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何戰列艦要齊射而不是輪流射擊?

雲南戴普軍



戰列艦在海上戰鬥中既有齊射,也有輪流射擊,依據戰場需要採用多種組合射擊方式。

與陸軍火炮不同,艦炮在海上射擊非常困難。它沒有堅實的大地依靠,而是跟隨戰艦在水上不斷晃動。戰艦在六個自由度上做複雜組合運動,包括橫搖、縱搖、艏搖,並跟隨波浪起伏而不斷升沉。

在這種環境下要完成跟蹤、瞄準、射擊需要極高的戰術修養和技巧,需要專業的炮術官、觀察員、計算兵、瞄準手和炮手通力配合,哪一個環節出了差錯也無法命中目標。


艦炮的射擊分類有很多,包括:齊射、全齊射、半齊射、部分齊射、連續射、全舷射等等。每一種射擊方式都有其獨特用處,互相補充不可替代。

齊射,是艦上的同口徑火炮炮塔朝同一個目標同時射擊,但不要求每一個炮塔中的全部火炮都參與。比如一艘艦上有3座3聯裝炮塔,大家都朝同一艘敵艦射擊,每座炮塔中有2門或以上火炮參與就可以稱為齊射。

全齊射,比齊射要求高,需要所有同口徑火炮炮塔中的所有火炮都向同一個目標射擊,即3座炮塔9門炮都要同時向一個目標射擊才行。

部分齊射,部分同口徑炮塔或部分火炮同時向一個目標射擊。 連續射,各炮各自射擊,不必協同,一般在近距離混戰需要最大射速時使用。

半齊射,是全部同口徑炮塔中有一半火炮同時射擊,通常是左右炮交替射擊。二戰中德國海軍使用前、後主炮塔交替射擊,也稱為半齊射,與以上的略有區別。


' 主炮、副炮一起射擊的全-全舷射擊

在這種環境下,艦炮對10千米~30千米外的目標射擊其實命中率很低,既看不清目標,炮彈還是拋物線彈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德蘭海戰中,英德兩國共發射了幾千發炮彈,最終命中率只有2%~3%左右。

艦隊射擊從發現敵人開始,經過測量,計算、試射、校射、跨射、效力射等幾個階段。前幾個階段是慢速射擊,只動用一部分炮塔,或每個炮塔中出一部分火炮輪流射擊,最後進入效力射才會所有火炮全齊射,萬炮齊發一舉將敵人送上天。這樣能節約彈藥、提升效率。

首先是發現。海上環境多變,霧大浪大視線差,想發現目標並不容易。一般要藉助第三方情報、偵查飛機、遠程搜索雷達等探明敵艦的大體方向。 有了大體方向後,艦上的射擊指揮系統就開始工作。火控雷達和長基線測距儀開始觀測敵人,測距手測得敵艦的方位角、距離、航向和速度,然後將數據傳到艦上的火控中心。


火控中心的操作人員通過火控臺、機械式計算機等設備算出射擊提前量、炮口俯仰角等參數,然後傳輸到炮塔。瞄準手依據指令調整炮口瞄準敵艦,裝填手裝彈裝發射藥,等待發射命令。

有了以上射擊參數並不代表能打準,因為敵我雙方都在運動中,再加上觀測、計算過程中誤差很大,所以需要試射調整。

試射中,彈著點觀察員密切觀察炮彈的落點與敵艦的位置關係:若在敵艦前入水就是近彈;飛過敵艦之後才入水就是遠彈。炮術指揮官依據觀察員報告,對下一輪射擊做出調整和判斷。


不同的距離

隨著技術的發展,校射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方位校射法、直接校射法、夾叉折半法、級梯射擊法、空中校射法、雷達校射法等等。

通過不斷修正射擊參數,炮彈離目標越來越近。直到出現跨射就說明已經準確瞄準,繼續射擊就能命中敵艦。這時炮術指揮官才會下令轉入全齊射快速射擊,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向敵艦輸出最大火力,形成致命打擊。


