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世民为何一定要杀“飞将”单雄信?

冯忠泽


看来有必要再科普一遍。

杀单雄信是李渊的命令,李世民只是奉命执行而已。

一、李世勣是向李渊求的情

单雄信的好友李世勣在为单雄信求情的时候,是明确的上了表的,“勣表称其武艺绝伦”(《旧唐书》李勣传),什么是表?表是古代臣子给皇帝的一种呈文形式,《旧唐书》职官志说的很清楚,“表上于天子”,因此,李世勣是很明确的在向李渊求情,从而证明当时要杀单雄信的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渊。

此事《旧唐书》记载的很正确,其结果是“高祖不许”,但是,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无端改成了“世民不许”,实在是一个重大失误。

二、李世勣是要用自己的官爵赎单雄信的死罪

李世勣在求情的时候,明确提出用自己的官爵赎单雄信的死罪,“请以官爵赎之”(《旧唐书》李勣传)。李世勣当时是曹国公,左武候大将军,这种级别的官爵,要削除,只有李渊有这个权力,李世民当时仅仅是秦王,没有这个权力。

三、李世民想救人,也只能向李渊求情

单雄信是在李世民讨平王世充以后,被唐朝杀掉的,当时,王世充手下还有一个名叫刘师立的将领,按照常例也要被杀掉,李世民很欣赏刘师立的才能,因此想要救他,李世民是如何做的呢?

据《册府元龟》卷99记载:

刘师立,初为王世充骑将。武德中,洛阳既平,师立罪当诛,太宗惜其勇,力保获得免,引为左亲卫,特蒙委接,任以心膂。

可见,李世民想救人,也只能是向李渊力保,才救下了刘师立。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我可以很确定的说,杀单雄信,是李渊的命令,李世民只是奉命执行而已。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详侃历史


单雄信此人完全是被演义小说人为的拔高了,说他义薄云天,誓不降唐,李世民特意支走秦叔宝,抓获单雄信,虽有徐茂公求情,李世民仍下令斩杀单雄信。那么,历史上李世民为何一定要杀单雄信呢?


单雄信是曹州人(现在的山东菏泽人),和徐世勣是同乡又是好朋友,隋末翟让领导瓦岗军起义,单雄信和徐世勣投奔翟让,共同起义。后来李密随杨玄感反隋失败后投了瓦岗军,并很快脱颖而出,带领瓦岗军夺得了很多地盘,翟让主动让贤,李密成了瓦岗军首领,自称魏公,翟让为司徒,单雄信和徐世勣分别为左、右武侯大将军。可以说单徐二人是翟让的心腹部将,单雄信作战英勇,有“飞将”之称。

但是后来,李密杀死了翟让,徐世勣也被砍伤,然后单雄信“顿首求哀”。于是李密真就重新重用了单雄信,但瓦岗军内部确实因为这件事而分裂了,后来李密和王世充的洛阳大战,李密败走投了李渊,单雄信、秦叔宝、程知节等被俘降了王世充,但是后来,程知节和秦叔宝觉得王世充成不了大事于是投了李渊,而单雄信一直跟随着王世充。

李世民攻打洛阳,单雄信等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王世充失去了窦建德的支援,不得不降唐。而随后单雄信就被处死。关于李世民为什么要杀单雄信,历来有很多观点(此处就不说演义小说了):

第一种认为单雄信轻于去就,反复无常,李世民容不下他。最明显的就是李密杀死翟让后,做为翟让心腹部将的单雄信跪下来请求李密放她一条生路,然后继续待在瓦岗军中。后来李密兵败,单雄信又跟随在王世充身边。所以李世民容不得这样轻易背叛主子的人。但这个观点不是很靠谱,隋末割据众多,反复投降的部将不是只有单雄信一个,秦叔宝、程知节、徐世勣等等,哪个不是经过了好几个主子?

第二种认为单雄信两次差点取了李世民的性命,李世民容不下他。第一次单雄信领兵直取李世民,幸有尉迟敬德拍马大呼冲来,把单雄信刺下马去,救了李世民一次。后来李世民包围洛阳的时候,单雄信又是骑马持枪来取李世民,被徐世勣呵止,说:“此秦王也。”单雄信慌惧遂退(很奇怪的反应),而《隋唐嘉话》中则记载单雄信要杀的是李元吉:

勣惶遽,连呼曰:"阿兄阿兄,此是勣主。”雄信揽辔而止,顾笑曰:"胡兒不缘你,且了竟。”

这个记载比较合理,徐世勣害怕单雄信真杀了李元吉,忙大呼,而单雄信停下来,笑着说:“如果不是你阻止,我就结果了这个胡儿。”单雄信的称呼李元吉为“胡儿”不可谓不大胆。



