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于谦现实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谷原明


郭德纲、岳云鹏在舞台上经常说的一句话:于老师有三大爱好,然后底下观众就会说:抽烟、喝酒、烫头。


说到喝酒,老搭档郭德纲就这么评价于谦老师的,说他一辈子能抵我八辈子活,从早上起来就去喝酒,一天能赶八个酒局,到了半夜让人用车拉回来。
郭德纲说这样的生活,打死我都过不下去。于谦老师不仅是相声行业不了多见的捧哏奇才,而且还是很会玩的奇才。

说到玩,就要说到于谦老师六十亩地的宝贝马场了,一次去新疆就买几百匹马,不仅要打理,还要买特殊的草料,规划路线去国外参展,于谦老师玩的还特别带劲,每次说马都是眉飞色舞,哪匹马又得奖了。

生活中的于谦老师豪爽大气,喜欢交朋友,和陌生人都能够喝的大醉。为人也是低调,谦逊,很随和。很是讲究生活,能够把生活玩的特别出色,很充实。

你们觉得于谦老师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三大爱好有你的爱好吗?欢迎在评论下方评论。

如果你喜欢娱乐影视,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故事,那就请关注我把。

看视界看娱乐


看过于谦写的书,《玩儿》,这个人真是没什么好说的,从小家里富裕,2000年以后就更不用说了,相声圈为了利益才有很多矛盾,和他关系不大,喜欢什么玩什么,早些年相声不景气,没有演出,就可以天天抓鸟钓鱼遛狗逗猫,再看看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如果没有工作了有多难受,满脑子都是羡慕。后来开了宠物乐园,矮马,大马,鹦鹉,鸽子,狗,鹿,应有尽有,不对外,自!己!玩!

后来听人劝才开始对外,就为了赚个人工和地钱。

这种人想要与世无争很容易,我爱的东西我有能力做到,我喜欢的东西不用和人争强,何必呢。

也无烦恼也无愁,本分随缘莫强求。

无益言语休开口,不干己事少出头。

人间富贵花间露,纸上功名水上鸥。

识破世情天理处,人生何必苦营谋。

而且这个人很可爱,他的全部精力就是体现在一个玩儿上,他说相声也是。他有一半是为了自己开心,台下也总是没溜儿地耍闹。有的时候比如说说话我多多少少还要顾及下场合、时间,合适不合适;于老师不会,此时此刻这个话不说出来就得死。他不管你多大领导,他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他要不说出来,他活不了。他的人生很快乐,也很单纯,这也是他对相声的理解。在现如今这个年龄的相声艺人里边,出其右者,不好找,所以说在相声舞台上,谦哥跟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且,我们之间没有什么钩心斗角,台上台下都能玩到一块儿去,这个很难得,我很知足。这些年我们没有红过脸,为了艺术也没有,艺术上于老师很迁就我。”

生活中不了解,毕竟不认识于老师。

但是从他和郭德纲的演出视频,一些采访,和德云社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事情中可以窥探一二。说说我的见解,也可以说是粉丝心情。

首先业务水平真的高,真的捧哏奇才。一般来说由于客观原因,逗哏演员要比捧哏演员出彩很多,正因如此,大多相声名家多是逗哏,像侯宝林,马季,刘宝瑞,马三立都是逗哏的时候多。那捧哏,像郭启儒,李文华,唐杰忠可能名气上要小一些。

但是于老师不是,说郭德纲后面永远跟着脱口而出就是于谦,只要看过郭德纲的就一定知道于谦,就算郭老师出去做节目,大多时候也会问到于谦。

原因一是这么多年,除了最早的时候郭德纲老换搭档,跟于谦以后就再没换过。

原因二,作为捧哏,谦儿大爷也有十分出彩,盖过同台其他人的地方,包括郭德纲。例子太多,就举2个吧,没记错的话是14年纲丝节的《秦琼卖马》,旁边还有高老师,说实话都感觉于老师有点抢高老师的戏,哈哈。那时候高老师还很年轻。

