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的混凝土防護罩怎麼建造的?

檸檬君666


其實切爾諾貝利的石棺有新舊兩個,不出意外的話未來100年內應該還會有第三個。其實那玩意兒準確點的名字應該叫“防護結構”或者“覆蓋結構”,只是因為從地下到天空的全面封閉確實太像棺材,才得到這麼一個俗稱。

老石棺——見證了毛熊的瘋狂

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第24天,也就是1986年5月20日,毛熊當局準備設計一個防護結構,將出事的四號反應堆徹底封閉,避免進一步的汙染。整個設計和準備過程出奇的迅速,到當年的6月就開工了。

為了防止反應堆燒穿地下室的天花板,進而汙染地下水,他們必須在反應堆下面建造一個冷卻層。毛熊又一次讓世界見識了什麼叫亡命之徒,400名煤礦工人用不足20天時間挖了一條長168米的隧道,將地下冷卻層建完。

之後他們又前後動員了24萬人瘋狂的施工,首先清理掉現場雜物,然後在四號反應堆外圍以混凝土鋪設地面,再用鋼筋混凝土圍繞反應堆修起來一圈矮牆。這些前期工作完成後石棺才正式開始動工。

他們首先依託矮牆的承重修建了三、四號反應堆的隔離牆,之後以這面隔離牆為基準立好其他三面隔離牆。這樣的四面牆肯定是不夠牢固的,沒關係,向牆內傾瀉混凝土就好了。

四面隔離牆穩定以後,他們才開始安裝扶壁加強承重量,同時吊裝預製板給石棺加蓋,順手還安裝了通風系統。整個石棺建造共消耗了40萬立方的混凝土和7300噸金屬構件,用了不到4月就大體完工了。

只是這個石棺是靠人頂著強輻射蓋的,精密焊接根本無法靠人工完成(你讓毛熊玩命可以,讓他直接去死肯定沒人乾的,而且焊接工作也不是抓個人就能幹),只能遠程控制機器人完成,所以封閉質量不算理想。

新石棺——見證了科技的力量

其實毛熊自己也曉得自己弄的這玩意兒質量不咋地,早在1988年他們就表示20-30年以後就需要一次大型維護。可逗逼的是隨後毛熊就原地自爆掉,這地方歸烏克蘭了,兩邊扯皮沒人管,到1996年監測發現裡面輻射強度都1萬倫琴每小時了。

這種強度的輻射還維護個毛線?還不如從趁著老石棺沒廢在外面加一層呢!其實早在1992年烏克蘭就對新石棺的設計進行過全球招標,只是確實窮如敗狗沒錢動工,墨跡到2007年歐洲銀行贊助了才開工。

新的石棺採用了弓形結構,整體施工難度和人工參與度下降了很多,高峰期攏共也就700人在現場。使用液壓千斤頂推進的方式讓現場工人遭受輻射的幾率降低很多,激光牽引和新材料的應用也讓施工難度下降了好幾個檔次。

今年7月法國財團Novarka已經完成了切爾諾貝利新石棺的建設,新的石棺內不僅有輻射監控系統、備用電源系統、消防系統以及照明系統,這個財團還在那裡安裝了3762塊太陽能模塊,預計發電量1兆瓦,這個本來危機四伏的險地在科技的加持下已經開始創造價值了。


歷史吐槽機


“切利諾貝利”是一個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基輔州,所謂的混凝土防護罩就是它發生核汙染之後的一個防護性措施。

事故是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的凌晨1點左右,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汙染蔓延在東歐地區,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威力可達到日本廣島上的原子彈爆炸的威力400多倍。

據報道,此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根本無法立即搶修,直到事故發生三天後,附近的居民才在政府的幫助下匆匆撤走,留下了一片狼藉,在這場事故中當場死亡2人,但汙染遍及1500平方公里地區,可想而知後果的嚴重性。

在那裡居住著約694.5萬人,到了1992年總共統計,已有7000多人死於這次事故的核汙染。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損壞示意圖)

