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流落香山的正白旗护军—曹雪芹

曹雪芹是在什么地方和环境下写《红楼梦》的?有关专家和大量红学爱好者便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把其范围压缩到北京西北部香山脚下的正白旗村。正白旗村现在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而在清代,它是拱卫香山行宫的八旗警戒系统的组成部分。清军入关前,作战途中驻扎下来后,以统帅军帐为中心,八旗警戒部队分左右两翼,成八字形展开。这种传统序列保持了下来。

在清乾隆间,以香山行宫为中心,健锐营的八个旗营分左右两翼,成八字形配置,正白旗营为右翼的第二个营区,在卧佛寺东南方。据研究,曹雪芹当年就住在正白旗营西边、靠近河边的一处旗下老宅中。

健税营八旗并不相连,其间有以汉族为主的村落,旗营与村落相间排列,秩序井然。如果从香山顺着山根由右翼数,则为镶黄旗、北辛村、峒峪村、正白旗、四王府村、镶白旗、小府村、正蓝旗村、娘娘府村;从左翼数起则为正黄旗、杰王府村、南辛村、正红旗、门头村、镶蓝旗、南河滩村、镶红旗、魏家村、杏石口。

流落香山的正白旗护军—曹雪芹

曹雪芹住在健锐营正白旗,而不是住在邻近的汉族村落里。而按清代的规矩及当地的父老相传,凡住在这里的人,只能是当兵的。

清代大文豪竟然是个大头兵,这可能吗?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曹雪芹是随着被革职抄家的父亲曹颊同回到北京的。满洲旗人视北京为家乡,北京的旗分是他们的老巢、根据地,或说是最后的栖息地。一个旗人在外被革职后,归旗,便是他的最后归宿。康熙二十六年谕旨规定:

归旗人员,皆令该督抚严行催促,限五月内回旗…凡应归旗人员,无故不速起程,逾限一月以上;或已起程,中途逗留;或不进京,在他处居住;或本身已来,而家口在他处居住,有官者革职,已革职者交该衙门治罪”。

雍正三年(1725)还议定归旗人员:


“大路有驿站者,每日行一站。僻路无一驿站者,每日行五十里。自本任地方,照站数里数计算,扣定到京日期,咨报该部该旗查覆。”

雍正四年(1726)又议定:


“八旗外任官员,凡有降级革职,及升转休致,应归旗者,一经离任,该督抚即令接任官,将该员所有家口,逐详查,共有若干名数,备造清册。一面依限催令起程,面出具并无遗漏隐匿印结,同册一并咨送该旗,以便查覆。”

流落香山的正白旗护军—曹雪芹

曹颊回京以后,何处的“该部该旗”查覆受理他的归宿问题呢?

曹颊是内务府派出的外任官,又属内务府正白旗佐领下的人,所以他和全家应该到内务府及内务府所属佐领下报到。旗人在关外时是兵民合一,皇太极曾讲:


“南朝规矩,兵民为二。民有常业,兵有常粮。我国兵民为一:出则备战,入则务农,兼以收拾兵器。”

入关以后,关内的旗人只有军籍再也不从事生产了,所以旗人在外做官做到多大,革职回旗以后,就是一名普通士兵——阿哈;或者变为一个干吃钱粮的闲散人,或者回到与自己的旗籍相符的旗营当差。

曹颊回到内务府正白旗以后,他的军藉就是包衣阿哈—皇帝的家奴兵。成丁以后,曹雪芹的军籍同样是内务府正白旗某佐领下的包衣阿哈。到曹雪芹成丁时,京师的“八旗生计”问题已日渐突出,当兵这个饭碗有很多人抢,曹雪芹的优势是可以走亲表兄福彭的门子,福彭于雍正四年袭多罗平郡王爵位,乾隆元年任正白旗满洲都统,虽然管不着内务府正白旗,但正白旗满洲旗人的户籍归他管,这时香山正白旗兵营的户籍正好他可以发话,只要他接受曹雪芹去香山旗营,那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的。关键的问题是内务府正白旗的官吏要配合才行。也就是说曹雪芹到香山旗营,内务府正白旗肯放,福彭那边肯接受那就行了。

