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本文意不在抨擊誰,請銷售平臺、展位、軟件的朋友們,不要著急對號入座,仔細看好了文章再來評論。

本文觀點比較激烈,持不同觀點的,歡迎來噴!!!

朋友最近找我吐槽:

現在外貿業務員真的太難招聘了,要求高,且必須提供各種平臺、、軟件、海關數據、年年參展數次。

若是告訴他們平臺和展會效果不好,基本上就別想招聘到好的業務員了。

因為他們覺得你在找藉口,公司沒實力。

他說:

現在投資各種平臺,不斷充值,根本不是因為效果有多好,而是留住業務員的必要消費。

而當他問業務員有什麼自主開發能力時,很大一部分都是一片空白,表示從不主動開發。

甚至有些有兩三年經驗的業務員,竟然沒用過領英,不懂得怎麼用谷歌。

更有甚者,認為公司不投資足夠的平臺,反而要求業務員主動開發,是“流氓”行為。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對於他的吐槽,我深表贊同。


什麼時候開始,公司對平臺的投資力度,成為了公司外貿實力的象徵 之一?

或者說,平臺的投資力度,成為了外貿業務員開發客戶的必備工具?

自主開發,是新一代外貿業務員很欠缺的外貿技能。

本G私以為,自主開發從來都是外貿這個行業最迷人的技巧,是任何一個外貿業務員必備的基礎技能。

無論你的平臺操作能力有多強、展會接待能力有多強,那都是基於外在的平臺。

而自主開發是業務員本人積攢的免費能力,誰也拿不走。

是一個不需要平臺、不需要參展,給你一個產品,你可以搜索到客戶資源的一個能力。

然而,這項自主開發能力,正在被少數老業務員掌握,在新一代的業務員中已經被忽視、衰落了。

一起來看看,現在大家比較重視的一些平臺和途徑。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一、外貿B2B平臺

每天的點擊付費上限100元?

業務員哭訴:這怎麼夠啊,都不夠幾個真正客戶點擊的,也不夠業務員分的。

於是,你不充值,業務員就把沒訂單的責任推給公司了。

那就充吧,一年十萬起步,往裡面使勁砸。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三年前,算過一筆數據,一個詢盤的成本大約是1000元,計算的條件是:月詢盤大約150個,點擊付費上限100元,加上幾萬塊的平臺費。

具體還有哪些消費,我不太記得了。

這個數據的意思是:

無論是否是垃圾詢盤,還是虛假詢盤,這條詢盤是花費了至少1000元的成本得來的。

然而,這樣的成本得來的是:

至少60%無意義詢盤;

頂多20%真實詢盤;

頂多10%優質詢盤,估摸不到5%;

最終成交轉化率,不到5%。

並且,前提是業務員足夠重視這些詢盤,並且有能力真正轉化優質詢盤。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這是三年前的數據。

現在的數據,成本得上漲幾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闆覺得投資和回報不成正比。

很多時候,平臺是一種實力、信譽、廣告的作用,而不是客戶來源的主要途徑。

所以,若把客戶來源僅僅寄託於平臺,付出必然是很大的。

不過,上述結論僅針對部分小產品。

大型設備基本上是完全依賴平臺的。

這就要求業務員足夠重視詢盤,盡力吸引更多詢盤,這樣才能降低詢盤的單一成本,讓訂單的利潤比更高一些。

這樣也才能更有力說服老闆加把勁投錢不是麼?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二,展會。

展會的作用,在逐漸降低。

從兩個方面說一下原因。



1. 精力。

準備一次展會,加上布展、參展、展會後期的善後,起碼一個半月,甚至最少兩個月。

展會期前後的兩週,基本上不用忙別的了,全身心鋪在展會上。

有一次,和同事一起跟團去某東南亞展會。

跟團的一共大約30人,來自十來家公司。我和一個女生同一房間。

晚上回到酒店,洗漱完開始加班,已經九點多了,加班到十二點。

這點時間只能緊急處理特別著急的郵件,很多事情只能在展位上趁著客戶少的時候處理。

好在,大部分展會都很冷清。。。足夠我一邊參展一邊工作。

第一晚,女生震驚地看著我:你竟然帶著電腦?

第二晚,女生震驚地看著我:你打算每天都加班啊?

展會最後一天,在車上不知道她告訴誰了,全車人震驚地看著我和同事。

其中一個換座位來找我交流:

一直想招聘認真工作的業務員,我家的業務員,讓他們帶電腦,簡直要罵人。

我。。。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經過交談,我才知道這姑娘不是特例,原來大部分人是從來不在展會期間處理工作的。

經過交談,得知除了我和同事兩人,他們其餘人幾乎都是老相識了。

他們每年幾乎參展不下十次,也就是平均一到兩個月就參展一次。

而根據那次數據得知,這次展會算是客戶比較多的,一天能有四五個客戶。


多數時候,一天是1-2個客戶的名片。

除了一些大型展會,比較德國展、廣交會算是客戶多些。其他一些小型展,都差不多。

而他們這些人,幾乎從不帶電腦,即使帶了也是擺設。

我想起其中一個姑娘,前晚找我室友哭訴,老闆讓他加班做份PI,她忙到了晚上十點多。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我不是倡導加班。

上述經歷也只是特例。

但是我們能夠分析出一次展會花費的精力,遠比一個詢盤的成本多出幾倍。

舉例我們一天可以開發到5個客戶,兩週就是大約60個,兩個月大約240個。

一年參展5次,數據自己算吧。

這還不算期間耽誤的工作。

一年一到兩次的重要參展,是很值得的。

但是把開發客戶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展會上,emmm.......