這次事故可謂是人類歷史少見的大災難之一,其外在表現為核電站周圍30公里範圍不可能再有人類能生存,附近的居民全都被疏散,莊稼也被全部掩埋,恐怖的是周圍七千米內的樹木都逐漸死亡。

50年內,10公里範圍以內將不會存在人類活動了,比如居住、耕作、放牧、被生產牛奶等等。放射性煙塵的擴散也導致了臨近國家糧食、蔬菜、奶製品的產能、食品安品、銷售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可以說,核汙染不僅僅是出現在字面上的玩意,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的是精神上、心理上的雙重恐懼。 反應堆被成功控制之後,政府集結全國人力物力進行補救,政府不得不建造了一個巨型混凝土來封死汙染源,被人稱為“石棺”。


(舊石棺示意圖)

這一次石棺的建造歷時七個月,共用掉了七千噸鋼筋和四十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建造起一個270米長、150米寬、100米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將發生事故的第四號反應堆完全封死在裡面。

其實所謂石棺,根本無法遏制核汙染的進一步擴散,但是石棺卻成了人們內心安定的一個因素,可能是因為人們能想象到石棺把核汙染全部裝在裡面了。

2008年時候,石棺西面外牆發生倒塌事故,烏克蘭政府資再次興建新的石棺,由兩個新“石棺”合在一起。


(建造新石棺圖)

越到後來,烏克蘭越無法承受事故發生之後的那龐大的用費開支,烏克蘭政府最終還是從國際上籌措到了7.4億歐元,給4號反應堆建造新石棺,使其壽命能長達到100年。

這一次“新安全封閉”不再叫做石棺計劃了,而是取名為高大上的“方舟計劃”。

方舟最終在2012年開始動工,與舊的兩個“石棺”相互拼接,最終形成了一個高108米、寬250米,長150米的一個巨大建築物。

現在我們想不到的是一百年之後,該怎麼辦?核汙染如果只是被封存,而不是被完全消滅,那對地球來說,永遠都是一個威脅。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1986年4月26日1點24分,前蘇聯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了蒸汽爆炸,反應堆的外部保護層遭到了嚴重破損,大量的放射性微粒在空氣中迅速擴散,爆炸燃燒引起的大火加劇了放射性物質的擴散速度,方圓30公里的地11.5萬居民被迫疏散,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0億盧布(18.6億人民幣),在之後的15年裡,有9.3萬人死 亡,27萬人遭受輻射疾病的折磨,核微粒在雲層及風力的作用下,蔓延到東歐、西歐及北歐各國,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的核事故,被評為七級特大事故。

為了阻止核輻射的繼續擴散,前蘇聯當局製造石棺,將4#核反應堆封閉

蘇聯政府緊急派出直升機從空中向4 號反應堆殘骸投放了2000噸的碳化硼和沙子,逐步將大火撲滅。1986年5月20日,蘇聯開始建設石棺,持續了206天,建設完成。石棺的建設過程異常艱難,為了防止熔融的核燃料燒穿地基,就需要四百名煤礦工人,挖出了一條長168米的隧道,在反應堆底部建造一個冷卻層。

相比較地下建設,地面的建設更加困難,4#核反應堆有180噸的核燃料,輻射總量高達1800萬 Ci,沒有人能在這種極高的致死量下生存,用人工鉚接或者焊接與送死沒有區別, 極端條件下只能使用機器人進行焊接,然而,以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機器人也因輻射嚴重干擾了遙控或電路板,控制異常,所以工程質量差強人意,石棺的接縫無法密閉,成為隱患。

石棺使用400000立方米混凝土和7300噸的金屬,以框架結構將740000立方米受到嚴重輻射汙染的廢墟連同土壤封閉起來。石棺上安裝60多個觀察孔來監控堆芯狀態。石棺上還設計了一些用於通風和對流的孔洞,孔洞上安裝了過濾系統,不會有放射性物質從逸出。

