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司馬懿的決策智慧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三國鼎立時期,司馬懿最主要的軍事行動就是平定孟達之亂、與諸葛亮相持和削平遼東割據勢力公孫淵,三次用兵皆不相同,展現了司馬懿傑出的軍事謀略。孫權曾評價說:“司馬懿善用兵,所向無前”。


司馬懿的決策智慧

千里奔襲一鼓作氣剿滅孟達叛亂

諸葛亮北伐之前一年,司馬懿奉魏明帝曹叡之命駐守宛城,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就在此時發生了孟達反叛。宛的西邊上庸地區(今湖北西北部一帶),由孟達鎮守。孟達原為蜀漢將領,後來投降曹魏,曹丕封其為平陽侯、建武將軍,將上庸、新城、房陵三處併為一郡,任孟達為太守,鎮守魏蜀交界的這一地區,很是重用。

曹叡繼位後,由於上庸地界的豪強申儀不斷向朝廷進饞,孟達開始受到新皇帝曹叡的冷落,不被信任。他不甘心如此下去,暗中與諸葛亮聯絡,準備反叛。孟達自忖司馬懿駐紮宛城,離洛陽有800裡,離上庸有1200裡。待司馬懿報告朝廷發兵前來,這一來一回得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佈防,況且上庸城內糧草充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然而,兵貴神速,司馬懿不待朝廷旨意下達,先斬後奏,親提大軍直撲上庸。倍道兼行,馬不停蹄,一路急行軍1200裡,僅僅八天,司馬懿大軍已抵達上庸城下,安營紮寨,將上庸圍了水洩不通。與此同時,司馬懿另派兩軍在上庸附近的安橋、木闌塞兩處駐防,以防蜀漢援軍,並命申儀帶本部人馬協助木闌塞防守。司馬懿突然出現在上庸,讓孟達大吃一驚。在佈置好一切後,司馬懿從八個方向同時對上庸城發動猛攻。被孟達看作是固若金湯的上庸城很快失守,孟達被斬首。屬於孟達勢力的7000戶部曲,全部被司馬懿強制遷徙到河北的幽州,徹底清除了當地的潛在割據因子。

司馬懿駐防的宛城離上庸城1200裡,從行軍到破城削平叛亂,清除割據勢力,一環套一環,前後僅24天,司馬懿即大獲全勝,凱旋而歸。在平定孟達之亂的戰爭中,孟達是兵少糧足,故司馬懿千里奔襲,儘量揚長避短,一鼓作氣蕩平孟達叛亂,而不打持久戰。

利用蜀軍短板迫使諸葛亮退兵

諸葛亮執政後,開始北伐,司馬懿也開始負責魏國西部的防務,開始了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首次對戰。魏蜀兩國實力懸殊,對魏作戰,糧食短缺一直是蜀國的短板。諸葛亮此次進軍祁山時,就考慮就食敵區以減輕後方運輸糧食的負擔。

司馬懿的戰術是:諸葛亮倘若進攻,我就依山傍水據守,不與之戰;諸葛亮倘若後撤,我就一路尋蹤躡跡,倘發現蜀軍破綻就發動攻擊。現在諸葛亮撤入滷城,司馬懿便與祁山守軍合在一處,開到滷城附近,據險屯駐,無論諸葛亮如何挑戰,司馬懿堅守不出,只待蜀軍糧草耗盡,諸葛亮就必定退兵,這種策略數次都收得奇效。

蜀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派能工巧匠生產了大批運糧之用的木牛流馬,調動所能徵發的10萬大軍,出斜谷北伐,吳國孫權應約也發兵10萬擊魏。由於司馬懿清楚蜀弱魏強,但蜀軍因諸葛亮訓練有素,就一支軍隊來說,尤其是諸葛亮訓練的“無當軍”,士兵精於搏殺,其戰鬥力強於魏軍士兵,且武器是諸葛亮專門請優秀工匠打造的,十分精良。通過持久戰消耗蜀軍糧食,可以制約並拖垮蜀軍。所以,司馬懿對諸葛亮仍取避不交鋒,堅守以時間消耗蜀軍物資(軍糧),待其糧儘自己退兵的方針。諸葛亮這次對付的措施也是做長久的屯駐之計,分兵屯田於渭濱。如此魏蜀對峙百餘日,諸葛亮不斷挑戰,司馬懿只是充耳不聞。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婦人服飾以激怒司馬懿,司馬懿慍而不於色,不以將士情緒而動搖既定方針;反從中瞭解到諸葛亮積勞成疾,身體已是油幹燈枯。為了防止全軍急躁情緒,擔心有將領違抗軍令,司馬懿裝模作樣修書朝廷,請皇帝同意出戰。魏明帝曹叡清楚司馬懿的真實意圖,下令,膽敢請戰者,軍法從事!並派辛毗前往監軍。對司馬懿的這套把戲,諸葛亮看得很清楚,他對部將們說:司馬懿本就不想應戰,之所以請戰,是做樣子給魏軍將校們看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真要出戰,哪有千里請示的?司馬懿的堅壁不出,讓這一仗打了大半年都不見分曉。雖然軍中的不滿情緒日漸濃重,司馬懿卻根本不理睬,最終還是讓蜀軍無功而返,諸葛亮終於沒能熬過是年八月,病逝軍中,蜀軍因而退卻。

