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重慶還是成都?

薛定諤的平行宇宙


答案:

自古就有少不入川,老不出川之說。

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選擇重慶,但是我也會選擇成都。年輕時在重慶發展,老了在成都。因為成都不適合年輕人,但是特別適合老年人。題主的意思很明朗就是比較成都和重慶哪個好,這個在頭條上已經每天都有人比較,兩個城市沒有可比性,一個是國家戰略佈局的直轄市,不論怎麼樣,都是牛逼的不是一般,別拿那些數據說話,那些數據不能反映任何問題,一個就是普通的省會城市,各有各的定位和方向。

作為老百姓,根本不需要去管那些GDP啊,人口啊,交通啊,什麼領事館啊,什麼未來規劃啊,那些與你沒有任何關係,你關心的是收入和物價,至於很多人說,天氣,現在全國就只有兩季,夏天和冬天。夏天全國都熱,哪兒都一樣,不開空調你出去曬得你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普通百也成了磚家、動不動就拿數據說話,我就納悶了,成都最高溫比重慶其實只低一度或兩度左右,38度和39度有什麼區別。說重慶夏天熱,重慶夏天有40度的時候,那個時候成都基本也是39度左右,雖然數據上低一兩度,你有本事不開空調嗎?你敢說走出去不熱嗎?夏天哪兒都熱。沒有十度及以上的偏差,體感上其實差不多,何況只相差一兩度呢?誰的身體那麼敏感,一兩度就能感受出來?


塵都迷路人


成都讀書四年,重慶定居七年的外地人有話說

所謂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可我的大學四年就是在成都度過的。作為一個江蘇人,才到成都算是開了眼界了。見識到了半夜三更停電,把麻將桌擺在馬路上藉著路燈繼續打牌的,見識了府南河邊五塊錢一杯的茶喝一天的,也見識了一個女孩子時尚漂亮,打電話卻是滿嘴髒話的。說實在的,成都的那段時間對我20歲以前的觀念是顛覆性的。尤其那時候看慕容雪村的,我才知道,生活原來可以過成這樣。


重慶,一個碼頭文化比較濃重的城市,給我的印象就是三伏天必須吃火鍋配冰鎮啤酒,光著膀子大聲划拳的那種。重慶的紅色文化遺產豐富,但是做為年輕的直轄市,發展潛力巨大。我記得我才到重慶的那年社平工資還不到3000,現在都接近8000了。雖然我只有工齡工資漲了200塊。


其實相比較來說,成都平原更適合生活,但是成都人比較假打,重慶人耿直,但是很多國際大牌在重慶都沒有專賣店。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也許會選擇成都,因為就我的專業而言,在重慶實在沒多少發展前途,畢竟成都有個化八院呢!


海子牛231


首先說說交通,重慶是山城大家都知道。重慶的公路網絡說實話沒有成都好,因為重慶地理問題的限制,很多主幹道路線相對單一,不能通過簡單的繞行到達目的地。而成都道路建設更加合理,幾乎所有地方都可以通過簡單的繞行達到。在軌道交通當年,因為成都發展這塊較晚,軌道交通成都遠不如重慶。在公交方面,不管是線路規劃還是公交優惠政策,成都都比重慶好些。所以就交通來說,成都5分重慶4分。

定居,當然得考慮的房價,至去年成都限購以來,成都房價漲勢嚇人,郊區一度到1.5萬左右,而重慶漲勢較為合理,所以此處重慶5分成都4分!

就長遠發展來說,成都政府正在大力發展成都周邊,尤其是南面和東面,計劃達到再造一個成都的計劃,而重慶受地理位置限制,城市建設和發展不可能跟上成都速度。所以就業創業等成都應該更勝一籌。所以就長遠發展我認為成都5分,重慶4分。

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是學汽車專業的,成都雖有龍泉汽車城支撐汽車產業就業,但是成都汽車行業大多是組裝加工類工廠,研發類需求就較少。相比之下重慶有好幾個本大大汽車產業,比如長安,力帆等,就汽車研發等相關崗位來說,重慶遠好於成都,此處重慶5分成都4分。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還是成都略好於重慶,但是隨著高鐵的發展,重慶成都幾乎已經打破地域限制,相信很快成都重慶城市群將實現一體化發展,沒有太多必要糾結成都和重慶哪一個更好!