再有个综艺上面,于老师还给李咏捧过,也很有意思,一下子感觉李咏都适合培养培养说相声了,捧哏功力可见一斑。

也由于这样的原因可能会把职业病带到生活中,因此,所有人和谦儿大爷相处都很舒服,他老是捧着说,但是也不会显得他谄媚,偶尔出出彩,让你不敢小觑。也许这就是他能和郭老师长期合作的原因吧。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让我很钦佩。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你能想得到的就基本上没有谦爷不玩儿的,在圈里,于谦的爱玩是出了名的,甚至于13年的时候自己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就叫做《玩儿》。

谦爷爱玩到什么程度呢,大伙儿可能不知道,一般人可能也就动物园逛逛,碰到喜欢的小动物了,买几只回家养着,谦爷不一样,也因为家底殷实,从小就爱玩的缘故吧,愣是玩出一个超过60亩占地的私人动物园出来!

连老搭档郭大爷都调侃说:“人家养小动物都是在家养,于谦,好家伙,整了六十亩地专养小动物!”

另一方面,谦爷爱玩跟别的一般人也不一样,打个比方,别人养蝈蝈都是直接从市场买幼崽,他就比别人更加有爱心,更有耐心,他是直接从虫卵开始孵化,一步步的养,非一般人所能及。

谦爷养的油葫芦和蝈蝈
谦爷养的成群的进口纯种马会说话的鹦鹉

当然谦爷养的这么多动物也不可能都是自己买回来的,有一部分都是朋友的赠送,大家都知道他的这爱好,一般人可能送酒送烟,可到他这儿,就是些珍稀动物谦爷最喜欢。

谦爷生活中,其实是一特纯粹,特洒脱一人,也有人质疑说,你是有钱才能这么玩,普通人哪有这么多精力家底这样玩儿呀,谦爷倒说:“有钱是有钱的玩儿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儿,重要的是个态度,是个心态。”

也有人问了,世界上这么多新鲜事儿,这么多爱好,怎么就偏偏喜欢养动物呢?

谦爷回答说:“我和动物在一起,互相都很纯洁。”


飞人娱乐


生活中于谦是一个很会玩的“顽童”

抽烟、喝酒、烫头,这只是郭德纲在台上和观众开的玩笑,事实上于谦的私下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彩。对于他来说,相声更像是副业,“玩”才是他的主业!


他的“会玩”体现在多个方面:

1:交游广阔,爱和朋友喝酒聊天,被戏称为“相声圈的交际花”

郭德纲曾经说过,谦哥儿朋友众多,对于谦哥来说,和朋友聚会吃饭就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多的时候居然一天能赶四、五个酒局。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于谦与娱乐圈、相声圈朋友喝酒吃饭的照片,而且这些朋友很多都是大有来头,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于谦确实人脉深厚。

这张照片是于谦组织的私人聚会,看看都有谁就知道谦哥儿有多强——吴京、马未都。


马未都是有名的文物收藏家,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馆长,在文化圈、娱乐圈、古玩界都是数得上的人物。

吴京更不用说,中国第一位百亿票房电影演员,其主演并投资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打破了众多记录,有望超越吴京自己的《战狼2》。

光凭这么简单一张照片可能看不出关系有多好,那我们再看另外一张。吴京喝完了把碗当成帽子戴在了头上,你会在不熟悉的朋友面前这样做?不会,所以于谦和吴京的关系铁定很好。

2:爱好摇滚,是中国摇滚协会副会长

要不是参与《缝纫机乐队》演出,于谦的这个身份就不会被曝光,这也确实让粉丝们吃了一惊,想不到于谦居然是这样会玩的人。于谦自己也对此进行过解释,摇滚是从小就有的爱好,并非一时兴起。因为喜欢,所以经常参加摇滚圈的聚会,久而久之就与张楚、郑钧等人都成了哥们。

至于于谦的摇滚水平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是想必不会太低,不然怎么做上协会副会长这个位置?而其实谦哥的摇滚气质早就已经显现无疑,只是我们没有留意而已。不信你看图片,随手拿起一宠物就能来一曲,厉害


