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心、肝、脾、肺、腎,“五臟”進補的原則和誤區

近幾年以來,隨著大眾健康觀念的普及,養生之風興起,很多朋友都開始有意識地通過飲食、茶飲、膏方、藥材等進行滋補保健。身體出現虛損進行補益,這本是好事,但不能盲目地瞎補,而應根據不同臟腑的特點和需求,針對性的補益。就像一隻木桶,本來一塊木板上有一個小漏洞,但你一定要在沒洞的木板上加長一塊,那就一點用也起不到了

。正所謂“氣以通為寶,血以和為貴”,補氣重通,補血重和,各個臟腑的功能特性都是有區別的,因此在補益的時候還要注意依據各個臟腑的“特性”,進而“順性補虛”。下面,我們就各個臟腑的屬性做一下具體的介紹。

心、肝、脾、肺、腎,“五臟”進補的原則和誤區

心,補心首要重“溫”

“心主神,主血脈”,周身流淌的血液,都需要充沛的心氣推動才能在脈中正常流動,如果心氣不足,心動失常,就會出現淤血停積、心悸怔仲、脈搏結代等病症;如果心氣衰竭,心臟不再跳動,體內缺少了血液的滋養,生命就出現了危機。因此心一定要持續的“動”。

心、肝、脾、肺、腎,“五臟”進補的原則和誤區

而心之動需要一定的溫煦作用和溫煦環境,受寒凝結的話,就會出現心氣耗損、血液凝聚的現象,因此對心氣、心血的補益要重“溫”,以甘溫通營的藥物及食物補益。

補心食物:桂圓、紅棗、金橘、葡萄、黑木耳等

肺,補肺重在宣降和清肅

肺從外界吸入清氣,同時脾將水谷精微物質上輸到肺,兩者結合,由肺散步到肌表腠理,以完成水液代謝的一部分,以及抵禦外邪。這一作用就需要肺的宣發特性來完成。如果外邪或者病理產物影響了肺的宣發,導致肺氣內鬱,或者上逆而不下降,就會出現惡寒發熱、咳嗽喘逆等症狀。

心、肝、脾、肺、腎,“五臟”進補的原則和誤區

當然這一宣發作用還需要“降”來幫助,這是因為肺在身體中的位置較高,將清氣、水谷精微宣發散布到肌膚腠理外,還需要將其降下到胸腹中的各個臟腑以及膈膜中,進而使全身都能得到津液和水谷精微物質的滋養。除了宣降以外,肺還有清肅的特性。肺的清肅特性,讓其保持了潔淨通暢的內環境,進而讓肺氣得以順利宣降,而肺的順利宣降會促進肺的清肅功能,兩者互為前提。因此,在針對肺的虛弱症狀進行補益的時候,重點還是要促進宣降和清肅,在辨證施補的基礎上,以辛味發散的藥物和食物,以及下行通降的藥物和食物為主。

補肺食物:銀耳、蘿蔔、柿子、百合、荸薺等

肝,需要舒暢

心、肝、脾、肺、腎,“五臟”進補的原則和誤區

肝具有儲藏血液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條暢全身氣機的作用,對全身的氣機起著疏洩的作用,如果肝氣鬱結,或者肝陰耗損嚴重,肝對血液的“調度”、對全身氣機的疏洩就會出現異常。只有讓肝保持輕鬆、舒暢、不鬱悶,才能好好發揮功能。因此行氣活血、疏肝解鬱的藥物和食物更有益於對肝的補益。

補肝食物:韭菜、葡萄、綠豆、大豆、動物肝臟

脾,強化健運

心、肝、脾、肺、腎,“五臟”進補的原則和誤區

脾既起著生化氣血的作用,同時還有將氣血等水谷精微物質向上傳輸至肺、向下充養腎精的“下納”作用,這一上一下,就體現了脾的“樞紐”特性。可是脾很怕溼,很容易受溼邪的困阻,影響它上輸下納的健運作用,因此平時調理時,需要注重使用芳香行氣以及溫燥化溼的藥物和食物。

補脾食物:糙米、紅薯、粳米、薏苡仁、白扁豆等

腎,應當蒸、滲

心、肝、脾、肺、腎,“五臟”進補的原則和誤區

腎乃先天之本,具有封藏先後天之精的作用,不過腎並非僅是封藏,還需要溫煦機體、充盛陽氣等,而腎又居於身體下焦,屬於水髒,這就需要蒸騰腎水,化生元氣;同時還要對水液進行排洩,這又需要腎”滲水利溼“的輸出作用。因次在補腎的時候,需要重點顧及腎的蒸、滲特性,在辯證施補的前提下,服用一些具有溫陽、甘淡滲溼作用的藥物和食物。

補腎食物:乾貝、鱸魚、栗子、山藥、枸杞、黑芝麻、核桃、黑豆等

只有根據各個臟腑的特性進行補益,才能有針對性,補虛效果才有保證。這裡只是簡單論述補虛的理論,接下來我會撰寫一系列的文章幫助大家合理的補養身體,提高生活質量!

敬請關注“醫號講堂”,一個醫生寫的頭條號,分享實用養生知識,弘揚傳統中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