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家教智慧

今天聊一個很迫切的話題,因為一位家長在後臺留言中幾乎非常絕望,這裡我只選取一些可以公開的內容:“孩子迷上抖音之後,雙休一天可以刷到晚,晚上也可以不睡覺,不停地嗤笑,估計是看了什麼神經病的表演,孩子感覺已經入魔了,我們試圖把手機不給他,但他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例如到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孩子家裡,有一次收了他的手機,他就跑去同學家,我們找了半天,擔心死了,好不容易找回來,他媽媽就妥協了,怕孩子做出什麼極端的事情,因為隔壁一個小區就是因為不給孩子玩手機,一個品學皆優的初一女孩瞬間就從六樓跳下身亡。我們也是非常害怕,礙於面子,也不懂如何治療,這孩子是不是心理會有問題呢?幫幫我們吧。”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孩子是不是出現心理問題,我還是建議父母要去專業的心理諮詢面談診治,我這裡無法給出結論性的意見,從你的描述來看,孩子具有了一些上癮性的特徵,如果僅僅是對手機依賴,可以尋找其他的替代方式,例如帶孩子旅行一次,不帶手機(大人也不帶,或者帶一個老人機備聯繫),純粹的接觸大自然,好好規劃路線,暑假馬上要到了,出去個十天半月,旅行途中可以和孩子聊聊這個世界的更多美好的東西,可能會慢慢緩解對手機的依賴,回來之後也要有一個過程,隔絕與手機的聯繫也要循序漸進,有個約定。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今天來聊這個話題,主要還是對一些熱門APP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做一個提醒,也是一個倡議,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在寫作本文之前,我做了一個採訪,對10-13歲之間的孩子隨機採訪,結果被採訪的孩子平時刷抖音的概率是100%,有部分孩子說是父母允許他們用手機查閱資料,然後他們查完之後,會偷偷刷抖音,如果父母以為孩子一直查資料,不要回手機,那孩子就一直刷下去,知道父母想起手機為止;還有部分孩子純粹偷著刷抖音,“等媽媽給手機充電時,偷偷上去玩一會,不能給她看見。有時她刷抖音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看,那時她不管我。”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我在調查中設計有一問題:“你會在抖音上找到固定明星麼,一直追著看麼。”這個結果有點分歧,有部分孩子是有固定關注所謂偶像,還有的沒有偶像,純粹看到好玩就看,主要是搞笑、幽默、無厘頭的視頻吸引孩子。偶爾也有孩子說看到一些生活小竅門,很實用,那是爸爸媽媽看到說起的,這算是積極的一面。

好了,小調查讓我相信孩子對於抖音是不設防的,他們不知道平臺會推送什麼內容(指具體的某一個視頻),但會緊緊鎖定一個領域,例如搞笑,抖音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引入讓用戶上癮的機制:不管是推送內容的質量,還是種類都經過精心計算,最最最最關鍵的是,你根本刷不完。

用戶在抖音上看視頻,它的界面沒有時間,從營銷角度講“讓人沒有時間感”是抖音一個非常突出的設計,視頻又那麼好看,自然而然就忘記時間了。等你刷累了,幾小時,半天,一天就沒有了……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成年人尚且無法抵禦這樣的上癮機制,何況10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神經系統尚未有完全的防禦能力,一上癮就不可自拔。

所以,孩子上癮玩抖音,不能怪孩子,只能怪我們沒有給孩子應有的柵欄,沒有保護好他們。

常常聽家長說:我們這個孩子專注力太差了!在當今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裡,保持專注力實在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每一款類似抖音、快手、微視的短視頻 APP,背後都是一個強大的專業運營團隊,這些高薪的專業團隊整天琢磨的目標很簡單:創造一個虛擬空間,來消磨你的時間,讓你更多時間停留在他們的APP上,不要換界面。這種現象曾經在電視出現的早期也有過,各個電視臺要出節目吸引觀眾,只不過現在變成了各類APP。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他們為何要這麼做?這就是一個更為深層的問題了,但我們也可以簡單的聊一聊,讓大家更好的理解。

先從這個世界最主要的時代特徵說起,有一個觀點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全球化貿易使財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毫無疑問會被逐漸邊緣化,成為芸芸眾生,這一點無需太多的理論,只要環顧四周,處於財富頂端的人寥寥無幾,更多的人揹負槓桿帶來的虛幻財富債務,透支未來的現金流在生活。

那麼,如何化解這80%的普羅大眾和20%社會精英之間的衝突?因為一旦這80%的人感到憤怒和被剝奪,也不是一件小事。如何消解這80%人口的多餘精力和不滿情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就成為精英階層迫切的事。

美國的經濟學家布熱津斯基認為方法也很簡單:給這80%的人口,塞上一個空“奶嘴”。讓他們安於為他們量身訂造的娛樂信息中,慢慢喪失熱情、慾望和思考的能力。他說:“人們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最終他們會期望媒體為他們進行思考,並作出判斷。”看看房市、樓市的現狀,很佩服這位老司機的判斷。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這就是著名的Tittytainment 戰略,由Titty(奶嘴)與 Entertainment(娛樂)合成,中文譯為“奶嘴樂”。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份工作,讓他們有東西可看,便會沉浸在“快樂”之中。

這就是大背景,這個背景大概已經有了數十年的時間,我們現在還在其中。但形式已經隨著技術的進步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電視、電腦遊戲、互聯網絡,到現在的智能手機,每一個階段,總是這80%的人首先沉醉其中。人類是視覺動物,人生來就會聽、會看,而那些深刻的讀寫技能,卻需要經過多年嚴肅的教育才能掌握。所以你會看到一兩歲的孩子就已經拿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這不奇怪。

這就是那位老司機的“奶嘴樂”理念創造的牢籠。

而我們心甘情願地,一步步走進去,從孩子變成成年人,又順便也帶上了下一代孩子。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他們大概率是80%的接班的人。道理很簡單:你時間花在哪兒,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抖音裡各種無腦的跟風,看到段子就要模仿一下;

捉弄孩子、家人;

奇特而危險的遊戲;

跳著抖音上新學來的毫無技術含量的舞蹈;

小學生濃妝豔抹扮成熟……

抖音對孩子世界的侵入,你瞭解麼?若知道這些,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人們的時間被一點點壓榨乾,然後接踵而來的是缺少時間的焦慮和頹廢,逐漸陷入了無法逃脫的循環。

魯迅先生曾經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今天我們依然需要這樣的倡議:吐掉奶嘴,乾點有意義的事!為了孩子,請拒絕抖音,拒絕浪費時間!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也可關注公號“陳老師家長匯”,或在喜馬拉雅FM平臺搜索“北緯32度半”,給您最合適的育兒方法音頻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