學習了大量高效課堂教育教學理論,同時帶隊外出學習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再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實施方案,然後進行反覆的調研、論證和實踐。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經過近三年艱辛的摸索,最終形成了符合涉縣一中實際情況的“531高效課堂”模式:“5”即課堂“五個環節”(預學—交流—展示—檢測—小結),“3”即管理“三位一體”(小組建設、學生自治、導師制),“1”即實現“一個目標”(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自覺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五個環節要求:預學充分、交流有效、展示到位、檢測精準、總結深刻。提倡先學後教,以學定教,課堂上實現“三講三不講”。

為了強推高效課堂,各級公開課連環上演。楊君麗作為高效課堂的推動者,除了上課以外,每個學期聽課不少於100節。學校舉行九個學部的展示課,她每天聽6節課,評2節課,在錄播室連續坐了9天。老師們提醒她注意身體,她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我坐禪的功夫比唐僧還要深,就像去西天取經一樣,什麼也動搖不了我推動高效課堂的信心和決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目前,“531高效課堂”模式在涉縣一中已經深入人心,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學生各方面能力明顯提升,課堂面貌徹底改變,為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創新 :教育改革的開拓者

作為教科研處主任,楊君麗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大膽創新。2018年,她帶領學生在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基礎上,進軍機器人比賽,首次比賽就獲得2個省一等獎、2個省二等獎。2019年,她牽頭創辦學校創客空間,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學校科技創新的氛圍空前濃厚。

楊君麗說:“我第一次見機器人比賽是在邯鄲市四中,當時沒有參賽證進不了比賽場地,我就央求大賽組織者給了一個工作證,偷偷地混進比賽現場,看了半天傳說中的機器人。當時我深刻認識到師資水平和教育理念拉大了城鄉教育的差距。不能閉門造車,我從四中偷藝回來,堅定了‘走出去、引進來’的管理信念。目前我們除了成立青少年科技創新社團外,還成立了機器人社團、創客社團,積極和北京的機構對接合作,填補空白,搭建平臺,開闊學生的視野,挖掘學生潛能,為學生將來更好的發展,盡我們最大的努力。”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涉縣一中在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成績連年攀升,從2015年至今,涉縣一中已經連續四年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賽成績一躍成為邯鄲市第一名,學生科技創新作品1件獲得國家級獎項、70件獲得省級獎項、355件獲得市級獎項。2017年,薛林凱同學的作品《肺音識別系統》獲國家級優秀獎。學校先後有50名學生被評選為“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後備人才”。楊君麗親自參與輔導學生創作,先後被評為“邯鄲市科技創新優秀輔導員”“邯鄲市科技創新先進工作者”等。

只願一生育桃李,不問辛苦為誰忙。楊君麗認真履行一個人民教師的職責,艱辛並快樂著。在教書育人的路上,她像太行山的紅葉一樣堅韌地書寫著“苦心育桃李,丹心鑄師魂”的壯麗篇章。

— END —

來源|本文刊於《教育家》雜誌2019年11月刊第2期

文 | 溫藝晗 線索 | 惠依琳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楊君麗:太行山上的一枚教育紅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