这个理由确实说得过去,但还不是李世民要杀单雄信的主要理由。其真正的理由是:单雄信依例该杀。《旧唐书·王世充传》中记载王世充投降后:

世充黄门侍郎薛德音以文檄不逊,先诛之,次收世充党与段达、单雄信、郭士衡……等十余人,皆戮于洛渚之上。

也就是说当时王世充一直等到再也没有了援助才不得不投降,按照惯例,之前一直和秦军战斗到底的部将十几个人全部被杀,其中就包括了单雄信。单雄信的死并非特例。《旧唐书·李勣传》也说“获其故人单雄信,依例处死……”徐世勣在李渊面前为单雄信求情,希望能免他一死,但李渊没有准许。

其实,说起来,单雄信的死就是他自己不会识人,没有在程知节、秦叔宝降唐时或者以后也降唐,也没有在李世民攻打洛阳的时候及时投降,反而一直和李世民开战,一直到了王世充投降的那一刻。要说单雄信忠于王世充不肯投降李世民,其实说不过去,他只是没有了降唐的机会,等到斩首的时候想依靠徐世勣求情降唐,已经太晚了。


尚宫女史


对于瓦岗英雄们的结局来说,单雄信最为让人唏嘘。可谓英雄出场,狗熊落幕。大家伙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何李世民必杀单雄信。要知道李世民可是不计前嫌招降纳叛的高手,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罗士信李靖徐懋公等等能人异士都是从敌对阵营投诚过来的,为了收服尉迟恭不顾众人反对费了老大劲推心置腹才成功。可是面对号称飞将文武双全豪气干云的单二哥,李世民却不顾徐懋公的苦苦哀求不惜以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担保痛下杀手,在天下未平正是用人之际的当口,单雄信的被杀的确不可理喻。但是细细分析,李世民还是有其道理的,三条。

第一,泄愤。李世民征伐四方,只有王世充这一战最艰苦,最危难,最凶险。刚开始和王世充对阵,就差点被单雄信一枪挑了,幸亏尉迟恭单枪救主逃过一劫。王世充龟缩洛阳城拒不投降,李世民苦攻数日无果,将士疲惫纷纷思归,李渊亲自下诏班师,是他顶住上下各方重重压力用自己的人头为此战做了担保。当此危急之时窦建德又带领十万大军前来摘桃子,李世民只好打起最不擅长的围点打援战役,留李元吉围困洛阳城,没想到李元吉也差点被单雄信一枪挑了,幸亏徐懋公大喊大哥不要杀这是我老板,李元吉方才逃过一劫。单雄信大笑说,今天要不是你,这个胡儿就玩完了。所以李世民攻下洛阳城之后,对王郑旧部大开杀戒,所有顽强抵抗的,骂过他的,造过武器的无一漏网。因此两次差点把李世民兄弟枪杀的单雄信的死也在意料之中。即使当时李世民不杀他,到了长安后他也逃不过李渊那一关。王世充李世民倒是答应不杀他,可是李渊仍然默许手下一大将将王世充杀了。

第二,不信任。单雄信此人反复无常。当年和徐懋公一起投奔翟让在瓦岗山拉杆子,翟让被李密杀死,徐懋公抵抗无果后逃跑被李密部下一刀砍了脖子,要不是王伯当及时制止就玩完了,可是单雄信却立马跪地求饶表示诚服,并且积极帮助李密收拢翟让旧部,稳定了李密的军心。李密和王世充死磕,单雄信掌握着最精锐的马军部队,他跟李密说,你先上,我后上。结果李密被王世充打的满地找牙,单雄信却坐山观虎斗,导致李密兵败被杀,单雄信带着全建制人马投降了王世充,得到王世充的大力重用。李密的遭遇给了李世民很大的刺激,如果日后让单雄信带兵打仗,难保他也不给自己来这么一出,因此他说单雄信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值得信任。历史上被称为飞将的还有个吕布,吕布也是天下无敌,被称为三姓家奴,结果曹操也不敢用,杀了。单雄信和吕布高度雷同。

第三,瓦解瓦岗势力。瓦岗的势力分为三部分,以翟让徐懋公单雄信为代表的元老派,以李密王伯当为代表的少进派,以秦琼程咬金为代表的中间派。翟让李密两位大佬相继被杀后,瓦岗英雄的实际首脑人物就是徐懋公和单雄信。李世民的策略是收服中间派孤立元老派打压少进派。李密少进派的嫡系魏征就投诚了李建成,给李世民带来不小的麻烦,差点把李二小命玩完。中间派的秦琼程咬金基本被李二收服了,成为李二的贴身打手。唯独元老派的徐懋公和单雄信树大根深,很难撼动。其实一直到李世民死后,以徐懋公为代表的山东豪杰都紧握着李唐王朝的军事大权,可见其实力之大。所以李世民对徐懋公为首的元老派是有防备之心的。现在忽然单雄信也要投诚,这两拜把子兄弟合起伙来,日后能不能把他们制住都是问题。所以李世民必杀单雄信,徐懋公越是求情,李世民越下杀死的决心。因此单雄信必死。


