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自貢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

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知名畫家、自貢市國畫院院長曹念,歷時3個多月,用絹本創作的長7米、高2米鹽文化題材的中國畫《釜溪河》於今年5月問世,釜溪河之濱的自貢鹽都風情滄桑躍然紙上,畫幅重現自流井老街的繁華,完美表現自流井鹽場天車林立,流淌鹽都古韻,被人們譽為自貢的“清明上河圖”。

自貢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

在《釜溪河》恢宏鉅製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達356人,經著名文史專家考證通過的真實地點有張家沱、同心井、沙灣碼頭等40多個,精心描繪了上世紀前期的自流井鹽場。張家沱、復興街、自流井鹽場、同心路、沙灣等沿釜溪河一帶熱鬧的街道,肅穆的廟宇,繁華的碼頭、鹽市、牛市、木柴市、當鋪,欲行的駝鹽馬幫隊、鹽船,高聳入雲的天車,星羅棋佈的井灶,交錯縱橫的輸鹽梘管。

曹念說,鹽業是自貢稱為“千年鹽都”的根和血脈,張家沱則是千年鹽都的心臟,是鹽業生產資料的集散地。是勤勞的鹽工創造了自貢的鹽,是鹽馬幫、鹽船幫把自流井的鹽運往大西南,形成了舉世矚目的古鹽道,自貢是古鹽道的始發地。自貢的鹽運分陸路和水路,在釜溪河的中心張家沱就是始發地的中心。

自貢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

畫作中,挖耳井、路邊井天車腳旁,古鹽倉前“出鹽”旗幟招展。現場交易一片繁忙,鹽商忙不迭地吆喝,馬幫在轉運,小商販在叫賣。背夫身背鹽包、拄著山杖出發。大車拉著裝滿了鹽包上路,三三兩兩的鹽擔子使力地對抬鹽包上碼頭、裝船,不少挑著鹽擔子的挑夫趕路。

鹽馬幫結隊滿載貨物,陸路由張家沱南岸踏蜿蜒石梯路攀上匯柴口,經漆樹,過宜賓,到雲南昭通、會澤。

畫面上,一些馬隊或穿過復興街,分成三支隊伍,一路翻越土地坡,到威遠、資陽、成都;另一路經貢井、橋頭、龍潭、李子、雙石,到榮縣、來牟、仁壽、樂山、雅安;第三支則經馬吃水、長土、牛尾、五寶、白花,到宜賓、馬湖、大小涼山。

自貢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

鹽馬幫結隊經同心路,過大墳堡、白馬、椑木,到內江、安嶽、南充。釜溪河一泓碧水,檣帆如林,百船竟發,鹽船幫們划著鹽船,經清澈的釜溪河,過沱江,水路經富順、向隆昌、瀘州合江,到貴州赤水;或者把自流井鹽運往重慶到達長江的湘楚兩岸。

畫作中描繪了上世紀三十年代,自流井復興街商鋪林立,熱鬧非凡的景象:長街曲巷,深幽衚衕,黛瓦粉牆,川南宅風,簷飛角翹,花窗木穹。街上,轎伕抬著達官貴人;店鋪交易生意紅火,攤販沿街叫賣,農夫討價還價;鹽商們巡視於井灶,市民們促膝茶肆,一派生機勃勃的井場氣象。

畫中最稱道的是刻畫了很多的市井中的小人物:善後橋西側的河滸人家一條街上,各種人物在茶樓品茗,路邊算命的、剃頭的、補衣洗漿者眾;河道邊的洗衣婦人,小巷裡的洋學堂學生、轎伕、挑夫、買小吃的各色人等無數,作者寥寥幾筆就讓這些井市人物躍然紙上。

自貢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

此畫是寫實的。畫中的自流井分東西鹽場,在當年的復興街南、西、北面,有自流井鹽場所包圍,有鹽井、氣井上千口。山坳上,井灶密佈;溝壑中,梘管縱橫。三步一井,五步一灶。

畫面看到的鹽場上,扛樓梯和輥工一起在準備修天車的雜工、庫房裡的轉運工,挑著鹽水的挑工;燒鹽工在緊張地鏟著鹽;奔忙的搬運鹽工、精明的鹽商管事、能幹的鹽場工頭、鹽場的看家狗、拉著滿載的鹽闆闆車的運鹽工,曬鹽的燒鹽工,放滷水的井灶工,組成了一幅鮮活的鹽場百業圖。

