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法

1月31日下午5點左右,捷報傳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共有20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經中醫藥治療後集體出院!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醫上屬於疫病範疇,據《中國疫病史鑑》記載,西漢以來的兩千多年裡,中國先後發生過321次疫病流行,由於中醫的有效預防和診療,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樣一次瘟疫就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悲劇。

瘟疫,古時稱為時行、時疫、疫癘、疫,是指感疫癘之氣構成的大流行的急性烈性傳染病。瘟疫這一詞,見於《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第七十三遺篇。

瘟疫的特點是發病急劇,病情險惡,有強烈的傳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常見的有兩類:一是溼熱穢濁之疫,以惡寒壯熱、頭痛身痛、苔白如積粉、脈數等為主症。一是暑熱火毒之疫,以高熱、煩躁、頭痛如劈、腹痛吐瀉,或神昏發斑、身發臭氣為主症。

如今,瘟疫被我們稱為傳染病,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消化道傳染病有蛔蟲病,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血液傳染病有乙型肝炎,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體表傳染病有血吸蟲病,沙眼,狂犬病,破傷風,淋病等。往年的SARS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治療瘟疫的傳統方法多樣,大致可分為以下十大類:

1.意念吐納法

通過呼出濁氣吸進清氣,或伴隨發音來調整身體各部機能的氣功鍛鍊方法。做法是用滿吸的呼吸法,先把氣呼淨,腹部自然放鬆,然後吸氣使肺部開張,再慢慢把氣呼出去,以此來加強吐納的過程,關鍵是為了換氣。此方法對解除疲勞、清新頭腦有較明顯的作用,對五臟偏頗之調整作用亦較明顯,對調整經絡也有一定作用。行功前必須排除雜念,念想不除,無法馭氣。須則空氣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園、湖邊、田野皆可,室內可以打開窗戶。

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法


2.藥浴法

是祖國醫學獨特的外治療法,是一種獨特的給藥途徑。藥浴亦稱“水療”,系中草藥加水煎煮,取藥液洗浴局部或全身。現代研究表明,藥浴液中的藥物離子通過皮膚黏膜的吸收、擴散、輻射等途徑進入體內,避免了肝臟首過效應,減少了毒副作用。同時藥浴液的溫熱效應能夠提高組織的溫度,舒張毛細血管,改善循環,使血液加速,且通過皮膚組織吸收後,調節局部免疫狀態,抑制和減少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法


3. 粉身法

是用紗布或稀絹包裹藥末輕輕撲撒患處。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赤散方以各種祛邪辟穢藥物組成,外粉周身以御時行邪氣。唐代孫思邀《備急千金要方》粉身散、《外臺秘要》治溫病粉身散方與此方同。

4.點眼法

將具有消紅腫、去眵淚、止痛癢、除翳膜等作用的藥水或易溶化的極細藥粉直接點入眼內,以治療外眼疾病的方法。清代鮑相璈首先明確提出用"人馬安然散"點眼預防時疫。

5.塞鼻塗鼻法

將所用藥物研成細末,放在紗布上捲成條狀,或直接製成錠劑,塞入鼻腔,也可用薄棉(或用薄紙捲成條)蘸藥末或浸泡藥液塞入鼻腔。先用溫水洗去鼻腔內的結痂和分泌物,充分 暴露鼻黏膜後,再用棉籤蘸藥物塗患處。明代雄黃初步被單獨用於塗抹防疫的同時,也被用於塞鼻以防疫。

6.取嚏法

是通過給病人鼻腔以刺激,使之連續不斷地打噴嚏,從而達到祛除病邪治療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臨床上有抹入取嚏法、吹鼻取嚏法、滴鼻取噴法、塞鼻取嚏法和探鼻取嚏法5種。

7.懸掛佩戴法

藥物懸掛、佩帶是指以絳囊、絹帛或紅布包裹藥物,懸掛於門戶、帳前或帶於手臂、頭頂,以預防疫病的藥物外用的方法。懸掛、佩戴用單味藥物主要有桑根、女青、馬蹄屑和降香,複方主要包羅老君神明白散、太乙流金散、赤散、虎頭殺鬼方、除穢靖瘟丹等。晉代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的記載老君神明白散如下:"術一兩,附子三兩,烏頭四兩,桔梗二兩半,細辛一兩……一家合藥,則一里無病,此帶行所遇,病氣皆消。"

8.薰香法

即將天然藥物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能消毒空氣還會散發出清香,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李時珍謂:"張仲景闢一切惡氣,用蒼朮同豬蹄甲燒煙,陶隱居亦言術能除惡氣,弭災疹。故今病疫及歲旦,人家往往燒蒼朮以辟邪氣。"《太病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的"避瘟丹",由乳香、降香、蒼朮、細辛、川芎、甘草、棗組成,謂:"此藥燒之能令瘟疫不染,空房內燒之可避穢氣。"

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法


9.服藥法

採用辨證論治的方法給予中藥內服。《和劑局方》所載"仙術湯",能"闢瘟疫,除寒溼,溫脾胃,進飲食。"以蒼朮為君,配合乾薑、棗、杏仁、甘草而成。《醫方簡義》中的"避瘟丸",由雄黃、鬼箭羽、丹參、赤小豆組成,服之"可不染瘟疫也。"《聖濟總錄》的"調中丸",由大黃、麻仁、枳殼、茯苓、芍藥、前胡、黃芩組成,"食後飲下,微利為度","闢四時疫癘非節之氣"。

10.精神調攝法

通過調節人的精神、情緒及心理活動以使身心健康的方法。中醫學認為,精神與形體的協調一致,是人體健康長壽的根本保證。精神的異常變化能夠影響人體健康。因此,主張調身先調心、護形先守神。

中醫預防與治療瘟疫其實是有一套共同方法的,更是能夠根據"五運六氣"的理論尋找特定的時空規律推算出瘟疫暴發的可能性,進而針對性的防治。

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