諸葛亮以復興漢室為號召,六次北伐,然而,蜀國畢竟偏居西南一隅,不論經濟、軍力都不能與魏國抗衡。司馬懿正是利用蜀國的這一短板(尤其是缺糧),經濟力量難以支撐持久戰爭,在與諸葛亮軍事對抗中,堅壁不出,儘量拖延時間,致使諸葛亮用兵奇謀無法發揮作用,又最終迫使諸葛亮因缺糧而自動退兵,從而保衛了魏國西部邊疆,形成一道抵抗蜀軍的不倒長城。

以殲敵有生力量為目的得以平定遼東

公孫家族是東漢末盤踞在遼東地區的地方軍閥。曹操滅袁紹後,公孫家族名義上歸順曹操,但實際上仍是一股地方割據勢力,遼東政權的公孫淵甚至自立為燕王。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受命征討遼東。魏明帝問司馬懿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平定公孫淵,司馬懿回答道:“往百日,還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一年足矣。”春三月,司馬懿率4萬大軍離開洛陽,向遼東進發。魏軍長途跋涉4000餘里,於是年六月抵達遼水(今遼河)。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司馬懿找到了破敵之術。他以一部兵力佯渡遼隧南邊河段,趁公孫淵手下卑、楊二人調軍前往堵截之際,自己親率主力悄悄從遼隧以北河段順利渡過遼水,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遼隧卑、楊之軍的後方。司馬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首計獲得成功。渡過遼水後,司馬懿分軍一支在遼隧卑、楊守軍的後方,開始修築長長的防禦工事圍堵卑、楊;另派一支軍隊將原來渡河的船隻、浮橋全部鑿沉,以示背水一戰。對下屬的疑問,司馬懿解釋道: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賊軍主力在遼隧,後方必定空虛。我軍直指襄平,遼隧守軍擔心大本營失守,一定會回防求戰。兵書雲:擊其必救,引蛇出洞,我們則可尋機殲之。當司馬大軍直奔襄平而去之時,卑、楊二人果然大驚失色,率軍阻截,不料司馬懿在卑、楊必經之路,連續設下三道伏兵,魏軍三戰三捷,遼隧失守。無奈之下,卑、楊二人率殘部回防襄平。

是年七月,大雨傾盆,連綿近月,圍困襄平的司馬大軍苦不堪言,軍心浮動。不少將領再三建議移營地勢較高之處。倘若如此,等於自動解圍襄平,那哪能行?司馬懿明白必須堅持挺過這一關,下令:軍中有再提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卻犯顏頂風,說這樣下去,三軍將士只怕為河魚果腹。司馬懿喝道:這是動搖軍心,按軍法斬首示眾!殺了一將,穩定了軍心,不再浮躁思遷。七月底,大雨停止,溝壕也挖到了襄平城下,數天後,司馬懿下令全線攻城。對這場攻城之戰,《資治通鑑》記載:曹魏大軍“晝夜攻之,矢石如雨。淵窘急,糧盡,人相食,死者甚多,其將楊祚等降。”到了中秋,公孫淵父子再也堅守不住,率數百親兵突圍,在大梁水邊,為魏軍鐵騎斬殺。司馬懿大軍攻進襄平城。自東漢末雄據遼東50多年的割據勢力到此被徹底剷平,為最終走向統一邁出了一步。

對割據遼東的公孫淵,司馬懿用兵完全不同於蜀魏之戰,公孫淵是兵多糧不缺,故司馬懿一開始就明白這場戰事不可能很快結束,開戰後重視消滅敵軍有生力量,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或引蛇出洞,或聲東擊西,或圍魏救趙,或設伏兵,最終一舉蕩平盤據遼東半個世紀的割據勢力。

摘編自《群眾》2018年第4期,原標題為《司馬懿的決策智慧》

作者:趙映林(江蘇省工運研究所研究員、教授)

司馬懿的決策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