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唐中宗李顯為什麼被武則天廢黜後還能重登帝位?

用戶68431221


第一,唐中宗李顯雖然被廢,但他始終是李唐的後人,當時天下雖然是在武則天弄治理下,但天下百姓和大臣多數心裡還是向著大唐的!

而李顯本來就是皇帝,只不過是被權利很大的武則天的廢去了帝位。若是武則天最後把皇位傳給武姓之人,是很難讓天下人新服的!


第二,因為唐中宗李顯是唐睿宗李旦的哥哥,同時又是武則天的兒子。

本來武則天也曾想過要傳位於武家,但是後來她覺得天下畢竟是李家的,同時狄仁傑又勸武則天說,只有兒子登基,自己能享受廟堂供奉,沒有聽說侄子登基為帝,自己能奉於廟堂得到供奉的!

武則天聽後覺得有理,就立李顯為太子!

第三,本來李顯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李治駕崩後,李顯登基為帝,只不過後來卻被垂簾聽政的武則天廢去帝位。

武則天又立李旦為帝,後來武則天雖是從李旦手裡取得帝位。但是李顯畢竟是哥哥,同時武則天年齡也越來越大,需要定立繼承人,身為哥哥的李顯就順理成章的立為太子了!


第四,在武則天后期,李顯雖然立為太子,是朝廷未來的繼承人,但是朝中大臣為了防止事有變故,於是張柬之等人就發動了政變!

通過政變對武則天施行逼宮,讓武則天傳位於太子李顯!一則武則天年齡確實大了,二則是武則天被逼宮,傳位太子已成定局!



所以,最終曾經被廢去帝位的李顯,最後還是能重新登基為帝,只不過李顯登基後,重用皇后韋氏讓她參與朝廷政事,慢慢的韋氏就形成了一股很強大的勢力,同時韋氏也想學武則天,最後唐中宗李顯也被皇后韋氏和他的女兒毒殺!直到後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才除去韋氏之亂,尊李旦為帝!


中孚鑑


首先,李顯昏庸懦弱無能。

這個理由很荒唐,卻是事實。當初武則天為了掌控權利當皇帝,先後廢殺她的兩個兒子。到李顯當太子的時候,武則天終於不殺了。不是因為武則天良心發現了,而是李顯昏庸懦弱無能,武則天好駕馭他。

(李顯劇照)

不過李顯雖然昏庸,他卻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妻子韋氏。所以李顯當了皇帝以後,在韋后的攛掇下,立刻準備把他的岳父從一個普通的參軍,直接提拔起來當宰相。因為這個問題,和另一個宰相裴炎發生矛盾時,他還像個愣頭青似的說什麼“我就是把天下都交給他,也沒有什麼不對,何況是一個宰相”。武則天本來就很惱怒李顯另外培植勢力,和她分庭抗禮,這話一下讓武則天找到了藉口,武則天因此把他廢為廬陵王,讓李旦繼位。

李旦是一個聰明人,繼位不久就把皇位讓給了他媽武則天。

武則天當了皇帝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大肆打擊誅殺李姓宗室。很多李姓宗室便打著李顯的旗號反抗武則天。不過在整個過程中,因為韋后的勸說,李顯始終規規矩矩,沒有參與進去。這讓武則天看到了李顯只剩下昏庸無能懦弱,連那種愣頭青也沒了,因此,她放放心心把李顯接回來當太子。

李顯當了太子以後,極力搞好和武家的關係,把兩個女兒,一個嫁給武承嗣為兒媳,一個嫁給武三思為兒媳,在政事上也從不指手畫腳,所以武則天又放放心心讓他當太子,直到“神龍事變”發生。


(韋后劇照)

其次,武則天決定把皇位傳給李家後代。

武則天一直在究竟該把皇位傳給兒子,還是傳給武姓侄兒這個問題上搖擺不定。後來,按照史料的說法,是因為狄仁傑告訴她,她去世後,要想獲得後人祭祀的話,只有傳給兒子。兒子祭祀母親是理所當然的,侄兒祭祀姑母則很少。然後狄仁傑又為武則天解了一個夢,讓迷信的武則天相信選李顯為繼承人是最佳選擇。

