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中国建材:乘风破浪会有时,论中国建材的投资价值!

中国建材(03323),已经在9元徘徊一段时间了,这支股票虽然是沪港通标的,但我认为内地很多投资者对它很陌生,关注的人也少。中国建材这名字也很少有人能感兴趣,建材给人的感觉,我靠,这不是那种又脏又臭,乌烟瘴气的工厂生产的吗?高能耗,高污染,低毛利,周期股,很少有投资者对这种股票感兴趣。如果进一步得知中国建材主要业务是水泥,我估计更少有人投了,看看建筑工地卸货水泥的小哥,包装水泥的袋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兴趣。很多已经买入中国建材的投资者,我相信多是在看水泥价格,水泥价格涨了就投资,水泥下跌了就卖出。

中国建材:乘风破浪会有时,论中国建材的投资价值!

我大学学的专业就是水泥,也从事过这种工作一段时间。现在已经远离这个行业无数年了,但是我觉得现在是投资水泥的最好时机,我鼓励大家用大菊观投资水泥,尤其是中国建材。

1. 中国水泥行业产能会越来越集中。

先谈谈大格局,中国现在的政.治生态大家都可以清楚感受到,绝对的领导绝对的执行力,具体我就不直白说了,如果你是公务员比我感受的更清楚,大家意会就行了。而且很可能未来十年,这种情况都不会改变。十年,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是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政策很明确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那种粗放式不注重环境保护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且永远永远再也回不去了。我们现在走的就是西方国家过去走过的路,先污染后治理,经济高速增长期不注重环境保护,经济成长起来以后开始注重保护环境。美国、欧洲、日本过去都是如此。这就是未来的大格局,这种大格局下产生的趋势就是很多过去散乱差的行业都会变的越来越集中,行业里的前三基本属于赢家通吃(创业的朋友一定搞明白,未来传统行业的创业机会正在趋于无限小)。

你可以看到去从去年开始层层加码的环保力度,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感到真真切切,小作坊,没有环保证的直接关停,有证的环保也必须达标,中国过去有很多行业的领头羊需要跟作坊一起竞争价格,未来这个现象很难出现了,行业巨头会越来越牛逼,这就是未来的大格局。有的行业能够集中,有的行业不能集中,看看发达国家的水泥行业就知道了,欧洲现在只有一家拉法基做水泥了,毛利率30%多。你相信水泥行业未来不会高度集中吗?

2. 需求会下降,但是不会断崖式下降。

中国水泥需求的顶峰已经过去,我认为这是靠谱的预测。过去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到处建房子炒房子,各种基础设施机场、公路、港口、桥梁、隧道,你看看中国过去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就知道了。中国水泥产能35亿吨,占全世界水泥总产能的3/4,简直太他妈恐怖了,全世界3/4的水泥都在中国制造,这还跟钢铁有色金属还不一样,那东西虽然产能比例也很高,但可以直接出口,或者下游产品可以出口,是可贸易品,水泥是短腿产品,你不要说运输到国外了,你从北京运输到张家口都不行的,一般通过汽车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约为150-200公里,通过铁路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约为300-500公里,通过水路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在600公里。虽然熟料可以出口,但中国水泥熟料的出口占总产能的比例长期低于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难怪连比尔盖茨都惊呼,中国人太牛逼了,造这么多水泥干啥用?中国人造房子都用水泥混凝土,美国人都用木头石膏板,因为中国缺少木材,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没办法。如果中国人造房子也用木头石膏板,我相信北新建材SZ000786可能已经成为2000亿市值的大公司了。

中国过去计划生育造成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已经注定了中国未来的投资规模会下降,水泥需求也会下滑,但我认为这种下滑不会是断崖式下跌,只会是渐进式的,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上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而且中国经济短期内还不会由消费为主拉动,所以水泥的需求我想十年内还是没有问题的。

