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孩子抢走了,这个时候父母怎么做才好?

笑出小虎牙


我家的女儿一岁8个月,比邻居家的小男孩儿大了2个多月,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情况。

邻居家的孩子总是抢我们的玩具,我们拿什么他抢什么,我们玩别的,他又立马扔掉自己手中的玩具,去抢我女儿的。虽然他妈妈看到就会阻止他,说不可以抢姐姐的,但似乎不起任何作用。大人一不注意他还是会抢。

我仔细观察了我女儿的反应,一开始我女儿会愣住,然后也不敢上去和她抢,就自己再拿个别的玩具来玩。

后来我和她妈妈发现这样下去不太好,孩子会不敢做出合理的争取。于是我们就总结了一套方法(这套方法不光在抢玩具的时候用,不抢的时候也会用到):

“我”的玩具,我不玩了你才可以玩,我不让你玩你就不可以玩。小孩子哭两下是正常的,关键是哭以后要明白点什么

这个是树立“物权意识”。对小孩子来说,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没有任何交流,直接去“拥有”——抢,但大人要帮助小孩子树立“物权意识”:我自己的东西,我对它就有完全的支配权,我想玩就玩,想让谁玩谁才能玩,不让谁玩谁就不可以玩。如果别的孩子来抢,大人要阻止,同时教育两个孩子,说明这个东西是谁的,不经对方同意,自己不可以玩。

当我们不玩的时候,让对方家长来征求我女儿的同意,问他们是否可以玩(因为小孩子都还不会说话,我们叫她点头,然后不哭不哼唧就代表默许)

这个步骤很关键:一方面征求小孩子同意,让他有了被尊重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们并没有就此逃避抢玩具的问题(有些家长把两个孩子拉开以后,就尽量不让孩子来往了,这里不建议这样做),而是直面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抢归抢,孩子不懂事嘛,不抢了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开心的玩下去的。


当孩子们不争不抢的玩的时候,我们要在旁边对孩子们唠叨几句:我们很大方是不是啊、很友善对不对啊,我们懂得分享……。当弟弟玩我们玩具的时候,我们尽量多让他玩一会。如果你实在不想让他玩这个玩具,就尽量给弟弟找个别的玩具来玩。

遇到问题一定不要逃避,邻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把孩子问题处理好了,大人们的关系也会更和谐,同时大人们要给孩子们做表率,和睦相处,礼尚往来等等。

持续回答育儿类及教育方面的问题,欢迎评论、关注哦~


杨树己


我儿子三岁多,有一次去商场玩具区玩积木,我儿子刚搭好,这时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跑过来了,一巴掌就把积木拍塌了,我儿子就跟他嚷了两句说,这是我搭好的积木,不要拍。那个孩子还是继续拍,他妈妈就在旁边坐下来,一声不吭,我儿子就去抓他的手不让他拍了。那个孩子看到积木拍塌了就在旁边自己玩。我儿子当时很生气,我也觉得这孩子有点淘气,不过当时没有说啥,就说了一句,小弟弟会跟你道歉的,他只是想跟你玩。结果那个孩子一声没吭,他妈妈就那样看着。我当时有些火,然后接着我跟孩子继续搭积木,刚搭好,那个孩子又来推,他妈妈又一声没吭,当时我就生气了,说了一句,这是哥哥刚搭好的,你不要推了!他妈妈好像还挺不满意的对那个孩子说,过来,在这边玩!语气很不好!当时挺无语的!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对与错,让他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小应该培养是非观。


蒲公英也可以很美丽


说说我家的宝妈的做法吧,虽然对待我们家宝宝的作用很大。

我们家宝宝天生胆小、含羞,不愿意接触陌生人,包括陌生的小朋友。在被小朋友欺负或者抢玩具时,有时候的表现是“茫然”。就是不哭不闹,也不去抢回来,可能孩子想“为什么要拿走我的玩具”那种。

后来长大到2岁多后,有了对物品所有权的概念,一般被抢了玩具,不会哭闹,会跑过来给我们说,有时也会跟着抢玩具的小朋友后边,一直小声念叨“那是我的,还给我”。

我和宝妈最开始的想法是,避免孩子被欺负,这样躲着避免孩子纠纷,好像也算是保护她自己吧。可后来宝宝3岁了,我们发现,这样不行。因为宝宝更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所以,后来被抢了玩具或者在玩公共游戏设施时,宝妈都会带着宝宝,去找小朋友要回来,或者给其他小朋友说,这是公共的,一起玩的时候要排队。

现在,宝宝的胆子大了一些,知道主动去和小朋友沟通。

其实这种事情的处理办法是根据每个宝宝的性格来教育的,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像我们家宝宝胆小怕事,就要往强势一点的方向去教育。