豬圈123


選擇重慶,並且只選重慶。

雖然現在毫無爭議的成都要好於重慶,無論是在經濟、旅遊、產業發展、房價上重慶唯有城九區可以與成都一比,但時間長了慢慢會發現成都的厚度顯然無法與作為直轄市的重慶相比。

首先,重慶八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非常多相對來說比較貧困的地方,這不可否認,人均GDP跟成都更是不在一個量級上。但考慮到很多貧困區縣是重慶直轄時,四川劃撥給重慶的,也就很好理解了。很多人說成都吸了整個四川的血才有今天的地位,我們先不討論是不是,但整個四川地區來說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成都之於四川的重要性與重慶之於全國的重要性來說,顯然還是成都之於四川重要。

但反過來想想,當年為什麼國家在選擇直轄市的時候要選擇重慶呢?從政治上講,這是國民政府曾經的所在地;從位置上講,這是西南也非富庶之地;從地形上說,這是個山區啊,比平原地區要難開發的多。

那麼為什麼要選在這裡確定一個直轄市呢?

從直轄市分佈來說,北京和天津位於華北在中國北方,華南的上海位於東南,照理說直轄市可以選在南方沿海,但廣東省自古富庶,且國家設立了深圳特區,97年香港又迴歸。即便沒有直轄市,南方沿海依然可以很發達。那麼整個中國相對來說最落後的就是西南地區,在考慮到省會不會成為直轄市這個前提下,唯有四川的重慶市在各方面可以擔此重任。

那麼重慶之於全國在這些年是什麼呢?

首先,是中國戰略的大縱深,如遇戰時狀態,北京和上海都不是好的戰略指揮中心,而重慶則是一個天然的縱深要地,深處中國腹地又是山地交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戰略奇點。

第二,在這二十年來,重慶一直擔當者工業重地的角色,既非文化中心也非經濟中心,但轉變過來想一下,重慶的電子製造業,汽車製造業,設備製造業其實都是特殊時期最重要的產業。一旦遇到緊急狀態,這裡依然可以提供持續的工業生產。

第三,這裡是區位要地,很多人覺得鄭州、武漢的區位要遠遠好於重慶和成都,實際上,作為戰略縱深要地,重慶所處的位置無論從便捷性和安全性上來說都是最優的,地處南北方位相對居中的位置,東西又處在整個四川的東邊,東西南北的貫通性非常良好。

那麼未來的重慶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以工業為核心產業的基礎上,未來的重慶肯定會向高新產業轉型,很多新的試驗項目將落戶重慶,目前北京和上海的定位和發展趨於穩定,天津在北京邊上協同京津冀一體化。國家下一步大力扶植的相比就是重慶和一干國家中心城市,而作為直轄市,重慶肯定具備各方面的優先級。


如果說前些年,成都藉著平原地勢和整個四川一直領跑重慶,那麼現在重慶原本因為佔地面積大,貧困區縣多的略施反而將慢慢變成優勢。因為面積過大,要照顧的範圍很廣所以起步較慢,但是一旦跑起來,那速度將非常恐怖。


所以西南雙子星的現在在成都,而未來肯定在重慶。


未泯雙瞳


不用再給一次機會,該選擇重慶的還是會選擇重慶,該選擇成都的還是會選擇成都,因為重慶和成都是截然不同的城市。

雖然重慶和成都有地緣優勢,都是祖國西南地區的雙子星座城市,近年來發展十分的迅速,有趕超沿海城市的趨勢,重慶和成都都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國家六大中心城市之一,都是新一線城市,可想成都和重慶在祖國的位置是多麼的重要。

重慶和成都相距最短的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僅有251公里,開車自駕的話也僅要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到對方的城市了,如果坐上高鐵的話,僅花上一個小時就到對方的城市了,可想交通是如此的便捷。

重慶為著名的山城,長江與嘉陵江匯合處,城市依山而建,巍巍壯觀,夜晚的重慶更是燈火通明,璀璨無比,光彩照人。

成都為天府之國,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腹地,千年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滋潤著成都這座既古老又文明的城市,城市的向東向南發展,將成都千年的圈層城市模式,向一山兩翼的城市模式邁進,成都城市的主戰場已經跨越了龍泉山脈,來到了成都高新區東區範圍內,成都的第二個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就坐落在這裡。

國家成渝經濟區的戰略,必將使重慶和成都推向更高的高度,未來重慶和成都發展無可限量。


見解派


重慶人在成都,成都人又找了位重慶的愛人,你說囊個選?

千人千面,其實這是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適與不合適。



一、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在一個地方住久了,自然對它就有了感情。

這也是為什麼當前很多老年人,寧願自己一個人住在農村也不寧願和自己的親人進城享福。

熟悉的環境,熟悉的聲音,熟悉的菜園,熟悉的大黃狗。這一切都是多少年來一直陪伴它的小夥伴。這麼多年都這樣過來了,現在卻突然要讓他放棄這一切,重新融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試問,這樣的一份情懷,如何能夠割捨?

