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一切為了導流?誰在“逼迫”水滴籌掃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德雲社相聲演員吳某通過水滴籌平臺發起100萬元籌款一事引發廣泛討論和質疑後,近日,一則員工“掃樓式”籌款的視頻讓水滴籌再次登上微博熱搜。接連被曝的運營漏洞,令不少網友感嘆透支了自己的愛心。市場人士不禁疑問,不符合募捐標準的求助人緣何頻頻籌款成功?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水滴籌業務如何能支撐這家商業公司運轉?眾籌、互助嫁接保險業務又能否成為水滴公司破局的“稻草”?

水滴籌認錯

前有“放水式”審核,後有“掃樓式”籌款。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水滴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段流傳在網絡上的視頻顯示,水滴籌為搶佔市場,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在各個醫院病房進行“掃樓”,引導患者發起籌款。而在發起籌款的過程中,顧問們只是口頭詢問,沒有核實患者病情、經濟情況等信息。此外,還存在隨意填寫籌款金額,以及對後續捐款用途缺乏有效監督的情況。

對此,水滴籌於11月30日發文回應,稱將對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在調查清楚後予以嚴懲,同時自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組織重新回爐學習,再次加強平臺紀律培訓和提升服務規範,培訓通過後方可重新提供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水滴籌也曾出現過多次關於平臺信息審核不嚴導致的詐捐等違規現象。例如今年5月,德雲社相聲演員吳某在水滴籌平臺發起眾籌,最高金額100萬元。因吳某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也有醫保,由此遭到網友質疑。最終,該發起人停止籌款。

對於此類現象,水滴籌母公司水滴公司表示,目前個人家庭資產情況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權威核實途徑,當前平臺採取覆蓋籌款發起、傳播、提現等環節的全流程動態審核,藉助社交網絡傳播驗證、第三方數據驗證、大數據、輿情監控等技術和手段對籌款項目進行層層驗證。

資料顯示,水滴籌隸屬於水滴公司,除了籌款業務外,水滴公司旗下還擁有網絡互助平臺水滴互助以及保險業務水滴保險商城。

一切為了導流

“放水式”審批備受詬病的背後是該類平臺尚未建立資金需求情況的評價標準和監督機制。北京格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郭玉濤表示,針對這類網絡平臺,沒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專門的管控,對相關人員的權利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專門的主管單位進行監管,因此目前此類平臺出現的欺詐現象較為多見。

在監管真空的境況之下,粗獷籌款的出現似乎並不意外,水滴籌如今走上風口浪尖也在意料之中,但總有些蛛絲馬跡顯示著,監管之外,水滴籌本身也大有可挖之處。水滴公司宣稱,水滴籌大病籌款0服務費,對於一家商業公司而言,0服務費意味著水滴公司只能依靠其他盈利途徑才能保證公司整體健康持續地運營下去。為此,水滴公司在2017年上線保險業務“水滴保險商城”,其目標就是進行商業變現,保證整個平臺的盈利及存續。

而發展保險業務的前提便是“流量”。一位保險經紀公司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道,相比普通保險經紀公司,水滴公司此前通過水滴籌以及水滴互助業務已營造出良好的互聯網保險營銷場景,同時該公司的客戶也更加知曉風險保障的重要性,加之網絡互助成員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繳費增加、保障相對降低,由此或會產生更多的潛在保險客戶。

眼下的水滴籌是焦慮的。“掃樓式”籌款為的不過是讓水滴籌利用社群關係變得更加廣為人知,而這一切都是在為水滴籌的保險之路鋪路。一個需要說明的背景是,該平臺至今尚未盈利。北京商報記者在採訪時,就水滴公司是否實現盈利進行了提問,但水滴公司並未正面回覆。

有業內專家認為,目前商業平臺單純運營網絡眾籌應該盈利困難,從長期來看恐很難堅持下去。另外,從盈利風險方面看,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嘉寧表示,網絡眾籌以及網絡互助平臺存在盈利的機會,不過也面臨較大盈利風險。這類平臺不像保險公司有穩定的資金流和精算基礎,在運營方面不穩定性很大,況且保險公司都有可能運營失敗,眾籌平臺的相關風險就更大了。

此外,陳嘉寧還表示,由於目前網絡互助業務缺少明確的監管,此類平臺也面臨著很大的道德風險,例如可能面臨一些平臺運營者“捲款潛逃”的風險、平臺相關救助人信息洩露問題,以及救助人呈現逆選擇的風險等。

借眾籌+互助+保險破局?

保險成了水滴籌盈利的唯一希望。水滴公司方面表示,水滴公司旗下水滴保險商城與水滴互助組成了水滴公司的商業板塊,目前,水滴保險商城承擔了公司主要的盈利任務。近期一項數據顯示,自今年5月起,水滴保險商城開始試水長期險銷售,當月實現長險規模保費600萬元。此後,該公司開始重點發力長期險業務,截至11月25日,水滴保險商城當月長期險新單年化保費突破1億元,月度複合增長率超過60%。

不過,多位受訪人士均表示,看好眾籌、互助平臺聯姻保險的發展模式,但如果合作模式僅僅是導流的話,並不能激起多大水花。在前期運營的過程當中會積累大量客戶,可通過掌控的數據與用戶需求聯合保險公司進行產品定製等。

此外,眾籌或互助聯姻保險的佈局願景雖被看好,但在行業前行的過程中,合規問題也成為隱憂。此前,原保監會於2015-2016年發佈了《關於互助計劃等類保險活動的風險提示》《關於開展以網絡互助性是非法從事保險業務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嚴格劃清了互助計劃與保險產品的界限,防範消費誤導;2019年,銀保監會“淨化”互聯網保險市場,針對具體個案採取監管動作,4月12日銀保監會就相互保事件對信美人壽作出處罰決定。

“規避違規風險首先要做到明確眾籌、互助與保險的區別,建立有效的風險隔離機制,從源頭規避風險。”業內人士提醒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