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甘蓝怎样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耐运、填补春淡,经济效益高

一、早春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甘蓝是春季蔬菜主要品种之一,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耐运、填补春淡,经济效益高。

甘蓝怎样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耐运、填补春淡,经济效益高

1.选择适宜品种

中原地区早春甘蓝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上市,从3月中旬定植到收获仅有50天的时间。因此,要选择具有冬性较强、早熟丰产性好的品种。

2.阳畦育苗

早春甘蓝在元月上中旬育苗,一般采用阳畦育苗。每667米2用种75~100克,需播种苗床5~6米2。播种后,白天温度掌握在20~25℃,出苗后白天温度降至18~20℃,夜间6~8℃。当长出3片真叶时按8厘米×8厘米进行分苗,分苗后的4~5天,白天温度25℃左右,以利于缓苗。缓苗后温度降至15~20℃,夜间不低于8℃,定植前一周,浇水切块,并降温炼苗。壮苗标准是:叶丛紧凑,节间短,具有5~6片真叶,大小均匀,外茎较短,根系发达。

3.适期定植,合理密植

当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时,即可定植,一般在3月中旬,采用地膜覆盖可提早2~3天。由于早熟品种株型紧凑,可适当密植。一般地力条件下,每667米2 4000株左右。

4.加强田间管理

定植后,由于早春地温低,除浇好缓苗水外,一般不多浇水,以中耕保墒为主,促进根系发育。开始结球前水量宜小,次数宜少。进入结球期后,为促使叶球迅速增大,浇水量要加大,次数增多。但浇水忌漫灌。结球紧实后,在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以防叶球开裂。追肥多用速效氮肥。一般在定植后,莲座期,结球前期进行。

5.防治害虫

早春甘蓝病害很少,主要是以菜青虫为主的害虫。防治上应抓一个“早”字,及时用药,把虫害消灭在三龄以前。

甘蓝怎样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耐运、填补春淡,经济效益高

二、夏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夏甘蓝于春季或初夏播种育苗,夏季或初秋收获,用以调节夏秋蔬菜供应,其生长的中后期正值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季节,不利于生长结球,叶球易裂开腐烂,且易遭病虫危害。生产上必须掌握以下几点措施:

甘蓝怎样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耐运、填补春淡,经济效益高

1.品种选择

选用耐热、耐涝、早熟、丰产的优良品种。

2.适期分批播种,培育优质壮苗

为调节淡季供应,在适宜季节内要分批播种。从3月中旬到5月下旬均可,前期采用阳畦或风障育苗,后期采用遮阴育苗,促使苗齐、苗壮,苗龄30~35天,幼苗达3~5片叶时定植。

3.防旱排涝,合理密植

选地势较高、空旷通风、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行株距50厘米×35厘米,每667米2栽苗3500~4000株。定植最好选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并及时浇缓苗水。

4.巧用肥水,确保丰收

夏甘蓝生长期内不用蹲苗,肥水早促,一促到底。分别于缓苗后、莲座期、结球初期和中期进行3~4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经常保持地面湿润,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使植株健壮生长。同时注意软腐病、黑腐病、菜青虫和蚜虫的及时防治。为防高温裂球腐烂,要及时采收。

甘蓝怎样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耐运、填补春淡,经济效益高

三、秋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秋甘蓝多于夏秋播种,年内收获,产品可贮藏供应春淡季,其栽培季节的气候最适宜甘蓝的生育要求,易获得优质高产。

甘蓝怎样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耐运、填补春淡,经济效益高

1.品种选择

选用抗寒、结球紧实、耐贮、生长期长的中晚熟品种,如京丰1号、秋丰、晚丰等。

2.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由于各地气候和选用品种不同,播期有很大差别。一般按品种生长期限长短,以当地收获期为准向前推算适宜的播期,中原地区选用中晚熟品种,多于6~7月播种育苗。

秋甘蓝播种期正值高温多雨的夏季,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可采用秸秆覆盖遮阴,防高温和雨水冲刷,以利齐苗,每667米2用种量75~100克。

幼苗3~4片叶时进行移栽,苗龄40~45天,幼苗6~8片叶时定植。

3.合理密植,保证全苗

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中早熟品种50厘米×35厘米,每667米2栽苗3500~4000株。晚熟品种行株距60厘米×45厘米,每667米2栽苗2000~2500株。起苗尽量多带土少伤根,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适当浅栽,早浇缓苗水,以利缓苗。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保证全苗。

4.精细管理,优质高产

定植后气温尚高,不利植株生长,随气温下降,植株生长加快,要求肥水供应充足。莲座后期适度蹲苗,促使叶球分化。结球期需肥水量大,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以利叶球充实。追肥适期一般在缓苗后、莲座期、结球前期和中期,结球期保持地面湿润,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

甘蓝怎样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耐运、填补春淡,经济效益高

四、越冬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专用品种

越冬甘蓝对品种选择性较强,必须选用耐寒性极强的品种才能种植成功。

2.严格掌握播种期,适时育苗定植

越冬甘蓝播期过早,冬前植株大,春季容易抽薹减产;播种过晚,冬前植株小,冬季容易冻死,造成缺苗减产。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播期,在黄河下游流域大株越冬翌年2~3月采收上市的,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育苗,10月1日前定植;小株越冬翌年4~5月采收上市的,一般在10月1~15日播种育苗,11月中下旬定植。后一种栽培方式若在2月初覆盖地膜,也可提早到3月上市。

3.合理密植

一般单一种植50厘米等行距,株距35厘米左右,每667米2种植3500~4000株。与其他作物间套,根据情况而定。

4.田间管理

定植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选大小一致的苗定植在一起;定植后随即灌水,利于返苗;封冻前遇旱及时灌水,防止冻害;早春及早加强肥水管理,争取早发早长。

5.适时收获

越冬甘蓝收获过早叶球小,产量低;收获过晚叶球易开裂抽薹降低品质。应根据市场行情及时收获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