人大多是懷舊的,這是一份顛覆不破的真理。也許有人會對這句話抱有異議,其實也是蠻正常的,我只想說再等過3~5、10年,你再回頭看看,就知道這句話不假。

你選擇住在哪裡,有時候是早就就註定的事情。




二、大多數人心中的兩個“家”

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心中大多有一份火焰在燃燒。這是支撐他們走下去的動力,也是他們拼搏的力量源泉。

一個家,是為了工作。

“瓜娃子,你家今年要種多少水稻啊,你會不會犁田呀?”

這樣的對話情景,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對於當下,更多的是成為了一種回憶。

川渝兩地,在城市化建設中闊首前進,大量的年輕人湧入城市。學習、工作、生活,他們已經完全的融入了這座城市。

這裡有他的同學,這裡有他的朋友、他的同事還有從小一起穿叉叉褲長大的小夥伴。這裡就是家。



一個家,是為了生活。

親情,是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父母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每年的過年、過節,有多少人奔波在路上,有多少人被堵在了車裡,又有多少人抱著電話默默的流淚,又有多少人對著視頻說著心不由衷的話。

在外漂泊的遊子,走得再遠,都有一根線牽盼著他。回家、回家、回家,曾經多少次在夢裡大聲的呼喊著這樣的話。

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心中的另一個家。



在當前快節奏的當下,無論是重慶還是成都,都是一個家。也許,它是工作地方的“小家”;也許,它是有爹有媽的“大家”。地域,不能阻隔一個人的情感;言論,人為的因素更不能割捨對家的牽掛。

無論是成都,還是重慶,融入當地的生活,努力做好自己工作,更自在。

小夥伴們,不要被眼前的一些言論所左右。愛一個城市沒有理由,而恨一個地方卻需要千萬條藉口。你說呢?


航海人羅羅


作為一個外地人來成都十幾年,又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往返重慶。

這兩個城市於我,語言,飲食,文化都相差不大。但有幾點:

1,重慶的交通是真正不方便,不好騎單車還好,但開車走錯一個路口就得繞上好遠。

2,成都背靠廣闊的四川,還有很多西藏,新疆人在成都買房,工作,所以發展勁道更足些,從房價,高校可以感受到。

3,旅遊,成都會更佔優,川藏旅遊首先第一站。

很奇怪兩個城市比較這麼多年。為什麼作為內地城市,重慶和成都在中國居一線,並遠超西安,貴陽,因為成渝經濟圈,要單獨一個,也難以衝上去。兩個兄弟互相發展更好些。





琥珀想想


我來說說吧!兩個城市對我而言,都是有情結的。兩個城市的30年前和現狀,我都是一直看著的,體驗著的。

其實,考驗一個城市的,不是自然資源,也不是天生多強。

我們都知道香港啥都沒有,但不影響她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我們也知道拉斯維加斯也啥都沒有,但也沒影響她成為全球的娛樂中心。

我們也知道日本比中國人多,資源少,但不影響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城市跟國家一樣,現狀以及未來,取決於制度,文化,開放程度。

制度的優勝劣汰性;

文化的包容性;

大家覺得哪個城市更開放,更包容,有更利於發展的制度,哪個城市就好~若對兩個城市有體驗的,內心評價是最可靠的標準。

我不說哪個城市好!~都得罪不起~朋友都在這兩個城市。

具體誰好,國際上有評價。

我只想說,兩個城市,在30年前,有的一拼。

而今起碼已經有10年的發展差距。


非非11


我會選擇重慶!

已經深度體會了成都的陰柔,我希望來一次重慶的陽剛。

已經聽膩了川西壩子人說話舌頭打卷卷的鳥語,我希望能像重慶人那樣伸直了舌頭吼兩嗓。


已經厭倦了成都女人的小尖巴舌,我想找個重慶妹子拍桌子打板凳。

已經受夠了成都腳踏平地看不遠,我希望站在重慶的山上望一次太平洋。

已經走煩了成都的平壩子路,我渴望在重慶爬坡上坎甩下火腿。

已經泡傷了煮餃子的游泳池,我想在重慶嘉陵江裡鑽眯二跟頭興風作浪。


凌波貓步


就我本人而言喜歡成都,主要原因就是受不了重慶熱天的高溫。我老公是重慶那邊的人,我生小孩在重慶生的,在重慶渡過了一個熱天,清早八神室內溫度37~38℃,只要不開空調一覺醒來床上逼逼是一個人影(汗水),第一次長了很多痱子(當時還不知道是什麼),之後再也不敢到重慶過熱天了。其次我們單位本地人佔1/3,各地外來人佔1/3,重慶那邊過來的人佔1/3,凡是重慶那邊過來的人沒有後悔來成都的,只是感覺成都人摳門、為人虛偽,不像重慶人耿直大方,但同時也承認“匪”氣重,講哥們義氣,相對不太講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