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簡介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簡介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位於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里半島,擁有非洲最長的海岸線,海岸線長3200公里,。北臨亞丁灣,東瀕印度洋,西接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西北接吉布提。總面積為63766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為62734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為10320平方公里。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簡介

索馬里東部沿海為平原,沿岸多沙丘;亞丁灣沿岸低地為吉班平原;中部為海拔500米-1500米的索馬里高原,自北向南和東南遞降;北部多山;西南部為草原、半沙漠和沙漠。蘇拉德山海拔2400米,為索馬里全國最高峰。

索馬里大部地區屬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西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乾燥少雨。年降水量自南而北從500-600毫米減至100毫米以下。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簡介

公元前17世紀以前,被稱為“非洲之角”的索馬里建立了以產香料著稱的“邦特”國。公元7世紀起,阿拉伯人逐漸移居此地,伊斯蘭教也隨之普及。在亞丁灣和印度洋沿岸建立貿易點和若干個蘇丹國。13世紀時曾建立過封建帝國。

1417年至1419年,鄭和率領的中國明朝政府海上艦隊在他第五次下西洋中,訪問了索馬里海濱的幾個城邦,其中包括木骨都束(摩加迪沙)。

1804年英國侵入索馬里北部地區。1887年索馬里北部,1925年索馬里南部分別淪為“英屬索馬里”和“意屬索馬里”。從1840年開始,英、意、法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和瓜分索馬里。1941年英國控制了整個索馬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9年聯合國決議將原意大利侵佔區交意大利托管。1960年,英、意先後被迫同意英屬索馬里和意屬索馬里獨立。

1960年6月26日,北部地區獨立。1960年7月1日,南部地區獨立,同日南、北兩部分合並,成立索馬里共和國。1969年10月,改稱索馬里民主共和國,1991年2月改現名為索馬里聯邦共和國。

1969年,索馬里國民軍司令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發動政變上臺,成立索馬里民主共和國。1976年7月成立“索馬里革命社會主義黨”並接管最高革命委員會的全部權力,同月西亞德任總統。

1991年1月西亞德政權被推翻,索馬里陷入內戰,多個政權並存。1991年2月,阿里·邁赫迪·穆罕默德成立新政府,自命為“臨時總統”,改國名“索馬里共和國”。1991年5月18日,索馬里北部宣佈獨立,成立“索馬里蘭共和國。索馬里內戰升級。

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上世紀70年代初,由於國有化政策過激,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經濟嚴重困難。80年代,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下,調整經濟政策,經濟一度好轉。1991年後,由於連年內亂,工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經濟全面崩潰。部分地方政權轄區局勢平穩,經濟有所改善。

索馬里的自然資源主要有低級鐵礦石資源儲量為394噸、錫21噸、錳6噸、鎢9噸、鎳13噸、鉻12噸、鎂10噸、鋅3.6噸、鋁7.2噸、石英石18噸、釩鉀鈾礦資源儲量在10到25噸之間、綠柱石和石膏等。此外,還有石油和天然氣。除綠柱石和石膏外,大部礦藏均未開發。漁業資源豐富但設備落後,每年平均捕魚1000噸。森林覆蓋率為13%。水資源貧瘠。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簡介

索馬里共有1050萬人,絕大部分是索馬里人,自然增長率2.2%。分薩馬萊和薩布兩大族系。其中薩馬萊族系佔全國人口的80%以上,分為達魯德、哈維耶、伊薩克和迪爾四大部族。薩布族系分為迪吉爾和拉漢文兩大部族。

索馬里官方語言為索馬里語和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意大利語。

索馬里的國教為伊斯蘭教,穆斯林數量佔總人口99%。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簡介

應邀到索馬里朋友家中做客,應當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準時抵達,屆時主人會高興熱情地在院門外迎候。客人進門,總是給主人家帶來歡樂喜慶的氣氛。女主人會率全體子女一一向客人行禮表示問候和歡迎,然後一一退出客廳。男主人開始同客人進行熱情友好的談話。