雖然4#反應堆廢了,但其他三個核反應堆依舊運行了十多年

4號反應堆及機組被封閉,其他的3個反應堆為前蘇聯及烏克蘭陸續提供了14 年的電力,到2000 年12月,烏克蘭政府宣佈永久關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但是,核洩漏留下的大量汙染物沒有處理掉,石棺也需要定期檢查,所以,切爾諾貝利還有幾千名工作人員和少數科學家,他們實行15 日輪換制,工作15 天,休息15天。飲水和食物從外面運輸,下班時,要檢查手腳的放射性指標,如果身體輻射超標,必須清洗、服藥, 或者送往醫院。

舊石棺搖搖欲墜,幾近崩潰,新石棺緩慢建成

在2003年,俄羅斯《獨立報》報道,切爾諾貝利石棺年久失修,隨時有崩塌的危險。趕工的石棺本身質量很差, 加上反應堆內的核材料長期侵蝕石棺的鋼筋混泥土,石棺極易發生破裂,顯放射性物質將會再次釋放到大氣中,整個歐洲都會被嚴重汙染。2013年2月12日,渦輪機房上方石棺頂部600平方米範圍發生倒塌。這是工程質量差並且結構老化的結果。整個建築群正處於崩潰的邊緣,在石棺的外部加上一個防護層,將石棺包裹起來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新石棺被稱為新安全封閉體( NSC) ,於2007年開始建設,用於替代1986年核事故後立即建造的混凝土石棺。新石棺高110 米,長260米,寬150米,重3.1萬噸,設計壽命為100 年,是全球建設最大的可移動陸基結構體。新石棺內安置了吊車,可用於拆卸舊石棺、轉移核廢料。造價為 15億歐元,最初計劃在2012—2013年建成,但因資金不足,工程推遲多次,於2016年11月29日竣工,切爾諾貝利核汙染再次得到有效的控制。


弘毅說歷史


1986年4月26日1時23分,位於烏克蘭基輔州普里皮亞季鎮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在東歐地區造成了大規模的放射性汙染,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在災難發生後的兩年裡,蘇聯政府調集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補救。從事發開始,直到5月8日,反應堆才被撲滅,接著便是“刮地三尺”地清洗,當時有近26萬軍民參與了“石棺”的建造,前後歷時七個月,就將發生事故的反應堆完全封裝了起來。



施工過程中,共用了七千噸鋼筋和四十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建造起一個270米長、150米寬、100米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宛如一個巨大的“石棺”,將發生事故的第四號反應堆完全封死在裡面。

由於在事發地有嚴重的核輻射,所以只能在其他各地事先澆築混凝土板,運至核電站進行搭建。這樣不僅能夠將輻射對公工人的危害降至最低,同時,也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在此後的七年中,共有七千多名參加清理工作的人員死去,其中有兩千多人是死於自殺;在當時參加醫療救援工作人員中,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患上精神疾病或永久性失憶。有資料顯示,前後參與救援工作的六七十萬軍民中,現如今,已經有三十萬人因當時遭受的核輻射而死去。 在此次核事故中,事發時的糟糕處理以及事發後蘇聯政府對消息的封鎖造成了很大的不必要的損失。



事發時,通報僅僅顯示是簡單的火災,以致於最先到場的消防人員都沒任何的防護措施。直到事發三天後,戈爾巴喬夫才知道切爾諾貝利是發生了核洩漏。事故發生後,很多歐洲國家隨即就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而蘇聯政府卻一直隱瞞。5月1日勞動節,130公里外的基輔組織了大規模的遊行,5月8日舉行自行車場地賽,並派出軍隊文工團進行慰問。直到5月14日,戈爾巴喬夫才對外承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核洩漏。



經過這麼多年,當初的“石棺”已經破舊不堪,無法抵禦內部核輻射的擴散。2012年4月26日,烏克蘭動工建造新“石棺”,設計壽命100年。當初預計斥資9.35億歐元,但是烏克蘭政府僅承擔百分之六的資金,其餘大部為其他國家捐贈。新石棺105米高,260米長,是由兩個看起來像巨型“大棚”的殼罩,通過滑軌在反應堆外部拼接而成的。現如今,重達3.6萬噸的新“石棺”已經建造完成,費用也比當初預計的超出一半左右


