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實現自己的諾言了嗎?你怎麼看?

鳶飛九天2018


事實上,普京從來沒有說過“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及類似意思的話。

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媒體、學界在提及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時,經常引用一句所謂普京霸氣外露的話:“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蹟的俄羅斯。”可以見到的其他版本還有:“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等。

這句“普京語錄”在中國流傳很廣,甚至成為當下中國很多人觀察普京和俄羅斯的一個“圖騰”。

根據俄羅斯政治學者和研究俄羅斯當代史的歷史學家都表示,普京沒說過這句話。俄羅斯一些漢學家更直截了當地說,世界範圍內只有中國媒體、學者把這句話歸到普京頭上。

其實是中國媒體以訛傳訛,沙皇俄國首相斯托雷平倒是說過類似的話。斯托雷平於1906年被沙皇任命為首相兼內務大臣,彼時的俄國正處在因日俄戰爭失敗所導致的困境中。斯托雷平一方面以鐵血手段整頓秩序,另一方面全力推進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大規模改革。1909年10月1日,斯托雷平在接受當時的《伏爾加河報》採訪時說:“給俄羅斯20年內外安定的時間,它將變得讓你認不出來。”只是隨著斯托雷平1911年9月遇刺身亡,他所憧憬的這一前景也灰飛煙滅了。

普京當政後對斯托雷平推崇有加,稱其為真正的愛國者、智慧的政治家、為國家和民眾服務的榜樣。普京對這句“斯托雷平語錄”也很熟悉,並在2011年主持召開紀念斯托雷平誕辰150週年組委會會議時引用過,用以稱讚斯托雷平的改革和對俄羅斯發展前途的信念。但普京同時不忘強調,這句話不是別人,而是斯托雷平說的。

從普京對斯托雷平的推崇,結合普京的執政軌跡和思路,似乎不排除普京也有“20年情結”,但他確實沒說過這句話。在中國,究竟何人或哪家媒體最早傳出這句“普京語錄”已不可考。中國的媒體或學界自主創造出這麼大的一個烏龍已經令人不解,更令人遺憾的是在長達十多年時間裡,這句話居然越傳越廣,那些引用的人對此信以為真,無人求證真偽、探究來龍去脈。

其實,僅從邏輯上講,在現代政治和輿論氛圍下,普京作為一個政治家甚至是政治“精算師”,絕不會說出這麼露骨給自己挖坑給自己下套的話。同時,世界範圍內只有中國媒體和學界引用這句“普京語錄”,加之又有不同版本、引用時都不註明出處,從中也可看出不是那麼靠譜。

普京從2000年擔任俄羅斯總統起,至2008年卸任(連任二屆)當了8年總統。後來俄羅斯修改憲法,總統允許做6年,可以連任二屆。這樣從2012年起,普京又當選總統,2018年再次連任總統,可以至2024年卸任就滿20年了。雖然普京實際上沒有說過這句話,但在普京當政時期俄羅斯還是取得了很大進步。

2019年的俄羅斯,和1999年甚至1991年的俄羅斯相比,不知強大了多少倍。

雖然蘇聯解體後,給俄羅斯留下了1.5億的人口,1709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最重要的是數量龐大的核武庫。但葉利欽時代的教訓深刻表面,這些都不足以讓俄羅斯東山再起。

在蘇聯解體後,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落井下石,企圖徹底打垮俄羅斯的機會,不僅低價收購蘇聯國有資產,還組織北約不斷東擴,將蘇聯的盟國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以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蘇聯加盟國納入北約,東德也被西德吞併,北約對俄羅斯步步緊逼。

不僅如此,北約還打垮了塞爾維亞、伊拉克等俄羅斯的友好國家,進一步拔掉北極熊的利爪。此時的葉利欽一心想要融入西方,加入北約,但被西方國家無情拒絕。雖然晚年的葉利欽與西方劃清界限,並與東方大國越走越近,但積重難返的俄羅斯元氣大傷奄奄一息。

正是在這樣危機四伏的困境下,普京臨危受命,在承諾不清算葉利欽的同時,普京對葉利欽時期的“七寡頭”大開殺戒,奪回了國家大權。 緊接著,乘著國際油價上漲的東風,俄羅斯綜合國力迅速增長,普京的支持率居高不下。

普京除了在俄羅斯推行改革,形成“強總統、弱議會、小政府”的俄羅斯特色體制,普京還四面出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較量。雷厲風行地解決了車臣、南奧塞梯以及克里米亞問題,在敘利亞委內瑞拉普京挺身而出派兵與美國抗衡,雖然導致俄羅斯更加孤立,但擴大了俄羅斯的迴旋空間,更重要的是讓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重新認識到了俄羅斯仍然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斯經濟連年高速增長,國民財富得到了80年代以來前所未有的增長。 2003年-2007年俄羅斯GDP平均增速在7.5%左右。俄羅斯GDP的世界排名也從2000年的第20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9位。可以說,在這8年期間,俄羅斯是世界範圍內提升GDP名次最快的大型經濟體。

普京也雄心壯志,在2003年的《俄羅斯聯邦政策構想》中提出,到2020年,俄羅斯GDP要位居世界前五。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普京的支持率高達71%。而且受普京所支持的梅德韋傑夫在2008年的總統選舉中,支持率也高達70.28%。但也正是“梅普組合”旋轉門開啟的時刻,俄羅斯經濟卻遭遇了寒冬。

在2008年秋冬之交,美國製造的金融危機開始席捲新興經濟體。在危機最嚴重的2009年,受到大宗商品國際市場價格驟降和盧布貶值的雙重影響,俄羅斯經濟陷入負增長(GDP-7.82%),GDP由上年度的世界第9位,直接掉落進世界第12位。

不過,在2012年普京重新成為俄羅斯總統前後,俄羅斯經濟有所起色(增長率在4%左右)。在當年的總統競選中,普京仍把GDP進入世界前五作為2020年的目標。 2010-2012年俄羅斯GDP 增長率 回升到4% 左右。

但是,由於2014年之後,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在烏克蘭挑起顏色革命,烏克蘭倒向西方集團,普京被迫奮起反擊,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和支持烏克蘭東部勢力,而導致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狂風暴雨般經濟制裁,俄羅斯經濟增長率持續徘徊在低位。

目前看來,俄羅斯經濟世界第五的期望已經變得遙不可及。2018年,俄羅斯GDP為15764.88億美元,總量小於韓國,僅位居世界第12位。

很明顯,長期依賴能源資源的俄羅斯並沒有將所獲得的出口外匯用來投資“互聯網經濟”。

在普京第四任期開始的時候,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的收入仍然佔到俄羅斯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世界新信息革命和大國競爭中,俄羅斯基本上是缺席的。

隨著俄羅斯與中國的各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俄羅斯藉助中國“一帶一路”,開發遠東和振興東北,同時也有助於中俄在地區安全和經濟合作夯實戰略伙伴關係。顯然,開發遠東是俄羅斯經濟振興的戰略性舉措。俄羅斯與中國共同開發遠東地區的前景廣闊而且遠大,俄羅斯的經濟總量進一步提升還是可以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