3. 水泥供给端改革进行时,去产能刻不容缓。

我们过去一直羡慕国外的产业结构很好,制造都高大上,行业集中度高。我坚信用不了十年,中国也是如此。过去许多年,中国的水泥行业真的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看看这个行业的整体毛利率就知道。过去中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70%,国际上低于75%都算是产能严重过剩了,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水泥厂星罗棋布,水泥价格也是白菜价,100多,200多一吨(发达国家一般都是100美元一吨),整个行业长期价格战,十几年水泥价格基本没涨过。行业里大家都知道不应该打价格战,但是行业太分散,不打价格战就要丢失市场。这让我想起了90年代中国的家电企业,大家都没什么核心技术,只有打价格战,打急眼了行业内的人聚在一起开个会,约定不打价格战,往往不到一周价格战又开始了。水泥比彩电技术含量还低,请允许我这么说,质量达标的情况下真的是无差异的工业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真是生逢其时,政府认为你们TMD整天新建产能,不让你们建还不行,现在建好了不赚钱你们就找银行贷款,弄的银行一屁股坏账。既然价格信号已经无法调节供给,我政府就亲自上阵捋袖子干。钢铁、平板玻璃、煤炭、水泥都属于重灾区,这波搞下来,成绩斐然,你看啥啥都涨价,政府过去不给你玩真的,你以为病猫啊,当然这在其他国家可能有点问题,政府不依法行事企业要告你,但是我大中国好像可以啊!水泥行业去产能跟其它行业还不一样,其它行业是政府直接上,水泥去产能主要是行业协会推动,然后政府也乐于配合。水泥协会经常开个会,往工信部递个文件,你看前几天又搞个什么C12+3峰会(你这么搞在国外是要被反垄断调查的)。

现在水泥行业综合利用环保、错峰生产各种手段压缩产量,32.5号水泥今年恐怕要绝迹了,以后中国再也买不到32.5号水泥了。去年底弄出个《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8~2020)》,2020年前要减掉4亿吨熟料产能,也就是现在产能的20%,你看最近水泥价格都霍霍的上600了,接近发达国家的100美金了。这里面有很多杂音,比如很多人担忧说错峰生产,产量减少了,但是产能没有减少啊,过几天又开起来了。还有很多人反对取消32.5号水泥。还有担忧现在价格这么好,产能更去不了了,你能强制谁家关,谁家开。为什么只让我们小企业错峰生产,大企业不限产?还有人说行业协会说了不算,政府没强制我,我就接着干。我觉得我们看问题不能小格局小视野,这些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我们看到整个国家,整个行业都行动起来了,趋势一定是那样的,想逆转我看几率很低很低啊!现在水泥协会天天喊去产能刻不容缓,是啊,都上600了。

中国建材:乘风破浪会有时,论中国建材的投资价值!

4. 牛逼的管理层

国企的管理层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的,其实大多数也是那样的。中国建材的领导人宋志平绝对是国企领导人的标杆,能力和人品都没问题。你也许听过马云、任正非、董明珠这些明星企业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宋志平,宋志平被誉为中国的稻盛和夫,经常受命于危难之际,带领企业绝地反击。看看今天的北新建材、中国建材和国药,都是原来濒临破产的企业,一步步做到现在的水平,不要说国企中,就是民营企业中也很难找出几个这样的企业家。

中国建材:乘风破浪会有时,论中国建材的投资价值!

中国建材疯狂整合中国的水泥产能,堪称商业经典,时机把握的相当出色,一般的企业家很难有这种魄力和胆识。当然宋志平快要到了退休年龄,我估计最晚后年可能就要退休了,国企领导人干的再好也要退休,这个不是民营企业。接班人估计已经选好了,不出意外曹江林会接替宋志平,曹是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跟宋干了二十年了,看宋的书里面对他赞誉有加,是个人才,曹做过北新建材董事长、中国巨石(SH600176)董事长,前几天刚刚接任上市公司中国建材的董事长。

5. 中国建材的水泥产能和估值

中国建材:乘风破浪会有时,论中国建材的投资价值!

中国建材:乘风破浪会有时,论中国建材的投资价值!