自貢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

歷史上的張家沱柴火場,是堆滿了鹽業生產資料的集散地,人們在高聲討價還價各種生產資料。在畫卷的中心,正是是張家沱牛市,賣牛的、買牛的,看牛的人潮如織,在轉一大圈,這裡是自流井商業的重鎮,畫裡呈現了自流井鹽場的核心市場的原貌,大量的鹽業資料交易在這裡進行,商業市場內一片繁忙。在畫的中心,是釜溪河的善後橋上,抬轎子的,運鹽的,馬幫們、挑夫們、商市的人們在急匆匆地前行。在畫裡的同心路自流井客棧生意不錯,旅客頻繁出入。街道中心,大腹便便的鹽官戴著博士帽,挽著太太前行。當鋪內,有人在當東西。門前鹽商在與人交談。同心井前,鹽馬幫拉著鹽快速通過。

曹念說:“張家沱這一古鹽都的心臟,曾留下了大量的的鹽文化遺蹟。但由於日機大轟炸等原因,挖耳井、路邊井、鹽商住的堂館、會所、鹽工與馬幫住的馬房街等許多文化遺蹟,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用繪畫作品重新描繪歷史記載的記憶,來彌補攝影作品都沒有辦法再現的遺憾, 是鹽文化研究的重大課題,也是我們這一代美術工作者的責任,是我創作鹽文化美術作品的動力。”

畫家曹念融入濃濃的家鄉情結和獨到的執著而創作的這一鴻篇鉅製,有鹽有味,令人非常震撼,為自貢人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曹念表示,立即開始電影《鹽馬幫》中場景設計和人物素描設計。

自貢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

我們深信,隨著曹唸的加盟,有著濃郁四川元素、自貢符號特色的電影《鹽馬幫》,“鹽味”會做得非常足,人物形象會更飽滿,場面會更唯美,故事會更精彩!

擴展:四川知名畫家曹念簡介

曹念,男,漢族。1956年生,1977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繪畫系),1984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文學系),1991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理論高級研究班)。自貢國畫院院長,四川墨華研究會會員,四川省書學學會會員,四川省美協會員。自貢書協、自貢美協理事,自貢市作家協會會員。

作品獲國內外多項展覽獎項,主要有:

1990年-06月,國畫創作《偉大的征服》入選第十一屆亞運會四川體育美展入選

2002年10月,國畫《蜀南鄉韻》四川省第一屆教師美術、書法、攝影展,獲三等獎

2004年-10月,創作國畫《毛主席詩意》,四川省文聯、四川沫若藝術院獎

2005年09月,創作雕塑《西風烈》,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四川省美展。

2006年08月,創作國畫《清人詩意》,中國民族文化研究院2006年一等獎

2008年08月,創作國畫《秋月空心》,獲日本《朝日新聞》獎。日中友好交流協會

2009年-11月,創作國畫《行走在雲原的精靈》,獲中國山水畫60強銀獎“中國第六屆當代山水畫大展”

2009年08月,創作版畫《救援汶川》,全國雙優書畫展獎,,國家民政部主辦。

2009年09月,國畫《天路》,《攜手同行書畫展》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詩書畫院主辦。

2009年04月,創作國畫《蜀南祥雲》,全國十省(區)27城市政協22次書畫展二等獎。

2014年04月,創作雕塑《江姐》,安放在自貢市江姐中學,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

2014年12月 創作雕塑《盧德銘》。安放在自貢市德銘中學,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

2002年10月,國畫《蜀南鄉韻》四川省第一屆教師美術、書法、攝影展,獲三等獎(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聯合頒發。

2006年08月,創作國畫《清人詩意》獲2006年度參展作品一等獎,(中國民族文化研究院頒發)。

2008年08月,國畫《秋月空心》日本“朝日新聞獎”。(日中友好交流協會頒發)

2009年04月,創作國畫《蜀南祥雲》全國十省(區)27城市政協22次書畫展二等獎(全國政協組委會)

主要論文著作有:

1987年10月《中國現代書法發展階段及趨勢》,《中國書法新十年學術論辯會》入選交流。

1992年09月,《簡論趙熙書法》四川省博物館《文史雜誌》刊載。

2008年05月,《曹念山水畫選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09月,《曹念山水畫》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14年12月,《從堪輿學角度看自貢鹽場選址規律》,選入《2014年度全國鹽文化研討會》交流。論文收入《中國鹽文化》第八輯(2014年)中國經濟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