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漫步雲霄」之悠悠漳江水

「漫步雲霄」之悠悠漳江水

作者 |林榕慶

漳州是以一條江的名字命名的,這條江遠在百公里之外的雲霄縣,江平水闊,波清濤靜,直到今天還是福建著名的“優清河流”。在江的上游,有大型水庫峰頭水庫;在出海口,有列入國際溼地重要保護名錄的國家級紅樹林保護區;在下游平原地帶,兩岸各有一座山,西面的那座山就是赫赫有名的將軍山,它的得名是因為本身形象就像一位巍然屹立的將軍,更因為在它的東麓埋葬著唐歸德將軍陳政,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功垂青史開漳始祖,就把這座山叫做將軍山;東岸的一座叫做大臣山,我想這個名字肯定與西面的那座山有關,一位是將軍,那麼相對的這位就應該是大臣。將軍對大臣,分立漳江兩岸,把雲霄縣城護衛得十分妥帖。雲霄人因為心裡有了這兩座山,便感到這個世界很實在,什麼事都摸得著邊際;因為心裡有了這條江,便感到歷史並未走遠,先賢們豪邁的足音還在這片土地上日夜流淌著,激勵著人們繼續開拓奮進。

「漫步雲霄」之悠悠漳江水

將軍山

論來歷,漳江和雲霄的名稱都因唐初的那段開漳歷史而得來。漳江原來叫綏安溪,陳政率府兵到這裡來平定“蠻獠嘯亂”的時候,看到這條江水似曾相識,很像他早年征戰過的上黨的漳河,於是臨岸指鞭將這條江命名為漳江。十幾年後,他的兒子陳元光首先在這條江畔建立了州府,州以江名,這就是漳州的由來。而云霄的地名極有可能得自於一位偉大女性的號。在開漳史冊上,記載著一位閩南人民景仰的巾幗英雄,她在70多歲高齡的時候,還率軍千里戍閩馳援,為被“蠻獠”十八洞聯軍圍困華安九龍山近三個月的陳政戍閩唐府兵解了圍;她還在陳政“備極勞瘁而逝”之後,全力輔佐陳元光徹底平定閩南動亂,創建漳州。她就是陳政的母親、陳元光的祖母魏敬。魏敬,字玉鈺,號雲霄,俗稱魏媽。漳州治所遷走後,後世為緬懷魏媽的千古懿範,遂將此地更名為雲霄。在陳元光的家鄉安山森林公園浮光峰頂建有一座供奉魏媽的千年古廟。這座廟宇,當地人叫它“大山奶奶廟”,而正名就叫做“雲霄廟”,我想,這就是“雲霄”這個地名由來的一個佐證了。

「漫步雲霄」之悠悠漳江水

雲霄廟

以“雲霄”作為地名,感覺十分高遠,確實很與眾不同。漳州的其他縣,要麼以地理命名,像漳浦、東山、龍海;要麼取意安定,像華安、長泰、南靖、平和、詔安。取意安定說明之前曾經動亂,平定之後希望長治久安——說起來仍然與那段歷史有關——唐初閩南地區的“蠻獠嘯亂”正是陳將軍祖孫三代率87姓府兵前來平定的,閩南地區從此設州置縣,開始了教化中原、勸課農桑、大興庠序的文明歷史。起初僅置二縣,分別為漳江邊上的漳浦縣和閩粵之間的懷恩縣。“浦”即是江邊的意思,最初的漳浦縣治所應該在今天漳江畔的雲霄西林村;“懷恩”表示感懷唐庭賜建州縣的恩惠,今天福建南陲的詔安縣仍有一所中學取名“懷恩中學”,與雲霄的“元光中學”有著同樣的歷史淵源。而原懷恩縣管轄的範圍則遠不止今天的詔安縣境,往南應該一直延蓋到潮汕的一部分地區。後來的縣份都是不斷增設的,所以名稱就不那麼講究來歷了,吉祥就好。只有“雲霄”還是得名於開漳先賢,飽含思念之情,透出濃濃古意,教雲霄人到今天還是那麼的多情,那麼的重孝道。

「漫步雲霄」之悠悠漳江水

漳江,將軍山,大臣山,構成了雲霄的基本地理,也孕育了雲霄的文明歷史。如今,漳江和將軍山都已開闢成雲霄的重要景區,大臣山則是雲霄這個“中國枇杷之鄉”主要的早熟枇杷基地。漳江口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千鷺鳴紅樹”的奇觀每天都吸引許多科研人員、鳥類愛好者和遊客前來觀光考察。而到這裡來的人們多半還為了要飽飽口福——要知道,清澈的漳江水與海水在這裡交匯,紅樹林底下出產的海鮮那可是鮮美無比,著名的福建特產“竹塔泥蚶”即產於此。將軍山下建有大型園林,湖光山色,名木蔥鬱,雪牆黛瓦,碑石林立,頗有大唐遺風。當中立有陳政、陳元光父子巨石雕像,背靠將軍山,遠眺漳江水,氣勢恢宏,儼然已成為雲霄的形象代言人。遍佈海峽兩岸和世界各地的漳籍後裔謁祖朝聖多來此處,甚而有學者考究,將軍山即是海外遊子心目中“唐山”的一個代表。

「漫步雲霄」之悠悠漳江水

悠悠漳江水,哺育的不僅是雲霄人民,而是漳州文明的歷史。如果說九龍江是漳州的母親河,那麼,漳江就應該稱作全漳州人民和全世界千萬漳籍後裔共同的祖母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