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該如何處理那切爾諾貝利地下1400公斤的鈾與石墨的混合物?

GerrardTorres


回不去的故鄉

切爾諾貝利事故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但是教訓依然在,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共造成方圓30公里範圍內11.6萬人離開家園,嚴重汙染土地達15萬平方千米的。今天還有超過500萬人生活在受輻射影響的區域內。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使用的是RBMK-1000型反應堆,使用石墨作為慢化劑,水作為冷卻劑的沸水堆,屬於第一代堆型,有一個設計上不完善的地方——沒有安全殼。這樣就失去了放射性物質包容的最後一道安全屏障,如果一回路發生洩漏,放射性物質就很容易釋放到大氣中。

官方公佈的反應堆廠房內的反射性物質遠遠比1400千克多,整個反應堆爐內的很大一部分約180噸的高放射性固體廢物還在裡面。

後續處理方法

目前對於核電站高放射性廢物的處理還沒有特別理想的處理方法,目前的處理方法有以下三條路線:

貯存起來

目前商運的壓水堆也會產生出高放射性的固體廢物,目前的處理方法就是暫時儲存在乏燃料水池中,用水來帶有乏燃料衰變產生的熱量。水還有屏蔽中子的作用。

深埋

把高放物質水泥固化後裝罐,尋找地質穩定的地帶作為深埋場地,挖洞後進行深埋。美國也曾今把放射性廢物埋入海底,海床下有黏土,對於放射性廢物的吸收較大,但是這種做法是違法國際協議的。

化學提取鈾鈈循環利用。

先做核燃料做分離處理,然後化學溶解提取出鈾和鈈,做成MOX燃料進行循環利用,目前法國這方面做得最好,我國與法國已經達成了相關協議,將在我國建設乏燃料後處理中心。

目前切爾諾貝利事故機組已經石棺包裹,新的石棺使用壽命大約100年,相當於對放射性物質做了第一種處理方法,先貯存起來,帶放射性物質進一步衰變後在進行處理。


核先生科普


中國已經擁有遠程操作大型機械車,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時,三一重工就在事故中提供了相關設備,希望循環再利用,相信並不困難,只要有足夠多的安全的密封容器用來容納核廢料,可以誰處理,誰把核廢料拉走,費用抵消,專家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