3:爱养小动物,蛐蛐、蝈蝈、鹦鹉、鱼、狗,当然我们都知道,于谦最喜欢养马

为了养马,于谦跑去大兴租了60亩地,建了一个大型马场。总共50多匹马,分两种,欧洲小矮马每匹10万+,新疆赛马每匹百万+,所有的草料都是由欧洲空运过来。除了马,因为经常替朋友寄养动物,如今该马场已然成为一个小型动物园。除了马,还有松鼠、藏獒、鹿、猴子等各种动物。




如今这马场已经总投入约2000万,每年日常开支都要几百万。虽然开支庞大,但是于谦不在乎,就是因为“喜欢”!


于谦不光是简单的玩,玩着玩着他还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理论,甚至还出了一本书叫《玩儿》,该书在豆瓣的评分高达7.9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挺好看的!

于谦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个人魅力的“玩家”+“顽童”,能把自己的爱好玩到如此境界,实在令人佩服!


电影基本法


先不说各种资料里面的那些关于于谦的事情,我们且来谈谈为什么于谦能够和郭德纲安然无事相处十几年,陪伴德云社起起伏伏、跌跌荡荡走到今天,却从未离开。从这些原因中,你大概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的于谦是个怎样的人。



1 淡泊名利

当年曹云金、何云伟集体出走德云社,归根到底,不过是名利二字。如今,郭德纲红透了半边天,名利双收;而于谦作为捧哏、作为员工、作为最直接感受到与郭德纲在钱财、名声上“差别”的人,却从未有过取而代之、独立门户的想法。不过是因为他淡泊名利的心性。



2 不争不抢 洒脱自如

除却“集体出走”事件,在“郭德纲与北京台口舌之战”、“家谱事件”中,于谦从未战队、从未牵涉其中,以一种片叶不沾身的姿态面对这些事情。身为郭德纲的搭档、德云社的元老,他以一种旁观人的态度设身事外,让吃瓜大军意料之外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到他非同一般的气度和格局。相比起郭德纲的锋芒毕露,于谦则有更多的与世无争和谦虚淡然。



郭麒麟作为郭德纲的儿子,按照常理来讲,郭德纲会亲自做自己儿子的师傅,手把手的传授给他专业技能,但是同样出乎意料的是,郭麒麟拜在了于谦的门下,做了于谦的弟子。



郭德纲饱尝过人生心酸、经历过人情冷暖,身上多了些锋芒和攻击性,这样的性格容易得罪人,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自己本身也过得并不轻松;但是于谦的淡泊名利、不争不抢让他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大概郭德纲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和于谦一样,过得顺遂快乐些,才让儿子拜在了于谦的门下吧,让儿子不仅跟着于谦学本领,也跟着于谦学做人。



于谦能够有这样的性格,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出生于知识分子之家,跟随姥姥、姨一起长大,自小受到的约束就比较少,在充满关怀和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于谦,比常人多了些灵性、多了些超脱于世俗的爱好和行事风格,多了些什么都不求、但是后来什么都有了的幸运和别人嫉妒不来。

后来的事情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于谦租马场、建马团、买好马、从国外运马草......

因为爱马,认识了玩摇滚的栾树,在摇滚界占有一席之地; 因为爱马,认识了胡军; 因为各种原因,结交了张国立、杨立新、何冰、吴京、马未都...... 看了于谦的人生,立马原地变为柠檬精啊,酸到爆炸!


美喵有娱


于谦现实生活中就四个字:富!贵!闲!人!有钱有闲,说相声纯粹是兴趣爱好,主业是玩儿!但是人家玩出了名堂!

说相声只是爱好

相声就不用说了,郭德纲一直被主流相声界挤兑,但是于谦却能好好的不被牵连,就能看出来于谦“黑白通吃”,都得卖给他面子,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要卖给他面子呢?