(不過我倒是覺得,武則天之所以選擇把皇位傳給兒子,而不是傳給侄兒,更主要的原因,是武則天不希望武家和李家後人互相殘殺。如果傳位給李家後人,因為李家後人是正朔,武家後人也無話可說。如果傳位給武家後人,武家後人要坐穩江山,勢必掀起新一輪更恐怖的殺戮。武則天雖然心狠手辣,但她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

既然要傳位給兒子,李顯是長,李旦是次,自然就應該傳給李顯了。

(武則天劇照)

第三,支持李唐的大臣們強迫李顯提前登位。

李顯是沒有什麼大志的,在他的觀念裡,只要武則天不殺他,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因此並沒有想過將來繼承皇位的問題。但是支持李唐的大臣們等不及了,他們幾乎是強迫李顯承頭,趁武則天年邁生病期間,發動神龍政變,把李顯扶上皇帝寶座。因為在他們看來,李顯雖然是太子,但是隻要他一天沒登上皇帝寶座,李唐即將到手的江山都有可能失去。或者被武家後人奪取,或者被張易之兩兄弟奪取。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政變,把李顯扶上皇位,才是最保險的。

因為有以上三個原因,昏庸懦弱無能的李顯,被廢黜以後,依然可以再登皇帝寶座。

(參考資料:《新唐書》《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唐中宗李顯也是一位奇葩而遭遇的皇帝,父親母親兄弟兒子侄子這麼一家子人都是皇帝,千古都是頭一遭。

有人說他昏庸無能,一無是處卻大孩子氣的脾性皇帝,這確實也是如此的事實。評價一個人尤其是皇帝,我們要放回到當時的大環境下去評論。

1.當時千古女帝武則天掌控中樞與臨朝稱制,最後到武周朝稱帝這麼貫穿唐中宗李顯從太子到皇帝的大半輩子。他那裡敢露出半點不敬,有更多自己的主張與想法,只要一冒頭就會被武則天廢掉及以“莫須有”的罪名送去見太宗李世民。君不見原太子李賢就是被誣以謀反的罪名殺害,他的當時就是太賢能被視為潛在威脅。

可是唐中宗李顯在眾多大臣勸解與保護下,才能夠活的下來,也慢慢地養成他這樣的性格與性情,他並不能像他的侄子唐玄宗李隆基那麼魄力與雄才大略。懦弱無能但卻喜歡女色,最後被自己老婆韋皇后給毒死,這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怒其不爭”。

2.唐中宗李顯的一生都活在武則天的陰影下,他是廢還是立?都是武則天說了算。武則天在武周晚年的時候,她遇到千古難題,她的武周王朝該由誰來繼承?她的“女裝代男裝”的革命還能不能繼續?她遇到中國文化傳統—男權社會的法則,她根本無法撼動。怎麼辦?她最後只能妥協,把政權交還給李唐,只是武周朝掌控中樞的股肱之臣張柬之提前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在則天大帝點頭之後,這位“草包”皇帝才戰戰兢兢地從幕後走到臺前,又一次“人模狗樣兒”當上李唐皇帝。

3.這是武周朝以張柬之為首大臣急於恢復李唐神器,而唐中宗李顯又符合漢民族以嫡禮立長的傳承製度,唐中宗李顯他又是法定繼承人還當過一次皇帝,多方面的條件下,唐中宗李顯才能再次登上皇帝寶座。

那一刻他或許是幸運的,也註定他的結局是悲劇了。

請關注歷史伴讀小二,趣說歷史給你聽,謝謝!


