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2020年新三板“淘金潮”:頭部券商火速馳援個人投資者,抓住精選層企業“魚躍龍門”上市機遇

2020年新三板“淘金潮”:頭部券商火速馳援個人投資者,抓住精選層企業“魚躍龍門”上市機遇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劉超鳳 陳鋒 上海報道

久被冷落的新三板在2019年年末的時候,終於迎來重大利好,而在此利好的影響下,2020年的新三板或將出現一波新的“淘金熱潮”。

修改後的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新三板的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的投資者准入資產標準分別為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這較此前統一的500萬元門檻有明顯的降低。與此同時,修改後的辦法還將個人投資者資產標準由金融資產調整為證券資產。同時,新辦法優化投資者適當性持續管理,要求主辦券商結合投資者信息及其參與掛牌公司股票交易的情況,及時更新評估數據庫,主動調整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

1月3日,中國結算官網發佈《關於優化全國股轉系統賬戶標識有關業務的通知》,宣佈可網上為自然人辦理“全國股轉系統賬戶標識”新增業務。《華夏時報》記者從市場獲悉,已經有券商在同一時刻為個人投資者開通新三板投顧業務,國泰君安“君弘APP”於當日就上線了新三板開通的業務。

“此前的新三板,基本屬於機構投資人和做市商之間的遊戲,交易量極少,完全把個人投資者擋在門外。現在把個投門檻大幅降低之後,將帶來兩個效應,一是個人投資者有機會參與新三板優質企業的投資,另一是券商作為做市商的熱情被徹底激發,可以帶領高淨值投資人一起投資新三板企業。”1月6日,上海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負責人丁凌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頭部券商迅速行動

作為頭部券商,國泰君安、申萬宏源證券是業內首批為個人投資者辦理網上開通新三板投顧業務的券商做市商,可謂神速。

“投資者將根據風險匹配原則在線開通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等不同交易權限。國泰君安君弘APP預計將成為首批為投資者在線開通新三板相關權限的券商APP,不僅支持一站式在線開通,同時自動檢測投資者開通資質。同時,國泰君安堅持投資者教育,在君弘學堂中開設新三板投教專題,普及投資者教育,提升投資者對於新三板的投資能力。”對此,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1月7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無獨有偶,作為與新三板市場共成長,在新三板業務投入時間最久、投入人力最多的券商之一,申萬宏源證券歷來重視新三板業務。“自2019年12月30日起,申萬宏源即按照新的掛牌公司股票交易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規定,正式開始受理投資者掛牌公司股票交易權限開通申請。其中,個人投資者可以臨櫃或通過公司網站、手機APP等非現場方式申請開通掛牌公司股票交易權限。”申萬宏源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對於新三板制度改革,前述國泰君安負責人受訪時坦言,對投資者來說,准入門檻降低與分層設計將便於佈局更多新三板掛牌機構,增大投資範圍。新增的精選層中的掛牌企業有望在一年後申請轉板至滬深交易所,投資者更是有機會因此搶先聚焦主板上市機遇。對資本市場來說,本次新三板新規通過降低門檻、分層管理、交易規則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方面將煥發資本市場配置活力,豐富資本市場的梯度;另一方面增加市場參與者,盤活上市公司,提升競爭力,從而帶來相關個股估值潛力的提升。

而申萬宏源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新三板改革是完善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其核心是從小微企業到中大型企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滿足中小微企業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促進中小微企業進一步規範發展,真正做到普惠金融。

除了券商之外,公募、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在積極參與新三板改革業務。“實際上同樣作為做市商,無論是公募基金或者私募基金,相比於券商,在搶佔個人客戶方面都遠遠不及。因為券商無論在線下還是線上都擁有極為豐富的客戶資源,尤其是大客戶的數量;而且在整個新三板數十家做市商內,券商的佔比也是最多,在新三板企業分層上,對於掛牌企業的瞭解程度也更高。”1月8日,上海一家中型私募機構合夥人張方傑受訪時坦言。

券商做市商流失局面將改觀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當新三板能夠成為機構與個人投資者共同參與的資本市場之後,這其中的業務“蛋糕”也大大的增加,曾經一度出現的券商做市商“離場”的尷尬局面也將改觀。

1月8日,《華夏時報》記者獲得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已有13家券商徹底揮別新三板做市業務,包括東方財富證券、大同證券、川財證券等,新三板做市商從2018年底的92家,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79家。同時,若以一家做市商退出一家企業為一次來計算的話,去年三季度做市商退出案例竟然達到1174次。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去年9月份做市商退出案例總共為73起,雖然相較於當年7月和8月的137起和101起有所減少, 但僅2019年9月30日,就有5起做市商退出案例,其中廣州證券退出聯訊證券、華嶺股份、德鑫物聯3家掛牌公司的做市業務,廣發證券和安信證券分別退出奔騰集團和聯飛翔的做市業務。

而從頭部券商來看,2019年以來,國泰君安、長江證券、安信證券等券商的做市公司數量則維持在百家左右,顯示了頭部券商對新三板的堅守。

“事實上,新三板的改革一直在進行中,經過7年的發展,雖然去年新三板做市商減少以及退出做市的案例增加,但是現在看來,留存下來的券商手中還在做市的企業,其中絕對有好公司。這些企業在經過幾年孵化,極有可能‘魚躍龍門’成為主板的上市公司,這也是券商開始火速行動起來,配合政策帶領個人投資者參與其中的重要原因。”對此,上海一位新三板長期資深觀察人士李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不過在李佳看來,個人投資人參與新三板投資伴隨著券商服務的提升,並不意味著其中的風險降低,畢竟新三板的交易制度與主板不同,掛牌機構的申報交易價格也要遠遠高於主板上市公司,一旦踩雷也有可能損失慘重,所以個人投資者在尋找投資標的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