于大爷的亲爹是体制内的人,老丈人是蒙古国海军司令,师承石富宽,跟着老一辈相声名家都学习过,这样的背景让本来就出身不低的于谦更是如虎添翼,给了他在相声门中横着走的资本。

于大爷的本事大家也看到了,捧哏儿他要是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最著名的就是喝醉了说的汾河湾,都这样了于谦都能兜住,可见于谦的相声功底手到擒来,这就是骨子里的“玩性”。

主业是交朋友

说相声是副业,主业是交朋友,于大爷爱交朋友大家都知道,马末都、吴京都跟他关系很好,这只是大家知道的名人,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呢。毕竟于大爷爱玩马、喜欢文玩儿,这样交到的朋友肯定范围很广。再加上于大爷身份贵重,想跟他交朋友的肯定不少。

一些很烧钱的爱好

他玩马,喜欢文玩儿也不是啥秘密了,郭德纲特别会投其所好,于谦过生日不是送马就是送文物,送的马是一匹汗血宝马的后代,这匹马虽然现在不值钱,但是他身上流淌的血至少价值2000万。



郭德纲还送了一个鸟笼子,据说价值20万,就是一个鸟笼子啊亲爱的们!那你说这笼子里得养着多么金贵的鸟!


他还喜欢摇滚,这就不用说了,北京摇滚协会名誉会长,摇滚不赚钱,还烧钱,你看汪峰,玩摇滚的,但是他从不是靠摇滚挣钱。这件事也侧面显示了于大爷不缺钱。

他那次在德云社巡演上唱摇滚版的《学猫叫》也是惊呆我了,不,应该说惊艳。他还客串了摇滚电影,爱好很丰富了。

于大爷还很喜欢在娱乐圈里客串电影,也不知道是看于大爷的相声看多了呢,还是他本身就自带笑点,就在战狼那么严肃的电影中,看到于大爷演一个商人,我都想笑。



他还是个老板,经营着自己的买卖,所以不缺钱。虽然老来得子,但是他特别想得开,活得太透彻了,所以我看到于大爷就羡慕啊!我也想当一个富贵闲人啊!


入行娱乐


于谦现实中就是典型的“京城顽主”,样样都玩出了名堂;

祖籍陕西蓝田的于谦,1969年生于北京,从小受“皇城根儿人”的熏陶,他也养成了“玩儿”的性格,虽然抽烟、喝酒、烫头确实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也只是最小的一部分,他“玩儿”的都是很多人玩不起的东西;

玩儿摇滚;

众所周知,玩音乐是最烧钱的项目之一,而音乐中摇滚又是烧钱之最;

可是,相声的传统和摇滚的激情很难结合在一起,但于谦就是其中的一个特例,他曾私下里说过,他的另一个梦想就是摇滚,在2014年,于谦更是被黑豹乐队的键盘手兼主唱栾树邀请,在栾树的演唱会上倾情献唱。并且,在2016年的6月份左右,于谦受邀担任“北京摇滚协会副会长”,也算是在摇滚节玩儿出了名堂;

玩儿马;

于谦爱马这件事鲜有人知,在前段时间“郭德纲送名马为于谦庆生”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他爱好这么广泛,但他爱马并不是养一只而已,而是亲自租了马场、养了名马、组建了马主团;

于谦的马场位于北京郊区,占地面积60亩,而这个马场并不为盈利,纯粹是为了他和他的“马界”朋友们玩乐的地方,养的也非常单一,除了马还是马,但大部分都是由他亲自收购的马匹,甚至不乏有贵族血统的名马;

甚至为了“玩儿马”还特意组建了名为“大谦世界”的明星马主团,团长自然是于谦自己,团中成员有马未都、喻恩泰、乔杉、孙越、吴京等人,光看这阵容,该马主团就不容小觑;

此外,他还是北京马术文化节儿童马术推广大使,和摇滚一样,玩出了名堂;

相比之下,抽烟、喝酒、烫头这三种“玩儿”只是业余爱好,甚至相声都变成了副业,他能在“玩儿”中发展人际关系,玩出不小的名堂,这也是大家不得不佩服的地方;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