曹家在内务府有着年长日久的影响,曹虽被抄家,但是人情不能说一点没有,况且曹振彦的后代族人不少家,都在内务府当差任职,没有受到曹雪芹一家的影响,曹颙的堂兄曹颀一家,还在雍正年间被抬为镶黄旗。他们的后人也是会帮助曹雪芹的。两边合作,满足一个不是很难的去香山旗营当兵的要求,也是可以做到的。这种分析,丝毫不涉及曹雪芹的人格问题,他绝不是一个偷安苟且,赏缘请托,会走后门的人,而是清朝的国家制度如此。

流落香山的正白旗护军—曹雪芹

清朝对旗民的生存有什么政策?

清代对旗民提供的生存保证方式,是不能用历代汉族王朝的典章制度进行解释的。这是因为清作为统治民族的满人带着氏族社会的遗风。为了把一个落后的、人数较少的民族,拧成一个足以对广袤的中原进行治理的统治民族,清朝统治者必须最大限度地拢住旗人,因此对旗人实行大包干。

据《曹雪芹在西山》一书中加载,满洲旗营里的人丁户口都由其所属佐领登记、管理和掌握,每月每季佐领都按属下的等级名分关发钱粮。不在旗营里做官当兵的人,他全家的户口也要在其佐领掌握的档案中登记注册。佐领对于所管的每个旗人来说,既同于汉民的父母官,又是满人自视的天然家长—一当家人。如果旗营里有人做了外任官,那么他的钱粮就留在本旗,往往被其佐领装入私囊。因为外任官是肥缺,不在乎这点钱粮,旗内官的饷银却非常少,只是俸米很多。俗话说“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外任的七品县官要比二品的旗官还肥还阔,外任官贪脏搜刮处处来钱,军营中的二品旗官每月才有六两饷银。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在旗,起码就锇不死了。旗人将此称之为“铁杆老米树”。

乾隆间流传着这么一首旗兵歌谣:


“今晚月儿怎么那么高,骑白马,挎腰刀。腰刀快,剁白菜,白菜老,剁皮袄,皮袄厚,剁羊肉,羊肉肥,剁毛贼。光着脚丫儿上八旗,没马褂干着急,当了裤子买炕席,豆汁饭就萝卜皮,看你着急不着急。”

这就是香山一带健锐营和护军营的八旗兵丁去团城阅武楼和实胜寺一带操练的困窘情况。正白旗有四百三十一兵额,增丁不增额,空出一个名额大家抢,经过骑马射箭的考核,谁行谁顶,这就叫挑缺。其它的人可以给清政权和京城内的各种差役当差。这两条生活出路的待遇是比较高的,其它的无事可作的旗人就是干吃钱粮,每季每人给一石七斗紫色老仓米,每月还关点银子。在八旗人口生齿日繁的压力下,清朝虽然还渐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但还是竭思殚虑挖空心思打各种主意,力图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流落香山的正白旗护军—曹雪芹

康熙、乾隆时期,清王朝多次赏赐八旗兵丁银两,代兵还债,替丁赎物。雍正、乾隆时期增添发展了养育兵,限额从最早的四千八百人加至二万五千人。乾隆初期又出特谕,准许八旗汉军出旗自谋生路,官兵缺额均由满洲余丁填补。就是对于旗人的四孤——寡妇老太太、孤女、盲人、残废者,清王朝也舍得花钱维持他们的生活。香山旗营里的四孤也可以占养育兵的名额,每月领一两五的银子,每季给“小九米”,意为九斗,不足一石,如果养育兵的名额已满,那就进城去北京所属的佐领处关钱领米。无怪乎当时奏疏曾说:


“添设马甲、护军领催以及养育兵丁,饷项所得,每年不下数百万。国家恩养八旗,至优至漏,而旗人生计,犹未见充足。”