唐风宋月


不是李世民非要执意杀掉单雄信,而是单雄信和老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



当年李渊一家老小到太原赴任,途经一片树林,遭遇许多蒙面贼人劫杀(书中暗表乃杨广派宇文成都所为),幸亏秦琼出手相助,打走了贼人,一家老小才得以有惊无险,秦琼由于得知自己杀了朝廷的人,大惊之下落慌而逃,谁料单雄信的兄长单雄忠领着人从对面而来,李渊以为刚才的贼人又来了,没看清楚就对着打头骑马的单雄忠就是一箭,正中单大园外咽喉,当场毙命,李渊一看射错了人,当时下马当面致歉,并报上自己唐公李渊姓名,说明自己误会射杀了单大园外,此事在单二园外单雄信心中便成了不共戴天之仇,发誓不杀仇人誓不为人。



后来,单雄信被唐将尉迟恭所擒,为了收降单雄信,李世民不惜破坏君臣之礼,给单雄信解开绳索并下跪,希望单雄信能原谅李渊当年误杀其兄单雄忠之事,但单雄信死活不愿化解杀兄之仇,破口大骂并脚踹李世民,放开他,他就要杀了李世民,在这种情况下,单雄信只有一死。



李世民的确爱才,他用人唯才是举,不管出身和敌友,只要能降唐,必能得到重用,秦琼、程咬金、罗成等瓦岗军旧将就被他招在麾下,并都委以重任,后来都成了开唐功臣,唯独单雄信因有这个过节死活都不降李唐,上演了一出千古绝唱《斩单童》,令人可歌可泣!


知未是也


人的命运就在一念之间。李世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当初李世民在平定天下当中,力排众议授予了尉迟敬德兵权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既然同为降将,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李世勣等等,这些人李世民都能用,为什么就单单骁勇善战的单雄信不能用呢?

英雄总会有所选择,单雄信也一样,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即使喜欢单雄信,单雄信宁死不降他能怎么办?留着过年啊?

公元618-620年,当时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和李世民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拉锯战,而这场拉锯战中,李世民遇到了单雄信,一个是赫赫有名的秦王,一个是骁勇善战的武将,他们两个人相遇自然自然会产生武力的交锋。

李二这个小伙子征战了一辈子,终于遇到了骁勇善战的单雄信,心里面想着一定要过过招,可是那会想到这个单雄信的功夫真不是吹的,打起架来简直不要命,吓得李世民赶紧张弓搭箭射死他丫的,箭头射在了的单雄信马槊的刃上,都产生了爱情的火花(不对,是兵戎相见的火花。),单雄信调转枪头就要拿走李二的项上人头。

这个时候,尉迟敬德一声雷霆之后,单手直接将单雄信的马槊给接住了,还用自己的马槊将单雄信干趴下了,话说这尉迟敬德真是个猛人啊,当年李元吉和他过招,“三夺其马槊”,他的武艺在唐朝绝对是最牛逼的存在。

当王世充被李世民大军干趴下之后,就抓住了单雄信,恩就是当初要把李二干死的那个小伙子。(我觉得李世民在想:小伙子,你阔以啊?当年还差点搞死我啊你?)

看着拜倒在自己石榴裙下(脚下)的败军之将单雄信,李世民白了他一眼,你小子挺横是吧?来人呐,把他看了给我。

李世勣都那样求李世民了,李世民都不准备放过他,还不是因为记单雄信当年的那一次行为,你丫的都要杀我啊!我能留着你?

最后,留下了反倒成全了李世勣,留下了一句千古佳话:

“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

历史总探长


其一,打仗要恩威并用,如果那些敌方狠角色一个不杀,那后面的敌人就没有危机感,会选择努力挣扎一下,不行再投降。单雄信人称飞将,肯定属于比较猛的将领,没让唐军少吃苦头,杀他是给洛阳一战死去的唐军一个交待,也震摄没有归附的其他势力。

其二,王世充的郑是篡隋自立的,皇泰主被他们杀了,是谋反关系。而唐是隋禅让的,是继承关系。所以道义上,唐郑是不共戴天的。所以王世充投降后,因为李世民的承诺,李渊没杀他,但是历数他的罪过,把他流放了,没有开大为怀封个归命侯什么的。可见,唐是要为隋报仇的,他们是一家,以此彰显政权合法地位。最后王世充竟然在路上被仇人杀了,可见保护之不周到,李渊还是盼着他死的。王世充尚且如此,单雄信作为反革命集团骨干,谋反队伍的先锋官,简直就是死有余辜,能力越强越要杀,特别是王世充不能杀的情况下,属下骨干更要杀一批来背锅,不杀怎么祭奠大表哥的隋朝。