中国水泥行业里有一家神一般的公司,先天优势明显,管理极其优秀,关键是投资能力也很牛逼,水泥成本比别人低几十块钱(不要小看几十块钱,2亿吨产能你算算多少利润),这就是海螺水泥,海螺水泥过去凭借成本优势,大打价格战,如果他的管理层再进取一点,在群雄逐鹿的时候一统江湖,也许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建材什么事了。历史让宋志平抓住了机遇,迅速整合一大批水泥产能,现在中国建材水泥熟料产能接近4亿吨,是海螺的2倍,当然还搞出来2000多亿负债。当然如果民营企业有这么多负债,这么高的经营杠杆,我是万万不会投资的。国企的天然优势就是有政府的隐性担保,利率低,不到万不得己银行不会断贷。现在中国建材估值只有700多亿港币,这是合并中材之后的市值,以前只有400多亿港币,300多亿人民币,他里面还有两个牛逼企业,中国巨石和北新建材,你把他们的股份占比剔出去,水泥产能白送了是吗?当然还有2000多亿负债,我们做个假设,最保守的估计一下,未来水泥的吨利润保持在50元,3.7亿吨产能利用3亿吨,1年净利润150亿,这个负债还是个很大问题吗?如果未来水泥厂能够达到欧洲的标准,毛利率30%+,水泥价格长期稳定在100美元以上,吨利润就是100元,1年利润300亿,

你觉得中国建材值多少钱?当然有人会反对,你怎么可能做到100元吨利润?怎么可能水泥一直保持这个价格?这是周期股,这个靠信仰吗?我觉得还是靠大格局,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会印证我的判断。也许中间会有反复,但是长期的趋势不会变。历史会重回老路吗?行业重新分散,

价格战疯狂又起?当然有可能,如果经济下滑,需求萎缩,行业去产能不及预期,价格战一定会重新再起,但是每一次价格战就相当于给行业的重要玩家发一颗大力神丹,吃了后会功力大增。行业集中度再度上升,价格控制力会越来越强。有人诟病中国建材有400多亿的商誉,其实这个商誉是收购必须付出的代价,即使你在行业最低谷时候收购人家,人家也不会按照资产账面价值出售给你,更何况收购就是抢时间,当年很多企业已经有了合作对象,还有的第二天就要签合同,当年宋志平就是个指挥作战的将军,为了完成战略目标,出价高点也在所不惜。现在回头看看,在水泥价格600元、全中国不允许新增一吨水泥熟料产能、新旧产能必须1:1.25置换的历史点上,你觉得这个商誉还有那么刺眼吗?很多人对宋志平不理解,为什么搞这么多负债,他同时管理的另外一家世界五百强国药集团也是高负债,不断收购。很多人质疑宋志平只会举债收购,企业做大却不强,其实对于中国建材来说,如果未来能够成就大业,宋的这次重大战略决策绝对是居功至伟,建材行业最大类就是水泥,没有水泥是不能称之为中国建材的,央企应该做大产业,小行业留给民营企业去做。收购时机也是稍纵即逝,收购早了大家都在扩充产能,不会轻易卖给你,收购晚了就被别人抢走了。不收购难道自己去一家一家去建造,那才是最愚蠢的行为。企业是选择内生增长还是外延增长,这个需要企业家审时度势,没有定法。宋志平当年经营北新建材的时候,开始就是选择内生性增长,发展到后来收购了泰山石膏板,看看北新建材的市场占有率60%以上,品牌、负债、成本控制和利润都堪称建材行业标杆。如果以当年中国建材前身中新集团的实力,靠内生增长,再成长50年也不会有今日之行业地位。宋志平的战略很清晰,先做大再做强,现在回头看水泥工厂的盈利能力还是很强的,下一步就是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未来能不能把下面的水泥厂管理的都跟北新建材一样?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高负债不要怕,看看你收购的是一堆什么资产,如果都是不盈利的,前途不好的,企业很快就被拖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