索馬里人對招待客人用的飲料十分講究,儘管因地區、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主要依靠牛羊肉和奶製品生活的索馬里人,在日常生活中駱駝奶簡直成了索馬里人須臾不可離開的常備飲料,因而,駱駝奶也就成了索馬里人傳統的待客飲料。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中間,茶水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料,也是社會交往活動中普遍使用的招待性飲料,在眾多的遊牧百姓中茶水招待幾乎成了設宴款待的代名詞。

同絕大多數索馬里人愛飲茶的習慣有所不同的是,迪基爾族人和拉漢文族人沒有飲茶的習慣,但他們喜愛用酥油煮綠咖啡豆當飲料喝。每當客人臨門,迪基爾族人和拉漢文族人便將煮好的酥油咖啡豆端上來,將咖啡豆盛在一隻木盤子裡,傳給每一位客人品嚐。客人吃過咖啡豆後,主人再將煮過咖啡豆的熱湯遞給客人,請每一個人塗擦在胳膊和頭髮上,然後客人學著主人的樣子,將酥油吸進自己的鼻孔裡,頓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滿足感和愉快感。

索馬里盛產乳香和沒藥,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香料之邦”。乳香是乳香樹莖皮滲出的樹脂凝固而成的一種膠狀體,性溫和,味苦辛,可用作活血、行氣、止痛的藥物,治療胸腹疼痛、跌打損傷以及癰腫等症具有顯著療效,經濟價值非常高。沒藥也是樹的莖皮滲出的脂汁凝固而成的膠狀體,可以製成消炎鎮痛、活血通脈的藥物。乳香和沒藥作為香料年代久遠,素享盛名。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喜愛在清真寺裡、婚禮慶典儀式上或者招待客人的廳室裡燃點香料的習慣。由於天氣炎熱,人們聚集在一起,腋下分泌的氣味,充斥廳室,有時實在令人難以忍受,因此,在索馬里人的家庭裡,經常燃燒少許的乳香,滿屋飄香,經久不散。每逢賓客臨門,主人招待客人喝過飲料之後,便取出一隻精製、小巧、玲瓏的銅爐,放入燃燒的木炭,撤上少許香料,室內頓時香氣四溢,沁人肺腑,賓主就在這樣一種芳香的氣氛中進行熱情友好的談話。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簡介

索馬里人招待客人的飯菜烹製獨到,風味特別,豐富可口。待客的主食有大米飯、玉米餅、椰肉餅、奶制糕點等,副食有牛肉、羊肉、雞、蛋、海產品、蔬菜等。香蕉是索馬里的主要農產品,個頭碩大,皮薄肉厚,味道香甜,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暢銷不衰,享有“世界最甜香蕉”的美稱。索馬里人招待客人時,餐桌上是少不了香蕉的,有供生吃的香蕉,也有香蕉飯、香蕉餅以及香蕉酒等。索馬里人在商業交往活動中,喜愛請客人到飯店、賓館進餐,用西餐招待,也有許多索馬里人同客戶的關係親密後,便將客人請到家中用傳統飯菜款待。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簡介

索馬里也是一個禁忌比較多的國家,外來客人需要注意熟悉、瞭解並給予尊重。在當地,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進入清真寺,男性不得伸手同女士們握手,不得當面詢問女士的年齡,不得打聽他人的工資收入,不得好奇地追問他人是否有情人,不得講一些有損於索馬里國家或者民族的話語,在穆斯林地區不得吃豬肉、馬肉、驢肉、騾肉等,不得飲酒等。駱駝在索馬里人的生活中或者心目中均佔有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將擁有駱駝的多少作為衡量貧富的標準,人們喜愛駱駝,愛惜駱駝,相互見面除問候人之外還要問候駱駝,交談中不得口出褻瀆駱駝的話語,未經許可不得給駱駝拍照等。索馬里人敬重駱駝的習慣是有來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