歷史伴讀小二


唐中宗李顯原名李哲,她是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他在皇位上"二進宮"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的第一次登基是政治的原因。唐高宗病逝後,武則天獨攬朝政,先是因為權力鬥爭而與神不知鬼不覺的毒殺了繼位的兒子李弘。隨後章懷太子李哲上任,不久也被武則天認為受到威脅而廢除。"英王"李顯被改立為皇太子,並於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即皇帝位。但被權力慾望膨脹到極點的武則天很快又覺得他是絆腳石。



而李顯也不甘當"傀儡皇帝",他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想要擢升為侍中,以達到奪權的目的。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為了達到獨霸朝野、臨朝稱制的目的,於是找藉口廢李顯為廬陵王。

隨後只當了55天皇帝的李顯被"流放"到均州、房州等地,過起了"囚徒般"的生活。

他被囚禁後不久,繼位的李旦主動"讓位",於是武則天搖身一變成為一代女皇。隨後,李唐宗室子弟被殺戮者不可勝數。



武則天稱帝后,由誰來繼承帝位,在立子還是立侄上一度猶豫不決。後來,武則天還是順從了大臣的意思,立兒為接班人。

於是,在聖歷二年(699年),流落民間的皇子李顯又被召回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大臣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逼使武則天退位,擁立皇太子李顯繼位,李顯就這樣第二次當上了皇帝。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唐中宗李顯,是歷史上最“牛逼”的皇帝,說他最牛逼,倒不是因為他本人多牛逼,而是因為他的存在,居然創造了一個“千年罕見”的奇蹟!

這個奇蹟,到底是什麼?


△一代女皇 老年武則天


謎底——五個字:六位帝皇丸!

而這個千年罕見的“六位帝皇丸”,就是李顯!一個被老媽管、被老婆管、被妹妹管、被女兒管的平庸、窩囊、奇葩的大唐天子!

為什麼叫“六位帝皇丸”?

因為李顯他自己是皇帝,爸爸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兒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更要命的是他老媽也是皇帝,於是歷史給了他一個最光耀的名字:六位帝皇丸。

李顯本人是唐中宗,他爸爸是唐高宗李治,他媽媽是女皇武則天,他弟弟是唐睿宗李旦,他兒子唐殤宗又稱唐少宗(上位幾天被唐玄宗和太平公主廢),他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

李顯一家,扎堆出皇帝!逆天了有木有?

李顯被武則天廢黜,為何還能重登皇位?


△唐中宗 李顯


答案:政變!

一場突如其來的宮廷政變,將李顯再一次推上了風口浪尖!大唐皇位,他又坐上去了!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率兵發動政變,誅殺女皇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勢力,逼迫一代女皇帝武則天退位,扶太子李顯重登皇位!從此,江山從武氏家族,再一次回到了大唐李家手中。

這一場政變,就是赫赫有名的“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

為什麼又叫“五王政變”?



唐中宗李顯,將帶頭髮動政變的五大臣,統統封王!五王如下:宰相崔玄暐,封為博陵郡王;宰相張柬之,封為漢陽郡王;敬暉,封平陽郡王;桓彥範,扶陽郡王;袁恕己,南陽郡王。(唐中宗李顯此舉,明為表彰功臣,實為削奪宰相實權,明升暗降,鞏固皇位。)

因此,神龍政變,又叫五王政變。

神龍政變,標誌著一代女皇武則天統治生涯的結束,女人統治的結束。武周政權被顛覆,天下又重新迴歸李唐皇室,也迴歸到男人統治時代。

神龍政變之後,新危機醞釀中…



武則天身份又迴歸到了大唐皇后;

上官婉兒成了唐中宗李顯的妃子;

太平公主野心勃勃,蠢蠢欲動;

韋后勢力正加劇“武則天模仿秀”…

未來的唐玄宗李隆基就在不遠處,磨刀霍霍,下一場血雨腥風“唐隆政變”倒計時開始……

四大美女楊貴妃的豐腴身姿,也即將驚豔一個盛唐!繼而吹起“安史之亂”的號角,拉開了大唐由盛轉衰的大序幕!