特別忙碌的業務員,是很不喜歡參展的,太耽誤時間了。

每次公司讓我參展,我基本展會後一個月緩和不過來,因為展會期間積攢的工作我把我的 日程壓得死死的。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2. 資金。

儘管有不少補貼,一次展會的成本,也在幾萬到十幾萬不等。

看看你參展獲得的客戶資源數據,這些展會期間的客戶,真的值得這個價格嗎?

怕是不只5個1000元的成本了吧。

不反對參展,也不是說完全拿不回成本。

將展會作為一種輔助工具,更明智一些。

有一個朋友公司,做的是某種普通建材,在展會上成交是很普遍的。

他們自主開發、平臺、展會一起抓,一年參展兩到三次,平臺負責打廣告和偶爾接詢盤。

這種方式不妨考慮一下。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三,外貿軟件

太多人,在後臺找我諮詢:

我做外貿一段時間了,專門買了軟件,每天用軟件群發上千封郵件,怎麼到現在沒有一個真正的客戶?

我問他:發的這一千封郵件,都知道發給誰了嗎?

答:不知道,但都是和關鍵詞相關的。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上班時,同事也老是要求公司買軟件,搜郵箱,搞群發。

老闆要求自主開發,業務員嫌棄太麻煩、效率低。

大家想一下,過去一段時間,你發出去的幾千封甚至上萬封郵件,你都知道是發給誰了嗎?

給叉車司機了?

給找工作的某老外了?

賣食品的發給買機械的了?

通通不知道。


軟件只是把網撒下去,至於能不能網上來你要的那條魚,聽天由命唄。

這類軟件是給誰設計的呢?

給不想花精力開發客戶的業務員,以及不想花精力學習開發客戶的業務員。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不要噴我,我就是反對完全依賴軟件的人,持反對意見的人請看到此就退出。

外貿搜郵軟件,你作為輔助工具可以用,完全依賴那就有點搞錯重點了。

之前買了某知名軟件,我嫌麻煩,準確率低,用了幾天就拋棄了。

有人問我:你群發用什麼軟件?

我說:從沒群發過。

他震驚地連問三遍。

然而,這是真的,外貿九年整,從沒群發過一封郵件。

因為我的郵件發出去,對方的身份必須清楚。

然而,這類軟件又成了外貿公司必備的實力證明。

業務員抱怨:沒有軟件,怎麼找郵箱啊???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總結


上述三點,就是最典型的新員工要求,也是我這位朋友抱怨最多的三類“硬性指標”。

我還是那個論點:

我不反對投資平臺,也不反對參加展會,更不反對你購買軟件。

我只是不建議你將外貿開發全部依賴於這些途徑,並且拒絕自己親自開發客戶。

外貿開發,不親自調查客戶、研究客戶,並認真地寫出一封針對性的開發信,卻妄想客戶能夠重視你花費幾分鐘複製粘貼的千封之一郵件?

本G認為,概率很低,強客戶所難。

當你把開發客戶的希望寄託於這些冰冷的機器、平臺,寄託於別人提供的工具時,你的外貿本就是站在了錯誤的出發點。

認真研究客戶,專心寫一封吸引力十足的開發信,發給對的人,回覆率尚且不足20%,何況上述廣撒網呢?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若你回擊:

我就是這樣開發到的客戶啊?

我當然不會反對你。

廣撒網一定會補到魚的啊 ,只是需要運氣而已。

這就好像你去釣魚,並不知道下一次是條小魚還是大魚,或者有可能釣上來水中的廢舊物品,或者是一條不能吃的魚。

有時候,一網下去,可能全是廢品。

那就繼續網,只要你不想自主開發,那就不用擔心網不到魚,總有網到的時候。


只是,作為老闆,要考慮一下:這幾條被網到的魚,是否能夠抵扣漁網的成本?

個人建議,上述三種途徑和工具,

作為輔助


利用好了,可以給你帶來驚喜和額外的客戶。

但是,自主開發從來都是傳統外貿的王者,不要忽略了。

什麼時候給你一臺電腦,你就可以找到任意產品的客戶,你會發現那些途徑真的可有可無。


自主開發,一個被新一代外貿人忽視的外貿技能


Hi~~我是小G

喜歡碼字;記錄外貿經歷;吐槽外貿職場

我的文章,全是本人親歷;若你喜歡,點擊"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聽說關注我的都減肥成功了,變帥了,變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