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智慧停車推動停車資源供給側改革

近日,北京市首部停車法規《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通過表決,並定於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無獨有偶,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也公佈了《廣州市停車場條例》全文,該《條例》將於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一南一北兩大核心城市,共同推動中國停車立法進入新階段,為發展智慧停車打好“動靜相宜”的堅實基礎。

智慧停車推動停車資源供給側改革

多地陸續出臺停車條例,標誌著中國停車加速進入法治時代,打破了過去停車產業“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為停車特別是道路停車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法律依據,停車立法屬於頂層設計的重要一環,對城市實施智慧停車戰略具有方向性的指導意義。他還指出,目前中國停車仍處於一個信息化比較落後的市場階段,挑戰與機遇並存,關鍵在於掌握核心技術。

從行業綜合調研來看,中國停車難的“罪魁禍首”是車位信息不對稱,其次才是車位供給不足。因此,提高停車資源利用率,成了全行業的一致目標,而這也恰恰是發展智慧停車的宗旨所在。有專家分析指出,停車資源的利用率是衡量智慧城市靜態交通能力的重要指標,若將核心城市停車場智慧化改造率提升至50%,整體停車效率將提升300%,可見,智慧停車是停車資源供給側改革的最大動力。

從停車資源供給側改革入手,包括停車場聯網升級、路側停車無人化改造、住宅區車位共享以及集約用地建設立體停車庫等,都是目前智慧停車市場的主攻方向。通過搭建智慧停車系統,能夠實現網絡預約車位、地圖導航尋找車位、電子識別車輛信息、無感支付解放人工等目的,並最終幫助多方受益。普通車主享受移動出行的便利,不再為尋找車位而焦頭爛額;停車資源利用率提升,物權方或經營方收益上漲,品牌溢價能力也相應提升;而對政府來說,推動智慧停車落地,則相當於獲得了了智慧城市競爭的入場券。

作為中國智慧停車系統開發先行者——迪蒙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包括智慧路側停車、智慧停車場、立體停車庫、共享停車、新能源充電樁等子系統。通過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金融科技等尖端前沿技術成果,開發了中國首款真正實現“無感出入、無人值守、無感支付”的人工智智慧停車APP——掌停車,為廣大車主提供“隨心所欲想停就停”的無感停車便捷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