如果戰鬥不需要在短時間內輸出最大火力,而是要求更高精度,那戰艦就會採用輪流射擊的方式。比如在對陸攻擊時,針對某些固定目標可以一發發的打,幾門主炮輪流開火形成連續不斷的火力壓制,對敵人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還節約彈藥。

綜上,各種射擊方式取決出不同的戰場需要。只有平時高水平訓練和嚴格執行射擊程序,才能在戰時高效率地擊中敵艦。


軍機處留級生


很長一段時間裡戰列艦都是海中霸主,在人們的眼中,戰列艦就是一型萬噸鉅艦,有些戰列艦光是裝甲和防雨板就達到了上千甚至上萬噸,就比如二戰時期日本的“大和號”的2.2895萬噸裝甲。但是戰列艦不光是護身後,艦上的跑更是大得嚇人,多聯裝的巨炮齊射時,伴隨著的巨響震耳欲聾,光是聽到都夠嚇人了。有人就會問到為什麼不是輪射呢?這樣也更省彈藥啊!其實不然。

  1. 首先,像上面所說的那樣,齊射時的巨響絕對比輪射更具威懾力。在以前可是沒有像今天如此先進的各型雷達,還能夠在幾百公里之外探測並鎖定敵人,以往的海戰可以說在視線之內開打就不錯了。所以巨炮發射時的震天響的聲音也是一種心裡武器,比炮彈更具殺傷力。

  2. 其次,肉眼看見就打,你還會去一發發的去輪射嗎?那是不現實的,拼盡所有的炮口對準敵人,然後萬彈齊發,這才是佔盡先進之道。不然是你打我一發、我打你一發嗎?這樣還有一個好處“質不夠量來湊”,有點地毯式轟炸的意思,以往可沒有今天這麼先進的火控雷達和超視距攻擊啊!

隨著科技的發展,武器裝備也在更新換代,戰列艦的性能已經比不過比它更小更現代化的驅逐艦、護衛艦了,在一定時期內戰列艦是那些時代軍工技術的最高產物,但如今航母、兩棲攻擊艦、驅逐艦、護衛艦等艦艇的已經是如今乃至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的海戰主力艦艇了,戰列艦也退漸漸出了歷史的舞臺,“大炮鉅艦主義”也不是未來海戰的戰略思想了。



崇軍講武堂


在戰列艦時代,火炮基本不可能做到首發直接命中,因此艦炮射擊是需要校準的。一般在遠距離射擊時會採用齊射,近距離射擊時兩種方法差別不大。我們知道,炮彈飛行是需要時間的,戰列艦主炮一開火那炮彈一飛就是十幾二十公里,這些炮彈在空中是需要飛行一段時間才能擊中目標的。而軍艦上的觀察員只能通過觀察炮彈落到水面上的水花來判斷下一輪射擊需要如何修正,比如炮口抬高一度或者向左偏一度啦之類的。

如果採用齊射的話,即使存在散佈,從遠處看這些炮彈形成的水花還是比較密集的,調整起來比較方便。如果輪流射擊的話,那麼至少會出現兩種情況:首先,由於水花出現後不會立即消失,這會導致觀察手不知道哪陀水花是哪根炮管發射的哪發炮彈造成的。。。其次,就算知道是哪根炮管發射的炮彈後,學過三角函數的朋友們都能理解,這個觀察手需要面臨的計算量有多麼的恐怖。。。嗯。。大概就是人家算一遍的東西你要算9-12遍不等(多一根炮管多算一遍)。真要打起仗來,這麼做的後果就是人家四五輪齊射都過來了,我方還在解數學題。。。

這裡還有一個冷知識可以瞭解一下。由於大部分戰列艦採用的炮塔都是多聯裝炮塔,這使得火炮在發射時產生的氣流會相互干擾,從而影響射擊精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齊射時三聯裝炮塔的中間那根往往會延遲一小會兒擊發,從而避免氣流乾擾。