關注 ,更多章節更新中…

【原創:峰子哥;點關注 趣史觸手可得!】


峰子奇觀


唐中宗李顯被武則天廢黜後還能再次登上皇帝位子,內因在於武則天心裡出現了還政李唐的傾向,外因在於狄仁傑的強力推動。

唐高宗李治先後立了4個太子,分別是李忠、李弘、李賢、李顯。當武則天還是皇后時,就廢了前太子,也就是王皇后的乾兒子李忠,改立武則天的大兒子李弘為太子。 李弘23歲時病逝後,675年李治改立自己與武則天的二子李賢為太子。五年後,680年,李賢卻因謀逆罪不僅被廢為庶人,而且流放到巴州。李治又立了自己和武則天所生的第三個兒子李顯為太子。683年,李治駕崩,臨終遺詔:太子李顯在柩前即位,當了皇帝。

但是李顯是一個韜略膽識很不行的人物,他急著構建自己的幕僚體系,居然把自己的老丈人韋玄貞硬塞進宰相班子。如果他的老丈人有些本事還行,可他沒有為官經驗和資歷,引得朝臣一片譁然。

這時候,宰相裴炎極力勸諫李顯。李顯不但聽不進去,還生氣地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

羽毛未豐的李顯挑戰大唐規矩,這還了得!武則天必須幹掉這個親兒子。李顯被廢,併發配到了房州。

這時的武則天使自己說了算,就立了自己第四個兒子、豫王李旦為帝,這就是唐睿宗。李旦做皇帝之後,武則天就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李旦成了擺設,即使武則天大權在握,但還不滿足。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唐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了武周王朝。691年,正式改唐為周,改元天授。尊號聖神皇帝,改元天授,李旦雖仍為皇嗣,但卻賜姓武氏。

武則天做了十五年皇帝,在此期間,她的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一直想謀求太子之位,還多次讓人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沒有以異姓當做繼承人的”。話說的沒錯,為此,武則天也一直猶豫不決,當然在武則天執政期間,李唐族人也被殺得差不多了,確實無法和武氏族人相比,眼看著李唐江山就要徹底易主了,這時,一直被武則天信任的狄仁傑站了出來,以姑侄和母子的親近程度作比較,力勸武則天還政於李顯,狄仁傑的話武則天顯然聽進去了,經過多方權衡之後,最終決定立李顯為皇太子。所以 這次談話,不僅讓武則天再無意立武承嗣、武三思為太子,而且後來武則天去世後時,遺照中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與高宗合葬乾陵,應該都和狄仁傑的談話有關。

當然,李顯被廢后,依然能忍辱負重,堅持活了下來,日子雖然艱辛,但終於等到了重見天日。


文蹤旅跡


唐中宗李顯是大唐王朝第四任皇帝,其一生兩次登基,兩次在位,相比中國曆代皇帝,李顯的出身似乎更為高貴,他的父親李治是大唐第三任皇帝,母親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弟弟李旦是大唐第五任皇帝。中宗李顯和弟弟李旦一樣都有過兩次登基為帝的經歷,但是與睿宗主動讓位於武則天不同,中宗李顯是被廢黜的皇位,按說李顯應該再與皇位無緣,但是神龍政變後,中宗在宰相張柬之等人擁戴下再次復位,中宗李顯之所以能重登帝位實際上是武則天作為女性統治者無奈的選擇。


中宗李顯為何被廢黜帝位:

皇帝雖然享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崇高帝位,但是也並非無人能夠掣肘,唐中宗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唐高宗駕崩後,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中宗即位之時,已接近而立之年,這樣的年齡,除非是像晉惠帝那樣的智障,否則一個正常的人,都是不需要皇太后來替其掌權的,而二十七歲即位的中宗李顯卻幾乎沒有任何權力,他更像是一個傀儡,而大唐王朝的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太后武則天手裡。武則天實際上在唐高宗晚年就已經掌握了朝廷中的大權,雖然武則天被尊為皇太后,李顯也到了能夠管理朝政的年齡,但是武則天並不想放開手中的權力,所以李顯也就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在高宗李治病重的時候,武則天就已經取得了朝政大權。儘管當時她還只是皇后,但是其權力已經能與皇帝相比。再加上高宗李治病重,對於武則天日益強大的權力威脅已經無能為力。


雖然武則天掌握著大唐的權力,但是她並不能為所欲為,即便她有廢帝自立的野心,如果中宗無過,她得廢帝也不會實施,因為中宗畢竟是大唐的合法皇帝,武則天要廢黜這樣一個人的皇位,需要出師有名。而中宗的作死行為恰恰給予了武則天廢帝的口實。