宇坤搞笑de段子



原包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的防護罩被稱為“石棺”,是一個巨大的金屬混凝土結構,作為1986年阻止爆炸後輻射釋放到大氣中的緊急措施而迅速建造。俄羅斯官方名稱是“奧布耶克特·烏格里蒂耶”,意思是庇護所或遮蓋物。

據估計,石棺內有200噸放射性堆芯、30噸被汙染的灰塵和16噸鈾和鈈。 1996年,人們認為不可能修復石棺,因為石棺內的輻射水平高達每小時10000倫琴(城市的背景輻射約為每小時20-50倫琴,5小時內致死劑量為500倫琴)。一個用新防護罩代替石棺的建設最初計劃於2005年建成,於2017年由法國財團諾瓦卡完成。 石棺是在極其危險的條件下建造的,輻射水平非常高,時間非常緊迫。



石棺的設計始於1986年5月20日,離災難發生僅三週多一點。施工持續了206天,從同年6月到11月下旬。首先有必要在反應堆下面建造一塊冷卻板,以防止熱核燃料通過地基燃燒。400名煤礦工人被要求在反應堆下方挖掘所需的隧道,到6月24日,所需的168米長的隧道已經到位。 建築期間使用了超過400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和7300噸的金屬框架,最終蓋住740000立方米嚴重汙染的碎片和土壤。高輻射水平使得人類在石棺上工作非常危險,機器人被用於連接和焊接。極端的條件使得完全密封石棺的接縫變得不可能。 石棺有60多個鑽孔,可以觀察核心內部。在一些地方,該結構包括通風井,以允許內部的一些對流。過濾系統已經到位,以防止放射性物質從這些孔中逸出。



施工過程包括八個階段: 清理並澆築4號反應堆單元周圍的區域; 在周邊架設最初的鋼筋混凝土保護牆; 在3號和4號機組之間建造隔離牆; 級聯牆結構; 渦輪機大廳的遮蓋物; 高層扶壁牆的施工; 安裝支架和反應堆艙蓋; 通風系統的安裝。


現有的石棺主要由4號機組反應堆廠房受損的殘餘物支撐,由於事故造成的爆炸力,這些殘餘物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結構不健全。三個主要的結構構件支撐石棺的屋頂。兩根梁,通常稱為B-1和B-2,沿東西方向延伸,支撐屋頂梁和麵板。第三個更大的構件是“猛獁梁”,從東到西橫跨屋頂的距離最大,幫助支撐屋頂梁和麵板。避難所的屋頂本身由直徑為1米的鋼管和鋼板組成,鋼管沿水平方向從北向南鋪設,鋼板成一定角度放置,也沿南北方向放置。 石棺的南牆由屋頂的鋼板形成,它們與垂直方向成大約15度角。東牆由反應堆建築本身形成,北牆由反應堆建築和混凝土部分組合而成。西牆由用扶壁加固的大型混凝土部分構成。西牆各段的複雜性要求在場外施工。然後,用一臺遙控塔式起重機吊起就位。


1988年12月22日,蘇聯科學家宣佈石棺在需要修復性維護工作之前只能使用20-30年。實物保護區從來就不是一個永久性的封閉結構。其持續惡化增加了放射性物質洩漏的風險。2010年,據披露,從石棺頂部滲漏的水在通過反應堆底部滲入土壤之前,已經受到輻射汙染。 設計的穩定鋼結構(DSSS)是黃色金屬製品,可以在石棺上看到。它有63米高,有一系列延伸穿過西扶壁的懸臂,用來穩定石棺。這個DSSS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如果反應堆建築的牆壁或避難所的屋頂坍塌,那麼大量放射性塵埃和粒子就會被拋入大氣層。


