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身為文學巨匠的郭沫若,為何會被越來越多世人罵?


身為文學巨匠的郭沫若,為何會被越來越多世人罵?

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洋狗,走近一看,原來是郭沫若先生。

這句話是魯迅用來罵郭沫若的,雖然魯迅並未說過這句話,然而,即便魯迅沒有說過,那也一定會有人說過,否則就不會得以留下來了。

對於郭沫若,我們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他是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文化大家,那為什麼現在這位文化大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罵他了呢?

感情上的渣男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在學術上成就斐然,然而他在感情上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毫無男人的擔當,他的一生之中分別有過四位妻子,髮妻張瓊華是在父母的包辦下而結成的婚姻。

身為文學巨匠的郭沫若,為何會被越來越多世人罵?

郭沫若十分抗拒,婚後的第五天,便逃離了家鄉前往日本,而後這位原配夫人張瓊華一直堅信著丈夫會回來,在家對公公婆婆十分孝順,一等就是66年,可最後等來的只是郭沫若和他新婚妻子的一句對不起。

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是最為出名的一個,她是一個日本女人,卻十分痛恨日本,而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葬在中國,為了和郭沫若結婚,她斷絕了和家裡的關係,為郭沫若生下了五個子女,並且省吃儉用供郭沫若學習。

可以說若是沒有了佐藤富子的付出,郭沫若自身是絕對無法在日本完成學術研究的,然而,抗戰爆發後,郭沫若卻不辭而別,拋下了妻子和孩子,而佐藤富子卻堅信丈夫是有苦衷的。

她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撫養大,並且培養成才,苦守寒窯11年,終於得到了去中國的機會,而當她帶著孩子滿心歡喜的來到郭沫若家中,卻得知郭沫若已經再婚,並且又有了五個孩子,對她視而不見,表示不想的見到她。

身為文學巨匠的郭沫若,為何會被越來越多世人罵?

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恨過丈夫,而是痛斥日本的侵華戰爭,在臨死前,將自己的1000萬積蓄全部捐給了中國,她的子女也為國家的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他的第三任妻子於立群,可以說是陪伴了郭沫若的餘生,在郭沫若死後,她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釋懷,然而卻意外得知郭沫若曾經出軌過她的姐姐

於立枕,姐姐還為丈夫懷過孕,而丈夫明知道此事,卻對自己絕口不提。

於立群難以接受這件事,於是走上了和姐姐一樣的道路,那就是為郭沫若自殺,郭沫若的一生,狠狠的傷害了這四個女子,傷透了她們的心,所以他在感情上毫無擔當男人的擔當,甚至不像一個男人。

對古墓的破壞

相比於郭沫若文學家的頭銜,他的另一個頭銜卻經常被人忽略,那就是考古學家,他的一生專注於發掘古墓,然而他對古墓的發掘卻只有四個字,那就是簡單粗暴,與其說是發掘,倒不如說是倒鬥。

身為文學巨匠的郭沫若,為何會被越來越多世人罵?

那個時候,發現了一座明朝萬曆皇帝的墓,而郭沫若成為了領頭人,然而就是因為聽從了他的建議,在定陵挖開後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導致大量的文物被氧化,損失嚴重,任誰都知道,這是郭沫若的失誤造成的,礙於他的名聲,人們不好意思提起。

但這並不代表人們還會一如既往的信任,有了這一次的教訓,類似於考古活動,便儘可能地將郭沫若排除在外,有一次,郭沫若發現了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簡稱定陵,郭沫若得知後立即由有關部門提交了定陵的挖掘計劃。

然而有了上一次的教訓,我國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並未批准,並且在郭沫若再次提及時明令喝止,這才罷休。

剷除異己見風使舵

縱觀整個民國時期,就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無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郭沫若都能全身而退,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郭沫若工於心計,十分會見風使舵,抗日來臨之際,他身為文壇巨匠。

身為文學巨匠的郭沫若,為何會被越來越多世人罵?

卻並沒有向魯迅等人那樣動筆批判,而是歌頌浪漫,歌頌享樂並且,國難當頭,他身為勞苦大眾的精神領袖之一,卻並未表態,得以明哲保身,需知這是國難當頭,危急存亡之際,並不是古代皇室中的宮廷鬥爭。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這樣做無疑會遭到人們的嘲笑,在曾經的朋友遭受誣陷之時,他不幫忙倒也算了,反而見風使舵,冷嘲熱諷,

並且在學術鬥爭中,他不允許任何質疑的聲音出現。

導致他在歷史方面的一家獨大,要知道,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第一個文化鼎盛時期,便是千年前的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正式因為各方思想的辯論與交流,才促進了文化的全面發展。

人是帶有感情的動物,很難在評價某一方面上不帶有自身的情緒,由此,郭沫若的行為對文化的發展非但沒有促進,反而起了阻礙作用。

身為文學巨匠的郭沫若,為何會被越來越多世人罵?

全面性看待

看待一件事,要看它的正反兩面,而評價一個人,同樣要從正反兩面來解讀,我們無法否認郭沫若在文壇上的影響,他是當之無愧的文化大家,然而,文化只能作為評價一個人的條件,卻不能成為一個人的標準。

而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無疑就是品德了,比如說鐵人王進喜,他沒有任何學歷,然而他卻敢於為了油田的安全以及國家的發展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誰又敢說王進喜不高尚呢?

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或者會一時得到人們表面上的稱讚,可只有擁有高尚的人格才能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朱元璋出身貧寒,當過和尚,可面對民不聊生的元末,他揭竿而起,創建了大明王朝。

身為文學巨匠的郭沫若,為何會被越來越多世人罵?

懲治貪官汙吏,一心為百姓著想,他的文化成就難道很高嗎?再者說,北宋亡國的罪魁禍首徽宗皇帝,他的書法、文化方面的成就不亞於王羲之,米芾等大家,卻也正是因為他的驕奢淫逸,寵幸奸佞而導致了著名的靖康之恥,他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奸相蔡京,他的文化成就也非常高,書法並稱北宋四大書畫家之一,然而卻視人命如草芥,最終落下個千古罵名,而我想郭沫若也大概如此,他是一個優秀的學者,卻不是一個合格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