如果宝宝本来就胆大,被抢玩具后就出手抢回来的,就不能这么教育了,可以往分享啊、讲道理这类方向去教育。比如胆大宝宝被抢玩具后,可以告诉宝宝,去和抢玩具的小朋友说,没经过允许,是不能抢玩具的,在通报过后没有得到回应,并且自己不愿意别人玩自己玩具的,就可以抢回来。

总之,抢玩具这种事情,一般是不能容忍的,不然养个受气包孩子。

一点要宝宝懂得:

1、自己的玩具可以交换、可以分享,但不能别人抢。

2、自己先要礼貌的讨要,讨要无果可以抢回来,不能被人随便欺负。

3、公共玩具或设施,一定要排队玩。


楠秋爸爸育儿经


我现在就是带着我崽住在农村,因为我们这儿孩子比较多,差不多的有八九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总会抢玩具的,并不是别人家没有,而是还是都是喜欢别人家的玩具。这是大多数孩子的心里。

每次有人带着孩子来我家玩我都会主动叫我家宝宝去拿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如果别人来抢我孩子的我都会说,我们要分享玩具给别的小朋友,以后你去别人家他们也会给你玩的,如果不分享以后没人会跟你玩了,大家都不喜欢小气又爱哭的小朋友。



他从会走路我就教他这些,现在只要有人来我家他就会带着别的小朋友去我们放玩具的房间玩。

我们楼上的人家就是奶奶带着的,只要人家抢她家孙女玩具,她就会说,你看着你儿子别逗她哭咯,别抢她玩具咯,还给我孙,就这样久了,只要别人去她家玩就是这样说,去别人家里玩也一样,说什么把玩具给她孙女,别逗她孙女哭,现在她带的两个孩子都是这样,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家的也要。


我觉得孩子现在的教育最重要,不要以为他听不懂,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只要你多说说就会好很多。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四次,慢慢地他自然就懂了。


岁影流年vicy




分情况,不能一而视之。

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果别的孩子属于淘气故意欺负你、捣蛋的那种,我会直接制止!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必须的!

记得一次Andy2岁左右在小区玩滑滑梯,忽然过来两个小男孩,属于特别淘气缺乏教育的那种,直接过来把Andy的玩具汽车抢走了,我说“这是小妹妹的,没有经过小妹妹的同意,不能拿!”那两个小男孩拌着鬼脸就跑了,再看Andy一副惊魂未定的感觉。我很庆幸我保护了我的孩子。



自己想办法!

其实我是主张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来解决的,别的孩子来抢自己孩子的玩具,这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应该怎么办。这对他以后面对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好处,他能更好的面对苦难。

如果别的小朋友不是故意抢你的东西,特别是那种比咱家孩子小的没有物权意识到小朋友,我觉得还是应该引导孩子自己解决。



一次Andy在楼下玩小挖土车,一个小男孩过了趁她不注意把小挖土车推走了。

“妈妈,他把挖土车推走了”

“宝贝,你想想应该怎么做呢?”

“抢回来?”

“太粗鲁了,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是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

“告诉他妈妈,让他妈妈要回来。”

“可以,但是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告诉他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得经过我的同意。”

“不错,是个好主意。你可以试试”

Andy就跟在小朋友旁边说同意给他玩,然后教给他怎么玩更好。

孩子就这样一点点长大了。


爱子思考


曾经有过这样的遭遇,儿子带一辆合金汽车玩具到小区玩,有个男孩看好了儿子的玩具,想从我儿子手里拿车玩。陪他一起的老人把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塑料车地给我儿子说先换着玩。

后来老人带的孩子哭着喊着不肯换回来,老人就直接跟带我儿子下楼的小姨说,先换着玩两天,过两天换回来。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遇到别的孩子抢自家孩子的玩具要区分情况

小姨等我下班回来和我说了这事儿,我就在想,如果我在场怎么处理,我想还是会分情况的。

一是如果孩子们都比较熟悉自己商定好交换,这是孩子处于交换敏感期,如果价值差别不是太大,第一次不干涉,不过会加强对金钱的教育。

可以试着给孩子做买卖东西的游戏,让孩子对于等价交换有个大致的概念。这样一方面孩子可以享受交换的乐趣,另一方面还能学会认识物品的价值。

二是如果是小朋友硬抢玩具,而自家孩子又能保护的情况下,静观其变。

这也是孩子将来进入团体生活,比如幼儿园、小学等有可能遇到的情况,静观其变,看看孩子如何应对。

在保证双方孩子不被对方伤害的情况下,不用去干涉。

但是还是要注意防止熊家长出手伤害孩子,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控制好局面。

三是如果孩子自己处理不了,玩具别抢了。

带着孩子一起找小朋友或者孩子的家长把玩具要回来。

这是物权界限的问题。

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权利拥有和拿回来,而且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的合理的诉求,父母或者上学以后老师是自己可以依仗的力量。

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让孩子平和地跟小朋友说“这是我的”,或者如果玩具在别的小朋友的手里,可以告诉别的孩子“请还给我”。

一般情况,在家长陪同时,孩子重复这句话3遍之后,别的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就会把玩具还回来,一般小点,被宠坏的,就只能找家长了。

————————
我是晨光微晓,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关注我,点赞转发支持,谢谢!