強武堂


戰列艦在海上戰鬥中既有齊射,也有輪流射擊,依據戰場需要而定,不存在單一的某種射擊方式。

與陸軍火炮不同,艦炮在海上射擊非常困難。它沒有堅實的大地依靠,而是跟隨戰艦在水上不斷晃動。戰艦在六個自由度上做複雜組合運動,包括橫搖、縱搖、艏搖,並跟隨波浪起伏而不斷升沉。

在這種環境下要完成跟蹤、瞄準、射擊需要極高的戰術修養和技巧,需要專業的炮術官、觀察員、計算兵、瞄準手和炮手通力配合,哪一個環節出了差錯也無法命中目標。

艦炮的射擊分類有很多,包括:齊射、全齊射、半齊射、部分齊射、連續射、全舷射等等。每一種射擊都有其獨特用處,互相補充不可替代。

齊射,是艦上的同口徑火炮炮塔朝同一個目標同時射擊,但不要求每一個炮塔中的全部火炮都參與。比如一艘艦上有3座3聯裝炮塔,大家都朝同一艘敵艦射擊,每座炮塔中有2門或以上火炮參與就可以稱為齊射。

全齊射,比齊射要求高,需要所有同口徑火炮炮塔中的所有火炮都向同一個目標射擊,即3座炮塔9門炮都要同時向一個目標射擊才行。

部分齊射,部分同口徑炮塔或部分火炮同時向一個目標射擊。

連續射,各炮各自射擊,不必協同,一般在近距離混戰需要最大射速時使用。

半齊射,是全部同口徑炮塔中有一半火炮同時射擊,通常是左右炮交替射擊。

二戰中德國海軍使用前、後主炮塔交替射擊,也稱為半齊射,與以上的略有區別。

▲主炮、副炮一起射擊的全-全舷射擊

在這種環境下,艦炮對10千米~30千米外的目標射擊其實命中率很低,既看不清目標,炮彈還是拋物線彈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德蘭海戰中,英德兩國共發射了幾千發炮彈,最終命中率只有2%~3%左右。

艦隊射擊從發現敵人開始,經過測量,計算、試射、校射、跨射、效力射等幾個階段。前幾個階段是慢速射擊,只動用一部分炮塔,或每個炮塔中出一部分火炮輪流射擊,最後進入效力射才會所有火炮全齊射,萬炮齊發一舉將敵人送上天。這樣能節約彈藥、提升效率。

首先是發現。海上環境多變,霧大浪大視線差,想發現目標並不容易。一般要藉助第三方情報、偵查飛機、遠程搜索雷達等探明敵艦的大體方向。

▲長基線測距儀和頂部的指揮儀

有了大體方向後,艦上的射擊指揮系統就開始工作。火控雷達和長基線測距儀開始觀測敵人,測距手測得敵艦的方位角、距離、航向和速度,然後將數據傳到艦上的火控中心。

火控中心的操作人員通過火控臺、機械式計算機等設備算出射擊提前量、炮口俯仰角等參數,然後傳輸到炮塔。瞄準手依據指令調整炮口瞄準敵艦,裝填手裝彈裝發射藥,等待發射命令。

德雷爾火控臺

有了以上射擊參數並不代表能打準,因為敵我雙方都在運動中,再加上觀測、計算過程中誤差很大,所以需要試射調整。

試射中,彈著點觀察員密切觀察炮彈的落點與敵艦的位置關係:若在敵艦前入水就是近彈;飛過敵艦之後才入水就是遠彈。炮術指揮官依據觀察員報告,對下一輪射擊做出調整和判斷。

隨著技術的發展,校射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方位校射法、直接校射法、夾叉折半法、級梯射擊法、空中校射法、雷達校射法等等。

通過不斷修正射擊參數,炮彈離目標越來越近。直到出現跨射就說明已經準確瞄準,繼續射擊就能命中敵艦。這時炮術指揮官才會下令轉入全齊射快速射擊,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向敵艦輸出最大火力,形成致命打擊。

