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招生官如何看待各種生源的GPA

GPA全稱Grade Point Average,俗稱績點,是由學生提交長時間(3到4年)的成績單進行加權/不加權計算得來。


此前我也說過,GPA堪稱美國名校的敲門磚, 美國高校根據學生的GPA,判斷申請者是否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潛在的學術能力以及學習態度,是 申請美國本科必備的材料之一
那麼GPA的意義是什麼?招生官如何看待美高/國際學校/普高的GPA? 因為可能有些同學家長對GPA的計算還不瞭解,今天我就在這裡再次簡單說一下GPA的計算問題。

招生官如何看待各種生源的GPA

GPA的計算

GPA的計算包括 加權weighted和不加權unweighted。 很多學校對於高難度課程比如Honor和AP課程會採取加權政策 ,常規課程滿分4.0,而AP加權可以是4.5或者5.0。因此,我們就會發現,GPA滿分明明是4.0,有些學生卻可以拿到4.3。以GPA3.9舉例,如果是課程難度很高,GPA不加權的話3.9就屬於很不錯的了,而如果這是加權後的GPA,那麼3.9就比較一般。 UC加州大學的GPA又會採取另一種情況,它叫capped weighted——也就是說會給GPA設個上限,不讓無限制的加權,比如我有10門AP可以加權,但只讓算5門AP的GPA。

GPA的意義

GPA高,益處多!
在美國, GPA是證明申請者持續學術能力的重要指標 。 UCB招生官Ravey曾說過, 實際上,包括伯克利在內的很多美國大學,只把SAT當成一個門檻,它們更看重的是GPA(平均成績點數)和課外活動。像伯克利對GPA要求很高,國際學生也不例外,必須達到3.4分。
假設兩個申請者背景相似,那麼 GPA肯定高的那個意味著被錄取的概率更大。雖然真實情況下申請者們的各方面條件都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優秀的GPA至少在證明自身學術能力上已經佔據了優勢。


除此之外,大部分學校的獎學金和榮譽稱號對GPA都有門檻要求, 沒有一個優秀的GPA,國際學生申請獎學金基本沒有希望 。進入美國大學以後,如需報名參加學術項目或是申請助教崗位,學校對GPA也有相應限制。
GPA低,沒機會!
對於GPA,每個大學都會有相應的硬性指標,比如GPA底線3.0。在這裡, GPA就好像一個門檻一樣, 如果你的GPA不夠,等於說招生官根本不會看你之後的材料 ,直接“脆拒”。 且即使你的GPA達到了3.0的標準,別人的GPA都是3.5+,而你只有3.3,那麼除非你在“軟實力”方面非常出彩,不然也很有可能在這一環節被“切掉”。

不同教育體系的GPA

美國大學也會用不同的方式看待美高、中國國際高中、中國普通高中的學生GPA。

招生官如何看待各種生源的GPA


美高的GPA
美高的成績單可信度較高,因為美國大學比較瞭解美高 。如果你作為中國孩子在美高唸書,成績就特別重要。 當然,高GPA是一個方面,中國學生到了美高後,多在 理工科方面的表現比較好, 即使到了10年級、11年級,中國學生選AP課一般也還是偏理科,那麼如果你能在學業中選擇美國曆史、英語文學等課程並拿到高分, 做到“文理搭配”,那麼在在申請中就會更有優勢


國際學校的GPA
國際學校的學生會學習 IB、AP、A-level這類國際課程, 而這些國際課程有 全球統一的考試和評分標準,美國大學對這些國際課程也都認可,所以基本沒什麼可擔心的,保證良好的GPA才是王道。


中國體系高中的GPA
如果你在國內本部或公立學校唸書,美國大學也會參考你的成績,但根據經驗來說,美國名校更願意錄取 名校高中的學生 ,因為名校高中的學生他們更為了解。 而對於普通高中的學生,

因為招生官可能並不熟悉國內高中的具體情況,不知道課程難度,因此不好判斷學生的質量,只靠標化又比較片面…..所以,即使成績好,也不能完全說服美國名校 。由於這樣的原因,名校在錄取普高學生的時候就會相對謹慎。 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知道,如果你成績不好的話,還是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的。 小編建議, 如果普高的學生要申請美國排名比較靠前的學校,那麼就要先看看過去幾年自己的高中是否有這個學校的錄取 。如果申請的美國大學片名沒有很靠前,那麼就無所謂了,因為 往後的學校沒那麼太重學生的出身,並且錄取數量非常大。


綜上所述, 無論同學們身處哪個教育體系,都需要儘可能在學術成績上穩定發揮 ,保持優秀的成績,尤其是想要衝刺名校藤校的同學,更應該從9年級就開始注重自己的GP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