影视巨能聊


于谦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陶庵梦忆》

相声台上,郭德纲张口就来: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

等台下呵呵一乐后,谦儿哥才不紧不慢地解释一番。

于谦父亲确实不姓王,但于家一脉,书香门第,此为真。

祖父是学贯中西的名士,父亲退休前在天津大港油田任勘探老总,母亲也是石油炼厂的专家。

父母位高权重,自然没时间照顾他,一年最多见上四面。

于谦便打小寄养在姥姥家,和四个姨妈在胡同长大,被宠爱得没边。

他在家养鸽子,姥姥就把厨房腾出一半,供他30来只鸽子安家落户。他天天钻到鸽棚里,研究鸽子下一代的配色。

后来学钓鱼,第一根钓竿也是姥姥资助的。

老人家缝被子的粗线当鱼线,搭豆架的细竹竿做竿,白面兑酒加滴香油作饵,还从邻居家给他要来一把旧鱼钩。

集大成的手工钓竿齐活儿了,于谦蹬上自行车直奔玉渊潭。

说来也巧,他刚学人家往湖里一甩线,鱼就上钩了。抬起吊杆,看一尾活鱼扑腾的时刻,妙不可言。

于谦纠集了一帮狐朋狗友,年纪轻轻,不学无术,钻营玩术,在胡同里出了名的。

还有首打油诗特地编排他:

打鱼摸虾,耽误庄稼;

年纪轻轻,玩物丧志;

提笼架鸟,不务正业;

八旗子弟,少爷秧子;

清朝遗风,未老先衰。

但他并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爱动物的人都不会太坏,况且身边人作榜样。

二姨是小学老师,于谦就分在她班上。

班里有个小儿麻痹症的女孩,上学不方便。每天早上,二姨骑车去接女孩,于谦搭乘公交。

他先到校门口,等一会儿,便看到二姨载着女孩从对面过来,三人一同进校。

放学时,二姨给女孩补课,于谦就在边上看着、等着,结束后,他帮二姨扶女孩出教室,送她回家。

一连五年接送学生,风雨无阻。耳濡目染,于谦爱玩的心里种下了善意的果子。

哪怕在玩儿上再怎么折腾,都不会丢失做人的底线。

二姨身上这件往事,也成为他饰演《老师好》时,演技爆发时的灵感来源。

毕业后,于谦报考北京曲艺团学员班,一路过关斩将,到了最后集训阶段。

启蒙老师王世臣盯着他,“于谦不行,他不适合干这个。

死羊眼、一张脸、身上板、嘴里颤。

相声演员集齐了这四条,基本上就断送前程了。

于谦全中。

王世臣也不是存心找茬,他要保证每一位学员学成后,能成气候。

“祖师爷不赏饭吃,最后吃不饱也饿不死的,你给孩子耽误了。”

后来,干脆请示团里领导,两个礼拜后,领导再过目一遍,于谦是走是留,全在最后一搏。

他原本打算破罐子破摔,团里另一个年龄稍大的学员主动找来:“我觉得你是干这个的料儿。”

于谦下了狠心练基本功,一旦说错,身上就挨板子。

破釜沉舟后,才真正体会到练功的艰辛,也正式摸着了门道。

半个月后,最后的考验到了。团里特地请来了于谦父母,一旦演砸了,下台当即领回家。

那天,于谦把功夫都使出来了,节奏、语气、动作都踩在点上。

领导在台下连连称赞:“这孩子不错嘛,留下接着学吧”。

我选择一个我喜爱的工作,这一生多幸福啊。”

于谦遇到相声,便是找到幸福了。

在曲艺团学相声的几年里,他一改吊儿郎当的模样,寒冬腊月,摸黑起床,顶着风雪也得到团里练功。

台词课、声乐课、形体课、观摩课、文化课,一天下来忙得底朝天,再没有玩儿的心思。

“累得跟臭贼似的”