所以艦炮輪流射擊與齊射是流程中的不同階段,它們互相銜接,不是分割的。

如果戰鬥不需要在短時間內輸出最大火力,而是要求更高精度,那戰艦就會採用輪流射擊的方式。比如在對陸攻擊時,針對某些固定目標可以一發發的打,幾門主炮輪流開火形成連續不斷的火力壓制,對敵人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還節約彈藥。

綜上,輪流射擊與齊射取決出不同的戰場需要。只有平時高水平訓練和嚴格執行射擊程序,才能在戰時高效率的擊中敵艦。


和風漫談


事實上,戰列艦主炮不僅會採用齊射,也會輪流射擊。

我在我的另一篇問答《為什麼戰列艦炮臺全部前置的很少?》中,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戰列艦主炮佈局的發展始末,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垂閱、斧正。

前無畏艦時代(1880年代末-1900年年代中),戰列艦一般只安裝有前後的2-4門主炮,且主炮的精度基本靠信仰,射速也令人捉急,主炮倍徑比短、射程近,同時還缺少先進的觀瞄與火控技術。因此在這段時間裡,戰列艦主炮多采用直瞄射擊。事實上,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主炮無論是齊射亦或是輪流射擊,並沒有什麼區別。


↑英國柯林伍德號戰列艦,典型的前無畏艦,攝於1883年。留意其首尾兩座雙聯裝Mark2型305mm/L35主炮,炮塔為敞開式,無防盾更無裝甲。遍觀全艦,炮用觀瞄設備幾乎就只有艦橋、艦尾和前桅上的瞭望臺了。

而到了無畏艦、後無畏時代已及我們比較熟悉的條約、後條約時代,隨著火控技術的發展,我們所熟知的戰列艦作戰形式也日趨成熟。

因為戰列艦炮塔多采用雙聯裝或三聯裝的設計(也有KGV、黎塞留、斯特拉斯堡那樣的四連裝),而戰列艦主炮發射時會在炮口產生可怕的高壓,相鄰的主炮若同時發射,必然極大影響精度。因此為避免炮口暴風影響射擊精度,單座炮塔中的不同主炮的射擊時間實際上是存在微小的時差的。("時差射擊")

↑衣阿華號,攝於1984年(圖源美國海軍檔案館,U.S. Navy Photograph ,圖片編號DN-ST-85-05379)。可見炮口在彈丸出膛瞬間產生的高壓在海面掀起的波瀾。這樣的高壓可以對鄰近的出膛炮彈精度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由此圖也可以看到,主炮並不是齊射的。仔細觀察三號炮塔,應是三號主炮剛剛發射,二號主炮緊接著再開火。留意此時的衣阿華號已經完成了現代化改裝,艦尾有直升機起降平臺,艦體中部的127mm副炮也被換成了"戰斧"巡航導彈發射架。

流言終結現場:戰列艦主炮朝單一舷側射擊,船身是不會後退的。

↑威斯康星號(USS Wisconsin BB-64),攝於1952年的朝鮮,可見時差射擊的細節。


↑美國聖保羅號重巡洋艦(USS Saint Paul CA-73),攝於約1966年的越南。美系重巡洋艦的火力佈置與戰列艦還是極為相似的,不妨拿來舉例。在火力需求並不大的時候,非聯動式的三聯裝炮塔甚至可以只升起左右兩門炮進行射擊("蘭花指"),不但能夠減少彈藥消耗,更能進一步減小炮口暴風的影響。由圖,二號炮塔的兩炮也是存在微小的射擊時差的。(觀察炮口煙柱長度)

而對於一條戰列艦來說,不同炮塔也需要"錯開"打炮。

傳統戰列艦交戰,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測距。但是當時的測距存在成百上千米的誤差,於是還需要通過多次試射確定命中目標區域所需要的主炮仰角。為了增加試射的速率,一般將所有主炮分為2-3組進行齊射(如2x4佈局一般就進行前、後主炮的分別校射)。而考慮到單發炮彈也必然存在精度誤差,於是每次試射時發射的炮彈數量也不能太少。最終為了兼顧試射速度和彈藥量,前2後2雙聯裝佈局一般就確定為一次4發炮彈,稱為半齊射,射擊速度比全艦齊射快一倍,更有利於快速矯正誤差。