晨光微晓


小孩子在一起难免有冲突,大人要认可孩子感受,情绪平复后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分享一下我宝的经历。

被毁坏的粽子

明天端午节,小宝从幼儿园出来举着自己做的黏土粽子,绿色是粽叶,白色是糯米,还有黑色的眼睛和心形的红嘴唇。看起来确实很拟人化的一个粽子。小宝很得意地说:“我做得粽子特别好,别人都没有我做得好!”看来老师表扬他了。

接了若宝去栗子托管班去参加包粽子的活动。我们到时,已经有很多人都开始包了,看着视频现学现卖地包宝塔粽、四方棕和三角粽,有模有样的,开心乐享。包完粽子,听说要煮的话,需要一个小时,等不及了,我们打包了生粽子准备回家煮。小宝与小朋友们玩得正酣,不肯走,我跟他约定了十分钟到点后,他又拖延了两分钟,我们正准备走,结果小栗子过来说想看看小宝的黏土粽子,小宝给他看了,可是他一下子就使劲捏坏了。小宝本来不想走,这下子炸了毛,大哭起来,怎么安慰都不行。这时候栗子爸爸过来让小栗子道歉,这时候道歉根本听不进去,愈发哭得厉害了。我赶紧蹲下来抱着小宝安慰:“哦,妈妈看出来了,你的黏土粽子坏了,这么可爱的粽子坏了,你一定很伤心。是不是?”小宝还是哭,“妈妈回家帮你再做一个,好不好?”还是哭。这时候,栗子妈妈拉了栗子过来,让栗子想办法解决自己闯的祸,栗子不知道怎么办,栗子妈妈问是不是可以现在就再重新做一个。小宝同意了。

于是栗子妈妈找出来4种颜色的黏土,由小老师陪着重新做。黏土软软的,揉或搓还都没有那么容易,怪不得小宝那么伤心自己的作品被弄坏呢,肯定是费了不少功夫做好的。

好不容易重新做了一个,可是小宝还是不满意,连煮好的粽子都没有心情吃呢。心爱之物被毁坏,是没有什么新的可以代替的。小孩子也不例外。任何一个小小的纠纷就有可能在孩子的心灵留下伤痕,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落疤,不容易抹去呢。

当小朋友发生纠纷时,首先要允许孩子生气,生气对于他来说是个释放和发泄,表示理解他很生气,安抚他东西被破坏的心情,然后再让他面对现实,跟小朋友商量解决办法。这样锻炼的是孩子处理自己情绪和处理矛盾的自信。


容瑾育儿


我们小区有个小男孩,2岁多,就特别爱抢别人的玩具,只要小朋友谁出来拿着玩具,他看见了立刻跑过来一把抢走,而且他妈妈一般时候都不管。后来大家看见那孩子出来都会护好自己的孩子和手里的东西,也会有意无意的躲着他。

那时候我就观察了一下,小男孩如果抢了我家宝宝的玩具,她们如果没什么反应,我一般也不会反应过激。

如果孩子看着我求助的表情,我会问她:“你的玩具还没玩完,就被哥哥拿走了是吗?那我们去要回来好不好?你的东西别人没经你同意就拿走了是不对的,你可以去要回来的。”

因为那时候她们还不太会说话,一般我会带着她去要回来。如果孩子会表达了,我们可以先鼓励他们自己去交涉,如果交涉不了,我们要出面。

怎么要回来呢?我会带着宝宝蹲下来跟小男孩说:“妹妹的玩具还没玩完,你要想玩儿得问问她,或者可以拿一个玩具跟她交换啊,阿姨这还有个玩具,现在跟你换,你以后也可以像这样跟妹妹交换的。”

其实孩子是可以感觉到你的善意的,我从来没刻意躲着过那个孩子,每次看见他都会对他笑,慢慢的他看见我也会笑咪咪的。可能依旧会抢,但是我去要,他就会给我。

另外,我想说的一点经验就是,孩子们通常都会在相处中学会如何去处理这种事情,就比如我家宝宝,开始玩具被抢,她们通常都是没什么反应的,后面慢慢就会有意识的去保护,到后来会说话了,碰到别人来抢玩具,会大声的跟对方说不可以,我还没玩好。



其实这个话题看见很多种版本的处理方式,有的说孩子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有的说帮孩子抢回来这样他才会有安全感。但实际生活中,每次遇到的情况不同,家长们的处理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

我通常会温和的处理,原因是我家是两个双胞胎宝宝,抢玩具这个事儿可以说是一直在上演,每天的哭闹基本都是和抢东西有关,和别人家的小朋友抢东西可能家长们心里总是不痛快,但自己家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偏袒的,如果对待别的小朋友也都当孩子看,是不是就不会那么焦虑、为难呢?

