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西控+國家級城鄉融合發展實驗區,成都城西再迎重大利好

大家都沉浸於2020年到來的喜悅時,有一個2019年發佈的新政策的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但這其實是成都西部片區的重大利好消息,關心成都西部片區發展的購房者尤其應該重視!

國家發改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等十八個部門,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12月27日正式公佈了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其中“四川成都西部片區”赫然在列。

對成都熟悉一點的朋友都知道,成都目前的城市發展策略是“西控、中優、南拓、東進”。

西控的區域具體是哪些呢?

主要是下面這四個區域:成都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蒲江縣、邛崍市、溫江區與郫都區共計四市兩縣兩區這一廣闊的區域。西控+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成都城西再迎重大利好

圖源: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

對成都的西部片區為什麼要採取“控制性發展”呢。這又回到成都的地勢上,成都西三環路往西50餘公里外,已經是大山——岷山。首先是地勢限制了,往西去,土地不多,發展空間受限。

其次是上風上水的地理限制,成都這麼一個超大城市,主要的生活生產供水,都來源於西邊的岷江。成都西是成都重要的生態涵養地。自古就是李冰父子開鑿的都江堰精華灌溉區。

西控+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成都城西再迎重大利好

圖源: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

因為“西控”,到了現在,一些買房的朋友稱,“西控”是西邊受了限制,對西邊發展不利,今後房價受影響。

錯了,真錯了……

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受控制發展開發的區域,出發點是要保護該區域的自然環境,土地不會賣那麼多出去修房屋、建工廠,所以更應看好成都西部的前景。

城鄉融合這個話題,對成都來說不陌生,早在數年前成都已經開始著手做這件事。此次國家發改委公佈“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成都入選也在意料之中。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四川成都西部片區的試驗範圍為成都市溫江區、郫都區、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大邑縣、蒲江縣。面積約7672平方公里。

西控+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成都城西再迎重大利好
西控+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成都城西再迎重大利好

圖源《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

而成都“西控”區域,也正囊括以上8個區縣。

在“西控”的思路下,成都西部片區究竟應該怎樣發展呢?

在成都的層面上,一定是發展綠色、低炭產業,發展現代農業,觀光旅遊、文化康養以及創意科技等新興產業。成都的工業會去哪裡呢,翻過成都東面的龍泉山脈,到了簡陽地界,方可大展手腳。一句話是工業在東,綠色在西。

西控規劃中另一個非常重要舉措是提出優化軌道交通線網,通過優化我們軌道交通線,選線和站點的設置,將沿線的特色鎮和站點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軌道交通來帶動西部區域更好的發展。

目前成都西部片區的軌道交通已經走出了成都二圈層正在抵達三圈層,比如成都已經開通西達郫都區犀浦的地鐵2號線,西到郫都區的有軌電車2號線,新開通到新津的地鐵10號線,正在修建的地鐵6、9、17號線,成都開到都江堰、彭州的動車,成都開到蒲江的鐵路交通等等,都會對成都西部片區發展帶來極大便捷。

西控+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成都城西再迎重大利好

成都地鐵在建線路

這次,在西控的基礎上,在搞國家級的“城鄉融合發展試驗”,這兩種利好疊加,對居住在該區域的市民,對在該區域買房的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兒。

同時,“國家級試驗區”開始建設,無疑會對成都西部片區的發展帶來加速度。比如在這份文件裡,國家要求,城鄉融合發展要在11個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封面新聞記者瞭解到,這十一個方面的比較重要的一點“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這在成都的彭州和郫都區已經有成功的試驗案例,“農地入市”,會極大地加速當地的發展。

所以,成都西部,西控+“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實驗”,對買房在成都西的購房者而言,無疑是件好事,如果你正在猶豫買成都哪個方位,上面這些文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鏈接

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公安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並公佈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分別是:浙江嘉湖片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廣東廣清接合片區、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山東濟青局部片區、河南許昌、江西鷹潭、四川成都西部片區、重慶西部片區、陝西西鹹接合片區、吉林長吉接合片區。

城鄉怎麼融合?十一個方面先行先試

《方案》提出,試驗區要聚焦十一個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試,包括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機制,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臺,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體制機制,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

封面新聞記者 楊弘農

和我們分享你的買房故事

這裡是最好的傾訴平臺

華西都市報房產官方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