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哪个更好看?一个刚柔并济一个尽显阳刚之美

书法艺术的字体形态,按照用笔方式和书写规范,被归纳为静态书体和动态书体,静态书体指篆书、隶书、楷书三种书体,这三种书体的共同点是结构严谨,用笔比较规范,每一笔一画都有标准化的书写方式,在笔法上的变化较小,导致线条的节奏感不强,因此,静态书法在书写中,对“法度”的概念非常重视,整体追求森严、端庄、平正、劲健的审美风格。

静态书体包括行书和草书,这两种字体在书写中,笔法上的自由度比较大,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在限制中自由发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因此,动态书法在用笔上可以体现出丰富的线条变化,凸显出强烈的节奏感,更容易从字体里看到书家的情感波动。

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哪个更好看?一个刚柔并济一个尽显阳刚之美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整个唐代是静态书法,确切地说,是楷书高度成熟的时代,经过篆书和隶书的铺垫,唐代在楷书上取得了大发展,各路书家各显其能,把书法的实用性推向了高峰。

自初唐开始,楷书领域就诞生了欧阳询(557年——641年)、虞世南(558年——638年)、褚遂良(596年——659年)、薛稷(649年——713年)四位书法大家,他们的楷书风格别具一格,自成一派,却保持着“清秀瘦劲”的共同特点,在用笔和章法上,都遵循严格的规范,为唐代书法“尚法”开了一个好头。

初唐开启的“尚法”传统,一直影响了整个唐代的书法审美趣味,接着,从中唐以来,在京兆府大地上,又相继诞生了颜真卿(709年——784年)和柳公权(778年——865年)两位楷书大师,把“唐人尚法”的书法美学理念,进一步推向了高峰。

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哪个更好看?一个刚柔并济一个尽显阳刚之美

欧阳询《皇甫诞碑》

毫无疑问,欧阳询和颜真卿是初唐和中唐最有代表性的楷书大师,那么,他们两位谁的书法更好看?更有味道呢?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回答,因为书法审美本来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跟人的口味一样,有人喜欢吃甜食,有人喜欢酸辣,有人则喜欢酸鲜口味,众口难调,只要自己喜欢的都是好的。

在书法审美上,主要有壮美、秀美、拙美、奇美几种风格。

壮美如铁血硬汉,挺拔俊朗,孔武有力,尽显阳刚之美。

秀美如妙龄少女,苗条匀称,婀娜多姿,流露出浓郁的阴柔之美。

拙美如同远古的陶器那样朴素自然,浑然天成,看不到任何雕琢的痕迹。

奇美如同平地起惊雷,峻峭奇崛,给人出其不意的感受。

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哪个更好看?一个刚柔并济一个尽显阳刚之美

颜真卿《多宝塔碑》

很显然,欧阳询的楷书吸收了壮美和秀美的特点,他的楷书字体借鉴了篆书的结构,字体瘦长挺拔,宛如苗条少女,笔画以瘦劲为主,看起来很有骨力。尤其在结字上,为了避免刻板、呆滞的印象,他把字体内宫紧缩,把外宫放松,在一紧一松,一张一弛中,盘活了字体的间架结构,流露出刚柔并济的审美特色。

颜真卿的楷书,更多地吸收了隶书的特征,以壮美风格为主。字迹笔画肥厚却没有臃肿之感,整体风格稳健、厚重、雄壮、端庄、大气,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哪个更好看?一个刚柔并济一个尽显阳刚之美

颜真卿《颜勤礼碑》

在用笔上,颜真卿喜欢把一些竖画向右边弯曲,呈现出圆弧状,有效中和了字体过于严谨庄重的特点。并且,在结字时,他喜欢把笔画之间的间距适当拉开一些,对增加字体的灵动之感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

可以说,欧体楷书和颜体楷书各具特色,欧体刚柔并济,追求圆正、匀称、挺拔的美感。颜体浑厚壮硕,追求阳刚之美,他们的楷书,都代表了一座审美高峰,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