自己的孩子每天也都是在吵吵闹闹打打抢抢中度过的,你不可能一直去帮助他们解决的。比如之前大宝一直抢妹妹的东西,而且总会动手,妹妹通常不会还手。但慢慢的我发现妹妹学会反击了,她不会主动招惹姐姐,但姐姐如果动手了或者触犯她利益了,她会毫不客气,而且出手很重。这就是日常生活中教会她的吧。


所以,小打小闹的就随孩子们去吧,但孩子如果像你求助了你也一定不要坐视不管,但也不要太过激,其实都是孩子,特别是我觉得不要在自己孩子面前言语犀利的去指责抢东西的小朋友,很多时候宝宝可能并没有那么在意,即使当时在意了过一会儿可以就好了,或者又玩儿到一起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是一个混迹育儿圈10年终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脚的双胞胎宝妈,是朋友圈中的辅食达人,育儿小百科,爱生活爱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与您一起同行,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哈。记得帮我点赞关注哦哈,谢谢!


帅帅育儿


同样的问题我刚刚经历过,我的做法是全部交给孩子来选择,他如果同意给别的小朋友玩,就可以让那个小朋友玩,但是那个小朋友需要为他抢人的行为道歉。如果不同意的话,就鼓励他过去同那个小朋友讲道理,要回自己的玩具。说说我们那天发生的事情吧。

前几天带儿子到楼下玩,因为刚给他买了一个拉风的电动赛车,一经开启,灯光闪烁,声音悦耳的,不出意外的刚到了楼前的广场就围过来了一群小朋友。

现在大部分的小朋友们都是很有礼貌的,围过来的小朋友们大概分成三类。一是胆子比较小,不敢过去,只是远远的看着,眼中有着羡慕的神采。二是胆子比较大的,直接走过来,和儿子聊天说说这个车好看走得快之类顺便摸摸。三就是直接上手抢着要玩的。那天就正好碰上了一个这样的孩子,儿子刚把车子停下来就冲了过来,直接拉着儿子下了车,看架势是要直接上去玩。

我及时的制止了他,先把他隔开然后问不知所措的儿子,要不要给这个小哥哥玩一下你的赛车。儿子的回答很懂事,可以。然后我才同那个孩子说,这个宝宝愿意给你玩他的赛车,但是你刚才把他拉下来的行为很不好,你需要和这个宝宝道歉。然后就是我自己想看到的结果,那个孩子同儿子道了歉并且和儿子说了谢谢,儿子也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心里面有什么阴影。

我觉得这件事情我做的还算正确,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吧。


开心爸爸的日记


孩子玩具被别人抢走,或是被别的小朋友打,父母心里确实很恼火。以前,我也是崇尚“与人交,和为贵”。平时也是引导孩子多分享,勿打人。后来我发现,这样行不通,你不动手不代表别人不动手。后来我就跟孩子说:遇到事情先用嘴说,实在行不通的话,别人怎么打你你就怎么还回去。

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

一次带豆豆去小区骑自行车,恰好一个小姐姐遛她的小兔子。豆豆看着可爱,很想摸一下。我看出孩子的渴望,就说:

“豆豆,你很喜欢兔子是不是?那你应该对姐姐说什么呢?”

“姐姐,我可以摸摸兔子吗?”

“当然可以啊。”

正当两个人玩得开心时,一个小弟弟过来了,他也想看小兔子,一把就把豆豆推到在地。豆豆没理会,爬起来继续看兔子。弟弟又推他一把,说:

“走开。”

豆豆依然没理会,看豆豆不在意,我也就没动声色,可是,我心里怎么说都还是不舒服的。当弟弟第三次拉豆豆衣服时,豆豆站起来大声呵斥到:

“弟弟,你不可以拉我的衣服你知道吗?”

弟弟瞬间被唬住了,他妈妈立马出来解围。我心里那叫一个爽啊!

如果你担心孩子身体弱被欺负,那就锻炼身体,让她强壮起来。

如果孩子遇到无助时,大人第一时间不应该是指责孩子没出息、胆小之类的,而是维护她。

平时的时候引导孩子学会社交,推荐《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一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鼓励她跟别人交往,遇到实在蛮不讲理的孩子可以选择避开,不打交道,咱不缺那么一个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