2006年12月,“設計穩定鋼結構”(DSSS)被延長,直到50%的屋頂荷載(約400噸)從50號軸牆轉移到DSSS。 另一個威脅是事故發生前位於反應堆上方的混凝土板,形成了“上生物屏障”。反應堆堆芯發生爆炸時,這塊混凝土板被拋向上方,現在大約與垂直方向成15度角。上部生物防護層的位置被認為本質上是不安全的,因為只有碎片將它支撐在幾乎直立的位置。如果生物防護層移動,它會干擾放射性塵埃,導致物質釋放,並可能損壞防護層本身。防護層被稱為“瑞士銀行”,是一個直徑15米的圓圈,重1000噸,由2000個立方體組成,每個立方體位於燃料通道上方。這種盾牌在災難發生前被稱為“五戈培克硬幣”,後來被命名為“電子元件”,綽號為“埃琳娜”;纏繞在上面的燃料束仍被稱為“埃琳娜的頭髮”。


2013年2月12日星期二,石棺旁邊的一個600平方米的渦輪建築屋頂倒塌。最初假設屋頂因為積雪的重量而倒塌在上面。然而,雪量並不例外,烏克蘭實況調查小組的報告得出結論,渦輪機建築的部分倒塌是由於維修工作馬虎和結構老化造成的。前核電站副主任瓦倫丁·庫普尼等專家確實警告說,該建築群瀕臨倒塌,使得該建築處於極其危險的狀態。2月12日事件後,輻射水平高達每立方米空氣19貝克勒爾:正常水平的12倍。報告假設屋頂倒塌後,放射性物質從建築物內部擴散到周圍地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正在建造核電站的法國諾瓦克公司僱傭的225名工人新防護罩坍塌後不久被疏散。管理人員表示,工廠周圍的輻射水平處於正常水平,不應影響工人的健康。據瓦倫丁·庫普尼稱,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管理人員低估了這種情況,信息是保密的。


2016年10月,切爾諾貝利受損核反應堆設計用來容納放射性廢物的巨大金屬防護罩就位。 世界上最致命核事故現場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移動一個名為“新安全禁閉”的防護罩,該防護罩將在100年內防止更多的放射性物質從受損的反應堆中洩漏出來。烏克蘭環境部長奧斯塔普·塞梅拉克稱最終建設階段的開始是歷史性的一步。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1986年4月26日,1時23分。位於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境內的小鎮普里皮亞季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誰也不會想到,這聲巨響將會徹底改變這座小城的命運,改變無數人一生的命運,也為蘇聯的最終解體解開了序幕。


(切爾諾貝利所在位置)

這就是令全世界,時至今日,仍然談之色變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1973年,前蘇聯憑藉自己在核能領域的巨大優勢,在烏克蘭普里皮亞季小鎮附近,建成了該國曆史上最大的核電站——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在上個世紀,冷戰開始,蘇美交鋒的關鍵時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建成無疑大大增強了蘇聯人民的自豪感。

彼時,切爾諾貝利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可靠、最安全的核電站,它是蘇聯高科技發展的產物,是蘇聯人民的驕傲。

但僅僅在啟用9年後,這一神話便被打破。

由於電站工作人員操作失誤,致使該核電站的4號核反應堆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發生劇烈爆炸。


(爆炸後的4號反應堆)

由於反應堆的外殼被炸開,高達8噸多的強輻射物猶如脫韁的野馬很快便衝散到天空中。

據事後測算,這次爆炸所釋放的輻射總劑量,比二戰時期美國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還強400多倍!

爆炸造成核電站32名員工當場斃命,數千人直接暴露在了高強的度輻射當中。


迫於社會壓力,蘇聯政府將電站所在的周邊居民緊急疏散。自此,小城普里皮亞季徹底成為一座孤寂的“死城”。

不僅如此,爆炸所散發出的強輻射塵埃在風的吹動下刮向了周邊數個國家或地區,給這些國家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核汙染。

爆炸發生幾個小時後,4號反應堆上方仍有大量強濃度的放射物在源源不斷的向空中飄散。

如若不馬上制止擴散,一方面將會造成更大面積的空氣汙染;另一方面也將會給後續的地面清理造成更大的困難。因為隨著核輻射濃度的繼續增強,人和其它工程機械將更難靠近。




為阻止反應堆下方的核輻射物繼續向外界釋放,蘇聯政府為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前後共出動了1800多架直升機,向發生爆炸的反應堆上方空投了5000多噸的沙子及能夠吸收核輻射的化學物質(主要包括硼砂及鉛塊)。