清朝统治者对军营旗眷的规定是可以增加人口,但兵额不增加。任何一户军营旗人生了男孩,到了十周岁一般地讲就会补上养育兵,一月发一两五的银子。养育兵到一定的年龄就要比骑马射箭,按照兵额数目吸收合格者成为委前锋。这个男丁就是正式兵员了,每月关三两银子。委前锋再经过考试,便成为前锋。男丁只有成为委前锋后才可以盖三间房子,有了房子才好娶媳妇。当一辈子养育兵的人是很难说到媳妇的。这样的人,白天可以在家里吃饭、休息,晚上不能和有家眷的兄弟同住,或和父母住在一起,若不方便,就要另找地方借宿。

据清代笔记书中记载,从各方面来讲,曹雪芹迁居香山以前都可以从其佐领处领到一笔钱粮。按理讲,他可以带着这份饷银归到香山正白旗蛰居著书,这是需要很大的人情面子的,好在他有旗籍,有显赫的主事亲威,还有朋友的资助。所谓“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灸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从主观愿望来讲,他需要一个僻静的地方,完成他的书。曹雪芹在这里,相当于享受兵营中一名前锋的待遇,每月关点银子。曹雪芹只有归旗,有了安稳的生活环境,他才可以摆脱各种身外之物的干扰,安心创作《红楼梦》。创作生活需不断调剂,而他那点饷银仅够糊口,所以会有“卖画钱来付酒家”之类的事。

再一个问题是曹雪芹什么时候流落于香山?

在没有曹雪芹本人史料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只能结合着香山护军的沿革来谈。

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皇帝第一次到香山,幸“来青轩”“青未了”。由子这处轩名与地名仿佛是在祝愿大清的江山永固,似乎是天造地设的祥瑞,玄烨一时高兴,给来青轩题额日“普照乾坤”。据考证,也就在这一年,建立了香山行宫明朝的皇帝很少出宫,清朝的皇帝则很少住在宫内,因此清朝对于行宫、行营、苑囿的建设保卫十分下力。行官里外的巡守防卫于皇官相差无凡。嘉庆以后的谒陵档案沿袭前代旧例,明确规定:

“行宫、行营重地,宿卫宜严。……驻跸行宫各门凡侍卫所管之门,即与乾清门无异。王公大臣等不准带领护卫、官弁、家奴等随入进班。侍卫官员及太监等铺盖、饭盒均不准家奴民夫送进,……每逢皇上恭谒陵寝及巡幸避暑山庄等处,沿途行宫墙外周围,晚间有绿营兵弁排灯守护,所有关外驻跸行营应一体慎重。”

行宫、行营护卫严密可知。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清朝的头几个皇帝都力争当治理有方的英君,因之对自家的行官护军讳莫如深,闭口不提。所以我们也无法确定香山护军营的具体组建日期,但它的上下限还是不难确定的。

流落香山的正白旗护军—曹雪芹

静宜园护军营营房建造的上限应当是什么时候呢?

据乾隆皇帝自己讲:“乾隆癸亥(1743)余始往游而乐之。自始之后,或值几暇,辄命驾焉。盖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而左右侍御者之挥雨汗而风尘,亦可廛也。于是乎就皇祖之行宫,或葺或营,肯堂肯构,朴俭是崇,志则先也;动静有养,体智仁也。名曰‘静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于先天也。殿曰‘勤政’,朝夕是临,与群臣咨政要,而筹民瘼如圆明园也。有憩之乐,省往来之劳,以恤下人也。”

从这段话可知,乾隆对这里的喜爱和光顾之频,自诩筹民之瘼几如圆明园。从乾隆的谕旨中还可以知道,香山原来在康熙的时候就是皇帝的行宫康熙对这里的山水之胜,建筑之精,也是非常赞美的。乾隆讲:


“昔我皇祖于西山名胜古刹,无不旷览游观,兴至则吟赏托怀,草木为之含辉,岩谷因而增色。恐仆役侍从之臣,或有所劳也,率建行宫数宇于佛殿侧。”

《总管内务府则例》的《奉宸院.静宜园》中,还有一条乾隆十一年丙寅的谕旨:


“一年正月奉旨:香山行宫命名为静宜园。钦此。”

在《御制静宜园记》中,乾隆叙述了扩建此园的经过:


“乾隆乙丑秋七月(即乾隆十年,1745)始廓香山之郛,剃榛莽,剔瓦砾,即行宫之基,葺垣筑室。……明年丙寅春三月园成。”