毕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拿着钓竿冲到家门口的河边,过了一天瘾。

于谦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了曲艺团。

当他学成后,早已错过了相声最好的时候,只能下乡演出。天不亮赶到团里,蹲在卡车车厢里,直奔农村。

舞台是两个拖拉机后箱拼在一起,他和团员们一天三场,一场演出费不出5块钱。

那时年轻,一贫如洗,倒也乐在其中。

1994年时,中国摇滚、流行音乐全面开花,相声成了没人听的“老古董”。

整日呆在艺术团里,没活儿干,憋得难受。

好不容易有人请说相声,观众一看穿大褂的上来,起哄连天,根本说不下去。

那个时期,于谦一门心思琢磨,“我要跟他们说点什么,才能不往下哄我呢。”

后来,他捡起来在学员班的爱好,吉他。每次上台前都抱着吉他,边弹边说,震住了场子。

但老这样也不是办法,艺术团每月几百块钱工资,养活一群刨不来活儿的“艺术家”,早晚得垮。

于谦开始自谋出路,主持节目,去电影、电视剧里跑龙套,总得养活自己。

拍《红印花》时,于谦结识了同剧组的白慧明,19岁的姑娘水灵娇艳。

他脑子一热,顾不上什么,就把写着电话号码的字条给人家了。一天,从地下室出来,看到手机上的陌生号码。

也没想那么多,回拨过去。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哎呦,白慧明。

他一听就明白了,后来两人约会,谈恋爱,结婚生子。

于谦爱玩儿半辈子,换过的爱好数不过来,唯独爱情,一心一意。

现如今,依旧和发妻恩爱如新,羡煞圈内人。

说相声最落魄的时候,他酒后跟朋友搭伴说,过过嘴瘾,妻子白慧明拿着DV录。

旁人说起来直咋舌,他却乐得自在,春天钓鱼秋逮鸟,冬窝家里逗虫鸟。

“没少沾相声行业不景气的光。”

不愿在团里浪费时间,他接二连三地请假,干私活,最惨的一个月工资发下来只有“一块二”。

因为全被他请假扣光了。

2002年,领导找他下乡演出,特意借调过来一位逗哏郭德纲。

“以前学过?”

“学过,有日子没说了。”

两人搭档一逗一捧,首次合作,圆满顺利。

这年于谦28岁,从烫着一头时髦的小卷发,跻身影视业,只剩半只脚耷拉在相声里。

新交的朋友问他从事行业,他都略思索一下。

说是演员吧,演的戏没人看过,说是相声演员,人家都替他尴尬。

两难的境地,在他眼里到底不是事儿。

郭德纲是地道的北漂,最穷的时候卖掉手里小灵通,演出结束走40里地,回大兴的出租屋。

两人照旧各奔主业,只在周末碰头,到北京六环外的农村演出。

两年后,郭德纲向于谦伸出橄榄枝,“哥我这有个小摊子,叫北京相声大会,没多少人,也不挣钱,就为玩。”

相声大会是德云社的前身,在东三环的一处小剧场,夏天闷热,底下人头攒动,于谦上去一说,就找回了感觉。

这才是我了解、我热爱的相声。

相声都是流传下来的制式,师傅要求一句话都不能变。郭德纲与时俱进,能把时事编排进去,听着新鲜。

也因此被主流相声圈排斥,于谦却嗅到这点新鲜劲儿,乐意跟他搭伴。

他当年弹吉他说相声,也是一种大胆创新,在这方面,两人的理念是一致的。

这也是二人能合作这么多年的重要原因。

如今德云社遍地开花,郭德纲、于谦被封为“皇上皇后”。

皇上在台上,极尽能事调侃皇后,尤其是于谦父亲的梗,撑起包袱的半边天。

网友说:“德云社的票房有一半是靠于谦老师的父亲,王老爷子撑起来的。”

怕二老不得劲,于谦很少带他们听自己的现场,于谦父亲常接到同事、好友的“投诉”。

“郭德纲怎么这么损你们啊?”