通過空投作業,有效的撲滅了明火,減少了放射性物質的持續排放。

(直升飛機空投化學品)

為避免殘留放射物繼續向大氣中洩露擴散以及反應堆內的剩餘核原料——高溫鈾與水泥融化成岩漿穿透廠房底板進入地下,蘇聯政府被迫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舉動。

他們派出大量軍人、工人給爆炸的4號反應堆外面修建了一座高大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將爆炸區域徹底封閉起來。其正式名稱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遮蔽結構”,即後來俗稱的“石棺”。

——舊石棺

該“石棺”共耗費了4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和7000多噸鋼筋。 為建造這一巨型封閉設施,蘇聯前後動用了超過60萬人,他們絕大多數為現役軍人。


(切爾諾貝利舊石棺)

由於發生爆炸的反應堆周邊輻射濃度幾近爆表,為了施工人員的安全,故石棺的建造並不是在反應堆旁直接澆築,而是先在幾百公里外,提前預製好各種形狀的金屬板和混凝土板,然後再將這些已預製好的金屬板和混凝土板運到4號反應堆旁邊,之後再通過重型起重機及大型直升機吊裝拼接而成,最終形成一個巨大的封閉體。

為完成這一工程,彼時,蘇聯從全國急調了最好的工程建造人員,並投入了最先進的吊裝設備。

之所以用石棺封閉,既是權宜之計,亦屬無奈之舉。因為依當時的蘇聯技術和經濟只能這樣做,別無它法。

但這種方法只能暫時阻止放射物質洩露,不能一勞永逸。

因為4號反應堆下方還有近200百噸核原料存在,隨時都有再次洩露的風險。

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放射性物質對石棺的腐蝕一刻也沒有終止。

為建造舊石棺,蘇聯湧現出了許多無名英雄。

他們當中很多人明知這是一項極其危險的工作,但都沒有選擇退縮,而是勇敢的投入到封堵反應堆及建設“石棺”的工作。

(現場搶險的人員)

據統計,除了因為參與搶救,而在現場直接犧牲的數十人外(也有說上百人),在此後的近20年時間內,先後又有2萬參與者,最終死於與核輻射有關的疾病以及近20萬的傷殘者。

他們是蘇聯的英雄,也是整個人類的英雄!

——新石棺

轉眼間20多年過去了,由於嚴重的腐蝕,舊有的“石棺”部分牆體已開始出現裂縫,按照之前建造的預期“壽命”也僅剩5年。

時間越長,隱患越大。

為防止“石棺”坍塌,造成災難再次降臨。 烏克蘭政府未雨綢繆,通過國際援助,烏克蘭準備在當年4號反應堆原有的“石棺”外面再次加蓋一個新的大型鋼結構保護罩。

2012年,“新石棺”開始動工建造。

歷時4年,新保護罩工程於2016年完工。

新保護罩有兩個大拱形鋼結構組成。

工程人員提前在石棺兩邊各建一個大半拱形鋼結構,待全部建成後,通過一根鐵軌將兩個半拱形鋼結構滑到舊石棺上面,最終合為一體。

之所以分兩部分建造,初衷和當年建造舊石棺一樣。目的也是希望工作人員儘量遠離當年發生爆炸的反應堆,以避免高強度輻射對人體造成傷害。

而這樣在遠處安全建造完成後,再合二為一,可以大大減少核輻射對工人的傷害。

新保護罩長257m,寬164m,高110m,大小與兩架波音747飛機相當。

新石棺重達3萬多噸,這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可移動建築物,設計壽命為100年。

不同於舊石棺的建造,新石棺是一項有數個國家共同參與的大型工程。

新保護罩安放後,工作還遠沒有結束。

為了徹底消除隱患,科學家們打算再用半個世紀的時間將最早發生爆炸的4號反應堆下面的核原料逐步轉移到安全地帶,以期最大程度降低這一威脅。

可以說,時至今日,切爾諾貝利的核威脅仍然沒有完全徹底解除。

發生在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這一爆炸,給前蘇聯、給今天的烏克蘭造成的傷害,時至今日仍然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