中宗之所以被廢實際上和他的皇后韋氏有很大的關係,在中國歷史上的專權皇后中,韋氏是佔有一席之地的,她雖然沒有武則天的膽量和氣魄,也沒有武則天的政治才能,但是韋氏卻可以讓外戚干預朝政。李顯坐上皇位之後,對韋氏言聽計從,不僅如此,還很是優待韋氏的家人,讓他們立身在朝堂中,李顯就想要讓韋氏的父親提拔為豫州刺史,但是被阻止。李顯很是生氣,李顯甚至在朝堂之上說出了“我將皇位讓與韋玄真又怎樣!”的狂悖之言。武則天知道了這一事情,直接廢除了李顯的皇位,對於韋氏的干政和野心,武則天不僅反感,也心生警覺,如果說武則天的野心是中宗被廢的根本原因,那麼這便是中宗被廢的直接原因。


中宗李顯為何能夠重登帝位:

李顯這個人為人軟弱無能,為君闇弱昏聵,他的個性在某些方面與其父高宗頗為類似,按說這樣的人做皇帝是非常不適合的,但是偏偏李顯不僅做了皇帝,還在被廢之後又二次登基稱帝,其實李顯之所以能成為皇帝並非偶然,而實在是矬子拔大個,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時朝中最有勢力的兩個集團:李氏家族和武氏家族都面臨著無人可繼的尷尬局面,李氏皇族在武則天掌權時期被基本清洗完畢,留下的除了廬陵王李顯就是相王李旦,相比李家的人丁稀薄,武家可算是人丁興旺了,但是武氏家族的子弟全是扶不起的阿斗,這讓武則天很擔憂,她也害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武氏一族像昔日呂氏一族那樣下場慘烈。最終武則天經過權衡後,在狄仁傑的勸說下重新將廢黜多年的中宗李顯立為太子。武則天原來是想讓武氏接班,但是被狄仁傑攔了下來,一句兒子和侄子誰更親讓武則天恍然大悟。被重新冊立為太子的李顯最終繼位,李唐江山得以恢復。



歷史課課代表


李顯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生於 長安。號為佛光王。一開始他被封為周王。娶祖姑母常樂公主的女兒 趙氏為王妃。但趙氏為武則天所不喜,最終在675年幽禁於內侍省而死 。儀鳳二年(677年),李顯為徙封英王,改名李哲。永隆元年(680 年),兄長李賢的太子地位被廢黜,李顯繼立為太子。高宗去世後, 李顯於弘道元年十二月十一日(684年1月3日)繼位。

李顯繼位後,打算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與母后 ( 武則天 ) 抗衡,他的主要支持人是他的妻子韋后外戚。他打算將國丈 ( 韋后之父 ) 韋玄貞提拔為侍中,遭到武太后親信裴炎的反對。李顯怒下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於是,武太后便以此為理由,將李顯貶為廬陵王,軟禁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 市均州鎮)和房州(今湖北十堰市房縣)。嗣聖元年(684年),武太后廢李顯,改立李旦為帝。

698年,武則天將李顯重新立為太子。701年李顯的嫡長子李重潤、女 兒永泰公主因得罪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賜死。705年2月 22日,宰相張柬之、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仲曄、右羽林將軍桓 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等五人以禁軍發動兵變,史稱神龍革命,武則 天被軍隊包圍,被迫下詔禪讓帝位給李顯。2月23日,李顯復辟,同年 3月3日,復國號為唐。

李顯對與他患難與共的韋后非常信任,與她同參朝政,將她已過世的 父親追封王爵,她的女兒安樂公主也得參政,獲大權。安樂公主希望 李顯能將她立為皇太女,以繼帝位,韋后這時也對他越來越不看在眼 中了,希望學武則天般當皇帝。韋后認為李顯庶長子李重福告密導致 了李重潤和永泰公主的死,對李顯進讒,使得李重福被外放不得回京 ,而庶三子李重俊被立為太子。