而校射往往需要消耗上百發炮彈、十多二十分鐘的時間。沙恩霍斯特第二輪便命中光榮號甲板,俾斯麥在第三輪齊射便擊沉胡德號,只能說是命運女神的眷顧。不過在經校射確定主炮仰角之後,戰列艦還是會採用齊射的。

關於半齊射,沒能找到令人滿意的圖片,不能直觀地向各位讀者朋友呈現,十分抱歉。

寫於荔灣

2017.12.16


Sabot穿甲哥


戰列艦是大炮鉅艦的產物,以厚實的重裝甲和兇猛且數量繁多的艦炮著稱於世,統治了人類海戰三百餘年,雖然這種戰艦目前已經被航母取代而淘汰了,可是我們經常從電視中看到戰列艦的大炮都是成排成排的齊射,很少見到其中一門炮或者幾門炮單獨射擊,這是為什麼呢?

戰列艦在最初誕生的時候都是風帆戰列艦,噸位普遍較小,英國人在18世紀的一級艦也不過兩三千噸而已,但是與瘦小的體型相比,他們裝備的火炮卻普遍在50門以上,這些火炮的口徑普遍較小,使用的也是實心彈,射程也就是兩三千米,在當時臉貼臉的火炮對射中,如果你一發一發的射擊,實心彈造成的傷害本來就小,你打上幾個小時也未必能擊沉對面軍艦,所以用火力覆蓋的方式進行群群覆蓋是保命的最佳方式。



其次,當時的火炮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火控雷達、測距儀之類的玩意兒,基本上還是靠目視以及感覺,根據落點微調一下角度,能不能打的著基本靠運氣,所以幾十門火炮一起開火,幾十準確度再低,也有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時候,總有那麼一兩發會命中。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戰列艦經常執行對陸火力支援任務,這個時候講究的就是區域內火力密集度,完全不要求你打的多精準,地毯式覆蓋就OK,所以單位時間打出的炮彈越多越好,因此齊射也是最好的解決方式。而到了二戰時期,由於簡易的炮瞄雷達和機械計算機已經誕生,加之許多戰列艦還裝備了校炮偵查機,艦炮的精準度已經提升了很多,隨著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火炮口徑變大,但是火炮數量比之前要少了很多。而隨著戰列艦的淘汰,目前主流的驅逐艦一般只裝備一門自動化的主炮,由於有先進的觀瞄系統和火控系統,這一門炮的其實比戰列艦時期的幾十門炮的作戰效率還高的多,戰列艦火炮的成排齊射也徹底成為了歷史,這就是典型的技術革命。


軍武吐槽君


戰列艦齊射和輪流射擊其實都會採用。

早期的戰列艦由於缺少先進的瞄準系統和火控技術,主炮射程短、精度差,射速也令人捉急。

這時期戰列艦交戰,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測距。但是當時的測距存在成百上千米的誤差,於是還需要通過多次試射確定命中目標區域所需要的主炮仰角。為了增加試射的速率,一般將所有主炮分為2-3組進行齊射。而考慮到單發炮彈也必然存在精度誤差,於是每次試射時發射的炮彈數量也不能太少。最終為了兼顧試射速度和彈藥量,前2後2雙聯裝佈局一般就確定為一次4發炮彈,稱為半齊射,射擊速度比全艦齊射快一倍,更有利於快速矯正誤差。

不過在經校射確定主炮仰角之後,戰列艦還是會採用齊射的。因為在缺少火控雷達和彈道計算機的時代,彈道的計算主要靠人力和機械,如果一直採用輪流射擊方式,計算起來既麻煩又很容易造成混亂。海戰瞬息萬變,過於複雜混亂的校準模式很容易錯失良機。

