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河南滑縣:信都奇聞傳說(一)

一、東信都

在河南省滑縣中部的留固鎮,白馬古城西北五里處,鎮西一溜有三個村子,分別叫東信都、中信都,西信都。據說很早以前,中信都村北有個都督寺,才起了這三個村名。

滑縣誌裡只是象徵性地記載了東信都的歷史屬地和東信都出土捐獻的化齊雙耳罐,除此以外,東信都還有一個鮮不為人知的故事。

如果說西信都龍王廟建廟近二百年屋內不結蜘蛛羅網,在當地算奇聞的話,那麼,東信都村裡的奇聞不僅在當地,恐怕在河南,就連在全國也能算上奇聞吧。

河南滑縣:信都奇聞傳說(一)

老輩人說:出滑縣城,東行二十里,有村東信都,村有三姓,王姓居多,村有一怪,就是每年春節時不貼春聯。不貼春聯,不是一家不貼春聯,而是全村所有的人家都不貼春聯。

村裡不貼春聯,相傳已久,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流傳下來的有三個版本。

一個版本是:八月十五殺家韃後,朱元璋一時兵沒有過來,元兵洗縣,元兵為了證實村裡還有沒有人,傍晚撤兵時,就在井沿上放個元寶,如果第二天元寶沒有了,說明還有人,就繼續找人殺,村裡有一戶人家躲在井壁裡,元兵知道後說:給他丟一家半戶人家吧,反正他們也繁殖不開,至今,村裡還有那戶人家。那戶人家不貼春聯,也許是村裡人是跟他家學的。

流傳的另一個版本說:一年冬天,王姓的族長王文禎遇到一個來村裡討飯的人,交談後,留討飯的住家裡,討飯的住下不久,一向平靜的村子,不斷地少羊丟豬,村人認為討飯的住下不吉,讓討飯的走,王文禎把村人丟失的豬羊用自己的錢補上,力勸眾人讓討飯的繼續住下。後來,發現是一條大蛇吞吃豬羊,討飯的勸王文禎放生,王文禎知道冬天不該有蛇,就聽信討飯人的話,放蛇一命,討飯人臨走時對王文禎說:村民的大德,來年以雞蛋報知。

河南滑縣:信都奇聞傳說(一)

明朝天啟六年,有人造反,傳言殺人五百萬可得天下,村人起初不信,有逃難人路過才驚慌,時值臨近年關,天寒地凍,村人商量對策,年輕人外出逃命,年老衰殘者在家聽天由命,村人議事時,屋內脊檁上有蛇爬行,撞落一個燕窩,燕窩內有一雞蛋,雞蛋破,內有紙條,上有四句話:

不見經傳村無名,

貼補鄉鄰放冬蟲。

春又到節無一報,

聯翩止翅安已平。

王文禎熟讀詩書,看出是藏頭詩,解釋給村人,村人聯想去年發生的事,就不再外出逃命,反兵過後,除該村外,其他村無一倖免。

來年春節又至,村人問王文禎還貼春聯不貼?王文禎說:不貼之,免難之,此方之,以襲之。此後,村裡就不貼春聯。

另一個版本講:有一年春節臨近時,有一個當官的為了逃避嚴嵩的追殺,躲在村子裡,對村子裡的人說:你們春節不要貼春聯,他們會以為村子裡沒有人,也許會不來搜查。追捕的人路過村子時說:進去搜搜吧?其中有人說:村子裡沒有人了,你看都春節了,連個春聯都沒有貼,有人會不貼春聯。

河南滑縣:信都奇聞傳說(一)

有關村子不貼春聯的版本,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2003年,村裡人挖土時,發現一個磚墓,墓裡有一個墓誌銘,是一睢姓人家的。碑文上書:生於成化丙戌十月二十九日,卒於葬嘉靖庚寅正月五日,享年六十有五,葬於東信都之新塋,雖以未業起家,然一錙一銖皆循天理而來也,其行實在一時有耳目者,不能掩飾者,豈敢以家門之情而過為譽,甘自證且記後,是宜有銘也銘目。

這也許就是東信都春節不貼春聯的具體緣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