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老師讓小學二年級的同學相互批改作業?

易木建哥


老師讓同學之間互批作業,這種方法很好!一; 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二: 增進同學之間所學旳知識交流,共同提高學習成績。三: 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人際文流。


夙勇1


二年級的孩子怎麼了?他們不是學生嗎?相互批改作業又怎麼了?這難道不是孩子自我提升的很好的一種手段嗎?很多家長習慣性的去懷疑老師、諷刺老師,要知道老師這麼做不是推卸責任,不是敷衍學生,不是自己偷懶,而是在促進孩子們更深刻的理解所學到的知識,當然很多資質平平的孩子在過程中把這樣的事情當成一件好玩的事,自然是學不到東西的。為什麼這麼說?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知識,不如讓他們把知識講出來的效果更好,這是為什麼能夠在班級講臺上講題的學生成績一般都不差的主要原因,一個孩子能夠講題,他們就真的能夠理解題目,而且還要經得住質疑和提問,所以很多老師喜歡讓學生到講臺前來講課。

當然,如果一個孩子不但能講課,還能夠去判斷別的同學做題過程中每道題是否準確,孩子就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越來越像“小老師”的境界,而這種境界的達成,需要孩子能夠百分百的掌握要批改的作業(或者是試卷)。

當然很多老師批改作業或者試卷時,會選擇讓同學們相互交換試卷,老師在黑板上講解,同學們在座位上相互批改。

這又怎麼了?

別總說你的小時候,你小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呢,你小時候還可能吃不飽穿不暖呢,你小時候學業的壓力還沒這麼大呢,就像小學二年級學到的單位換算和比較一樣,任何的比較要在同一標準下才有意義,在比較大小的過程中,1米和1釐米的比較,孩子們是要先換算單位的,在相同的單位下才能比較出大小。

同理,孩子的教育也一樣。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未來對人才的要求在變,你不變,自然吃虧的就是你的孩子!


九鬥學生心理


老師讓學生相互批改作業,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我上學的時候,還有老師指定學生上講臺講課的。這有幾個好處。

1 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專心致志,專心聽課。因為怕抽到自己頭上,不得不用心了。

2 如果自己不學懂 ,就改不了,促使自己學好。

3 可以使學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4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判斷力。

可能還遠不止這些。

所以,讓學生互改作業,對學生只有益處而絕無害處。應該提倡與支持!(絕不是老師想偷懶!)


陳懷元


可以讓孩子互改簡單的拼音、字詞或口算,改後老師還得再檢查,不能完全不管,應付了事。畢竟那麼大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學會檢查別人作業,體會一把當老師的成就感,但不能絕對信任和放手不管。


那些年16124988


以前的老師可以挑燈批改作業,而現在的老師只負責佈置作業,晚上他們要去補習班嘛,哪有時間批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