英國柯林伍德號戰列艦,遍觀全艦,炮用觀瞄設備幾乎就只有艦橋、艦尾和前桅上的瞭望臺了。

隨著火控技術的發展,戰列艦火炮的發展也逐漸趨於成熟。

多數戰列艦炮塔多采用雙聯或三聯裝的設計,而戰列艦主炮發射時會在炮口產生可怕的高壓,相鄰的主炮若同時發射,必然極大影響精度。因此雖然仍然採用齊射為主,但為避免齊射影響射擊精度,單座炮塔中的不同主炮的射擊時間實際上是存在微小的時差的。

衣阿華號射擊場景,可見炮口在彈丸出膛瞬間產生的高壓在海面掀起的波瀾。這樣的高壓可以對鄰近的出膛炮彈精度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威斯康星號射擊時的場景,通過觀察炮口煙柱長度,可以觀察出射擊時差。

在火力需求並不大的時候,非聯動式的三聯裝炮塔甚至可以只升起左右兩門炮進行射擊,不但能夠減少彈藥消耗,更能進一步減小炮口暴風的影響。如下圖

總體來說,早期火控系統的落後和彈道計算的不便還是造成戰列艦傾向於採用齊射方式的主要原因。

(歡迎關注“軍博大數據”,每日為您帶來高清軍事圖集和最新的軍事資訊!)


軍博大數據


歷史小挖客說:題主問得好!後來戰列艦其實不是齊射也不是輪流射擊,而是“半齊射”,類似於“輪流齊射”!這是因為要快速觀察彈著水柱來修正射擊參數。慢慢道來。

前無畏艦時代的主炮齊射

前無畏艦時代,戰列艦的主炮標配是一前一後兩座雙聯裝主炮塔共4門。大家都知道,要在遠距離上提高主炮命中率,需要觀察前一輪射擊的彈著點,然後根據彈著點的偏差,來修正下一輪射擊的射擊參數(提前量、射角、方位角……等等)。觀察炮彈落下的水柱!大炮射擊,方位上的偏差往往不大,也容易修正,難的是判斷目標的距離!而在早期,別說沒有現代精確的激光測距儀,光學測距儀不多見!實戰中第一次使用光學測距儀,還是在日俄戰爭中(如下圖,紅圈中)!因此人工觀察主炮炮彈落下的水柱是修正射擊參數的最重要手段。

具體怎麼看呢?前無畏的4門主炮採用相同的射擊參數,1次齊射打出4發炮彈,觀察到水柱全在目標前面或後面,就需修正。當觀察到4個水柱有的在目標前,有的在目標後,就叫做形成“跨射”,或者叫“獲得夾叉彈”,說明射擊參數已經不需要修正,命中只是概率和時間問題了。下圖是怎麼回事,各位可以自行判斷了。

因此,主炮的數量很重要。3門、2門炮理論上也能觀察跨射,但即使參數對了,也有很大概率全部偏前或偏後,所以通常認為4門主炮是最基本的要求。這裡可以參考一下橋牌——當對家2人手上還有某個花色4張牌時,0-4、1-3分佈的概率和2-2分佈大致相當。

無畏艦時代的輪流齊射

但是,即使到了無畏艦時代,12英吋主炮的射速最高也只有2發每分鐘(實際最快也就1.5發每分鐘),30秒1發。而當時主力艦最高航速已經達到20節,即10米每秒的速度。因此在已方主炮向敵艦齊射時,即使觀察到水柱的偏差,修正了射擊參數,但敵艦在下一輪射擊時已經至少跑出了300米遠,超出1個艦身的長度,導致之前的修正可能完全白費了。這也是為什麼美西、日俄戰爭中副炮戰果大於主炮戰果的原因——副炮射速高得多,兩次射擊間隔中目標跑不了多遠。

但這時表面硬化裝甲開始流行,副炮的威力被大大削弱,要有效攻擊敵艦,必須讓大口徑主炮發揮威力,怎麼辦呢?簡單,堆主炮數量!於是全主炮的“無畏艦”應運而生。無畏號向舷側齊射的威力比前無畏艦大了一倍,達到8門。

