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2019年12月5日至9日,为期4天的“中线通水五周年京豫携手共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周年纪念活动举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30多家中央、北京市以及省市主要媒体的记者,实地踏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及沿线城市,聚焦“保水质、护运行”工作和各地生态产业发展情况。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12月7日上午,在位于淅川陶岔的渠首大坝,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架起直播设备、运用无人机航拍,通过视频和文字图片同步播发现场采访情况,向外界展示这一“世纪工程”的风采。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除了受邀的30多家中央省市的媒体外,这次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五周年纪念活动还特别邀请了部分北京市民参加“丹水两地情”活动。这些市民和媒体记者一起,亲睹水源地优质水源和保水质、护运行的实际工作,亲身感受水源地南阳的风土人情、厚重文化。在丹江水库,大家一起乘船感受库区风光,水质监测工作人员还现场抽取丹江水供大家品尝。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北京市民代表张凤敏说,“我第一次来南阳,在了解到南阳人民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付出的巨大贡献后,我深深体会到了水的来之不易。今天,在现场又看到这么多护水员保护水质,我们喝得更放心了。”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数天的行程中,采风团先后走进南阳淅川、内乡、西峡、邓州和三门峡卢氏、洛阳栾川等地,围绕京豫协作对口帮扶、绿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集中采访。在位于内乡县的福瑞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该公司董事长赵薇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托管种植模式,他们已种植金钗石斛200万株,免费为村民培训石斛、构树的种植技术,正带动近百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5周年。通水5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调水超258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5859万人。据了解,2014年北京市与河南省开展结对协作以来,双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北京市每年安排协作资金5亿元支持水源区建设,组织在京国企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开展对接合作。仅在南阳一地,北京市就累计投入协作资金7亿元,实施产业项目近200个,落地产业项目36个、投资50多亿元。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 京宛一家亲

5年多来,京豫两地把中线工程水质保护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水源区实际情况,两地大力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发展,支持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出“渠首印象”“栾川印象”等一批绿色农产品品牌。



记者 鲁宁 张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