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我們在購買翡翠原石,尤其是在選購翡翠色料,特別是綠色料時,其分佈區域的形狀特點,一般會呈現點、絲、線、片等。


若要說最能突出翡翠之美,使其具有立體感的,當屬那寬窄不等的條狀線性綠色,因為它有頭有尾,頭部色重且豔,尾部淡而清麗,行內人稱其為色根。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找到色根對於購買有色的原石來說就是漲和跌的分水嶺,所以至關重要。翡翠的帶色部分在原石裡成片狀、帶狀、散點狀或筋脈狀分佈,賭石中顏色多少的判斷和翡翠的價值評估關係極大,是非常關鍵的技術因素。前人有很多成敗經驗教訓,行內總結了一句話叫做:“寧買一條線,不買一大片。”這句話的意思是,寧願買一塊只露出來一條綠線的開窗毛料,也不要一塊露出了整片綠玉的料子。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這裡說的一大片指的是翡翠裡的“靠皮綠”,也稱“串皮綠”、“膏藥綠”,是翡翠原石中綠色的一種表現形式。說的是一排的綠(石塊兩側均看得見)通常會比斑點狀弧形遍佈的綠更有發展潛力。緣故是這第一線綠如越過兩側則表明內部必須有綠,但無規律片綠不一定說明內部有綠,有的將會是翠綠色只遍佈在外皮。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因其綠色以臥性特徵生長在翡翠的表皮部位而得名,在翡翠的外表看到的是“一大片”,給人一種綠色很多的假象,需要賭色深,一旦切開來綠色非常薄,無法做成有價值的成品就會蒙受較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說“靠皮綠”是翡翠原石中最具有風險的一種綠色。如果於綠色的厚度沒有相當把握,那麼最好的選擇是“不買”。


所以業內人士常常認為“一大片”翡翠料子往往不能窺其實質,投資風險非常大,因而不敢貿然出手。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前文說的一條線指的是“帶子綠”,是翡翠原石中帶狀綠色的稱謂。實際上,“帶子綠”與“靠皮綠”都是同一種帶狀綠色,只不過表現為不同的兩種形式罷了。和“靠皮綠”是臥性的帶狀綠色不同,“帶子綠”是立性的帶狀綠色,在翡翠的外表看到的是“一條線”。“帶子綠”的綠色厚度是可知的,而面積未知。“靠皮綠”的綠色面積是可知的,而厚度未知。相對於兩種綠色的不同位置,對於“帶子綠”的深度預測,要比“靠皮綠”的厚度預測有把握得多。反之,對“靠皮綠”的預測則要比“帶子綠”的風險大得多。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當然其實這也和翡翠原石的綠色形狀特點有關係,如果一塊毛料上擦出了一條綠線,那麼這塊料子裡面的翡翠厚度基本就能判斷出來了。當然,也並不是說片綠下面就一定沒有翡翠,相反的,很多時候片綠底下也是能出翡翠,所謂的“線”和“片”,不過是一種表現形式,“線”是厚度,為立性,“片”的面積,為臥性。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而一片翡翠卻只能知道這塊翡翠的覆蓋面積,無法探知翡翠究竟吃綠深不深,切出來的是靠皮綠比深綠的概率要高得多,所以一般沒有眼力的新手是不敢隨便賭片綠的。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原石常說的“寧買一線,不買一片”你真的瞭解嗎?


所謂的“寧買一線,不要一片”,也不過是提醒翡翠原石初級玩家,不要對毛料內部的綠色厚度有過分的奢望。當然真正懂翡翠原石的資深玩家,都不會單單隻從這一點表現入手,還需要根據整塊石頭的表象比如場口蟒帶、松、種水、色等等來進行綜合判斷才能下最後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