其三,大家都知道徐世勣,也就是后来的英国公李勣,演义里鼎鼎大名的徐茂公,他和单雄信是拜把子兄弟。但此时,他作为李世民的手下,话语权有限,他要求李世民,李世民再去求李渊。前面说了,李世民已经保了王世充,卖了天大的面子,在大唐皇帝和百官那里不好再说什么,就算他说了,李渊不从,杀一个小小将领也不会影响父子关系。所以,李世民爱才,但毕竟不是皇帝啊。


江左吏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很少有的优秀开明皇帝。他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宽宏大量、能关心人民、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开创了真观之治和大唐帝国。在对待单雄信的问题上,他已做到了仁至意尽,为了江山,为了对付王世充,他只有消除后患。有网友说单雄信对李渊的家仇耿耿于怀,不愿降唐,这对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单雄信是种贬损。关键还是单雄信对王世充的“忠”的观念问题,这类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


时代傻瓜李博士


因为他或者他爹都找不到也不想找让单雄信活的理由。

单雄信是王世充集团的反唐顽固分子,也不是重要角色。“诛同恶段达等五十余人”,他连被点名都不配。更具体的名单里,他也在一些NPC之后排名第七。凭什么他特殊?

当初单雄信在老乡翟让被杀后立刻向李密叩头求饶并奉李密之命说服翟让部众的时候,李密谋士房彦藻就觉得此人没节操不如杀了,李密可怜其才而用之。结果和王世充决战的时候,他先是倡议速战把李密带沟里去了,再是在李密失利的时候拥兵观望,然后全军投降了,说白了就是吃相难看又没有将略。

所以他的可取之处就只剩武勇了,然而在直取李世民的时候又被老同事老徐吓退。而且历史已经证明,唐朝在灭郑、夏后就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局面,不需要单雄信也能完成。后来窦建德旧将因为自危拥戴刘黑闼复起也不是少杀一个单雄信就能改变的。

对唐朝来说,单雄信没有投降的资本,也没有可用的价值,就是一个NPC,没必要费劲去捞。


代牧益州阎文平


关於隋唐的评书、演义及影视剧作品等都相当的多,而在这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瓦岗聚义了。瓦岗聚义又是着重於秦琼与单雄信这两位英雄的交情,秦琼后来投唐,成为了李世民账下的骁将,为大唐平定群雄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修建了凌烟阁。而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画了二十四功臣的画像,悬挂於凌烟阁。此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即位列其中。

可是在众多评书、演义中,与秦琼并重的好汉单雄信,其下场却较为凄惨,最终却为李世民所下令斩杀。其中就有一段京剧名折--《斩雄信》(《锁五龙》中的一段),即唱的是:单雄信在上法场前,将其昔日的结义兄弟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痛斥他们(徐茂公、罗成等)的种种忘恩负义。

在许多的评书、演义中,为顾及李世民的一代贤君的形象。将李世民杀掉单雄信的原因,归结於单雄信的执意不降,无奈之下,李世民才下令斩杀单雄信。但据历史记载,却是李绩(即徐茂公)等为单雄信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坚决不允(《旧唐书》记载为李渊不允,但《旧唐书》被篡改的较多,再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断,为李世民下令斩杀更可信)。那李世民为何要执意杀掉单雄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单雄信为人较为忠义,且系王世充的心腹。李世民在击败王世充后,固然是要将王世充及其心腹等处死的。而放过单雄信的话,就会惧怕单雄信寻机会为故主王世充报仇。

其二、单雄信曾经在战场上差点要了李世民的命,以致李世民对单雄信心有余悸。据《旧唐书》所载,..太宗(李世民)围逼东都(洛阳),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其三、李世民在洛阳之战中,一举平定了王世充与窦建德后,天下大局已定。李世民对像单雄信这样的骁将也就没那么珍惜与渴求了。而单雄信又曾经差点要了自己命,故而李世民才决定处死单雄信。


有知社


因为单雄信是王世充集团的郑军大将,与进攻洛阳的唐军主将李世民多次交战,李世民几次在战场上差一点被单雄信杀死,李世民对单雄信恨之入骨。

在公元621年王世充集团投降李世民以后,李世民决心杀害单雄信,哪怕单雄信的义弟徐世勣愿意献出自己的官职求情,也被李世民拒绝。

李世民杀害单雄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传说单雄信的父亲哥哥都被李渊杀害,李世民知道单雄信不可能为唐朝效力,最终杀害了单雄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