于父倒也大方,“我有机会跟他谈谈,‘你拿我找乐,我还没管你收费呢!’”

多年的搭档,默契已经无可替代。

演出前半小时,于谦和郭德纲碰一下面,郭把演出的条子给他,他略看一眼。

“您觉得能行吗?”于谦点头。

就这么上了舞台,百分之六十包袱都是临场发挥。

郭德纲挖坑使坏,于谦铺垫帮衬,看似轻松自在地“台上聊天”,包袱一个接一个往外抖。

多一分抢戏,少一分没劲道,于谦的功夫全在不着痕迹地聊天里头,他能接得住郭德纲漫无边际地白话。

“于谦是捧哏第一”,不无道理。

侯耀文评价郭德纲:一路坎坷走来,势必要嫉恶如仇。

但于谦与郭德纲、与德云社始终清清白白,没有闹过不愉快。

郭德纲写过:“和于谦师哥相识十余载,合作极其愉快。台上水乳交融,台下互敬互重。”

2016年,郭德纲和曹云金的师徒之战,霸占微博热榜好几天。郭德纲扬言说回“曹云金”“何云伟”名中的“云”字。

德云社一众新老演员,发声站队,人人深陷其中,搅成一团乱麻。

唯有于谦绕开这场没有对错的闹剧,在多伦多喝得酣畅淋漓,不问凡事。

待酒醒后,照旧更新微博,只字不提此事。

乱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没有恼人的精明圆滑,他天生自在逍遥。

德云社刚火起来时,于谦的生活节奏也一下子提速了。

“睁眼就演出,下场就赶路,睡在飞机上,吃在酒店里,回家只有拿换洗衣服的时间。甭说玩儿,连玩儿的念头都没有。”

但在等演出、等飞机、等录影的间隙,他就低头鼓捣手机。

德云社的孩子们常看到谦大爷在后台,佝偻着头,眯着眼在手机打字,都以为他在玩游戏,走近一看,屏幕上洋洋洒洒全是字。

这些文字都是他养动物的心得,几年下来,汇集成册,竟有15万字。

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取名就叫《玩儿》。

小时候,姥姥家就住在北京最大的花鸟鱼虫市场旁,于谦手里拿着五毛钱,不去买零食,也不买玩具。

溜达到花鸟市场,买了一对粉眼鸟,提溜着回家,活似小老头。

多年后,每每到外地演出,他也一早起来逛当地最大的花鸟鱼虫市场。

在上海演出完,和孙越打车去鸟市,把原本打算吃大餐的钱全砸给了几只鸟。

回去路上饿得不行,只能在路边摊吃3块钱的榨菜肉丝面。

这事儿也只有于谦干得出来。

2005年,他在北京市郊租了一个院子,花了三亩地,搭鸽棚,建狗舍,挖鱼池,还养了一批动物。

没演出的时候,回到院儿里,扛着锄头除草翻土,看看动物,心情舒畅。

2007年,他的动物园搬家,摇身一变成了占地60亩的动物园。

有猫舍狗舍、鸽棚、马厩和温室,甚至聘请了十几个饲养员,专门伺候这些动物。

他自己粘鸟儿、养鸽子、摸鱼、熬鹰、驯马,更是无所不能。

“好像沾玩儿的事儿,没有谦儿哥不碰的。”

人人皆知谦儿哥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

此外,他还玩摇滚。

1982年,他还在艺术团学员班练习相声,崔健就在隔壁北京歌舞团。

那时两人常碰面,崔健走哪手里都带着小号,另类得惹人注目。

没成想不多久,于谦在家看电视,里面正转播工体演唱会,崔健就站在台上唱《一无所有》。

在还没有摇滚概念的时候,于谦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成为摇滚发烧友。

后来,还和张楚、郑钧他们参与了摇滚协会,当了副会长。

大鹏拍《缝纫机乐队》时,请他饰演朋克大爷,于谦当即答应、

舞台上摇滚相声两不误,生活里抽烟喝酒配烫头。

上个月,谦儿哥主演的《老师好》,成为一匹票房黑马。

于谦参演过的电影累计票房过58亿。

他给徒弟郭麒麟的回信中写道:

我儿诚肯为人,且善良宽厚,踏实做艺,但心高志广。

立于皓月之边,不弱星光之势,傍于巨人身侧,不颓好胜之心。

郭德纲也评论:自有明月照山河。

毫无疑问,于老师就是这轮明月,只不过是贪玩的明月。

多年前,李咏曾在节目中问于谦:“你觉得挣钱重要,还是玩儿重要。”

于谦不假思索:“兄弟,当然是玩儿啊。”

很多人质疑:“有钱人才能玩,穷人只能奔波。”

于谦娓娓道来:“我要有钱我真就没事我就玩儿游艇去了。你看我玩儿这个,还是过去市井玩儿那些东西,还是那种生活中的情调的东西,真的跟有钱没钱没关系。”

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活一世,有钱没钱,都得有个爱好,穷富各有玩法。

于谦也过过没钱的日子,那时拍戏、主持、串场子,闲来钓鱼、观鸟,琢磨着玩儿。

后来德云社大火,他功成名就,还能安心在手机上敲出15万字的《玩儿》。

诚如他在扉页所写:“我想说的东西,跟钱关系不大。”

乐子都是自找的,外界变化只能影响一小部分,年轻的心态才最重要。

别总念叨“人间不值得”,活成于谦,人间处处是乐子!


99万阅读


有幸与刚刚出名的于谦吃过一次饭,当同桌的朋友说"你知道他是谁吗?",我们几个一起去的居然同时说"不知道啊"。那个时候整天在外面吃喝谈事,很少看电视,更难得看北京电视台,不知道他就是刚得了奖的于谦,也在情理之中,没有冒犯也没有小看之心。

那次是在锦绣大地的餐厅,于谦老师在桌面上话不多,但特能喝,好像是一个人就喝了一瓶二锅头,大家敬他酒端起杯就喝,跟他喝酒就一个字"爽",一看就是一个地道的北京爷们,从不夸张,也不嚷嚷。"谦嫂"那个时候挺着大肚子,正怀着"郭小宝",坐在谦哥旁边,对他喝酒好像早已习惯,没有半点劝制的样子。

后来,我们做东方饭店民国主题酒店,正好它的对面是万明路张一元茶馆,他们每个星期都在那里有几场表演。有时候,郭德纲和他会到我们做的老楼1918咖啡厅去跟客户谈事,又见了几面。

单说于谦老师,他是我在艺人圈里见到的最"没事"的那种人。淡定,是明显的一种气质,永远略带微笑,一付很谦恭的样子。讲究,时时透露着这种气场,一看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稳重,也能从他的行为举止中显现出来,从眼神、谈吐、招呼都很自然地流露。不错,人到这个份,不拿自己当回事,真不容易。





朱锡北


于老师的从业经历还是很早的,80年代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就出演了一个小警察的角色,后来的小龙人、海马歌舞厅都有出演,但是直到在2000年与郭德纲相识之前,都没有做出大的成就,基本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大概在2004年开始正式参与德云社的演出,逐渐跟老郭越磨合越好。

其实从早期留下的视频中还是可以看出于老师在捧老郭时会有些急赤白脸的迹象,大概当时还是有一分心气,面对捧哽的吃亏地位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合作层面还不够圆润。

后来就逐渐可以看到于老师越来越能容忍老郭对其父母妻儿的调侃,心气越来越平,也愈发从容。

其实可以想象得到,在两人合作的过程中,于老师可能越来越能感受到老郭在相声方面的实力是顶尖的,心生佩服的同时,自然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再加上老郭说两人的演出费用是平分的,可以说十分公平,挑不出理来,于老师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心存不足的非分之想,也就能在德云社拥有自己超然的地位,表演也就愈见高明,进入良性循环。


侯眼金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7e66c4b48e5a8dc7ad2f5d5ad167ff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