無畏艦時代,炮術發展成為“半齊射”,如下圖。即每個炮塔的其中1門炮一起射擊(正好一半,所以稱為半齊射),這樣每次有4發炮彈飛向目標,可以滿足觀察水柱的需要。如果需要修正,就立刻修正參數,然後讓每個炮塔的另1門炮再來1次半齊射,又是4發,可以再觀察1次!每次觀察之間間隔為15秒,敵艦拼命也只能跑出100多米,效率比前無畏艦時代高了1倍。

當觀察到4發炮彈形成跨射以後,無畏艦就變成“全齊射”,8門主炮一起向目標開火以提高單次射擊的命中率,這通常被稱為“效力射”。

一些小貼士

由此,可以知道為什麼很多國家偏愛雙聯裝炮塔了吧。前2後2的4座雙聯裝炮塔半齊射時炮彈數量正好夠觀察水柱,8門炮如果威力不夠,可以加大口徑嘛!反觀3X3聯裝炮塔,雖然節省重量、主炮還多出1門,但採用半齊射時非常麻煩。必然有同一座炮塔上的2門炮要齊射,而這2門炮炮彈之間還存在干擾!觀察員一會看4個水柱,一會看5個水柱也很麻煩,炮管的磨損度如果不統一還影響齊射效果!

所以3X3聯裝炮塔(4X3聯裝沒有這個問題,原因自己就能想清楚)要等到射擊指揮儀真正全面成熟起來,才會效果比較好,特別是炮控雷達的成熟。美國“華盛頓”號射擊日本“霧島”號(如上圖,7分鐘內命中9彈,顯然就不是慢吞吞的“半齊射”)、蘇里高夜戰等戰例,都是靠成熟有效的炮瞄雷達,事先就能完成高精度測距、掌握對手的運動參數等,計算好射擊參數第一輪直接全齊射就能獲得很好的效果!不過,後續的彈著點修正,仍然是由雷達觀測水柱和目標位置來進行的!


歷史小挖客


戰列艦是火炮時代最強的海上堡壘,艦上的大口徑火炮齊射更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壯觀。

戰列艦為什麼要齊射,而不是輪流射擊,這還要從風帆戰列艦時代說起。

圖注:壯觀的風帆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風帆戰列艦就是依靠風帆作為動力的時代,戰艦的艦體用木材製造,外面包有銅皮。這個時期對於海軍艦船的劃分主要看戰艦的噸位和火炮數量,風帆戰列艦分為三等,火炮從60門至100門以上,火炮甲板兩到三層,最著名的風帆戰列艦就要算是英國的“勝利”號啦。


圖注:風帆戰艦的火炮安裝在兩側,圖片來自網絡

儘管風帆戰列艦上的火炮眾多,但是都是固定安放在艦體兩側的,無法自由的旋轉和瞄準射擊,所以海戰的形式都是靠近並且保持平行航行是進行炮戰。風帆時代戰艦之間的炮戰其實非常短暫,所以必須進行齊射才能發揮最大威力,這也就是為什麼風帆時代必須進行齊射的原因。

圖注:風帆戰艦一對一的炮戰,圖片來自影片《怒海爭鋒》

圖注:混戰中的風帆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到了蒸汽動力時代,戰艦不再以風帆為動力,艦體也從木質變為裝甲+木質,再到完全裝甲結構。我們一般稱這個時期為鐵甲艦時代,這個時代造艦技術發展很快,海戰戰術和理論也因為技術革命不斷變化。作為主力艦的戰艦上安裝有大量不同口徑的火炮,就以英國前無畏時代的納爾遜級為例,其安裝有4門305毫米火炮、10門234毫米火炮、24門76毫米火炮和2門47毫米火炮,對於火控系統簡直就是噩夢。前無畏艦時代戰列艦的作戰思想雖然是保持在艦隊作戰,但是不同口徑的火炮由於分佈在艦體兩側, 更多的時候也是各自為戰。

