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市民政局“黨建+扶貧”讓困難群眾真脫貧脫真貧

本網訊 保山市民政局堅持黨建引領業務,持續深化“攻堅克難當先鋒,服務民生做表率”民政黨建品牌,形成民政黨建“3+1”模式,即:黨建+業務、黨建+文化、黨建+扶貧,黨建工作“常態化”主題,把黨建與民政各項工作緊密結合、相輔相成、互促互帶、齊抓共建,讓困難群眾真脫貧、脫真貧。

“黨建+扶貧”突出一個“解”字。切實為困難群體排憂解難。截至今年12月,為所掛鉤幫扶的昌寧縣立斯達村建設支部活動室5個、村民小組活動室12個、發展專業合作社3個、龍頭企業2個、精準制定並嚴格按照村級施工路線圖,修繕村組道路6條和垃圾池350個、投入村集體經濟產業建設25萬元。

2015年市民政局掛鉤幫扶立斯達村以來,在產業扶貧、基礎建設、群眾困難救助等方面投入資金近357萬元,至今年底共有建檔立卡戶267戶1060人,已脫貧266戶1057人,未脫貧1戶3人,貧困發生率降低至0.15%,各項指標達到了現行下國家脫貧退出的標準。

2019年該局黨組做出了脫貧不脫鉤的承諾,繼續對掛鉤村和貧困戶進行幫扶,爭取鞏固提升困難群眾生活救助資金、基礎設施等幫扶資金33萬多元;共組織開展烤煙種植培訓5次,400人;蠶桑種植培訓2次,100人;茶葉種植培訓1次,50人;組織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22人,使黨的為民服務宗旨踐行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實事、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