由此可知,静宜园护军营的建立和缮造营房,下限绝不会晚于乾隆十一年丙寅三月。

静宜园护军营是香山的一支部队。几年后,这里又进驻了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它是清军中的一支特种兵,即健锐营或称云梯健锐营。它与护军不同,不是警卫部队,而是作战部队。

乾隆十四年(1749)谕旨:


“去岁金川用兵,朕思我满洲兵向用云梯攻城。因命八旗于前锋护军内选择年壮人材勇健者千人,特命大臣监视操演,所选兵丁各奋勉学习,不数月间,皆已练精,随征金川,功成凯旋。如令仍回本营,随旗行走,则伊等前功徒费。……若将伊等设一营演习技艺,均可为精锐兵丁,而于缓急之用更有俾益。……俟回军之日,不必令回本营,专设一营,令大臣数人管辖操演,特简大臣人总统。其如何设立营伍,学习操演,遇朕行幸如何随跸,再如何施恩?使得升转之途,著大学士会同管辖操演之大臣等详议具奏。钦此。”

遵旨会商此事的朝廷大臣,同年议定所建旗营编制为:“云梯兵千名,定为上三旗五百名,下五旗五百名。”十五年又议定奏准:“健锐营八旗官兵住房,左翼在东,右翼在西。翼领、参领各给官房十间,署参领八间,前锋校六间,前锋三间,委前锋二间。”同年又规定健锐营官兵“日以参领一人,前锋校、前锋十名守卫静宜园宫门”

这些文字典籍材料说明,健锐营营房修建最早不会早于乾隆十五年(1750)。这支精锐的千人特种部队,除去精于使用云梯、飞箭之外、还善于相扑、马术、刀鞭、跳骆驼等专门技术。这支部队在拱卫清朝首都,维护祖国西北边疆的安全上都曾起了重要的作用。清朝八旗满洲部队共分两大部分,为驻守首都北京的禁旅八旗;一为屯守全国各处的驻防八旗。禁旅八旗又分前锋营、护军营、步军营、神机营、火器营和健锐营等,。

健锐营进驻香山后,与原香山护军营经历了一个混编过程。这个混编过程的细节已无法考知,但看来混编得不彻底,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两支部队还是保留着各自原来的建制对这个问题,《总管内务府条例》《奉宸院·静宜园》有一条奏准事项: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总管内务府奏准,嗣后各该处园户,俱给予火印腰牌……并令该门值班,护军参领、护军校、护军等严行盘诘查验,交该处首领太监带进当差。”

按健锐营系作战部队,官兵以前锋、委前锋等论职,而此间出现的一系列护军职衔则表明,在健锐营进驻香山数年后,把守静宜园门禁的,仍是原来那支成建制的香山护军营。过程就是这样了。先是香山行宫的护军,后是健锐营,两支部队混编后仍保留原建制。

流落香山的正白旗护军—曹雪芹

什么时候才融为一体的呢?

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据香山脚下老旗兵后人的家谱,到乾隆晚期,家谱中见不到护军的职衔了,而代之以健锐营的骁骑校、前锋职衔。这就是混编最后完成的标志。这时,两支部队才打出一块牌子——云梯健锐营。

曹雪芹是属于哪个系统的?

说起来却也简单。在乾隆十四年及其后的若干年内,健锐营的基本成分是从征四川后回京的官兵,而现在没资料说明曹雪芹去过四川或参加过作战行动。同时健锐营系战事紧迫的情况下临时组建,系从八旗中遴选精壮兵员组成,所以曹雪芹不可能是健锐营的人。他是上三旗中的正白旗包衣出身,这种出身本来就是护军的苗子,或者说皇帝的亲军本来就是由这种出身的人组成的,所以他当属香山静宜园行军的护军营。

总结:曹雪芹约出生于康末或雍初,家庭完全破败于乾隆八年之前。家人风云流散时,他已二十岁出头,急切地要寻求基本谋生方式因此,他到香山当兵吃饷银俸米不当晚于乾隆十一年,也就是在健锐营成立前,他已流落香山。《红楼梦》是在香山写就的,他也在香山正白旗的兵营中走到生命的尽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