圖注:納爾遜級戰列艦線圖,可以看到大量的火炮,圖片來自網絡

經過了前無畏時代的摸索,特別是中日黃海海戰和日俄對馬海戰的經驗,許多海軍專家認為高密度的主炮火力和高航速是決定海戰勝利的關鍵。英國建造了跨時代的“無畏”號戰列艦,這標誌著無畏艦時代的到來。


“無畏”號的主炮安裝在五座炮塔中的10門305主炮,其能夠向任何一側發揮8門主炮的火力。統一口徑的火炮具有相同的彈藥和射擊性能,便於觀測和估算彈著點,然後由戰艦上的火控射擊系統進行修正。這就是為什麼戰列艦要進行齊射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辨認彈著點,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命中率。

圖注:“無畏”號指向同一方向的主炮塔,圖片來自網絡

在實際的海戰之中,戰列艦很少會進行全部主炮的齊射,就拿著名的丹麥海峽之戰舉例子吧。當時參戰的英國戰列艦是“威爾士親王”號。5時54分,“威爾士親王”號辨認出了德國“俾斯麥”號之後以“A”、“B”炮塔中的6門主炮向目標進行了第一輪齊射,其實兩個炮塔裡一共有8門主炮,之後又以“A”、“B”炮塔中的4門主炮進行齊射,之後“威爾士親王”號又進行了十幾輪齊射,沒有一次是全部主炮齊射的。在戰列艦為主角的重要海戰之中,極少有全部主炮進行齊射的戰例,2門主炮的射擊其實就算是齊射啦。

圖注:正在進行主炮齊射的“威爾士親王”號,高高抬起的炮管正在射擊,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主炮塔全部指向同一方向的“提爾比茨”號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說說輪流射擊,無論是對付海上運動目標還是固定目標都是不會用的,因為火炮射擊前需要進行瞄準和計算,射擊之後需要對彈著點進行觀測和計算,然後重新調整火炮角度。輪流射擊不僅讓火控系統陷入混亂,無法對目標進行有效的準確射擊,連續射擊也會打亂整個作戰的節奏,在實戰中相當於作死。

圖注:齊射中的“衣阿華”號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古生物探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為了提高命中率,所以採取火力齊射以覆蓋目標。

首先來張猛圖,感受一下戰列艦齊射的風采!

▲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齊射!(圖片來自網絡)

戰列艦精準射擊方法

為了提高戰列艦火炮的射擊精度,往往會在艦橋頂端(最高點)設置炮瞄鏡,由於全艦的最高點只有一個,因此所有的主炮都接受同一臺炮瞄鏡指揮。

▲日本長門級戰列艦炮瞄鏡(圖片來自網絡)

當主炮射擊後,炮瞄鏡崗位會根據炮彈落點濺起的水柱以確定射擊修正值,一般3~4炮齊射,確保目標在3~4個落點水柱中間。按照這樣的相對位置進行火炮持續射擊,就有較大的幾率命中目標。

▲借用戰艦世界的遊戲截圖解釋炮彈落點(圖片來自網絡)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戰列艦一般都是8門或9門主炮。首次射擊後根據3~4個落點確定好射擊諸元之後,緊接著剩下的主炮就可以按照修正值進行射擊,再根據射擊結果進行修正各個射擊參數。

為什麼不用輪流射擊呢?

在精密電子設備出現之前缺少自動化設備,瞄準射擊都是靠光學儀器和手動計算機。在遠距離炮擊作戰時,由於橫風和波浪的影響,是無法做到一發命中的。因此,戰列艦炮擊都是概率射擊的,採用多炮齊射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每一次射擊的命中概率。

輪流射擊則不然,每一次射擊時的艦船狀態和環境狀態都是不一樣的,看似火力持續輸出,實際上是無法確保射擊命中概率,每一發靠的都是運氣。

戰列艦看似是有8~9門大炮,實際上可以把他看成以3~4門炮為一組的2~3門炮組,多炮齊射是為了提高單次射擊的命中概率;多炮組輪射是為了火力修正,為下一次射擊提高命中率。一切為了命中,沒有命中則沒有火力輸出

以上是我的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