707年,太子李重俊被安樂公主迫害,於是發動了重俊之變,率兵攻殺武三思、武崇訓父子於其門第,又攻玄武門,欲殺韋皇后與安樂公主等人。不幸被守城的衛兵攔阻,李顯見狀呼喊,以重賞要求士兵歸順 。於是軍官王歡喜倒戈,斬殺李多祚等於樓下,餘黨潰散。李重俊逃亡途中,被左右殺死。

710年李顯病逝,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 )。死後不久,韋后矯詔立時年僅16歲的李重茂為帝,不久就被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兵變推翻,史稱唐隆之變。

李顯昏庸無能,親小人遠賢臣,無法控制宗室、權臣與皇后間的爭鬥 ,是一位評價中下的中國歷史人物。然而武功方面,他派張仁願修建三受降城,鞏固了河套,嫁金城公主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在鞏固邊疆有一定貢獻。



明愛


唐中宗李顯在被武則天廢黜後還能重登帝位,依賴於很多人的幫助,正是這些能人的幫助才讓李顯登上了帝位,恢復了李唐江山。

張柬之的謀劃

如果靠李顯本人的影響力當然不能,但這裡有幾個關鍵人物,第一個就是張柬之,他是恢復李唐的元勳重臣。作為宰相,張柬之對朝政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武則天在位時,很多謀劃都依賴於張柬之。張柬之在朝臣中,可以說有極強的號召力。



李多祚的勇氣

在張柬之的努力下,他們爭取到了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的幫助。張柬之說:“將軍今日的富貴是誰賜予的?”李多祚流淚說道:“高宗皇帝。”張柬之說:“如今高宗皇帝的兒子受到二張的迫害,將軍就不想報大帝知遇之恩嗎?”


李多祚說:“只要有利於國家,願聽相爺差遣,我不敢只考慮自身和家族的利益!”於是和張柬之定下了計謀,準備除掉張易之兄弟,恢復李唐天下。

武則天的猶豫

武則天在唐高宗去世之後掌握了政權,最後改國號為周,從太后變成了皇帝。但是隨著武則天年紀增長,她便開始考慮身後的事,心目中的繼承者在兒子李顯和武氏諸侄中搖擺不定。經過朝臣們的勸說,他立李顯為嗣,將他召回京師。

但是又擔心李氏家族和武家的矛盾尖銳,在自己身後會互不相容,所以讓他們發誓和好。當時朝中的大臣大多支持太子李顯,武氏家族也擁有相當的實力,而武則天又非常寵愛張易之兄弟,這幾股力量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矛盾重重。

張易之的能力

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張氏兄弟趁機控制了權力。而上述這幾種勢力之中,以張氏兄弟這一支力量最為薄弱,完全倚仗武則天而存在。張氏兄弟既想控制權力,又因為自身實力的限制,不得不和太子以及武氏家族保持一定的關係。

這個時候張柬之等人認為武則天病重,是一個有利於太子的機會。於是開始聯絡朝臣,安排親信接管禁軍,準備發動一場政變,重新恢復李唐。

李顯的態度

在得到姚元之、李多祚等人的支持以後,張柬之他們向太子李顯表明了立場,得到了太子的承諾,一切都準備停當。

當然李顯是被迫的,根據《資治通鑑》記載,李顯是被張柬之等人強行架上馬的。他本來並不想和自己的母親武則天為敵,因為在他的心目中,他的母親實在是太強大了,強大到不可戰勝,強大到讓自己戰慄。


神龍元年正月癸卯日這天,張柬之等人從東宮引迎出太子,然後以禁軍包圍武則天所在的迎仙宮,誅殺張易之兄弟,並且向武則天提出還政於太子李顯的要求。

武則天的選擇

此刻的武則天已經沒有了壯年時的英明果敢,身邊也沒有了可以依賴的勢力。她只不過是一個垂暮之年的老人,渴盼過一個舒坦的晚年生活,對於權力她被迫選擇了放棄。

至此,局勢已經完全扭轉,武則天被迫遷居上陽宮,太子繼位,恢復李唐國號,武周政權結束。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家產傳給兒子,或者傳給侄子,你選一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